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大导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崛起大导演- 第2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万小虎想了想,又打给了程耳。
    “喂,程耳,我是万小虎。”
    “额,老……万导。”
    听到电话那头。已经变得陌生的声音,万小虎挺感慨的,当年一起喝酒聊天打屁,现在却越走越远了。
    “程耳,你要是非要这么生分的话。我说真话,我就后悔打这一通电话了。”
    电话那头沉默一会。才听到程耳有些哽咽的话:“老虎。”
    “行了,我不废话了,什么时候见面了大家再喝酒吹牛去。现在我做了一个策划,拍一部美食纪录片……我问一下你,你要是现在没什么事的话,就来帮我,担任一集分集导演,怎么样?”
    “成,没问题。”
    “那好,先就这样说,我还要再联系其他人。等我电话,大家一起聚聚。”
    随后,万小虎又联系了另一个人,还不是导演的陆剑青。这位小青年是当年万小虎拍摄《无间道》时候的导演助理,很有才华,也肯上进。之后一直跟在麦兆辉和庄文强后面,等机会做导演。
    接到万小虎的邀请,陆剑青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如此一来,算上刘洋、乌尔善、程耳和陆剑青,就已经有四位导演了,万小虎自己没时间去一一跑镜头,因而还需要三位分集导演。正在考虑邀请谁的时候,电话响了。
    是宁皓打来的。
    “老虎,我听说你要做一档纪录片,四处找导演,怎么没给我电话?”
    “你不是在筹备《黄金大劫案》吗,有空闲?”
    “《黄金大劫案》都筹备半年多了,现在剧本已经做好了,不过现在我还不想拍摄,感觉自己没调整好状态。这不是一听说你要做纪录片,我就毛遂自荐了。”
    “那行啊,我正不知道该找谁呢,你算一个。”
    最终,剩下的两位导演,请来的是央视专门拍摄纪录片的导演任长箴和胡迎迎。这样,总导演万小虎,七位分集导演,再加上香港美食专栏顾问蔡澜,魔都美食专栏顾问沈宏非,一个纪录片的剧组雏形初现。
    几位分集导演中,宁皓名气最大,同时担任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执行总导演,负责筹备具体的工作。
    二月底开始筹备,三月初就选好了所有的剧组工作人员。
    然后在京城召开了剧组会议。
    商议每一集的制作方式和内容,来一场彻底的头脑风暴。
    “我觉得在总导演提出的七个主题上,延伸下去深挖掘下去即可。”
    “每一集的故事既要零碎,又要有牵连,而且不能出现拖沓,也不能过度煽情。”
    “对,必须做到一个相对来说更为中立客观的角度。”
    “是不是应该把所有的素材都多拍一点,我们这里涉及到了春夏秋冬,一年多的时间,断断续续拍摄,很多时候与其闲着,不如就多拍一些素材以备不时之需。”
    “这个提议不错,应该更扩大一下,不能仅仅着眼于这一部纪录片,一旦成功了,我们还要拍第二季第三季!”
    “拍摄的时候应该保密,我们不能对外宣传我们是制作《舌尖上的中国》,保持一个神秘感,也让老百姓不防备我们。谁要拍一道菜,自己先尝味道,不好吃的不能推荐!”
    “这个应该有。”
    随事业的扩展,万小虎越来越青睐“头脑风暴”这种创作方式,让集体研讨来弥补个人的有限精力。尤其是在他还拥有未来的记忆情况下,稍稍点拨一下,众人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无数的构思出炉。
    很快,《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七集主题,就大致出炉了。
    第1集《自然的馈赠》,由宁皓执导,主要讲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土地上、河流中、大海上,生长着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多的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穿越四季,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第2集《主食的故事》,由任长箴执导,主要介绍各地的主食。
    第3集《转化的灵感》,由刘洋执导,主要介绍食材的制作。
    第4集《时间的味道》,由程耳执导,主要介绍食物的保存。
    第5集《厨房的秘密》,由陆剑青执导,主要介绍如何在厨房做出中国人的菜肴。
    第6集《五味的调和》,由乌尔善执导,主要介绍甜咸酸辣鲜在中国菜肴中的运用。
    第7集《我们的田野》,由胡迎迎执导,主要讲述,餐桌上的那些食材,是如何被人类以各种方式培育出来。
    主题确定之后,就是细节的文案工作,这就需要分级导演看大量有关该主题的书、调查、并写剧本,然后再是调研每一集需要介绍什么食物,最后就是确定好方案,前去寻找可以拍摄的人和物。
    原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叙事结构很多都参考了一部著作《慢食运动》,可惜这本书是2010年才出版发行,所以叙事结构上,就需要万小虎手把手的交代了。
    “我们不说单个的美食,也不说单个的人,我们要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譬如第一集《自然的馈赠》,宁皓你要去云南拍摄松茸这种食材,我就希望你不要着眼于什么是松茸,而是着眼于松茸是谁去采,最好找个小姑娘,小姑娘和妈妈一起去采,这就把主题从单一的食物上,上升到了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文明的延续高度上。”
    万小虎在新一次的头脑风暴上,侃侃而谈。
    “我拍这部《舌尖上的中国》,赚不赚钱不要紧,以前国内纪录片很少有超过一百万人民币的投资,五百万就是顶级投资了。我投资1000万人民币,不够再追加,我希望大家不要把这部纪录片,当作是一次玩耍,而是要当作是宣传中国的诚意之作,用心去拍摄。”
    “我们要把中国最乡土的元素,拍出最时尚动感的味道,不仅要让天涯海角的中国人看到之后开始怀念自己的家乡,也要让老外们看到,然后喜欢上中国!”
    “在这里预祝各位拍摄顺利。”
    到了三月底,剧组才正式进入拍摄阶段。
    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譬如配乐和解说,当然这些都是很容解决的事情,万小虎都不需要自己亲自过问,交给剧组工作人员即可。因而在分集导演们上路的同时,万小虎再次回到了好莱坞,弄他的动画片去了。
    这一切都静悄悄的,没有对外做宣传,毕竟要做四季的美食,有一年的时间跨度,到明年再宣传不迟。
    到时候,《舌尖上的中国》必将颠覆中国纪录片的模式,必将把中国美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一大批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
    这是一个美丽的国度,而不是西方媒体抹黑下的专制、贫穷、落后的国度。
    中国人民生活勤劳、善良、可爱,生活也越来越幸福!



0282 (改变从细微开始)
    “万小虎荣登福布斯2006中国名人榜榜眼。”
    《福布斯》中文,在三月初公布了中国演员、歌手、文化名人和体育名人的排行榜,万小虎以收入第一,排在了名人榜第二位,姚明因为在nBa的表现,排名第一。当然这个榜单就是博人一乐,没谁在意。
    时间进入四月份,《永无止境》的剧本写好了。
    交到了万小虎的手中。
    一个多星期的润色之后,万小虎当即决定开始立项拍摄。
    自《电锯惊魂》、《通缉令》、《源代码》之后,万小虎的名气已经不是等闲之辈了,因此电影刚刚传出来风声,一大波发行商就找上门来,纷纷寻求合作。然后又一大波广告商,纷纷要求在电影中植入广告。
    对此,万小虎咨询了萨沙娱乐的总经理亚当。弗格森:“亚当,如果我们萨沙娱乐自己做发行,你觉得能够完成全球的发行吗?”
    去年《源代码》首映礼,派拉蒙前主席雪莉。兰辛向万小虎推荐了四位掌门人,最终邀请来了环球影业的执行副主席亚当。弗格森,担任萨沙娱乐的总经理,全权掌管萨沙娱乐的一切事物。
    而原总经理安德鲁。布朗,调任猛虎瑞雅国际投资公司,与詹姆斯。德瑞克为伴,专心打理这个空壳公司的一干金融业务,他俩都是职业的金融经理人,搞电影不适合。搞金融最合适。
    亚当。弗格森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人,说话很温和:“Tiger。我已经审查过萨沙娱乐的所有资源,以目前萨沙娱乐的利润率,我们有很大的开辟空间。如果要按照周边开发的理论来说,我们自己做发行并不可取。不管是萨沙娱乐,还是位于香港的嘉禾娱乐,以及中国大陆的蒲公英电影,在院线发行和音像发行上,都可以自给自足。但是周边开发环节。我们没有太多的渠道。”
    “你的意思是,我们还是寻找大制片厂做发行?”
    “不不不,我的意思还是我们自己做发行。”亚当比划了一个手势,“如果萨沙娱乐只是一般的娱乐公司,寻求大制片厂的合作是最好的方式。但是萨沙娱乐过去几年太成功了,尤其是Tiger你的存在,让萨沙娱乐在电影上充满了可能性。我们有大卖的《电锯惊魂》系列,有中国电影资源,我们还能与阿宝动画合作,发展的潜力巨大。”
    万小虎点点头,没有打断亚当的话。
    “所以我们应该寻求更大的突破,我们必须在发行上。完善我们自己的上下游渠道。我有一个很好的建议,应该收购我们的邻居,顶峰娱乐公司。这家公司值不了多少钱,但是他有自己在北美的发行渠道,很完善。我想四千万美元应该可以了。”
    “收购顶峰娱乐公司?”万小虎睁了一下眼睛。
    顶峰娱乐公司是萨沙娱乐的老邻居了,93年成立。至今只发行了四部电影,《赌城风情画》、《两杆大烟枪》、《香草天空》和《史密斯行动》,据悉今年还要上映《舞出我人生》和《曾经》两部电影。
    比以前的萨沙娱乐强多了,但是和现在的萨沙娱乐比起来,弱爆了,除了多了一些发行渠道。
    “你有信心的话,顶峰娱乐公司就收购了吧。”万小虎无所谓的说,四千万美元的公司,不值一提,这一次想要在《永无止境》打广告的厂商太多了,万小虎保持着谨慎态度没敢接多少,可依然有超过三千万美元的植入广告。
    也就是说,《永无止境》现在的收入就差不多足以把顶峰娱乐公司收购了。当然,植入广告也有票房的要求,如果票房不能过亿,广告费要退还一部分,如果票房超过2亿美元,广告商会继续追加一笔,票房越高,追加越多。
    真正的好莱坞电影营销,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融资,包括制片方成本投入,就是说出品方,准备投资多少拍摄电影。对外预销售的发行版权,就是签订合约,谁想要代理所在地区的发行工作,就得先花钱抢去发行权。广告植入,想在电影中出现自己的商品,那就拿钱过来,想要冠名,也拿钱来。
    基本上这三部分的收入,就构成了一部电影的投资成本,不过一般都是大制片厂投资的电影,或者名导演名演员拍摄的电影,才会有植入广告和发行版权的前期收益。
    第二阶段就是票房分成了。
    第三阶段则是后续销售,如音像制品销售、电视、互联网播放权等。
    第四个阶段就是周边开发,制作有关电影的周边商品纪念品,玩具、T恤衫、品牌糖果之类,建造主题公园,改编舞台剧巡演等等。
    这四个环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