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拣宝- 第7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适时,高庄连忙走了过来,相互引见之后,王观才笑道:“其实不是我的事,而是他的事情。不过我们是好朋友,所以想向你讨个人情……”

“什么人情啊。”

蔡鹏有些迷糊,同时也干脆道:“你也不要绕圈子,有什么事情就赶紧说啊。”

“这个……”

王观迟疑了下,把蔡鹏拉开几步,轻声道:“实话告诉你吧,高大哥是从事沉船打捞工作的。他最近得到可靠的消息,在台北淡水镇附近的海域,可能有一艘古代的沉船或者宝藏之类的。但是由于两岸的微妙关系,不好开船过来打捞,所以想借你的虎皮一用。”

这一番话,可谓是开门见山,尽管有少许保留,但是用意和目的都交待情况了。之所以这样爽快,主要是王观颇有些了解蔡鹏的性子,说实话更好。

况且,蔡鹏出身富豪之家,对于沉船宝藏什么的,未必会看在眼里。如果撒谎蒙骗,那么蔡鹏知道事实真相,肯定十分生气。那还不如一开始就全盘托出,料想以蔡鹏的骄傲,决然不会重视这件事情的。

事实也是这样,尽管不知道沉船宝藏是真是假,但是听说是这类事情,蔡鹏根本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点头答应下来。

“谢谢了。”

适时,王观笑逐颜开:“真找到什么东西,肯定算你一份。”

“见外了不是?”蔡鹏摆了摆手,压根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随即笑呵呵道:“闲话少说,难得来了,可不能放过你,喝酒去……”

不久之后,蔡鹏烂醉如泥趟在沙发上,不知道有没有后悔提议来喝酒。与此同时,看到面不红,耳不赤的王观,哪怕知道他的海量,高庄还是忍不住一阵佩服。

当然,喝不醉,不代表王观喜欢喝酒,看见蔡鹏醉倒了,他了适时叫人换上了清茶。抿了口温热的茶汤之后,这才笑道:“高大哥,现在放心了吧。有这位大少的虎皮,你用他的游艇在那片海域怎么来回游荡也没事。”

“你说有办法,我一直很放心。”高庄也笑得很开心。

“不拍马屁了,说说正事吧。”王观表情多了几分认真:“这几天,我要忙巡展的事情,也抽不开身,所以就要靠你和陶丽摸索寻找了。”

“嗯。”

高庄也着重点头,毕竟他可不会认为有海图就万事大吉了。要知道海图的辨识程度有限,在海图上不起眼的一点,实际上却是很大的海岛。尤其是古代海图,由于测量技术的局限性,其中的误差也更大了。

反正过来之前,高庄也做好了十天半个月找不到东西的准备。

“也不用那么悲观。”

适时,王观笑道:“等我忙完了,立即过去帮忙。你也知道,我的运气向来很好,说不定一下子就找到了。”

“那我肯定要赶在你之前找到,不然很没面子……”

说说笑笑之中,抵达台湾的第一个夜晚就过去了。说起来,王观等人什么也没有看到,就是走马观花似的浏览了市区高楼大厦,然后吃了当地特产美食,又喝了一些美酒而已。

直到第二天早上,在崔馆长的引领下,王观才算是见识到了宝岛台湾的风土人情。一路穿行而去,慢慢地也来到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实际上,所谓的台北故宫,那是内地的称呼。在台湾本岛,这应该称为国立故宫博物院,前称是中山博物院,后来才冠以国立之名。

不管怎么说,台北故宫尽管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气势也算是比较宏伟,但是与京城的故宫对比起来,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难免有几分不足。

当然,也仅是外观不足而已,但是其中的内涵,却不好分出上下来了。因为在台北故宫之中,可是珍藏了许多稀世之宝。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都是原来北平故宫、沈阳故宫、热河行宫等地方的馆藏。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珍藏转移到台北来了,再加上台北故宫建成之后,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捐赠,全部馆藏已经达到六十余万件。物品之丰富、珍稀,足够让文物爱好者垂涎。

王观也差不多,京城的故宫逛多了,但是台北的故宫却是第一次来。在来到地方之后,他也不急着谈正事,而是请求先安排参观浏览。

对于这个合情合理的请求,崔馆长自然是欣然答应,然后亲自出马充当讲解员,为王观介绍台北故宫的来历。始建于一九六二年,直到一九六五年才落成。典型的中国宫殿式建筑,共四层,白墙绿瓦,十分美观。

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分为四层,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层是办公室、图书馆、演讲厅;第二层是展览书画、铜器、瓷器;第三层陈列玉器、法器、雕刻及图书、文献、碑帖、织绣等;第四层为各种专题特展。

匆匆掠过第一层,在上了第二层之后,才算是开始正式的观赏之旅。

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奇石东坡肉,西周青铜器毛公鼎及散氏盘,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怀素的自叙帖,苏东坡的寒食帖……

抛开这些让人耳熟能详,属于稀世珍宝的文物不提,另外最多的恐怕就是善本古籍了,将近有二十万册。当然,最丰富的却是明清档案文献资料,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的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

那些资料,都是当年清宫遗留下来的档案。在辛亥之后,由于清帝是被迫下诏退位的,而且由于北洋军阀的关系,予以了一定的优待,所以清宫档案却是没有毁于战火之中。

能够兵不刃血,还算是比较平和的结束了帝制,在现在的眼光来看,确实比较值得赞赏。至少各种文献资料得以遗留下来,对于研究文化的学者来说,就是极大的功绩。

另外也要说句题外话,与京城的故宫相比,台北故宫的周边文化产品做得很好,而且非常懂得运营。比如说前不久,借着清宫戏的热潮,趁机推出了康熙、雍正等皇帝的御笔指示,也算是火了一把。

这种商业运营的事情,台北故宫无疑有自己一套流程。

反正在博物馆大致参观之后,在崔馆长的提点下,王观等人又返回了一楼。与此同时,在一楼演讲厅的位置,已经集聚了不于中外记者。这些人自然是崔馆长安排叫来的,却是为了海外宣传造势。同时也是运营的部分流程,王观自然要配合。

看到一行人进来,一帮记者也知道正主出现了,纷纷举起相机抓拍。有人把重点放在崔馆长身上,也有人注意到王观是生面孔,更是把镜头聚焦其中。

一时之间,王观等人还没有开口说话呢,镁光灯就已经把讲台交织成一片绚烂的海洋。对于这样的阵势,不管是崔馆长,还是王观,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只是面带笑容,任由记者拍照,等到过了两三分钟,灯光才算是消停了下来。

“谢谢,谢谢大家……”

这个时候,崔馆长才站了出来,微笑道:“今天十分的荣幸,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来自希夷博物馆的王先生!”

在崔馆长的引请下,王观也露出了矜持的笑容,神态自若,轻步走到讲台上,开始了海外巡展宣传的第一波。

“希夷博物馆?”

然而,一些记者眼中却透出几分迷惑之色,还在寻思希夷博物馆的来历。不过有人的反应极快,瞬间就想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珍宝展览。

适时,专业的素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告诉他们,今天的记者会,恐怕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情,而是轰动一时的大新闻。

想到这里,本来已经消停的闪光灯再次浮现……

第996章 天王级待遇

闪光灯交织如雨,王观毕竟还没有做到久经考验、无动于衷的地步,所以目光微微垂落,避开了灯光的直接照射,这才感觉舒适一些。

还好,相对拍照来说,那些记者更在意实质性的消息。比如说王观来到台北,不可能单纯是来旅游参观的吧,又或者说两个博物馆合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最最重要的是,珍宝什么时候抵达台北展览?

在拍照结束之后,听到记者七嘴八舌,乱蓬蓬的问话,王观多少也有些佩服这些人见微知著的能力。只要介绍了身份,再往台上一站,根本不用多说什么,记者就帮忙脑补起来了,而且把事实推测得八九不离十。

所以说,吃这碗饭不容易啊,没有一点联想力,也保不住饭碗。王观心里感叹,在一帮记者追问之中,只是努力保持笑容,却没有透露任何口风。

至于崔馆长,更是深谙吊人胃口的节奏,当仁不让地接过了话题,含糊其辞的表示王观这次前来,却是为了考察参观而来。至于为什么要参观考察,他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世事就是这样奇妙,就算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但是人家不肯说,不表态,你也只能以猜测的语气撰写新闻报导。

做婊子却偏要立贞节牌坊……

一时之间,许多记者在心里吐槽,但是崔馆长做得更绝,看见目的已经达到了,立即引请王观等人前往会客厅,准备开始正式的商量。

至于商谈的时候,肯定是谢绝记者入内,这更让记者们心中充满了怨念。

当然,再怎么怨气冲天,这样的新闻素材,也没有人愿意错过。当下纷纷行动起来,也没过多长时间,一篇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就新鲜出炉,登上各个电视台、报纸、网站的头条。

对于这样的状况,崔馆长肯定是喜闻乐见,也在他的意料之中。不过相比之下,王观就有几分苦恼了。毕竟在内地的时候,由于有了许多铺垫,记者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珍宝身上。但是现在珍宝没来,台湾的记者肯定是把目标放在人的身上。

一时之间,王观的曝光率堪比最顶级的明星,出行十分不便,甚至吃个饭而已,都有人跟踪偷拍,让他感叹狗仔队真是无孔不入。

王观很无奈,但是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是一个八卦的时代,普通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挖掘别人的隐私,以满足自己猎奇的癖好。所以狗仔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顺从大众需求才应运而生的。哪天没有狗仔了,恐怕肯定有许多人感到遗憾。

当然,王观之所以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公允的角度评价狗仔,那是因为在这个时候,他已经摆脱了记者的追堵,来到了蔡鹏的游艇上。并且已经在海上飘泊,就算有记者神通广大,知道了他的行踪,恐怕也追逐不来了吧。

“大哥,你太厉害了吧。”

此时,蔡鹏一脸叹服的表情:“才两天时间而已,就已经成为了大名人。成名速度之快,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嫉妒恨。”

“都是虚名。”王观淡泊道:“来得快,去得也快。再过不久,或者等到珍宝展览结束,肯定没人记得我是谁了。”

“至少现在记得啊。”蔡鹏笑道:“完全是天王级别的待遇,如果你现在接受一个专访,根本不用给别人塞红包了,而是别人付你采访费。”

用钱买专访,这样的事情,也并不稀奇。就好比娱乐圈子的艺人,如果没有名气,或者名气不足,想要在知名杂志出专访,自然要给杂志塞钱。但是哪天艺人出名了,而且大红大紫起来,那么情况就反过来了。想要得到艺人的专访,杂志反而要给钱艺人了。

这种事情很平常,就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也谈不上什么黑幕。毕竟天下乌鸦一般黑,节操什么的,都是论斤卖的,大家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只不过,听说自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