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来- 第2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着哥哥这充满期待的笑声,李汉心里信心十足。他相信等哥哥挽救了明年的那场火灾,根本无须等上五年就可以让他实现愿望。

与哥哥聊了会,李汉向闫同和赵凤了解了下公司的近况。不问还好,这一问居然又冒出了几个让人振奋的惊喜。闫同告诉李汉,洛克的开发团队已经建议将电视遥控器和传呼机一并投入生产,现在外面的手续一切就绪,赵凤也向国家提交了专利的申请,就等着李汉回来点头就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了。

此外,袁大海负责的汉皇汽车方面,技术也越发的娴熟,生产量不断猛增。电脑的生产更是突飞猛进,已经突破了日产百台的大关。再有,洛克开发团队由于贝尔父女的加入,手机的研究也筹备就绪,只要李汉定个方向,相信一年后就可以拿出世界上第一部移动手机。

前几个李汉都认为很正常。可听到贝尔父女要在一年后就会开发出手机,心里着实吃了一惊。他在德国叫人把贝尔父女送到公司时,打算等传呼机的钱赚够后才把手机面世,因为传呼机和手机是天敌,一旦把手机和传呼一起研究出来,人们谁还会买传呼,这无形中就少了一大笔收入。对这个,李汉的设计是先把传呼弄出来,然后再弄手机。不但这样,李汉早就决定弄传呼的时候,先搞个数字的,然后再玩汉字,这样就是两笔收成,传呼机买出去后,手机在出其不意的现身,这样一来,通讯这块几可以完完全全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了。

“闫叔叔,谁安排贝尔父女进行手机研究的?”李汉问。

闫同楞了一下,把目光转向了赵凤。

第二百六十八章 … 捐上两亿

“是我让做的。李汉,你派人送他们回来的时候,贝尔和古丽丝就让我看了他们的移动手机装置,我感觉这个能赚大钱,就给他们开了个项目,让他们开始研制了。”赵凤说着,看着李汉的脸色有些不对,声音也变得没了底气。

李汉对赵凤的擅作主张很是不悦,本想责怪她几句,但想到赵凤也是一片好心,就压下了心头泛起的火气,他告诉闫同,马上叫贝尔父女停止手机的研制,至于贝尔父女,可以先把要投产的传呼机的任务交给他们。

闫同听了有些不解地看着李汉。

李汉想快点把工作安排下去,然后好陪着哥哥去京都。就把自己在传呼机上的打法说了出来。闫同听完恍然大悟,拍手叫好。赵凤这才知道自己的决定差点误了李汉的大事,站在那满脸的窘态。李建目睹了李汉的运筹,不住的点头赞叹。

安排完贝尔的事,李汉叫闫同马上通知袁大海过来一趟。闫同没想到李汉这么急着办公。他隐约感到李汉短时间内可能还不会呆在公司。

袁大海人没进来,笑声先传了进来。

“李总,哈哈,这回咱们的汉皇定单海了吧。”袁大海人黑了不少,眼睛红红的,一看上去就是缺乏睡眠的样子。李汉知道这个性格急噪的袁大海肯定是在国内听说汉皇大卖,便带着工人没日没夜的加上班了。

“袁叔叔。你辛苦了。”李汉感激地道。

“说啥呢,这都是应该地,你小子跟我咋还客气上了。”袁大海爽直地笑道。

李汉从皮包里掏出了厚厚的一摞定单推到了桌角处,道:“莱茜统计过了,一共是三十二万四千五百辆的单子,呵呵,袁叔叔,这回你们可真要忙上一大阵了。”

“这么多,我的天,真按我刚才说的。李汉,这下咱们可真是海捞了一大笔呀。”袁大海欣喜若狂地说着,兴奋的将那些定单捧在怀里,忽然向李汉说道:“李汉。我有个建议,这么多的汉皇够咱们干的了,不如把大众的那条生产线也改了,统统变成咱们自己的,这样地话,咱们的生产量起码要翻上一翻。”

没等李汉说话,闫同立刻反对道:“这怎么行,咱们跟大众的合作合同还差两年的。这么干是违约,要赔偿人家损失地。”

李汉也笑道:“闫叔叔说的对,咱们不能干那些不守信誉的事,袁叔叔,咱们那些汉皇的定单虽然多了些,但合同的时间还是满宽松的。我今天找你来除了给你定单,还有个很重要的事你马上得办。”说着,李汉从皮包的夹层里取出了一张纸递给了袁大海。

袁大海将手里捧着地定单放在沙发上接过了这张纸,只看了一眼就惊呼道:“李汉。这是啥车?”闫同见袁大海这么吃惊,急忙凑到近前,看见这张纸上画着一辆类似超大越野车的一个图形。对这个车形,闫同感到有些非同寻常,他将狐疑的目光挪到了李汉的脸上。

“李汉,这个车好象不是民用的。”

“呵呵,你说对了,闫叔叔,这是我在国外碰到了一个汽车界的高人。他给我画了这么个车型。说要是配备给部队,那绝对是一流地装置。”李汉这个图纸是在德国看到特勤队的装置落后时想到要为国家制造一批类似美国悍马的军用汽车。对于美国的悍马。李汉只是在前生地杂志上看到过,至于里面的构造和设计他一点也不知情,但他还是按着记忆把悍马的外形画了出来,他相信,如果按照自己的这个车形设计,即便没有未来的美国悍马先进,但在这时却也是一骑绝尘、独一无二。

“李汉,你制造军用汽车干什么?”袁大海的眼睛瞪得象包子。

“没别的,你们可别多想,我就是觉得国家这些年这么帮咱们,那咱们也得表示一下才对嘛,呵呵。”李汉笑道。我明白了,你想生产出来赞助给国家军队是吧。”闫同暗松了口气,道。

“是的,我准备生产一万辆送给国家。”李汉轻描淡写的说。

“一万辆,李汉,咱们地汉皇都排得满满地,哪还有地方再建生产线弄这个?”袁大海惊道。

“这个我早想好了。袁叔叔,我明天要陪着哥哥去京都,你这两天去趟长春一汽,就说我们将要在他那加工一批军用汽车,加工费高低无所谓,只要能照着我的这个样把车制造出来就行。”李汉胸有成竹地道。

“到那去加工,不可能,李汉,他们那是生产解放的,哪来这样的生产线?再说,他们的技术队伍能按着你的这个外形把车设计出来吗?”袁大海提出了质疑道。

“呵呵,袁叔叔,你以为一汽就生产解放啊,这你就不知道了,他们并不是普通的汽车厂,你去了就知道了。”李汉悔莫如深的一笑。对于一汽,他深知其底细,一汽外在是普通的国营车厂,其实更是国被最棒的军用汽车制造厂。只是这个事是保密的,即便是重来了一回的李汉,也是因为在上大学的时候听到一个同学说他的父亲就在那个军用汽车厂工作。李汉当时觉得很新鲜,所以记忆颇深,没想到这回派上了用场。袁大海瞅了瞅闫同,赵凤和李建却紧盯着李汉。李建不管怎么说也是军人,这个消息他居然都不知道。

“好吧,李汉,我马上着手这个事。”袁大海见李汉不象是在开玩笑,便应下了这个差事。

|Qī|“屋里的都是自己人。这个事国家一直没有公开,我不希望把这个事在咱们地口中传出去。”李汉认真的说道。他之所以把这事说给几人,就是相信他们不会出去乱说,而且他要不直接把事情挑明,袁大海还说不上有多少疑问呢。

|shu|一切安排妥当,李汉叫闫同等人退了出去。他伸了个懒腰,瞟了眼坐在那目瞪口呆的李建,笑道:“事情都搞定了,哥,明天我就可以陪着你去看未来的嫂子了。”他一回来就马不停蹄子的安排工作。就是为了能快点陪李建去京都。

|ωang|李建还是呆呆坐在那,好半天才愕然地道:“李汉,你真要捐一万辆军用汽车?”

“是啊,怎么了?”

“那。那得多少钱?”

“两个亿吧。”

“啥?你…。”李建听得浑身一激灵,李汉张口就捐了两个亿,而且居然连个贲都没打,这让李建差点当场昏厥。

“哥,你兄弟能赚这些钱,都是国家支持的,咱们送点东西那是理所应当的。”李汉从抽屉里摸出一盒烟,拿出两支。扔给了李建一支,站起身划着火柴走到李建身边,李建对了好几次火,才把烟点着了。

这时,袁大海着急忙慌的返了回来。

“李汉,刚才忘问了。咱们要捐的车起什么名字?”

“纸上有。”李汉走回桌子后坐下道。

袁大海听了,这才看见纸的上方有两个字,惊诧地道:“汉马,李汉。这两个字就是车名?”

“对,好汉地汉,骏马的马,呵呵,这个名字怎么样?李汉笑问。

“好名字,李汉,相信这个车投放到部队后,一定会让每个军人都记住你。”袁大海激动地点了下头,转身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李建连吸了几口烟。震惊的情绪明显的稳定了下来。但他还是坐在那一脸愕然地看着李汉。

李汉能理解哥哥的心情,能主动拿出两个亿捐给国家的部队。这本身就是前无古人后有来者的壮举。李汉也为自己的这个举措真切的感到了一股无可抵挡的强烈刺激。他从皮包里摸出了一个笔记本,由于自己名下的产业太多,李汉早在两年前就养成了写记事本地好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明天要跟哥哥去京都,虽然回来就把想到的都做了安排,但他还是得照着本子检查下有没有疏忽的地方。他果然发现了一个,就是那批被国家拉到了黄河和长江薄弱处的石头。

“走,咱们还得去趟汽车基地。”李汉合上记事本,叫上惊得心神不宁的李建要出门,忽听桌子上的电话响。李汉折回身抓起电话,问道:“你好,这里是好汉公司,请问…嘿嘿,老首长,您老人家还好吧。”李汉听见电话那端传来了老首长地声音,马上笑嘻嘻地问候起来。

李建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站在门口,听见是国家首长的电话,呼吸顿时紧促起来。

老首长的声音在话筒里异常地清晰:“小鬼,回来也不打个电话。”

“嘿嘿,我正想向你老人家汇报的,谁知你却先打过来了。”李汉瞪着眼睛撒谎道。

“这次的汉皇卖的不错,成绩不小,我非常的满意,对了,我打电话除了问候你,还要特别的感谢下你的那些石头,李汉哪,你那些石头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呵呵。”话筒的声音带着兴奋。

“首长,我能问你个事吗?”李汉借着首长高兴,又打起了自己地算盘。

“说。”

“那些石头等洪峰过了以后,我能不能拉回来?”

对方迟疑了一下:“当然能,我用那些石头只不过是铸就了临时地防洪堤坝,现在主堤坝的维修和加高工程正在紧张地进行,等主堤坝完工,那些石头当然得还给你。”老首长说着,顿了顿,道:“我知道你这个小鬼从来不做亏本的生意,这些石头对你一定有很大的用处吧,你放心,等主堤坝一完工。我马上叫部队的车辆给你送到指定地点去。”

李汉要地就是老首长的这句话,他从苏联要的这些石头为的是冶炼宝石,而这么一大批石头要想经过化学方式处理,那是需要一个相当庞大的土地面积的。这些早就在李汉的设计之内,他朝话筒笑了笑,道:“老首长,这些石头我有特殊的用处,可它们的数量太大了,要是从那边折腾到这,费用一定不小。我看不如你老人家把黄河口旁大洼县东五十里的那块洼地给我用用,这样一来,即节省了国家地开支又解决了我的问题,你看怎么样?”

“你这小鬼。看来你是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