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封神]当雍正穿成纣王-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皇后的来意正如雍正所料,是为了殷郊的婚事。
    虽然在雍正看来,殷郊的妻子是姜皇后的儿媳妇,虽说同样是自己的儿媳妇,但是要与她相处的除了殷郊之外就是姜皇后了,而身为公公的自己总不好太过理会儿媳妇,所以很该是由姜皇后亲自挑选的。
    可是姜皇后却不这么认为。纵然她才是除了儿子之外与儿媳妇相处最多的人,但是殷郊身为太子,他的正妻就是太子妃,而太子妃的挑选自然不该由她一个妇道人家来决定,即使她是皇后,但太子妃的地位过于敏感,而且姜皇后也不愿意千挑万选了一个自己觉得好的,却无法得陛下意的女子来做儿媳妇。
    当然,姜皇后最怕的是她挑的姑娘现在看着是好的,可是过段时间又因着牵扯上某些朝臣的利益关系,而使得家族败落的话,那可如何是好?
    这种事情也并非是不可能发生的,就如她自己的娘家。
    姜皇后为人不但贤德,同样也很聪明。即使雍正已经长久不亲近后宫了,但她贵为皇后,在宫中的势力自然不能小窥。凭着雍正对付姬昌的举动,以及打着从西伯侯府中搜出来的那些信件的名义对付好些的诸侯,并且强压下姬昌死讯的种种迹象来看,姜皇后知道,陛下这是有心对付八百诸侯。
    姜皇后的父亲也是诸侯,而且还是四大诸侯之一的东伯侯姜桓楚,身为诸侯的女儿,姜皇后很该为家族谋划些什么才对。可是姜皇后也太聪明了,她很清楚的意识到,诸侯的消亡已成定势,便是她做得再多,也不过是拖上一段时间罢了,而且还会惹得陛下的厌恶。
    若是如此,说不得这皇后之位无法保下不说,还会连累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须知道,陛下并非不能再有子嗣,而是因为有了一男子做心上,而不愿再把心放在旁人心上罢了。便是殷郊和殷洪没了,陛下一决心,再让一女子怀孕,也非不能的。
    姜皇后很清楚自己应该怎么做,那就是顺其自然,凭着她的地位,又生下了两位嫡皇子,而且长子如今又是太子,那么,陛下对于她的父亲和兄弟们总不会过于无情,而且性命无攸之外,荣华富贵也是可以保下的,顶多没有了封地,没有了实权而已。
    最多的,就是让父亲和兄弟们不要反抗了陛下。
    姜皇后太聪明了,也就不愿意日后的儿媳妇会因为娘家式微,而与殷郊不合。所以,即使雍正已经发了话,让她自己挑选太子妃,她也不可能真的就自己把人选定下了。
    对于姜皇后的谨慎,雍正也无什么好说的,只将那份他原先交给对方的名单收了回来,看了一眼里头勾了名字的大家闺秀们,笑道:“这就是你挑出来的?既如此,孤便先收下了,待过几日再给你人选。”
    见雍正也表了态,况且这几个闺秀的名字也是她精挑细选出来的,同时姜皇后也相信陛下不会害了自己的儿子,特意的挑了会败落的家族女子给殷郊,这一点,从名单中并无诸侯世家出身的闺秀名字便可看出了。所以,姜皇后很是爽快的告了辞。
    早在她在御书房门外求见的时候,姜皇后就已经看到了申公豹等在外头,想是要见陛下的。
    姜皇后主持后宫,自然知道面前这个眉清目秀,看着温和的男子与陛下的关系,而且陛下对他更是极尽宠爱的,为了他连后宫也不愿再进,往日的怜香惜玉竟仿似假的一般,让姜皇后一看到就觉得心里发酸。
    不过,真的算起来,申公豹的存在对于姜皇后还是很有利的,最起码可以确保不会有别的宫妃生下子嗣,然后与自己的儿子争权夺利,所以她还是很能容忍对方的存在的,甚至于还很期盼着申公豹能一直占据着陛下的心,让别的女人无可趁之机。
    所以,贤德又聪明的皇后娘娘姜氏,在得了雍正的一句准话之后,就告退了,好让陛下能尽快宣了申公豹进来,两人做正事之余,也能顺便谈谈情,说说爱。
    姜皇后真心的希望着自己的帝皇夫君和申公豹能够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第七十七章

太子妃的位子,在雍正和胤祥的一起挑选下;很快的定了下来;正是比干的孙女儿;名叫也宫。
    这是最妥当的选择;而且比干这样的外戚,便是再干政,也同样是商朝的皇族家事。更何况,凭着比干那刚直的性子;也做不出势压皇帝的事情来。
    毕竟他可是一个连心都敢剐的皇叔嘛!
    一件大事又了了;姬昌早死的事情也解决了;雍正顿时有种无所事事之感。可惜他还没来得及叹一声无聊;事儿就找上门来了;完全证实了他此前的感觉纯粹就是错觉。
    雷震子早就回到宫中做回了殷洪的伴读,两人竹马竹马相处得极好,一个月有五天的时间则是回到姜府里面与师父云中子团聚,顺便学学道法,倒也显得格外的规矩。
    只是那殷洪在宫里本就没有玩伴,唯一的哥哥又要跟在父皇的身边学习处理政务,使得他格外的寂寞。虽则现在有了雷震子,可是雷震子不在的日子就显得格外的难熬了,只因为他已经见识过了热闹了日子,对于只剩下他一个人的那几天,就会十分的不适应。
    雷震子极喜欢殷洪,他虽然年纪小,却十分的懂事,见自己每次回宫殷洪都十分欣喜的模样,也晓得对方只有一个人,若是换位思考一下,顿时十分心疼对方。
    转眼又到了一个月中出宫的日子,雷震子照例去向殷洪辞行,偏见对方睁着一双大眼睛可怜兮兮又充满了期盼的望着自己,他脑子一热,就道:“要不我们去求陛下,让他允你出宫吧?反正我们也不是去旁的什么地方,而是姜府,相信陛下也不会不允的,毕竟那里也没有什么危险。”
    这话冲口而出之后,雷震子其实就已经后悔了,可是殷洪已经拼命的点着头,同意了他的提议,倒让他反悔也来不及了,最后也只能硬着头皮带着殷洪去了乾清宫求见陛下。
    陛下出乎雷震子意料之外的好说法,竟只是想了一阵便同意了下来。不过,殷洪是皇子,他要出宫,排场自然不小,更何况如今还是风云变幻之际,更是应该小心为上,所以,雍正安排了数十名的侍卫在殷洪身边,还下令让胤祯亲自来接其二人回府。
    至于到了那姜府之后,那殷洪和雷震子是只在姜府内玩耍,还是要出门去逛街,相信有这些侍卫们守着,也出不了什么大事。更何况这朝歌好歹是天子脚下,也没哪个乱臣贼子敢在此处光明正大的行事,而且一位皇子若是在姜府中出了事的话,胤祯切切脱不了责任,所以胤祯总会保护住殷洪的安全。
    更别提那姜府中还有一位云中子。
    在雍正的眼里,殷郊会是一位帝皇,他会肩负大商的未来,而殷洪自然就该是殷郊的贤臣。他二人都同父同母的嫡子,兄弟感情一向甚好,而且年龄之间的差距虽不够大,却也足够让殷洪不至于怨妒殷郊,而且殷郊也确实是十分优秀,受到朝中臣子们的爱戴。
    只是,一位贤臣也是需要历练的,整日里关在宫中,连百姓的疾苦也未曾见识过,又谈何为百姓着想?又如何当得了一个贤字?所以,雷震子带着殷洪前来请求出宫之时,雍正很快的就答应了。
    与此同时,雍正还传了口谕给胤祯,让他在殷洪住在姜府的这段时间,带他去贫民所住的地方见识一下。
    对于大商的未来,雍正真真是用心良苦了。
    不过,雍正的用意固然好,但也给了某些有心之徒一个机会,比如说一心想要进宫,与他好生亲近亲近的狐狸精苏妲己。
    苏妲己是真的很想成为商王的妃子,可惜父亲苏护实在是不太靠得住,原先是计划得好好的,谁知与在朝歌的一友人提及此事,被他那友人诧异的眼神一瞧,又听着对方分析自己进宫的种种弊端之后,竟然就退缩了?然后任自己再如何的怂恿都不肯答应,还说自己是一介妇道人家,不懂事,真是气刹人也。
    明明之前在冀州时,一向为父亲苏护出谋划策的大哥苏全忠也被苏妲己的口才所击败,再如何劝告也没能让父亲打算送自己进宫的主意,可是一入朝歌,就仿佛什么都不对劲了似的,让苏妲己都忍不住有些气馁。
    可是苏妲己对商王可谓是用情至深,好不容易女娲娘娘闭了关,而且商王如今也是年数正好的时候,错过了这次机会,也只能沦落到搜寻帝辛转世的身份去了。
    若只是搜寻帝辛的转世,苏妲己并不会认为是一件苦差事,因为这一点点的寻觅,到最后在找到其本人之后再一点一点的叙述出来,也不失为一种甜蜜。唯一怕的就是雍正的下一世若不是人类,而是动物可就糟糕了。
    当然,苏妲己从来不会歧视动物,因为她本身就是狐狸,如今也不过修成了人身。只是从动物修成妖要经过长年累月,若是雍正所投胎的动物无甚灵根,怕又要经历百年重新投胎了。
    投抬成动物还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还有植物,而植物要产生意识十分之难,虽则其经过日月恩泽修炼出意识来的话,自是比普通的动物成妖更强上许多,但所费的年月之长久,就连圣人都要为之心灰。
    所以,苏妲己实在不愿意错过商王的这一辈子。若是能教会商王修炼,然后二人同入女娲宫的话,才是她最想看到的。
    也因此,进入商王的后宫,成为陛下的妃子一事,苏妲己势在必行!
    苏护的势力在朝歌并不多,可是二皇子殷洪住进姜府的事情,虽谈不上人尽皆知,却也瞒不住有心之人。更何况,雍正还认为正因为大家都知道,反而那些有异心的诸侯们才不好动手,所以也没有下达封口令,反而有种顺其自然的感觉。
    苏妲己自然也知道了此事。
    当殷洪一事一传到苏妲己的耳中,她的脑子就活动开了——既然不能见上陛下一面,让陛下为自己的容貌所倾倒,那么至少先得到二皇子的好感,然后借着二皇子的口向陛下提及自己,让陛下对自己有个印象可不正好?!
    当然,若是能趁机引得陛下对自己的好奇,然后再召见自己的话就更完美了。
    苏妲己相信自己的魅力,只要陛下能见上她一面,别说是进后宫了,便是宠冠后宫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因为不知道二皇子要在姜府住上几天,可是仔细想一想,二皇子可是贵重之身,总不可能离开皇宫太久,想必最多五六天就该回去的,所以见上一面,然后留上一个好印象的打算,一定要尽快完成才好。
    为了不至于失之交臂,苏妲己每天都起得极早,然后带着两名侍女和几名侍卫早早就来到姜府附近的酒楼坐着。她在酒楼的雅间中待消息,而派了两名侍卫在姜府外头一直盯着。若是二皇子出来,便一人跟着看他去了何外,另一人则尽快回来报告。
    眼见着日上三竿,终于有一名侍卫来报,苏妲己揉了揉喝了一肚子茶水的肚子,戴上绕着纱的笠帽,忙不迭的就随着侍卫出了酒楼。

☆、第七十八章

若是按照晚年之后行事就十分谨小慎微的胤祯的计划,那最后是不要让殷洪出门;免得出了事故;倒让四哥怨恨了自己。
    可惜四哥已经下了口谕;让胤祯带着殷洪去那些平民之家见识一下;免得养成了不识五谷的无用之辈;倒让胤祯只能另外的规划一下——比如殷洪出行的时间以及路线。
    不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