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核武皇帝- 第4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转,推动帝国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还不像当年的唐绍仪那样,还没有资格和能力挑战皇帝在国内的权威。

这也是岁月积累的声望。

当了十年总理的人和刚当上总理的人显然不同,当了三十年皇帝,自然也和刚当上皇帝之时截然不同。

日积月累。

宋皇帝已愈发是帝国稳定的中枢和核心,他的存在足以让整个帝国都无比的稳定和厚实,就像是一整块1960万平方公里的巨型钢板那样沉甸甸的难以撼动。

在总理的职务上工作了一届,此时的顾维钧已是愈加成熟,对于国家和民族,对于国际局势和国内的各种内部问题,他也愈加有着更深入的思考和自己的理解。

陪同皇帝在溪园里散步之时,他也一直在思索关于现阶段中国之未来的各种问题。

在皇帝提出新的1254计划后,顾维钧稍作沉吟的思索片刻,这才答道:“皇上所思所想正是功在千秋,福及万民之大业。帝国在过去十年间的经济增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投入,我也总是考虑这样的进步和发展是否会存在更多的限制,包括对资源的损耗是否太厉害?毫无疑问,正如皇上所言,我们当更多的增加教育和科研的投入,并且永久的保障帝国在这两点上对其他世界列强不可逾越的巨大优势。中国要想真正超越世界,成为世界顶级之上的中央之国,自当有傲视天下各国的第一等之教育,同时也要有傲视天下各国的第一等之科研。基础建设总是有尽头的,但是,我们的教育和科研却不会有尽头。”

宋彪赞同他道:“你说的很对啊。”

两人正好走到溪园边的冠山亭,这座凉亭建在假山的坡上之处,四周有厚重的钢化玻璃屏风为墙,正是春秋冬夏观赏溪园全景的好地方。

时间正好是下午3点,内廷在冠山亭里为皇帝和总理准备了一盒盐酥饼,一整盘的坚果和花生杏仁莲子干,两人就在冠山亭里坐下来,的煮了一壶酥油茶,边喝边谈。

中华帝国的教育肯定是很不错的,即便和英美相比也有很多的领先之处,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发展的速度也非常快,而且帝国的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是非常有特点的。

同英美相比,帝国的教育有三个很大的不同点,一是传统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大。帝国没有设有语文这样的科目,而是单独设立国学课。英美文学则涵盖在外文课中,其他外国文学属于选修科目,在国学科目中,传统的四书五经教育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比例,现代文学和外国翻译文学只占较小的比例;二是职业教育体系更为重要,帝国在正常六年制小学、三年制中学教育基础上继续增设三年制的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这十二年教育为国家义务教育,在全国每年都高中学历毕业生中。中等专科教育比例占50%左右,中等专科毕业后可根据学业成绩直升高等专科,国家补贴一半的学费开支;三是终身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结合。

在帝国,职业教育和chéngZEi8。COm电子书职业教育都属于政府开支的一部分,各级政府每一年都要支出预算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各县基本都设有高等职业技术专科学校,为工人提供在职、脱产等教育。教育经费依然有一半支出由政府提供。

通常的情况下,如果一名高中生毕业后参加工作,工作几年后决定参加高专教育,他依然可以参加学校的教育,在正式毕业之前,他可以享有25%的政府学费补贴。毕业之后,政府会再补贴25%。

除此之外,帝国的所有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开支也会由政府和社会机构一同维持,以保障和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及更多的专业工程师、技师。

这点是帝国教育和欧美最大的差别之处。所以,帝国政府在教育的总开支比例上也远远高于英美。在帝国中央及各级政府的每年教育总开支中,职业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都超过1/2。

这就意味着如果美国每年要支出gdp6%的财政预算用于教育,中国每年就要支出12%的财政预算,以维持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同等发展,而正是因为帝国的教育具备这种特殊性,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帝国才能如此快速的培养出世界上最多的优秀技术工人及工程师,帝国工业及帝国制造才能以一种神奇的速度迅速超过英美,占据世界制造业的领先者地位。

宋皇帝正是这一国策最早的推动者,而他则一直相信教育才是国民最好的社会福利。

在这一点上,顾维钧总理是皇帝这一思想的最鼎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正是在他这一届任期内,帝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于过去有了更为长足的进步,中央政府和省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投入增速也很明显。

战争正在继续,整个中国都在为了这场第三次中日战争而运转,全国的铁路系统都处于一个高速的满负荷状态中,铁路、航空、海运都比往年更为繁忙,而帝国的军事动员也更为深入。

在这样的时刻里,宋皇帝和顾维钧总理在此时更为关注的却是帝国未来的发展。

居安思危。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需要更大幅度的新变革才能保证帝国继续高速发展,过去那种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已很难继续维持下去,这就逼迫帝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通过更多的良性发展来维持帝国的成长。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帝国的专科教育已是很明显的领先于世界,未来几十年里,甚至是未来五十年里,只要帝国保持现在的这种政策和主导方向,帝国就将长期维持世界工业霸主的席位。

只不过帝国也需要在研究教育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进一步扩大研究型人才的培育,即便帝国在过去十年中一直是世界上在科研领域投入规模最大的国家,帝国的科研人才大多数都毕业于海外,从英美法德等国留学归国,这并不是长久之计。

宋彪和顾维钧总理在这天下午谈了很长的时间,两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要在保持现有以专科应用教育为主导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尽可能的加强研究型教育和综合大学的发展,要培育更多的世界顶级一流学府。

两人商量了一段时间后,决定组织社会非营利机构推出中国综合大学百强榜和中国高等专科学校百强榜,两个榜单并列,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两百所一流学府,允许高等专科学校推出四年制的高专精英教育,培育国际第一流的工程专家和制造工业的技术专家,并且设立特别的专科学士这样的特殊学位,区别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推动帝国在中高等专科应用教育和研究型教育的共同进步。

在工程职称的评比考核、申报过程中,高等专科和学士教育效应相等,在待遇上不存在三年制专科和四年制本科的区别,从政府机构到用工单位都必须保证同等待遇。

在大方向上,帝国还是更鼓励高等职业教育,保持帝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强势地位,作为一种调节政策,研究生、博士生录取则更偏向于研究型学士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扩大硕士、博士学位的教育和招生数量,增加师资力量和待遇,在第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投入更多的研究经费和项目。

两人一直谈了几个小时,将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谈妥之后,顾维钧见天色不早,这就要起身告退。

这时,顾维钧才同皇帝另外询问道:“皇上,另外关于美国特使和德国特使的事情,您是否能在合适的时间予以接见?”

听了这话,宋彪大致考虑了一下才道:“既然都已经来了,不见也不好,但也没有什么好谈的,内阁交涉清楚之后再象征性的安排他们觐见即可。”

顾维钧默默顿首,他其实也是这样的意思。

对于美国特使,皇帝见与不见都是一样的,而且皇帝的态度已经很明显,那就根本不打算和日本停战,除非日本结束天皇制,以及接受其他条款的无条件投降。

至于德国那位特使,皇帝与之洽谈太久,恐怕会给国际社会和苏联留下把柄。

华皇对于中华帝国而言是至高无上的最高象征,一言九鼎,代表整个中华帝国的最高荣誉和形象,所以,中央内阁和军部都有必要保持华皇的圣洁无暇的形象,腹黑事没有必要和华皇牵扯上关系。

如果宋皇帝亲自出面和美国特使直接洽谈,并且直接拒绝了美国的调停要求,或者提出明确的严苛到日本无法接受的条件,那肯定会让世界觉得中国和华皇过于傲慢,并潜移默化的将战争罪责归咎于华皇。

这是帝国中央内阁和军部都不可能接受的情况。

正因为是代表帝国最高的绝对权威,所以才更不能犯错。

第299章顺其自然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中,第三次中日战争已经历了多个不同的阶段,从1939年8月至9月是日本进攻期,其中最主要的三次战役分别是三都澳海战、仁川空战、开城战役,随后中日双方进入战略上的相持阶段,1939年1月,日本为了试图打破这种相持而发动了济州海战,结果导致日本海军损伤殆尽,1月下旬,中国随之发动了汉城攻势,歼灭日本部署在朝鲜西部沿海地区的两个方面军,使得整个局势从相持进入中国全面进攻的新阶段。

就在这段时间里,国际局势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首先是德国同意大利签署了准军事同盟,在中美的协调下,德国也同英法也签署了承诺永不交战的和平协约。

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特别是在军工业的强力拉动下,德国经济恢复速度极快,在军事技术的积累下,随着一大批在华长期从事研发工作的德国籍科学家陆续回国,加上中德之间密切而频繁的长期秘密军事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德国也构建了完善的大机械化军事体系和新空军体系,并从中国得到了航空母舰的各种相关技术。

此时的德国自信心超强,加上国际局势对德国非常有利,以及德波同盟本身一致反苏的立场和苏波之间领土纠纷的冲突加剧,德国已经具备了进攻苏联的一切准备,同时也有绝对的信心消灭苏联。

德国和纳粹元首希特勒也想建立一个像中国那样强大且领土辽阔的大德意志帝国,比起攻打苏联。德国人更想从法国收复失去的领土,更想逼迫法国永久放弃对德的一战巨额索赔。只是中法关系的特殊存在,以及德苏波的关键和英美法等国的暗中挑唆,使得德国只能先同苏联开战,占领苏联作为自身的殖民地和帝国中的一部分,为德国进一步的军事行动提供数之不尽的资源。

德国人有信心独lì击败苏联,所以,德国更希望中国深陷在中日战争的你囊,使之无法腾出更多军事实力用于干预苏德战争。

同样的。中国也希望德国对苏联发动战争,避免苏联在中日战争期间对中国实施干预和干扰,同时也希望苏德陷入长期的战争漩涡中。

此次代表希特勒元首的德国特使依然是德国外长阿尔弗雷德。罗森堡,在过去的两年间,罗森堡外长同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副外长之间的明争暗斗已经成了欧洲政坛众所周知之事。

罗森堡的主导思想是以反苏为主,保持同中英美法等国的合作,轻视意日等国。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则很奇特的甚至是自以为是的特别偏爱同意大利缔结更紧密的同盟,直接反英法。

中央情报总局的情报证明希特勒可能更偏向于后者,即便德国目前的整体外交和军事政策都还是以罗森堡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