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工业霸主- 第42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动法的作法。不过,在那个年代,劳动法本身还没有出台,更谈不上什么严格执行,所以买断工龄这种作法,在当时的国企改革中是非常普遍的。

浑锻压的情况正是如此,浑北市把浑锻压卖给汉华重工,相当于把3500名国企职工推出了国家的怀抱,必要的补偿是必须要给的。但细究起来,买断工龄的背景是在企业破产之后,职工失业,国家给予的补偿。既然汉华重工接手了浑锻压,职工并没有失业,那么这个补偿的依据又何呢?

在这种情况下,黄冈提出了这样一个以股权代替补偿的方案,具体的做法就是:把国家拥有的这部分股权,按照职工的工作年限、工资水平、工作岗位等条件,分配给职工,作为买断工龄的代价。未来职工如果继续在浑锻压工作,可凭着这些股权享受分红。职工如果离开,这些股权可以由企业以约定的价格赎回,也可以由职工根据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在市场上进行转卖。约定的赎回价格,与其他企业支付给职工买断工龄的费用相当,所以职工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吃亏。

“现在说说咱们的收益吧。”林振华了解了费用之后,心里踏实了,3000万的价格,买下这样一家企业,还是挺划算的。厂里的工人和多年积累下来的技术,可是有钱都买不到的宝贝。

“浑锻压最有价值的资产,是在市区的1500亩土地。这些土地是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占有的,国家没有支付过费用,在企业的资产账户上也找不到原值。在谈判的时候,浑北市同意按2万元每亩的价格计算,总共作价是3000万元。但据我们的估算,这个位置的土地价值应当在每亩10万元左右,这1500亩土地的价值,应当超过15000万元以上,仅凭这一项,咱们的并购就已经稳赚不赔了。”何飞笑呵呵地说道。作为一位战略投资部的部长,能够在谈判中占到这么大的一个便宜,他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在当年,北方城市里的房地产业还刚刚起步,整个浑北市的商业楼盘也不过只有十几个,商品房价格每平米还不到400块钱。无论是政府还是开发商,都没有认识到土地的价值,加上浑锻压的厂区土地本来就没有花过钱,所以市政府也根本想不到这块地能够值多少钱。

不过,在南方,此时房地产热已经出现,海南和广西北海的房地产被炒成了天价,无数投机者一夜暴富,吸引了无数的资金流向这些地区。

林振华道:“账不能这样算,咱们是买厂子,又不是搞房地产。这1500亩地,终究是我们的厂区,在账面上再值钱,咱们也不能卖掉,所以这些钱只是理论上的收益而已。”

何飞向黄冈看了一眼,示意他发言。黄冈说道:“林总,我和何部长认真地考察过浑锻压的厂区,感觉它的西南角有200亩土地完全可以腾出来,用于房地产开发,哪怕是建普通的住宅,按现在的市场价格销售,我们也能挣到5000万以上,足够补偿我们的投入了。”

林振华装出一副严肃的样子问道:“黄冈,何飞有没有告诉过你,我是坚决反对公司介入房地产业的。”

黄冈点点头道:“何部长跟我说过了,我认为凡事都不必过于偏执。痴迷于房地产,与利用房地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回笼资金,也是企业经营的一种手段。只要林总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房地产上,就无所谓了。”

“呵呵,好你个黄冈,敢说我偏执了!你这算不算目无领导?”林振华笑着喝斥道。

黄冈也笑道:“林总,这是你自己提倡的作风啊,大家一律平等,畅所欲言。你和我导师说话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直言不讳的吧?”

林振华对众人说道:“我就知道,黄冈是在替何主任报复我呢。”

何飞笑了笑,说道:“林总,我倒是赞同小黄的意见,我们不能一门心思地搞房地产,不能被房地产的高额利润所诱惑,但我们眼皮子底下的房子,建上几幢问题也不大吧?只是促进一下资金的回笼而已。”

“不行,现在绝对不能搞。”林振华严肃地说道。

“为什么?”黄冈和何飞一齐问道,在他们印象中,林振华并不是一个很偏执的人啊。

林振华道:“你们想,现在浑北的房价才多少?300多一平米,还是好地段。过上20年,不,只要过上15年,我敢保证,浑锻压那个地段,1万块钱一平米都不止。咱们如果现在盖好房卖掉了,到那时候岂不要后悔死?”

黄冈愕然道:“呃……林总,我怎么觉得你比我还贪心啊。”

大家笑了一通,林振华转向从机床公司来的封况,对他问道:“老封,你这些天研究浑锻压的产品线,有没有什么想法?要开发新产品,需要投入多少,预期能够有多少收益,咱们这笔生意是否划算,最终还是要看这一块的。”

封况也是个海归,是机床公司前几年招募来的数控机床专家,这次是专门来负责从技术角度对浑锻压进行评估的。听到林振华点了他的名,他扶了扶眼镜,说道:“我已经研究过了,浑锻压的产品线严重老化,大多数产品都是苏联50年代转让的技术,所谓的新产品,也不过是在老型号的基础上进行了少许的改进而已,数控技术完全是空白,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肯定是毫无竞争力的。”

“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了,你有什么想法?”林振华问道。

封况不好意思地说道:“林总,你也知道,我原来是搞数控加工中心的,锻压机械这方面,我了解得不太多。这些天我突击查了一些资料,觉得如果要替代进口的数控锻压设备,应当还是有一些市场的,但利润率非常低。沿海一些乡镇企业制造的压力机械,价格非常低,已经利润空间给压缩得很小了。

我请总部的胡总帮我测算过,如果按目前的几个产品系列,我们投入3000万元左右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开发,未来占据国内20%左右的市场,也就是能够达到盈亏平衡而已。”

封况说的胡总,是集团总部的规划运营部部长胡妫,他搞这种测算是比较内行的。这一次,他没有到浑北来,不过,借助于封况传真给他的资料,他也能够大致对几个方案的盈亏做出一个比较靠谱的测算了。

“光盈亏平衡有什么用?”林振华郁闷地说道,“这么大一个企业,日常的运营费用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我们只是追求盈亏平衡的话,最终的结果可以就是净亏损的。咱们毕竟是来搞投资的,不是来做慈善的,不挣钱的事,是万万不能做的。”

“如果这样,就需要考虑开发新产品了,不过,目前我还没有什么好的思路。”封况抱歉地说道。

478 深夜来客

听到封况的话,林振华皱了皱眉,不过倒没有说什么不满的话,只是平静说道:“新产品的事情,还是要抓紧,实在不行,让小马的技术情报研究所那边加加劲,找找国外的最新资料,看看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思路吧。”

封况连忙点头道:“好的,林总,你放心吧,我会想办法给浑锻压找出一些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的。”

林振华道:“暂时找不出新产品来也不要紧,咱们先按原来的思路,保持盈亏平衡吧。我想,以咱们汉华的营销能力,让浑锻压自己养活自己,应当还是有可能的。”

话虽是这样说,但林振华心里还是有些疙瘩。收购浑锻压的股权要花掉3000万的现金,收购之后,第一件事是补齐此前拖欠的职工工资,这是浑北市经委提出的收购条件之一,这样又要支付掉差不多1000万。要让浑锻压恢复活力,需要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开发,怎么也得准备2000万以上。这样一来,6000万就砸进去了。如果在短期内浑锻压不能产生出明显的利润,这笔投入就算是被套上了。汉华重工手头的现金并不宽裕,这样套上两三个企业,整个集团的经营都要受到拖累了。

不过,林振华也清楚,要想一下子找到一个利润丰厚的好产品,也很不容易。汉华毕竟没有做锻压设备的经验,鲁中机床厂那边做过一些锻压设备,但与浑锻压的产品线也有所不同,无法完全参考。也许,收购浑锻压真的就是一项长期投资,只能着眼于5到10年后的收益了。

“林总,如果是这样的话,咱们是不是可以先把浑锻压放一放?”何飞猜出了林振华的心思,试探着问道。

林振华摇摇头:“咱们这是在帮何主任做事情,咱们这里启动了,何主任才能说服其他的投资商。唉,算了,算是咱们为振兴东北而做的牺牲吧。”

葛影道:“林总,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和浑北市经委谈一谈,咱们的收购资金,暂缓支付,或者先付一部分,这样咱们的流动资金也能充裕一点了。”

林振华想了想,说道:“这件事,我回头和周大鸣、徐苏明他们谈谈,看看情况再说。拖欠收购资金的事情,比较敏感。我们一开这个头,其他的投资商也会学样,这样对何主任推行他的方案会带来一些麻烦。咱们还是应当有点大局意识吧。”

“好吧。”何飞和葛影等人也无话可说了。在汉华,由于林振华的示范作用,大家对于国家利益都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这种责任并不是传统上说的无条件的公而忘私,而是追求在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平衡。在让企业吃一点小亏,而能够让国家获得很大利益的时候,汉华的管理层基本上都能够形成统一意见。

其实,社会责任本身也是一种企业文化,一家企业如果对社会事务漠不关心,它的员工呆在企业里,也不会有安全感的。

正说到此,会议室的门被敲开了,一位服务员探头进来,问道:

“打扰各位老板了,请问这里有没有一位姓林的老板?”

老板这个词,时下在东北非常流行,只要是南方来的有钱人,大家都习惯于称之为老板。这种习惯又尤其以服务行业为甚,饭馆、宾馆的服务员一开口总是老板长老板短的,生怕喊错了称呼让对方生气。这就是一种对财富的畏惧感了,当你学着舌使用别人喜欢的称谓时,其实已经显示出了内心的自卑。

“我姓林。”林振华站起来,对服务员说道,“你……叫我林经理就可以了。”

“哦,林经理。”服务员连忙改口,“外面有个人指名道姓要找你,不过,他不知道你住在哪个房间。”

“哦?什么样的一个人?”林振华问道。

“一个老头,得有个70多岁吧,看着还挺精神的,穿了件工作服,上面写着浑什么压。”服务员描述道。

“浑锻压?”林振华一愣,他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你请他进来吧。”

服务员应声而去,少顷,一位老人在她的引导下走进了会议室。林振华细一打量,认出他就是自己几个月前曾经去拜访过的浑锻压的老劳模李根元。林振华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腕子上的手表,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这个时候,李根元跑到浑河宾馆来找他,莫非有什么着急的事情?

“李师傅,您怎么来了?这么晚,也没公交车了吧?”林振华一边给李根元让座,一边问道。

何飞、黄冈等人这一段时间一直在浑锻压搞调研,也都是见过李根元的,不过,对于李根元的到来,他们也觉得非常意外。从浑锻压到浑河宾馆,有六七公里远,这个时候,还真是没有公交车了。以李根元的生活状态,他也不太可能打出租车来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