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魅- 第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肖寿芝正要拿刀剖鱼,水炳铜好像兴致很高,一把夺过刀去,一边挥手一边嚷:“今天看我的!给你们搞个新鲜吃法!我们家乡的吃法。” 
  秦天挂着一丝嘲笑,“看他长江人吃法吧。” 
  大家饶有兴味地围着水炳铜。他先吩咐肖寿芝烧好一锅清水,备好油盐辣椒葱花。自己细心地削了一把芦苇签儿,一一分给大家。 
  “是这样啊,”他向众人边讲边示范,“这些鲫鱼两寸长一条,正合适。来,鲫鱼头夹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拇指与无名指捏紧它的尾巴,”他看别人满不在乎地捏着鲫鱼,不时让它掉到地下,沾了一身沙,“去洗去洗!”他朝肖长根吼。 
  “倒要看你这师公子玩什么鬼把戏。洗就洗。” 
  “鱼拿好了?来,右手捏紧芦苇签,朝这里,胸鳍下面,刺进去。”这些人看着他,苇签刺进去后,左手拇指、中指朝鱼腹轻轻挤压,随即见到一颗绿珍珠似的鱼胆溜了出来。 
  “嗨,还不错。”秦天满有兴趣地刺了一条又一条。 
  “老渔人还不知道这种吃法吧。活到老,学不了呢。” 
  水炳铜瞟瞟秦天,“不要以为洞庭湖天下第一。这叫天外有天。” 
  剖去苦胆的鱼放回清水里还若无其事地娓娓游动,有的腹下拖一根细细的肠子,搅动水花时就像飘带一样好看。   
  三○、极阴之物(3)   
  “只有长钩子(肖长根)挤的鱼都沉下去翻白了。” 
  “最没卵用。” 
  “你是拿它吃呢,又不是摆看的。”肖长根沾满鱼鳞的手抓捞着光脑袋,向秦天嘟起嘴,“一点毛法子,我懒得学!要学就学我姑爷,真本事!” 
  一锅水沸腾起来了。他们用篾勺舀起活鱼,噌地一声汆入沸汤里,只见几滚几翻,粘着黄辣椒颜色的小鲫鱼就像秋天的菊花瓣扬舞在秋叶丛中,惹人怜爱。 
  “好吃!好吃!”姚竹村叫起来。 
  大家纷纷上前,双双筷子就像守在滩涂的长颈鹭鸶,翻上一条就被夹去一条。有人夹着还没熟的也送进嘴里,呜哇一声又吐出来。 
  热热闹闹吃了一顿,懒懒散散回到被子里,终于对水炳铜的家乡来了兴趣。 
  “我们那里的娃娃鱼更有味,都是山沟里石头缝里的。捉到娃娃鱼,一石头打晕它的头,烧开水,先烫死它外皮上那层黏液。那家伙其实就是一层鱼鳞。然后剥皮———” 
  “哇,你们这些恶鬼!要遭雷打。” 
  “莫打岔!” 
  “剥了皮,就看见娃娃鱼的肉又白又红,一瓣一瓣的,嫩得不得了,香得不得了。” 
  “好吃得不得了!” 
  “莫讲了莫讲了,竹村饿鬼又馋了。” 
  “湖区这里不吃青蛙,我们那里吃。从山溪里捉到一种黄色的小青蛙,先把水烧烫,还没滚开,水里先放好拇指大一个的小糍粑,再把青蛙丢进去,青蛙就死死抱住一个糍粑。 
  “再把水慢慢烧开,青蛙就死了。然后捞起来,放到油锅汆个来回,一个个金黄脆嫩……” 
  “哎呀,啧啧!”有人咋舌头。 
  “我们那里抓鱼也跟你们不同。” 
  “你们也到江里打网吧。” 
  “长江撒网跟这里差不多。我们那些山岩洞里也有大鱼。先找些有毒的栗子捣碎碾汁,含在口里,人带根竹管潜入水中,对准岩洞,吹入毒汁,一会儿鱼就毒晕了浮出水面来。有时候鱼躲藏在大石下的空洞里,我们捡块石头砸在大石上,石洞里的鱼就震昏了,下去捡就是。” 
  “娘的鳖,山里人过日子也有味啊。” 
  “这叫靠山吃山,石头也要养活人。” 
  “大山也好,大江也好,大湖也好,你要懂它,又亲它,它就给你好日子过,你与它作对,它就成你的克星。” 
  “老秦说得好,山有山神,水有水神,” 
  “所以就要拿活人祭水神哪。” 
  忽然姚先喜阴阳怪气地插了句,别有用心地朝水炳铜、姚竹村瞟了瞟。 
  水炳铜很不屑地回敬了他一眼。姚竹村却好像没听见,双手依旧搦着湿沙捂着自己下身,粗厚干裂的嘴唇牛回刍似的搅动着。 
  渔棚里霎时沉静了片刻。 
  秦天声音平静地道: 
  “我不信神啊。但是,山水自有它的灵性。水无一日不流,山无一日不长,日月没有一日不移动,这就是讲它们是活的,不是死的。但是,我讲的山水的灵性,可不是老水的神鬼之说啊。” 
  水炳铜一时无言以答,别人也噤下声来。 
  棚外的风浪声陡然灌满众人的耳朵,芦苇的沙沙声,沙粒击打鱼棚油布的噼剥声,霎时将人们心境推向黑沉沉的世界。 
  一会儿,鼾声就从各个角落的被窝里迸发出来。   
  三一、鸟岛(1)   
  第二天仍然风大浪急,直到傍晚,风浪才渐见收敛。 
  吃过晚饭,秦天从沙丘高处望回来,大家看他一反常态,露着满脸眯眯的笑,忙问有什么好消息。 
  “今晚我们搞点事。”他拍拍骆飞亮、肖十春肩膀,“今晚捉鸟去!” 
  这些人一蹦而起,“好哇!好哇!捉鸟去啊!” 
  姚先喜嘟哝道:“又没有枪,捉裤裆里那个鸟吧。” 
  “愿意去的就去,不愿去的自己睡觉。” 
  别人也不管姚先喜,除了肖菊林几个年纪大又不想赶热闹的,一声吆喝,就往船上爬。姚先喜终于忍不住,摇头晃脑跟了来。肖福涛跟在屁股后面也爬上船。 
  灰云里的落日已经完全沉下水去,偶尔从薄云缝里透来一点血丝。连天的浪涌雪毯似的滚动,击打船头嘣嘣直响。他们瑟瑟地坐在船舱里,眼望南边的起伏土丘,渐渐一片朦胧了。 
  “姑爷,我们真的空手捉得到野鸭啊?” 
  “你莫急,只要你手脚快。” 
  这些人正将信将疑,忽然在呼呼风声里听到“砰!砰!砰!”几声枪响。 
  “有人打枪!” 
  “听到了吧,有人动手了。” 
  大家立即紧张起来。秦天放慢划船速度,接着将船靠在一片沙丘边,静静观望。 
  湖区有这样一批专猎水鸟的人。冬干水浅时,或单船,或几条船结伴,带着排枪或鸟铳,有的甚至带着猎狗,趁夜间猎杀野鸭。 
  他们的船小巧轻快,傍晚时潜伏鸟岛附近。待夜幕降临,他们从芦苇丛里或土岩下悄悄向鸟岛接近。 
  他们从下风岸靠近鸟岛,趴在地上点燃随身携带的长香,让鸟群的报警鸟多次错误地报警。当头鸟频繁发出发现入侵者的信号,惹得鸟群一次次惊飞,却又未见真实危险降临时,鸟群开始不信任报警鸟,并攻击它们。 
  鸟群麻痹大意了,猎人便开始大胆接近。他们匍匐在沙地上,几枝灌满火药铁砂的排枪一齐轰响,红色火光“扑扑”蹿起,疾驰的铁砂成漏斗状向黑蒙蒙勾头交颈疲惫得昏昏欲睡的鸟群扑去。 
  于是月色下的苇洲上便断羽纷飞、清血四溅。没伤着的惊慌失措拍翅起飞,湖面上空顿时形成急旋乱转的鸟云,嘎嘎惊叫声响彻大湖上下,纷乱的羽毛像灰色雪片在水汽月光中颤颤悠悠。鸟群冲飞时搅动的旋风激起附近水面零乱无序的浪花,如同下了一场玻璃雨。那一刹那,银花遍地,一片乒乓驳杂之声。 
  那些中弹重创、无法起飞的雁鸭就在地上乱拍双翅,扬脖高叫,拖着残躯,流着血满地乱窜,有的扑向湖面,有的扎成一堆藏在草丛或沙坑里瑟瑟发抖。 
  淡淡星光里,枯黄惨白的苇叶上蘸满了点点红斑,恍如忽然绽开的细碎花朵。沙地上的白色鸟粪、残碎的小鱼、茸茸的羽毛也被染红,随着众多翅膀的疯狂扇动而成团飘旋。附近水面铺上了一层战争过后胡乱丢弃的残破绒毯。 
  秦天知道时候到了,悄悄一声:“起船!” 
  他们快速划动空船,像织布梭穿行在起伏的银灰色水面。惊飞的鸟群出现在他们上空,鸣叫声、盘旋飞翔的呼呼声,成为夜空中恐怖的巨响,如同翻涌在天空的黑浪,随时可能溃决,吞食这些零星人迹。忽然,正伸长脖颈全力划桨的肖长根感到有股劲风直朝他面部袭来,随后一团毛茸茸的东西“砰”地砸着他的脸。他一声惊叫,双手不禁地拼命挥打,桨扔在一边,船立即倾斜横转。 
  “乱什么?”秦天一声喝,返桨将船带住。 
  “鬼打人,鬼打人!”肖长根缩在舱里尖叫。 
  肖十春放下桨过去一看,原来是只临空而下的断翅鸭掉在脚边,还在嘎嘎嘶鸣。他提起鸭子,踢哥哥一脚:“送上门的菜呢。” 
  士气高涨的渔船迅速接近鸟岛。刚刚拢岸,他们就见到几条瘦长狭窄形如桃叶的快船从岛前箭一样驶向湖中夜色的深处。 
  “嗨,打猎的!”骆飞亮摇手高喊。 
  顺子说:“这些人没积德,怕阎王爷收呢。” 
  拴船上去,灰暗的地上羽毛、粪便、血痕一片狼藉,却不见一只鸭子。姚先喜踢着沙地嚷道:“王八蛋,一只也不留!” 
  大家正茫然,秦天说:“我们去芦苇里坐坐,等会只要你们手脚快。” 
  事已至此,他们也就相信社长的话,走向旁边的芦苇丛,噼里叭啦踩倒芦苇,盘腿坐下,双眼骨碌骨碌瞧着鸟岛那边。 
  耐住性子,屏声敛气蹭了一会儿,头顶夜空果然传来由远及近的凄怅鸣声和杂沓风响,夜空中好像滑来点点片片零乱的鸟云。紧接着,雁鸟们滴溜着屁股一个个摇摇晃晃纷纷着地,翅爪抓弹起纷扬的沙砾,远远地击打到他们脸上。 
  骆飞亮、肖十春喉头早已痒痒,强忍住不叫出声来,像猎狗一样弓起身子。秦天一把按住:“等等!” 
  他压低声音说:“鸟群被猎后,那些负伤的,有的起飞了,有的躲进水里。现在回来了,都精疲力竭。我们一齐冲出去,动作要快要猛!” 
  顿时,这帮急不可耐的家伙如猎犬般发出低吼,呼隆隆冲出近在咫尺的芦苇丛,朝惊魂甫定的鸟群扑去。 
  嘎嘎的绝望的惊呼再次回荡在恐怖的湖洲上空,旋风般呼呼扇动的翅膀击打着劫掠者,泥沙、水滴、粪便雨点般乱飞。渔人们亢奋着、惊喜着,胡乱吼叫,拳打脚踢。在劫难逃的伤鸟在惨叫声中被破袄儿似的踢踏在地。   
  三一、鸟岛(2)   
  尽管场面激烈刺激,但时间却非常短暂,有人抓住了一两只,有人却两手空空。地上一片狼藉,成千上万的野鸭再次飞向天空,有的冲向大湖,有的落向远处的岛屿。 
  他们一声声尖叫,一声声咒骂,意犹未尽。有的抡起雁鸭呼呼呼车轮转,把泥沙、血滴撒了别人一身一脸。 
  秦天大声说:“回去!” 
  水炳铜戏腔戏调地喊:“孩儿们,得胜回朝!” 
  迎着强劲的冷风和浪涛溅起的水雾,船行在仅有一丝星光、难辨方向的浩荡水面,准确迅速地回到渔棚。 
  大家兴高采烈烧水褪毛、开膛破肚,当晚就煮了一只,每人喝了碗鸭汤。 
  甜甜的鸭汤还在喉舌处舒服着,大家又嚷着要水炳铜讲和尚偷尼姑的故事。 
  “话说有天晚上,一个姓姚的大汉和尚鸡鸡发了痒———” 
  有人扑哧一笑,推了姚竹村一把。姚竹村对故事没多少兴趣,根本没听清师公子说什么。肖十春道:“你讲吧。和尚都姓释呢,什么姚。” 
  “话说这和尚溜进尼姑庵,撩开蚊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