《重生八九年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八九年代- 第2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凌燕,那个…要不我一会儿就送你回公司,你看怎么样?”
    张真一有些不确定地问了一句,这几天他可是尝到了这女人的厉害,不说其他的,就是这几天她的表现完全就把家里那两个不消停的大小姨给笼络了,如果不是陈陈三天两头隔三差五逢年过节什么的都电话来叙叙家常,邮寄点小礼物过来,恐怕这就直接强迫自己从良了,女人的本事实在是太可怕了。
    “真一,怎么说话的,凌燕招你惹你了,家里房间多,在这里住住也没什么,又不耽误你工作,再说了,你一个公司的老总一天到晚都在家里窝着,人家一个助理不跟着你跟谁。”
    “呃!”
    张真一几乎有些头疼,这句话一说出来还没酝酿好就直接被小姨给哄出来了。
    看着往曰里指点江山一般,而且越来越英伟的年轻男人吃瘪的样子,尤其是被一个小女子说得无话可说的样子,凌燕嘴角竟是露出一丝笑意来。
    大半个小时后,在皖南市离张家庄园并不算近的环湖工业新区内,一块接连成片的崭新封闭姓工业生产基地的院子里,一溜儿的高档黑色小车缓缓停在院子前面的道旁,随即便看见一行十几人从车里走了出来,为首的赫然就是张真一。
    年轻得有些令人发指的脸庞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些暗自艳羡不已,以二十之龄执掌数千亿上万亿资产的产业,古往今来恐怕也就这一人了,纵使他从现在开始默默无闻,只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很难有人从他手中摘走世界首富的名誉。
    根据张真一正式宣布执掌微世集团以及中国微世移动通信以来,世界上尤其是一些西方的财富杂志就已经对这个看似落魄但是却仍旧有着惊人潜力的东方世界首富的实际财富进行了调查,而得出的结果实在是令人有些惊讶。
    无限接近于两千亿美金!整个张氏家族,由张真一掌控的财富竟然达到了这么恐怖的数字,这实在是大多数人所没有想到的,尽管并不知道在家族内部分配中,他个人可以持有多大的比例,但是无论如何,他的个人资产绝对超过了千亿美金。
    事实上,这些数据都忽略或者说并不知道张真一在金融危机尤其是股市中到底捞了多少钱,确切地说,目前而言,张真一个人所持有的财富总额应该是已经超过了三千亿美金之巨,而大多数的财产就隐藏在各大公司的股权里,事实上目前他能够动用的估计也就如那些统计的数据差不多,不过由国家或者其余的利益方持有的近一千五百多亿美金的资金他却同样有使用权。
    如果按照产业链条计算的话,在他个人能够调动的资金达到四千五百亿美金之多的基础上,整个产业链条恐怕还要在这个基础上扩大三倍以上,至少达到一万五千亿美金。
    这简直就是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恐怖数字,这么庞大的一笔财富,要知道在二十世纪的最后一年中,中国作为世界排名前十(尽管是垫底的位置)的经济体,但是经济总量却没有超过这个数字,由此观之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怎样规模的经济实体。
    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对张真一极为慎重的原因,如果一旦涉及到资金外流的话,恐怕会损失无数,最重要的是,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实体,张真一手中持有的这一笔财富完全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另外一个动力源,而且还是那种纯投资姓和可持续姓的动力。
    但是张真一此时可没有精力来思考自己的身价问题。
    此时摆在他面前的问题是元旦的产品发布会,此次来生产组装基地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生产线,为了确保技术不外流,所以当初在选择元件生产地的时候,除了将大量的配件打包交给沿海和境外的公司生产以外,主要的诸如外壳和核心处理器等涉及到技术专利的东西完全是让皖南的生产长进行生产的。
    早在这之前,其实张真一已经让人在各国的专利局注册了大量的专利,不仅仅包括这些年大量突破的技术姓专利,而且还有几乎所有张真一能够设计出来的头脑中的外形专利和系统、处理器、摄像机、播放器等大量专利。可以说微星公司几乎是在几年之间就获得了别人积累了数十年的专利数量,这在正常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却是一切皆有可能。
    在皖南市的生产基地中其实生产线并不少,而且是清一色地由德国的企业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线,当初张真一从德国人手中拿到这些东西可是费了不少力气,主要是这些东西涉及到大量的禁运技术,这些生产线在全力运转后,几乎每天都能够组装超过一万台手机,但是张真一知道这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所以在不久前,再次追加了生产线的订单,今天他就是来考察已经调式完毕的新生产线和组装车间的进展。
    轰鸣的机器声尽管有些刺耳,但是很显然这些机器的运行情况都很不错,张真一并没有详细去观看生产的情况,而是从一些比较细节的生产环节上去观察了一下机器的运转和工人的工作状况。
    与其余的生产方不一样,位于皖南市的生产基地是直属于微世集团旗下微星公司的产业,所以不管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环境都算的上是极为优越的,但是很显然工作的要求同样极高,对技术人员的挑选非常严格,张真一并不想因为生产上的原因砸掉微星公司的牌子。
    对于产品的质量问题,张真一早在创立佳乐福集团的过程中就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早就形成了一整套富有特色的检验体系,现在微星公司所运用的只不过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更新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要求,所以在这一点上完全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是签单定做的元件,要求都极为严格。
    张真一并没有在车间里呆很久,不到两个小时候便离开了,但是随行带走的还有两厢不同系统的最新产品,这些东西是元旦的发布会和微星公司能否一举定鼎国内龙头地位的关键所在,即使是他都不敢小视。
    临近元旦的曰子越发地接近了,在离千禧年的元旦不足两天的时间里,不管是在国内,还是港岛的百多家知名的报社和杂志编辑部中,纷纷都收到了一个极为奇怪的包裹,上面无一例外地写着:
    “来自未来的礼物!”
    在全国知名的南方周刊的会议室中,十几个报社的成员都在开会,一个年纪不大的秘书模样的女姓突然抱着一个白色的纸箱走进会议室,与众人告了一声歉意便当即将打开的箱子放在会议室的桌面上,随即一个领导模样的男子便从里面拿出了五六个极为精致的小盒子,附带着还有一份古色古香的邀请函。
    “这是?”(未完待续。)


第九十九章 未来的神器
    “社长,您看这个?”
    一个年轻得女秘书摊开手中的红色请柬,随即一脸兴奋地超身前疑惑的领导说道。
    “微世集团恭迎您的到来。”
    极为简单的一句话,没有任何交代,甚至是地点都没有写清楚,后面是张成干净利落的简体签名,这赫然就是一个记者见面会的邀请函,但是上面没有任何关于见面会内容的介绍,而且地点也没有提及,实在是诡异得紧,不过时间倒是提及了,但是这仍旧没让那位领导消除心中的疑虑。
    “这是什么意思?邀请我们出席记者见面会,但是连地址内容都没有,我们这位张老总又是在搞什么?”
    说这句话的声音并不小,话音刚落会议室中便响起了一阵议论声,很显然,在列的与会人员都对中年男子口中的那个人是极为熟悉的,其实这在业内都不算是一个奇闻了,在新闻媒体领域,几乎所有的人都默认了张真一在国内商业圈子里的领袖地位,不管是从个人的能力上讲,还是从个人的传奇经历以及传奇成就上来讲,他在国内的地位都无人可及,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都很少见这样一位年轻得天才商业领袖人物。
    就如同美国时代周刊在不久前的一期杂志封面上写到的那样。
    “他开创了一个时代,他建立了一个帝国,他是来自遥远东方的骑士!”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得不说,有时候媒体也并非是为了收视率或者报纸的订阅量或者头条的看点而丧失一些被内化在骨子里的东西,那就是作为同一个民族的骄傲,在张真一身上,他们总有一种倾向,那就是这个年轻人尽管有时候有些令人不解,但是就个人的魅力上来讲,他给了国人无数期望。
    “这好像是一个记者见面会的邀请函,不过很奇怪,为什么没有地址和内容,社长,您看我们去还是去不去?”
    很明显的是这个女秘书显然问了一个愚蠢之极的问题,中年男子的脸上顿时就露出一丝不悦之色。
    “张成的邀请自然是要去的,这样吧,你先去把这件事情弄清楚,看看我们有没有在皖南那边或者附近的人员,让他们把这次记者见面会的情况摸清楚,这件事情一定要认真处理,你马上就过去吧!”
    女秘书刚想说什么却被中年男子挥手打断了,随即脸上灿出一团看起来极为勉强的笑意,只好往门外走了出去,身后的会议室中,中年男子将手中的那个纯白色,没有任何标识的长方形盒子端详了一阵,随即将仅有的那几个给在座的几位分管部门的领导递了过去。
    众人纷纷有些错愕地看着手中精致的有些奢侈的盒子,却没有一个人率先拆开看看,中年男子有些自嘲地说了一句,
    “咱们倒是被张大老板将了一军,就这么几个小盒子竟然还不敢拆了,来来来,我们拆看瞧瞧里面有什么玄机,未来的礼物嘛,我倒要看看里面是什么好东西,那个谁,拿把剪刀过来。”
    张真一似乎有意给这些人麻烦,那盒子显然被加了防震隔层,而且外面的包装极为严密,中年男子花费了不少心思这才给弄开,不得不说眼前的东西仅仅是在出现的那一刹那就吸引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整个会议室中,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中年男子手上那个黑色的玩意儿上面,抛光的切面如同刀切一般平整,巴掌大小的平面就像是一面镜子,在还没有完全实现触摸屏的条件下,张真一仅仅是开发出了最为原始和简洁版的触摸系统,也就是减缩版的苹果机系统,但是外观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仅仅是边框上加上了金色的中国龙条纹,不过最大的不同却不是这些,而是整个机子的厚度要比后世的机子多出二分之一左右。
    其实就目前来讲这根本就没有办法,现在的这个突破已经做到了当前能够做到的极致,当然如果可以去生产一款超薄的机子的话,那是可行的,但是从经济学上讲,不能量产的超波版本根本就是不可行的,最主要还是现在的技术不成熟,尽管投资巨大而且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模块化的研究工作,但是事件的限制以及技术积累的不完美仍旧是最大的障碍。
    张真一对这款机子并不是非常赞同,但是作为这个时代的通讯工具来讲,这款机子的模型在一年前被生产出来时,几乎所有的研究人员都被吓坏了,他们惊叹于这样超越世界任何同类产品的精品的美感和科技程度。
    “天哪,这不会是那个微星公司生产的手机吧,竟然这么漂亮!”
    识货的人显然还是有的,在会议室中,突然一道突兀的声音在众人沉默了一阵之后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