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弊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清弊主- 第24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机会的,而眼前,就是绝好的机会,谁不知道,跟着十四爷好升官?

登时,殿中的气氛就为之一变,一众三、四品官员争先恐后的出列支持,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一见支持的官员如此之多,原本还抱着观望态度的一些二品大员、王公宗亲亦纷纷跟着出列支持,海外分封在即,可不能得罪了十四阿哥,正所谓法不责众,即便康熙不喜,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一来,局势更见火暴,支持的官员之众,气氛之热烈,比起康熙四十七年百官公推太子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唯有几个上书房大臣和铁帽子王还强忍着未做声。

见到这情形,八阿哥胤禩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喜的是老十四此番与康熙怕是有闹翻的可能,愁的是,最后这屎盆子会不会扣在他头上?

四阿哥胤禛却是分不清楚事情的真象究竟是什么?看着这火暴的场面,既是满心嫉妒,又是满心的期待。

见到竟然是由吏部打破沉寂,从而发展成不可遏止的局面,康熙不由暗骂这群一天到晚就知道揣摩圣意的朝臣,如此一来,他想一窥究竟的计划被破坏无遗,不过如此多朝臣的强烈支持,亦是令他大为不安,虽然只是支持立储,可谁心里都清楚,眼下,能立的就只有老十四。

胤祯看得则是暗暗叫苦,偏生又不好出面阻止,这群混蛋,这不是火上浇油嘛?康熙在立储一事上,向来是乾坤独断,你们支持的再狠,亦是枉然,反倒是把我陷入了不测之地,若是不加阻止,天知道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八哥。

虽然眼下看来,朝廷是离不开他这个财神爷,但是名声也好,国家利益也好,都比不上皇位重要,康熙若是感觉受到威胁,下决心要除他,手段多的是,论宫廷斗争,他跟康熙比起来,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想到这里,胤祯不敢迟疑,立刻一步迈了出去。

见到十四阿哥出列,整个大殿立刻都安静了下来,一众王公大臣都是颇为惊讶,十四阿哥在这种情形下站出来,意欲何为?目前才仅是支持立储,辞让还早了点,以他的沉稳,亦不可能赤膊上阵,难道,他要反对立储?那岂不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白白遭人唾弃吗?

第386章 意外之喜

全文字无广告第386章意外之喜

康熙亦是微觉诧异,老十四是何意图,眼下这种情形,他站出来,着实不宜,难道真想逼迫自己立储?不可能,老十四在通州索要太子之位时,很是委婉,以他的性格,岂能不留余地?想到这里,他眉头微微一扬,老十四不会是想倡议秘密立储吧?

这也不可能,康熙眉头又微蹙起来,老十四虽然赞成秘密立储,但在通州就曾明确反对在他这一朝秘密立储的,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老十四已经完全胜出,对他而言,是否立储,如何立储,根本就已经没有意义了,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期待起来。

胤祯略微沉吟,便扬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乃国之根本,立储之道渊源流长,为历代不易之道,儿臣亦恳请皇阿玛早日立储,以固国本,以安民心。然本朝皇子培养、分封制度与历朝皆有差别,不可一味沿袭前朝之立储制度。”

听到这里,康熙很是配合的露出了一副深思的神情,实则心里却是开怀不已,这个老十四,着实不错,不认死理,知道因时因势而变通,就他这个年龄而言,着实不容易。

满朝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文武大臣却是被胤祯这番话给震住了,十四阿哥革新上瘾了,连立储制度也要革新?可是这一革新,岂不是把到手的储位往外推?十四爷是什么意思?

李光地、张鹏翮听到这里,不由都松了口气,对胤祯是大为叹服,抛出一个立储制度革新,就轻易化解了眼前这危局,实在是高。

八阿哥胤禩亦是佩服的无以复加,老十四这一手漂亮,既不伤群臣拥戴之心,又能让康熙进退自如,给他给康熙都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现在倒要看看康熙究竟是何心意。

胤祯瞥了一眼康熙,见他一副深思的神情,不由暗自腹诽了一句,却不得不打起精神,配合康熙将这场戏演下去,当下又接着说道:“本朝皇子,年满十五,便分旗赐府,办差历练,时日一长,俱各成体系,于国家于宗室而言,皆是大利,独对储君构成极大威胁,是以,本朝方有两度废立之事,此实乃沿袭前朝立储制度所致。

儿臣窃以为,凡事皆不能一成不变,前朝立储制度既不适用于本朝,便自当革新,制定出适用于本朝的立储制度,储君废立,实伤国本,亦有伤皇阿玛如天之仁,儿臣恳请皇阿玛慎虑。”

八阿哥胤禩听的暗叹不已,老十四这奉承的本事,堪称炉火纯青,竟然将康熙废立太子的过失都推到立储制度上去了,如此善解人意,难怪康熙对他青睐有加。

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却是大失所望,好好一场戏,却被老十四连消带打,消弥于无形,反倒还可能更受康熙器重。至于立储制度如何革新,他们却是没兴趣关注,所谓革新,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没有实力,就是立自个为太子又如何?最终还不是落得跟老二一个下场。

眼见一场轰轰烈烈的百官公推太子在半途便将匆匆落幕,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文武大臣不免有些失落,都齐齐望向康熙,看康熙究竟是何态度。

见胤祯及时打住,并未将秘密建储说出来,康熙不由微微颌首,老十四这是想将秘密建储的功劳让给自己,倒是难为他一片孝心了,与胤礽相比,老十四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略微沉吟,他便开口道:“皇十四子胤祯所言,实乃老成谋国之言,本朝皇子之教育,迥异于历朝,而立储却又沿袭旧制,此乃胤礽两度废立根本原因之所在。

·文}自古无一成不变之法,现有立储之制度,实不适用于本朝,朕意先行革新立储制度,再议立储之事。”

·人}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文武大臣闻言都不由一怔,康熙这是不欲立十四阿哥为太子,以此为借口,还是真要革新立储制度?

·书}八阿哥胤禩心里则是一喜,康熙这态度实在是耐人寻味,看来,自己不是没有希望。

·屋}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闻言亦是大感振奋,康熙不立太子,是不是意味着对老十四不满?那大家就都还有机会,别看老十四如今势力强大,财力雄厚,若是康熙诚心要对付他,根本就不够看的。

康熙顿了一下,又接着道:“皇十四子胤祯,天资粹美,器量宏伟,沉毅简重,谦恭慎密,临大敌而不惧,有大功而不矜,礼贤下士,宽惠待人,事君父能至其孝,待兄弟能至其爱。

不独富于谋略,长于政务,于经济之道亦无人能及,更兼忠心为国,全心为民,堪为诸皇子之表率,群臣之楷模,着赏冠顶饰东珠十三颗。”

一听这话,满殿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文武大臣都不由一呆,而后便暗自腹诽,直接封个太子不就完了,偏偏要弄出这许多的花样出来。

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三人顿时就绝了争储的念头,天资粹美这个词,不是臣子能用的,诸皇子之表率,就更直白了,冠顶东珠十三颗,那也完全是太子的标准,朝廷极重礼仪,冠顶东珠是极重要的标志,康熙冠顶东珠是十五颗,原太子是十三颗,亲王是十颗,郡王是八颗,贝勒七颗、贝子六颗,那是丝毫不能僭越的。

康熙如此封赏老十四,实际上也就是明白告诉众人,老十四就是他属意的太子人选,这还争个什么劲?

胤祯却是未料到,康熙竟然以这种方法来断绝其他兄弟的争储之心,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这与立储有何区别?看来,康熙还是蛮厚道的,他忙上前跪奏道:“儿臣只是恪守臣子的本分,实不敢受皇阿玛如此赞赏及赏赐,还请皇阿玛收回成命。”

“胤祯不必谦逊。”康熙满脸含笑的说道:“赏罚分明,方能彰显朝廷之公正,尔功勋卓著,理该受此封赏。”

胤祯推辞,无非是应景,康熙话音一落,他便叩头谢恩,不管康熙是何意图,有了这份封赏,至少能够让八哥他们彻底死了争储的心,这才是最重要的,太子不太子,无非就是一个称号而已,对他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第387章康熙暗招

第37章康熙暗招

康熙这一封赏,胤祯虽无太子之名,却有太子之实,十四党一众大臣自然欣喜不已,十三阿哥胤祥、十五阿哥胤禑亦是大为兴奋,胤祥在兴奋的同时,倍感轻松,如此一来,四哥将会彻底死心,他总算不用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了。

简亲王雅尔江阿、裕亲王保泰、克勤平郡王纳尔苏、顺承郡王布穆巴等一众原是八党中坚的皇族宗亲同样是暗松了一口气,如此一来,八阿哥亦将彻底死了争储之心,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支持十四阿哥了。

李光地却得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康熙既是属意十四阿哥,为何不名正言顺的立储,却半遮半掩的弄了这么一出,真是为了革新立储制度?那纯粹是掩人耳目,若说之前,立储制度不适用,也还说的过去,可如今这局面,十四阿哥已是一览众山小,更将六名皇子拉入了阵营,一众皇子谁还能危及到他的地位?

康熙如此做,唯有一个原因,不放心十四阿哥,想想也是,十四阿哥财雄势大,又手握重兵,康熙能放心他才是咄咄怪事。

想到这里,李光地眉头微微一皱,十四爷不是安份的主,海外分封,海外扩张不可能停下脚步,如今又有太子之实,一众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文武大臣必然会大肆依附,如此一来,他与康熙的冲突便在所难免。

康熙虽然春秋已高,但身康体泰,不知道十四爷能熬得过这些年不?会否落得跟二阿哥胤礽同样的下场?冠顶东珠的增减,不过是康熙一句话的事,不立储,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

如今,诸皇子之争已见分晓,但是康熙与十四爷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不知何时才是个头,自己年逾古稀,可得看真切了,好为后世子孙避祸求福。

立储之事被如此轻轻揭过,一众朝臣虽然颇感失落,但多少也有些欣慰,康熙好歹也算是表明了态度。立储之议,可说纯粹是个意外,今日早朝,不少人都是冲着海外分封而来的,出征美洲既然已经定了下来,那这分封是否也该定下来了?这可是首次群封!这才是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事。

一众朝臣静下心来,等着康熙开口,不过,还不等康熙开口,房大臣嵩祝却是站了出来。

一众朝臣登时无语,今儿是怎么了?那么多事?先是出了个明安,奏请立储,这嵩祝又有何事?

嵩祝哪里知道众人会如此烦他,略微沉吟便朗声道:“禀皇,我大清入关至今已七十余载,旗人生齿日繁,兵丁数额又皆有定限,废除圈地之后,旗民田地亦无增长,致使新增旗丁无法按原有之规定计口授田,不少旗民生计日艰。

如今天下承平多年,出征作战日益减少,旗民原有淳朴勇武之风已荡然无存,而崇尚奢华、安于游惰之风大盛。终日沉湎梨园、遨游博肆之八旗之弟比比皆是,酗酒、唱戏、赌博、斗鸡、斗鹑、斗蟋蟀、茶馆等恶习,已是愈积愈深,愈演愈烈,蔚然成风。

风气堕落,则导致生计艰难,由此而引发旗人违法乱纪,做奸犯科之事层出不穷,长此以往,实为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