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小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的小农民- 第1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刚下过的雪比较松软,不那么容易用来堆雪人。要滚了雪球反反复复把它们拍得结实了才能做出同样结实的雪人,不然很容易就会散掉。好不容易堆完的时候,已经快上课了。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大家只好随便给雪人安上眼睛鼻子就一哄而散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还有点不甘心,在后面拖拖拉拉不肯离去。其中一个人的帽子会被抢去给雪人当装饰品,撕扯一番最后通常是光着还冒着热气的头被大家硬拉着走了。

喧闹的操场一下子静下来了,只剩下顶着帽子,歪鼻斜眼的雪人静静地守在一边,看时光慢慢流逝,看孩子们慢慢长大。

那时的雪,十天半月化不了,孙刚他们可以尽情享用。上学放学,都是滑雪前进。学校门前的陡坡被他们溜得锃明瓦亮,惹得大人们一边扶着墙走,一边不停地责骂。而回到家,因为新买的塑料底鞋被磨穿了底,还要挨妈妈的责骂。

其实下雪带来的乐趣远不止这些。除了堆雪人、滑雪和打雪仗,他们还玩滚雪球、吃雪,在平整的雪地上走八字步,留下一串像拖拉机车辙一样的脚印,或者把整个身子趴在雪地上,印出身体和脸的轮廓。化雪的时候,屋檐下一尺多长的冰凌,又成了他们练习武打场面的武器……

洁白而轻盈的雪花,竟然承载了孙刚童年那么多的乐趣!

现在,孩子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城里的孩子有游乐场可去,农村的孩子也有各种各样的玩具可玩,还有神奇的电子游戏,但他们对于雪的喜爱,却仍是那么强烈。

即使是薄薄的一层小雪,大清早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到外面走几个小脚印。

下雪时节的世界其实也并不总是洁白的,有时也是五光十色的。

孙刚记得大学的时候,一次上晚自习,外面忽然下起雪来。

不是细细碎碎的小雪,而是那种大片大片的雪花争先恐后的铺天盖地而来。这种时候怎么还能有心思读书呢,当然是呼朋唤友出去踏雪了。

六七个人披着满天的雪花在校园里欢呼,重温起儿时的把戏,那种乐趣竟然丝毫不亚于当年。

玩累了,跑累了就放慢了脚步在路灯下散步。

因为气温不够低,雪落在地面的时候就融化了。

落在树枝上的雪化了又冻,变成一层薄薄的冰,轻轻地包裹着柔软的枝条。

路灯映照着路上流淌的雪水,整条马路就变成流淌着迷离的橙黄,剔透的枝条也不时地闪烁着点点星光,天上还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整个世界如梦幻般的瑰丽流离,就像他们那时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

农村的人的善良,体现在他们永远平等对待每一个季节。春天播种,夏天忙碌,秋天收获,冬天劳作。他们的勤劳,诚恳,是冬雪也无法阻挡的。那些在冬雪上留下第一个脚印,就是最好的证明。

瑞雪兆丰年。农村的人渴望雪,渴望来年的丰收。他们的命运,紧紧地和黄土地维系在一起。

其实,大自然所赐予我们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有些是永远无法替代的。

*

183。平房浇顶

183。平房浇顶

雪下了几个小时就停了,外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被积雪覆盖雪白的世界

只有薄薄的一层,远处的山薄薄地盖上了一层白色,斑斑驳驳的颜色,让山的轮廓加明显,起起伏伏的,像油画里的样子

路上的雪还存不住,湿湿的,一个个脚印踩过之后加黝黑

两天之后,只有太阳照射不到的沟渠里,还有一丝残雪独存

“刚娃,刚才你老根叔来交代了一下,让你帮忙去浇顶”

“哦,好的,我啦”

浇顶是农村盖平房的最主要的一步,场面也很热闹

农村盖房子的时候总是非常热闹的,小孩子放学之后必不可少的要去还未完工的房子跑上几圈,周围的邻居们也跟着忙着忙那,所以工地上很多干活的身影都是免费服务,当然,作为答谢,每天收工之后,东家少不了要安排大伙儿大吃一顿,犒劳犒劳

第二天一大早,孙刚就去了周老根家里,村子里来了不少帮忙的人

农村盖房子是大事,而浇顶是大事中的大事

这个时候,需要大量人手帮忙,全村男劳力几乎全部出动,除非与盖房的主家有过节不来,帮忙的人越多,说明主家面子越大、声誉好,谁家要是盖房没人来帮忙,那可真是丢死人了

来帮忙的人中不但有大人,还有孩子一些六、七岁一般大的孩子正愁没地方玩乐,这下可盼到好去处了,孩子们来这里无非是凑个热闹罢了

只见一个三间大平房已经拔地而起,由于还没有粉刷,显得有些杂乱

院子里人声鼎沸,房顶上的建筑师傅在房子上面,用手指粗细的钢筋,加上细钢丝编成一个覆盖整个房子的钢筋网,然后浇上水泥石子

屋里竖立着好几根杆子,下面用砖头垫着,支撑着屋顶,里面显得杂乱无章

院子里正在活水泥,用沙子、水泥、石灰和石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搀和到一起,几个穿着大胶鞋的汉子正在里面用脚活着

孙刚穿了一身旧衣服,因为干这活很容易身上溅着水泥,到时候衣服就报废了

跟着大家一起忙活了一会儿,就开饭了,早饭是统一的,菜汤和馒头大家也没坐桌子,一人端着一碗菜汤,拿着馒头,有蹲着的,有坐在砖头上的,边吃边聊天

早饭过后,就开始浇顶了,一兜兜水泥和石子的混合物被吊上房顶,倒在上面,建筑队的师傅拿着**,把水泥震实了

**的“嗡嗡”声,人们聊天的声音,加上小孩子们的打闹声,汇合到一起,显得十分的热闹

人多力量大,小半天的,就把三间平房的房顶给浇好了建筑队的师傅拿着抹子,在给房顶“美容”呢

一般浇好房顶一两天后,就要在上面盖上一层稻草,然后每天都要浇水,十来天左右就干透了然后屋里屋外就可以粉墙刷顶了,等里外粉刷完毕,里面烧上几盆火,过几天就可以入住了

到了中午吃饭时,院子里坐满了人,大人小孩间杂其中,人声嘈杂,好不热闹

因为人多,一家的饭桌排不上用场了,周老根就挨家挨户的借桌子,不够用就用门板或木板连接起来,两边坐人,这样的“饭桌”也不少,菜碗一碗接一碗,从院子里一直摆到大门口,场面很是壮观,只是忙坏了在厨房里炒菜做饭的大娘婶子们

一般帮人干活吃午饭,喝酒的人少,晚饭时,人们才都放开了,酒鬼们在这种场合下,无一不喝得烂醉如泥,最后也都是被自家的呵斥着领走了;孩子们趁此机会大吃大喝

但是浇顶一般都是一的活,没事了,所以也就没有客气,都敞开肚子大吃大喝

直到二…,帮忙的人也都逐渐散去,主人夫妇逐一道谢送别,并在每人口袋里塞进一包香烟

帮忙是个大人情债,主家都会把来帮忙的人名记录在,以备将来人家干活时也去帮忙还债,如果忘记了,那可要被人从背后戳脊梁骨的

“刚娃,了,赶紧洗洗”孙妈看见浑身脏兮兮的,就端了盆热水上来

“浇完顶了?”孙爸问道

“嗯,人多,11点左右就浇完了”

“想当年咱家浇顶的时候忙活到1点”

“咱家是五间,人家三间”孙刚那时候还有印象,盖这几间平房的时候他都10岁了,当时是村子里第一家盖平房的,所以场面加热闹,光管饭就让孙刚的妈妈和几个婶子忙的团团转

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多数人家是管不起这三顿饭的即使能管得起,饭食质量也有差别,只能做到吃饱,很难做到吃好当时孙爸在山上的矿里开石头,虽然很累,但收入不低,饭菜相对好些

这个孙刚就在家里陪着爸妈和嫂子聊天,晚饭吃完不久,孙刚就起身准备回果园

外面一片漆黑,整个村子也只有在谁家的门开了,才会放出一缕甚至一团光亮可是不久,就旋儿消失了似乎是漆黑的网偶尔露出点小口,旋儿又弥合了

一座座房朦朦胧胧,房舍和天一个颜色还有树,叶落了和叶在风中摇摆是一样的色彩

寂静那种静是会让爱热闹者发疯的白天还有鸟叫,尽管冬天里叫声是凄清的

白天还好,村子里大人坐在向阳的墙边,聊聊天,打打牌小孩们疯玩打闹

可是,一到晚上,村子的晚上就是这么无声无息以前,还有猪、驴、羊哼哼、咩咩的叫声,可如今却只有狗,大长的夜它也懒得叫一声

夜里冷,天一黑,吃完夜饭,大家也不互相串门,习惯只有关门围着被窝看电视或者睡觉

串门闲谈是最无趣的事,除非是求人和要账要在晚上好找人

就这样,伴随着寂静的夜空,一人两狗回到果园休息

183。平房浇顶

183。平房浇顶

184。 那一碗疙瘩汤的风情,冬天的蚂蚱

184。那一碗疙瘩汤的风情,冬天的蚂蚱

从凌晨的时候开始,雨就下起来了雨不大,也不是急雨,一滴一滴,有条不紊地落在窗外的地上,发出些微的淅淅沥沥的轻响

终究是睡不着了孙刚觉得身上的棉被有些轻,就把身子蜷了蜷,取暖入冬之后的雨,一场寒似一场了,何况前几天还下了异常小雪

果园里的屋子不大,有一半都被当做仓库,存着喂鸡鸭的粮食此时,竟觉得处处都被这扑面而来的清寒之气充盈着似的

早上起来,雨停了

孙刚推开了屋门,深深的吸了一口雨后的清晨鲜的空气顺着堰塘边回家了

“妈,被子有点薄……”

“前几天就说给你换,你还不想换,待会搂一床8斤的”农村的被子一般分10斤、8斤、6斤的10斤是最厚的了,孙刚总觉得被子太厚,压在身上喘不气

“刚娃,没感冒发烧?”孙妈摸摸的额头

“没有,就是感觉有点冷”

“待会儿妈给你做疙瘩汤”

疙瘩汤,既可以当主食又可以当菜,北方人尤其爱喝小时候发烧,一连躺了三天,没精神没胃口,妈妈总说得发发汗,要不烧总也退不下去”

随后,转身进了厨房,一会儿就端出一碗有红有绿,漂着几个小油星的疙瘩汤来那时孙刚鼻子不通气,只能看到上面的一点点香油,却闻不到香油的味道,不过那样子还是能稍稍勾起一点食欲的

一勺入口,小小细细的面疙瘩滑溜溜地往食道里跑,根本不用嚼妈妈是怕他吃起来不方便,故意把疙瘩做小了

红色的西红柿咬到嘴里有一点点酸,绿色的菠菜让整碗汤显得生机勃勃

虽然孙刚做菜喜欢借姜味,但不太爱直接吃姜可那时碗里细细的姜丝根本搅扰不了他的味蕾,鼻子堵住了,姜味也尝不大出来而且那姜丝切得那么细,均匀地散在碗里,很漂亮,他忍心把它们挑出来呢

一碗疙瘩汤下肚,汗马上就出来了,到晚上人就基本清醒了孙爸说他得的是馋病,馋妈妈做的疙瘩汤

这个汤效果是真显著,只要是感冒需要发汗的,来上一碗保准见效重要的是它还能帮助增强体力,有力气了才有好的抵抗力

孙妈盛一小碗面,加水后,用筷子慢慢打成小面疙瘩

疙瘩打好后把水烧开,疙瘩一部分一部分往里下一起都倒里有时候容易有粘成一大块的

把切好的葱花、芫荽、白菜叶还有细细的姜丝一起放里面,稍稍煮一下疙瘩就熟了,再放盐,根据口味加点其它调料的最后关火放几滴香油,让上面有几点亮眼的油花

一道青白相间、味美香浓的“疙瘩汤”就得了盛上一碗,扑鼻的香味裹着一圈圈的热气扑面而来

一口下去,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