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缘千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孽缘千里- 第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老师,你还在给我上课是不是?这几个月我像过了几十年一样,什么都明白 如果我是你,我说什么也不能干这种骗人的事,把别人骗下去,自己得好处。”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 如果你不是我最喜欢的学生,我会轰你出去!”

“你轰吧! 我们什么都明白 你不这样就爬不上去,就只能是个摘帽右派,没人把你当一回事。”

说完你不等他轰你,自己冲出了他家的门。春风中的校园,那一刻多么让你留恋, 真想再回来,回到平原中学的教室里上高中。可这不可能了,一切都晚  你只有认命

你听说柳刚正在办困退,求爷爷告奶奶地往城里转。他本来是父母身边惟一的子女可以不下乡的,是他自己要求下去的,现在又要回来,很招来一通冷嘲热讽,人们都说他是机会主义分子,想下去捞稻草,受了挫折又来要求落实“惟一子女”

政策,难听的则是“真不要脸”。知青办对他很冷淡,答应尽快办,但一直拖着。

妈妈要你去找吕峰的爸爸帮忙,可你不想去,因为你自觉得没脸见吕峰。他正在新转去的向阳中学里春风得意,当上了那个学校的学生领袖。

见到柳刚,他精神很萎靡,无精打采地洗着一家人的衣服。

他说他是符合政策留城的,办回来没问题,可能要安排去一个澡堂子当服务员,洗池子,洗毛巾,给人家搓背修脚。当年的意气风发早已荡然无存。

你很冲动地问他:“你这是怎么回事?连你都混成这 毛主席指的这条路不对 ”

他眼睛红红地说:“路是对的,可就是走不通。理论上一点不错,改造农村,缩小三大差别,与私有制传统观念决裂,哪一点错 可就是行不通 ”

“你既然早知道农村是这样,为什么不告诉我,让我早明白一点?”

“我们全是傻子!疯子!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明白!”

“不,你明白!其实大哥和二姐在兵团很苦,他们几年回来一次,怕父母伤心,不说那边有多苦,可你看得出来。你是明明知道,却一定要下去,你想下去惊天动地干一番事业!可你失败了,你应该早点告诉我。”

柳刚考大学时还是坚定不移地选择上了大学的政治系,继续他的政治梦想。这个人,怎么评价他 应该算悲剧人物

那你算什么?与他又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早生几年,会不会像他一样狂热!一定会的。

你终于毫不脸红地给大队书记和队长送去二百块钱,买通了他们,同意你转回盐城老家当了“回乡知识青年”。伯父在那儿当公社书记,是个土皇帝,他可以帮你顺顺当当上江苏农学院。

从此,你离开了那帮上天无门的同学,悄悄去了盐城。你甚至没回知青点搬你的铺盖和用品,你没和他们告别。只是到了盐城才给鸣鸣写了信,不知写了多少封,她一个字也没回。你知道她是恨你,但你不知道她轻而易举地成了冯志永的人。

1977年回北河复习考大学时你去农村找鸣鸣,要她一起复习。她紧紧关上门不见你。是冯志永得意洋洋地对你说:“算了吧,我们不是上大学的料,农村对我们来说挺好。”

你愤愤然说:“那是你。可鸣鸣必须回城去复习考大学,她能考上。”

“你算了吧!她不会听你的了!你扔下她去了南方,丧尽天良,告诉你吧,我跟她,成了,她什么都听我的。”

许鸣鸣关紧门不语,默默地承认了这一切。

你拍打着门要她说话,她终于从门缝里甩出一句:“志永的话是真的,我早就是他的人了,你走吧!”

她才十八岁,就说出了这样的话,你怕背后的冯志永看你的笑话,强忍着泪水跑向火车站。你分明能看到冯志永在你背后开心地大笑着。

他终于赢了,是你把鸣鸣推给他的!你永远欠着许鸣鸣一笔债。仅仅一年的时间!如果那年你们不那么狂热地下乡而是再上两年高中,一切都会是另一种样子。

鸣鸣和你会双双考上大学的,即使她和你不能玉成,也会走另一条路,绝不是跟上冯志永这样的人。

十六年后重逢,她成熟的美和成熟的清醒同样让你震惊。但不知为什么,你与她形同路人。可能是冯志永在场的缘故,也可能是你身经沧海了,更可能是时空阻隔了十六年,你们都有了自己的惯性的缘故。总之无论你还是她都没有那种久别的狂喜,没有,很平静。时光可以消洱一切感情。冯志永胜利了,一个许鸣鸣足够他得意一辈子的,也看得出许鸣鸣对他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算了,就算是十六年前演了出不成功的戏吧,一生中能有几个十六年?它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青木季子还在盼你早点回北京,本来她是要与你一起来看看这座小城的,你阻挡了她,不是因为许鸣鸣,是不想惹出什么新闻。那个风情万种的日中混血女人,几乎成了你现在的精神支柱,你无法想象她的日本丈夫某一天发现了你们的私情会怎么样。你对她说你希望这样,发现了才好,跟他离了算

“大科学家,我还不想失去他呢。”

“为了那个日本国籍?你已经成了知名艺术家,回国来照样发展。”

“回来跟你结婚? 你养得起我  这样不是很浪漫吗,我是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也在中国,有你这样优秀的中国情人,这对我来说十分满足。可我毕竟有一半八格牙路日本血统,我不能没有一个日本男人。何况,我还是爱他的。他可是个毕加索式的艺术家。”

“季子,你让我没安定感,我需要一个归宿。”

“典型的中国小地方人思维方式。你和吕峰是同乡,你瞧人家,四海为家,处处有女人陪他,连婚都不要结,多么流洒!一个大男人,年轻轻的,要什么归宿,这话说得多么没骨气!要归宿,跟你老婆复婚去,或者再找一个人结婚。咱们没那缘分。”

这个青木季子,是个永远的情人。她号称从你身上摄取着创作灵感,每一个与她交往的男人都成为她诗和画的灵感。这个风流情种,稍纵即逝,又是那么若即若离。你不能没有她。春节后她丈夫又要来北京,那个老猪熊次郎,最多能再活十年。

不,干嘛想这个,他死了,你更不能娶青木季子,人们会说你娶的是猪熊的遗产。

只能做情人

这一切怎么向你那老实了一辈子的父母说清?他们永远也不能原谅你这个宝贝儿子所做的一切。上次的离婚,让他们知道了你同治洛季娜的私情。对他们来说如五雷轰顶,|奇^_^书*_*网|父亲狠狠地抽了你两个耳光,母亲则无声落泪数落。这是唇没门媚的丑事。他们一直把你引以为骄傲自豪,出了这等丑闻令他们无脸见人。好在这次市电视台播了你的访谈,人人都知道你成了青年教授,他们脸上又开始泛光。如果青水季子的事传开,他们又会痛心疾首的。似乎这院子里这些年的打打闹闹你死我活都不如你的私生活叫人震惊似的。从小是你家看别人家的热闹,父母作为知书达理的人在大院里充当各种冲突的和事佬,备受人尊重。可谁又会想到他们的出息儿子二十年后把他们一辈子的好名誉给站污了!这回轮到那些人家看你家的笑话了,在他们眼里你是一个不肖子孙,是个喝了洋墨水的无行知识分子。他们都在说:“真想不到,这么体面的家里出这样的孽障!”

这胡同里人们的是非观念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住在这种毫无隐私的大杂院里,你必须能够容忍自己像个赤裸的展品任人们的品评,如果你在乎,你惟一的选择就是自杀。生活在这种院子中,人们的五官似乎没有关闭的时候,永远在不懈地关注着别人,那种关注是身不由己的,因为一切几乎都在明明白白地展示着自己。

这院子里的人住了几十年吵闹了几十年,吵了好,好了吵,几乎没有不曾闹过别扭的,全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谁家说了谁家的闲话,谁家孩子打了另一家的孩子。正因此谁都想看别人家的笑话。童年留给你的印象几乎就是一个个吵架交手的镜头。这个院子一点也不温馨。如果不是父母还住在这里,你是绝不会再回这里的。

相比之下大学里那座筒子楼里的生活竞时有与这市井小院生活的相似之处。真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一次又一次地浪费着,生命让那薄薄的东西挡住不能相会,飓尺天涯地相望而不能相遇。那座半面墙渗透了白花花尿碱的青年教师楼,怎么可能在那儿生儿育女?

可真有些顽强的人,在此传宗接代,楼上以一年两个小生命的出生速度在增加着人口。 那种鸡飞狗叫的日子,看着就像被灌了一大口猪油,腻透  人们在楼里炼着猪油,边炼边捞着油渣吃,边吃边风吹似地长着膘。

知识分子, 在这种环境中就是熬不住不要孩子。自己过得水深火热,还在Yak-Yak  ,在gossip,关心别人生不生,全在热心地向你介绍治不育症的医院。直到有一天你妻子去做了人流,人们才松口气说原来一直以为她“不行”。天知道这些大学教师整天在想什么。这样的教师能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学生看到这样的教师又会做何感想?你拒绝同他们一样,可到头来你也没干出什么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倒先摆出一副断子绝孙的架势,最落个可笑下场的倒是你。人家吃几年辛苦,凭著有孩子,分房时分数就比你高,就可以先分,你没孩子说明你没有生活欲望不要房子就只能继续在筒子楼里打持久战,分房到白热化时,谁的孩子比谁的孩子早生十天都成为优先的证据。这种像狼抢剩骨头的战斗你是永远也打不赢的。一个个的教授就这么靠着坚韧不拔的坚持泡了出来,他们的底细你心里太清楚你不知道怎样在知识分子的环境里知识分子地活着,这些人是不是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的定义是什么? 只是受教育人口而已  脱离了大杂院后,为什么总感到一直老干一个个无形的大杂院之中?直到你在国外做完博士后再回到京华大学,自以为可以超脱了,可那种大杂院气氛仍然窒息着你。这是个更杂的大杂院。

你扔掉了悉尼郊外的别墅和汽车, 义无反顾地回到京华大学来 学校给你一个两间一套的住房, 你心中在想“三间的就好了,就可以有个客厅兼客房  算了,房子这么紧,两间已经不错了”。系主任却告诉你“这是照顾洋博士的,上博士们的标准是一间房,千万要和大家搞好团结,你已经特殊  ”说得你心里颇为不快。

“那好,”你说,“我不要特殊,也给我换成一间的吧。”

“那不符合政策。你个人可以发扬风格,可传出去就变成京华大学吸引留学生归国不得力,别人谁还会回国?注意点同事关系就是 ”

搬进新居,请旧日同事来聚~聚,大家果然悻悻然,风风凉凉,皮里阳秋地环顾左右而言它。一句话,“还是洋博士值钱呀!”

酒过三巡,老朋友眼神迷离,号称:“看在咱哥们儿几年筒子楼难友的份儿上,先喝了这一杯,兄弟我有话不说木痛快。”

递过来的是满满一茶杯“二锅头”。

你一饮而进,使劲咳着说:“有话就说,憋着难受。”

“大明你别多心,我这不是说你。你出类拔萃,住两间房应该。可他妈有些人,谁知道那‘克莱登’大学博士怎么拿的,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却号称看透了美国民主的虚伪,  毅然回国。享受洋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