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天改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借天改明- 第3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矮个子的注意力倒不在这里,他问道:“这不是朝廷布告上讲的事吧,还有啥事是朝廷布告上讲得?”
    商贾看了矮个子一眼,笑着道:“最紧要的事就是哥哥这几天在忙的事情了。”
    说完,他又伸出筷子夹了口菜吃,这让有点性急的壮汉抱怨了:“大哥,别吊人胃口啊,这么急着吃干啥,先说道说道。”
    商贾不满地看了眼壮汉,索性又吃了几口菜,才放下筷子道:“今日要不是过来恭喜下二弟,我就不过来了。大哥一会就得赶回去,陪东家一起去做事。”
    他给壮汉解释了一会后,才给两义弟说道:“朝廷的道路衙门成立了,邀请有实力的商贾大户都出席今日下午的大会,商谈水泥修路的事。”
    道路衙门的事,之前就传出了风声,但一直难产而迟迟没有成立,没想到在这几天内成立了。
    这一成立后就有大动作,还是水泥修路。让体验过水泥路的两人都大为关注,连忙问具体的情况。
    没想商贾摇摇头道:“具体情况未知,但要求出席人员的身价必须达到他们的要求才可以。也正因为这条件,我东家决定亲自走一趟。”
    “为什么?”壮汉不解地问道。
    商贾看了三弟一眼,给他解释一个商业原则道:“门槛越高,对手越少,利润就越高,这里面有一个大商机!”
    壮汉听了,脸上露出羡慕之色,他看了矮个子一眼,然后问商贾道:“大哥,你之前说小弟的格局低,那是否带上小弟去见见大场面?”
    没等商贾答话,矮个子出言训壮汉道:“三弟,别让大哥为难,这次他是陪东家去的。”
    商贾冲壮汉笑笑:“三弟,抱歉了!”
    壮汉讪讪一笑,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回道:“是小弟鲁莽了,大哥莫怪!”
    商贾冲他摆摆手道:“无妨,都是自家人。”
    他看了下天色,然后又说道:“时候不早了,大哥得赶回去侯着东家。先告辞了!”
    壮汉看着大哥消失在摆动的帘子那一侧,心中不禁暗想,要想出人头地,要有一个大格局,看来还得靠自己才是王道。只是自己有什么本事呢?”
    他转头看了眼矮个子,心中又补了句:“难道真得只能凭这幅身板么?”
    矮个子的想法却与他不同,想得是为什么越有钱的就越容易赚大钱,这么限制门槛的事儿出现,那岂不是以后有钱的越有钱,没钱的永远没钱?
    他把这个想法跟三弟说了下,没想这个话题却引起了周围食客的共鸣,也讨论起这个话题来。
    矮个子浑然没想到,自己一时的不平之语,却被钟进卫抓住了机会,导致了又一个新事物出现在了大明朝。
    当日午后,陆续的开始有豪华马车驶上京师城外的水泥路,前往国企的拍卖大厅。
    这些乘坐豪华马车的主人基本都互相认识或者听闻过,见到对方就客气地打招呼,探听这次开会的消息。
    不过这事是钟进卫在背后操作的,他只是把命令吩咐下去,并没有说明干什么,所以他们也无从打听。
    这国企的拍卖大厅此时已被新成立的道路衙门征用,相关人等都换成了道路衙门的吏员兵卒维持着秩序,看到世家豪商应邀前来,就安排他们坐到对应的座位上。
    这回轮到商贾没有资格坐了,站在最外侧的走廊上,打量着厅内格局。
    他发现基本上和上次没啥变化,只是在台上竖着一块很大的木板,或者可以叫木墙了吧,上面盖着红布,看不到红布里面的是什么。
    在木板的一则,竖着一根长长的细棒,联系到这次会议主题是水泥路,这让商贾猜测红布下面很可能是地图。
    钟进卫也在这里,就坐在二楼,透过玻璃窗看着台下的人群。
    工部尚书徐光启坐他身边,两人都没有说话,该说的内容在之前都已讨论过。
    现在就等着约定的时辰到了,就由徐光启出面做开场白。
    因为道路衙门乃是工部所属的一个司,今天的事是道路衙门成立后的第一次组织,徐光启很重视,就抢了原定是道路司司长的活,不过这也体现了朝廷的重视。
    “当当当”地铃声忽然响了三下,大厅内的人群马上停止了交头接耳,看向台上,期待着到底是什么会议的谜底揭晓开来。
    铃声响起时,徐光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冲看向他的钟进卫拱拱手,便下楼出场了。

第四百七十章 收费的水泥路
    穿绯袍的徐光启一出场,场内就轰动起来了。在场的人没想到会是尚书级别的高官出来主持,连忙站起来行礼。
    徐光启微笑着等他们行礼完毕,然后开始了他的开场白:“本官就开门见山地说吧,请你们来,就是为了修建京师至张家口的水泥路之事。”
    他说到这里,退到了木墙左侧。一边的吏员一见,连忙送上那根细棒,同时另外一个侍立在一边的吏员则去揭开了那块红布。
    商贾望见那个木排上果然是挂着一张地图,因为地图巨大,以至于他这么远的距离,仍能看清楚是一张京师北直隶的地图。上面有一条长长的粗线,连接着京师和张家口。
    徐光启拿了细棒在手,先指了下张家口位置,然后说道:“朝廷正在扩建张家口,准备放开和蒙古的互市。除军械等战略物资之外,任何东西都可以在张家口互市。”
    徐光启的话音刚落,场内就响起一片倒吸冷气声。台下这些人知道朝廷要扩大互市,但没想到规模竟然会这么大。
    他们马上想起前几日蒙古使者团的公开声明,也就是说现在大明和蒙古都有意扩大在张家口的互市。那么就是说,张家口的商机将是无限的,可以预见有很多人都会去淘金。
    正如他们所想的一样,徐光启在台上说道:“有朝廷的支持和蒙古的响应,可以预见张家口边市的繁华指日可待。交易规模一旦扩大,则道路之瓶颈将会显现。”
    在场这些商人或其东家都是有见识的人,就是徐光启不说,他们也能想象前往张家口路上的人流车辆将会骤增,徐尚书所言的道路之瓶颈是真实存在的。
    “诸位中就有不少人会运货去张家口,再贩卖蒙古的特产返回京师吧!这车来车往的,晴天好说,但下雨之后呢?”徐光启问台下的这些人道。
    “水泥修路!”台下一人脱口而出,把此次会议的主题给点了出来。
    “对,朝廷为解决大明百姓前往张家口贸易的路上难题,决定用水泥重修京师到张家口之路。”
    徐光启说到这里,用细棒指着地图画了下路线图,然后继续说道:“水泥修路的好处就不必本官多说了吧,你们来时就应该有过体会。”
    台下的听众都一起点头,水泥修路,不但遇雨不泞,而且车辆速度还会快不少,更省力,甚至尘土都会少很多,可谓好处多多。
    “皇上知道在座的很多人在京畿之地都有产业、生意,建虏肆虐之时损失颇重。因此趁着此次机会给大家一个补偿,让大家都能赚上一笔,因此把水泥拨了出来,用于修路。”
    徐光启的话音一落,场内马上又响起了一片“嗡嗡嗡”地声音。没想到皇上竟然这么好,还想着他们损失惨重。不过他们也没想明白水泥修路又怎么给他们赚钱。
    徐光启稍微等了下,见台下还是安静不下来,就用细棒轻轻敲了敲木墙。
    在看到台下都安静下来后,他才说道:“听本官说完,你们就知道如何赚钱了。”
    听徐光启这么一说,台下顿时变得更安静了,有想放屁的人都使劲憋着屁,不敢发出声音而使自己听不清这赚钱之法。
    “这京师到张家口的路,朝廷决定由民间出资修建,而后收取过往车辆的过路费以补偿出资的百姓,至三倍本钱为止。”
    徐光启看到台下又有交头接耳的趋势,当即提高了声音说道:“当然,你们不想出资也没关系,修建水泥路的钱将由国企来出,朝廷也是修得起的,收费照旧。”
    说到这里,他环视了台下的人一圈,才又说道:“本官给各位一刻钟的提问时间,任何问题都可以问。”
    一边的吏员早有准备,从一边搬来凳子和椅子,请徐光启坐下,并茶水伺候。
    虽然徐光启是工部尚书,但事关赚钱大计,还是有人大着胆子问了:“草民请问大人,这朝廷修路还要收过往车辆之钱,这是前所未有之事,如此做法是否妥当?”
    不少人一听,特别是那些准备做大张家口生意的商人,暗中叫好。
    徐光启早就料到有人会有此一问,他抬头眉毛一扬,反问道:“这从前所修之路可是水泥路?如果诸位都要坚持,那也可以。本官奏请皇上,原本之路保留一条给你们走。由国企出资另新建一条水泥路,给那些没有异议的商家来往。”
    那些对徐光启之前说得可收三倍本钱利润心动的人,听到说要由国企出资另建,那还了得,都出言驳斥先前提问之人道:“这水泥乃是朝廷专卖之物,岂有白白送与你的道理。”
    “皇恩浩荡,给了我们一条补偿损失的机会,你不要,我们要啊!”
    “这是朝廷体谅我们商人的旅途之苦,我们商人又怎能自私如此呢?”
    “。。。。。。”
    先前提问那人被这些人说得把头都埋到了裤裆里去,打死都不想再抬起来。
    没想自己这么一问,变成了不识抬举,一心想沾朝廷便宜的奸商了,要是让工部尚书看清了脸,以后就没法在大明混了。
    徐光启在台上看了,心中不由暗暗佩服中兴侯。这邀请名单中的玄机,注定了这些商人不是铁板一块。
    他估摸着差不多了,就抬头示意了下站一边的司仪。
    那司仪一见,就提高嗓门道:“肃静,有问题者速提。”
    问题肯定是有不少的,经司仪这么一提醒,想起徐尚书只给了一刻钟时间,马上就有人问了:“这钱是怎么个出法?”
    徐光启见这问题上道,就点点头说道:“道路衙门会估算修路的费用,分成若干份,尔等购买份数即可。日后不足,则会追加份数,再使人购买之。”
    “请问徐大人,这钱是否用到了修路上,我等如何知之?”另外一人因为提问时间有限,一咬牙问了他认为最为重要的问题。
    这个话题也是台下所有想出资的世家商户所关心的,无论如何,朝廷官吏在钱财方面的风评不佳,这是毋庸置疑地事实。
    但这个问题这么直接地问工部尚书徐光启,让人听来有点刺耳,台下有不少人暗自为那提问的人捏了把汗。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全面教育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徐光启一点都没生气,仍然微笑着回答道:“道路衙门掌管钱财和修路进度以及质量,地方官府负责施工,朝廷派御史巡查,各出资方也可派代表随御史查账。”
    这个结论是钟进卫所建议的,经过皇上准许,内阁同意。因此徐光启早有心理准备,否则的话,恐怕还真难说徐光启还会不会微笑着回答这个问题了。
    台下的人一听徐光启的回答,没想有这么一个结果,对出资修路赚钱的信心一时大增。
    另外一人有了刚才这人的问话为基础,担心提问时间要到了,就一口气提了一堆问题道:“请问徐大人,这修路成本是如何估算的?车辆费用收取的多少,是怎么个定法?为何不收取路人的费用?我等收回本金利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