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沙- 第4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查不出真凶,就只能制造一个“真凶”。

送走利川小次郎之后,克洛宁就把重点放到了这个问题上,即应该让谁来承担袭击事件的责任,或者说应该把矛头对准谁。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关系到了美国的未来。

即便是刚刚上任的总统,克洛宁也非常清楚,即将爆发的这场战争,将决定美国在未来数十年内的发展方向。

虽然几乎所有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有能力、有动机制造这起袭击事件的国家不会超过三个,而且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国,但是在拿不出任何确凿证据,又必须制造一个敌人的前提条件下,美国不可能将矛头对准一个大国。哪怕选择一个实力稍差的地区性强国,美国也很难承受战争带来的巨大损失。

明确了这个范围之后,美国当局就只能从国家利益出发,选择报复对象。

正如李廷轩所说,有资格成为美国打击报复对象,又能让世人相信其于曼哈顿受到的袭击有关的国家只有两个,分别位于亚洲东西两端,即朝鲜与伊朗。

到这里,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单纯从报复目的出发,伊朗是最佳选择。原因很简单,在打垮了萨达姆政权、攻占了阿富汗之后,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伊朗的战略包围,算上西面的土耳其,【wWw。wRsHu。cOm】能从三个方向上对伊朗发动进攻。从国际关系上看,伊朗没有一个足够可靠的盟友,即便是一直在与美国明争暗斗的俄罗斯与大陆,也不会在美国大动干戈的情况下替伊朗出头。只要美国能够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所有大国都会保持沉默。更重要的是,如果制造曼哈顿灾难的是某个大国,更加会默认美国针对伊朗的报复打击行动。

问题是,打击伊朗,很难给美国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虽然伊朗拥有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美国已经控制了国际能源价格,即便占领伊朗,也很难从中获益。从军事上看,伊朗的国土面积与人口数量均是伊拉克的三倍,而且除了南部胡齐斯坦省位于两河平原上之外,其他都在伊朗高原上,全境多山,不适合大规模地面作战。

可想而知,要想击败伊朗,美国需要付出非常巨大的代价,收益却非常有限。

如果仅仅是报复打击行动,美国不会犹豫,可是在挑选敌人的前提下,不管是克洛宁与联邦政府高官,还是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都不会接受这种收益与风险完全不成正比的战略决策。

省下的,只有朝鲜了。

从政治上讲,攻打朝鲜的风险更加巨大。别的不说,大陆与朝鲜签订了《和平友好互助条约》,而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结束的时候,双方仅仅签订了“停战协议”,而不是“和平条约”,因此只要朝鲜遭到入侵,大陆就有理由出兵。按照蓝得公司提交的分析报告,大陆出兵朝鲜的可能性非常大,很有可能再次与美国对决。

虽然在这份报告中,蓝得公司的国际局势专家特别提到,大陆不会像六十多年前那么积极,也不会为了朝鲜与美国决裂,其出兵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保持朝鲜的独立性,而不是帮助朝鲜实现统一,从而限制了大陆军队的作战行动,但是该报告同样提出,即便是一场范围有限的局部战争,与大陆这种实力强大的大国正面对抗,美国仍然会遭受难以估量的损失,甚至会彻底改变国际局势。

除了政治风险,还存在一定的军事风险。

按照五角大楼提供的评估报告,朝鲜拥有规模庞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至少能在战争的前三个月内发挥积极作用。虽然从总体上讲,技术装备仍然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遂平的朝鲜军队不足为患,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通过长时间的空中打击,能在发动地面战争之前瓦解朝鲜的防卫能力,但是谁也不能忽视朝鲜的非常规军事力量,即可能存在的核弹头、以及上百万吨的生化武器。如果朝鲜在战争中使用这些非常规军事力量,必然会对美军、以及协同作战的韩队构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对该地区的盟国构成威胁,从而迫使某些盟国在本土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退出美国的战争行动,甚至不给予美国应有的支持,让美国承担全部战争负担。

严格说来,这个军事风险并不大,至少五角大楼的官员有足够的信心击败朝鲜。

与这两个风险比起来,收益显得更加明显。

从长远来看,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必将进入战略收缩期,全球霸权地位不再那么明显,而作为最为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大陆肯定会抓住这次机会,用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超越美国,然后依靠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挑战美国的世界霸权,最终取代美国。

也许,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甚至在二十一世纪都难以见到结果。

可是站在美国当政者的立场上,这又是一件非常快的事情,如果美国不能在一开始就做好准备,那么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就很难掌握主动权,更难以阻止大陆全面崛起,更难以在下一场大国竞赛中取胜。

美国要做的,就是把大陆拖下水,让大陆无法把握住这次机会。

发动一场针对朝鲜的战争,正好能够达到这个目的。

按照蓝得公司提供的分析报告,如果大陆没有出兵朝鲜与美国对抗,其国际声誉与地位将受到沉重打击,很多与大陆关系密切的国家,比如南亚的巴基斯坦,都会重新考虑本国的根本战略;如果情况恰恰相反,大陆就得为这场战争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便最终能够使保住朝鲜,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也能使大陆的发展速度大大减缓,甚至激化大陆的国内矛盾,让大陆难以在短时间内超越美国;如果大陆在出兵后,输掉了这场战争,美国的国际地位将得到巩固,让那些蠢蠢欲动的国家有所顾虑。

可以说,只要战争打起来,不管结果如何,美国都能获得难以估量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把矛头对准朝鲜,得到了美国国内众多利益集团的支持,而且这些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向白宫施压。

由此可见,在这个问题上,克洛宁没有主导权。

他能做的,只是尽量拖延时间,把这个足以影响未来数十年的重大战略决策留给白宫的下一位主人。

问题到这里,又变得复杂起来。

虽然共和党利用舆论炒作,在大选前期的民意调查中显得咄咄逼人,斯科特表现出来的强硬立场,赢得了很多选民的支持,但是斯滕博格与罗博特的竞选组合,同样具有非常巨大的吸引力,而且有不少选民认为,在国家面临史无前例的重大挑战时,应该尽量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只要大选结果还没出来,克洛宁就不能轻举妄动。

问题是,如此重大的决策,绝对不能拖下去。特别是,国会与民众一直要求联邦政府尽快公布调查结果,而这个结果将决定美国的战略走向。如果迟迟不公布消息,只会削弱联邦政府的威信。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克洛宁只能亲自出面,邀请斯科特与斯滕博格前往戴维营。

不管怎么说,总得给民众一个交代。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政客的选择

总统在戴维营设宴款待两位候选人,并不是什么希奇事。

上一次大选的时候,小布什就在白宫多次会见了诺里斯,共同商讨经济政策,以便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正是得到了诺里斯的首肯,小布什提出的金融救济计划才得已通过,而且将用于金融救济的一半款项留了下来,由诺里斯上任后支配。

与当初不同的是,克洛宁是在大选尘埃落定之前邀请了两位候选人。

因为所要讨论的问题过于敏感,不小心曝光的话肯定是天大的丑闻,所以这次烧烤晚会安排得非常秘密,在邀请名单上只有斯滕博格,对外宣传也是克洛宁与斯滕博格共同商讨大选事宜。

斯科特是在晚会开始后赶过去的,而且被直接领到了克洛宁的书房。

外界并不知道,一个即将决定美国未来的重大决策,即将在这个晚上出炉。

只是这些事情,并没瞒过刘威。

斯科特前往戴维营之前,见过小卡普亚,随后按照刘威的安排,带了一具小型录音设备前去会见克洛宁。

会谈只进行了半个小时,话题只有一个,即美国是否应该把矛头对准朝鲜。

斯科特没有在戴维营过夜,连夜乘坐专机返回内华达州,见到了已经在此守候多时的刘威等人。

“克洛宁非常狡猾。”斯科特把录音笔交给刘威后,说道,“如果我答应他的提议,等于被民主党牵着鼻子走,继续沿着民主党制订的路线前进。对民众来说,与其选择一个亦步亦趋的共和党总统,还不如让民主党继续执政。”

听斯科特说完,刘威笑着摇了摇头,把录音笔递给了旁边的灰背豺。

“这么说,你没有答应?”

“能不答应吗?”斯科特端着酒杯走了过来,“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死了十几万人,数十万亿的社会财富化为灰烬,如果我们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联邦政府的威信将受到严重打击,民众再也不会相信政府,也再也没有安全感,至于那些摩拳擦掌的利益集团,更加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确实需要一个敌人,而且是一个有足够分量的敌人。”

斯科特笑了笑,对刘威说道:“这么说,你也认为应该把矛头对准朝鲜?”

“有什么不可呢?”

“刘先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

“我曾经是香港人,不过现在拿英国的护照,而且是英国的荣誉公民,还拥有菲利普亲王授予的爵士爵位。”刘威也笑了笑,说道,“从根本上讲,我是一个商人,赚钱才是我的根本目的。”

“这能让你赚钱?”

“当然,你觉得呢?”刘威看了斯科特一眼,说道,“我已经通过卡普亚先生的投资公司购入了数十亿美元的军火企业股票,还打算在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期货上下注。只要战争打起来,而且规模足够大,就能大赚一笔。”

“攻打伊朗,照样能让你赚得盆满钵满。”

“伊朗?”刘威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州长阁下,你得知道,伊朗是一个相对孤立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大国会为了伊朗与美国对抗。不可否认,如果美军攻打伊朗,油价肯定会涨上天。市场已经针对这种可能做出了反应,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已经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上涨了百分之一百五。只要战争爆发,原油价格甚至有可能涨到每桶四百美元以上。只要我舍得砸钱,肯定会有巨大收益。问题是,比起一场大规模消耗战争来说,这点好处根本算不了什么。只要美军攻打朝鲜,大陆又出兵介入的话,消耗的将不仅仅是原油,还有各种战略物资。同样的,国际贸易秩序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只要抓住机会,我们从中赚到的利益将无法用金钱衡量。”

听刘威说完,斯科特沉默了许久,才说道:“看来,我得主动联系克洛宁。”

“没这个必要。”

“为什么?”

刘威笑了笑,没有开口。

灰背豺放下录音笔,说道:“州长阁下,你现在的处境非常不妙。”

斯科特一愣,把目光转向了灰背豺。他一直认为,灰背豺只是刘威的手下,所以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正如你开始说的,克洛宁非常狡猾,让你别无选择。如果你反对动武,那就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现在的民众需要的是一位强硬的领导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