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末行- 第1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此时在阿敏身后的数里处,庞刚骑在战马上,眼前的千里镜把那那条延绵不息的江水。这条发源于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临江、宽甸、丹东等地,沿着大明和朝鲜边界向西南流,汇集浑江、虚川江、秃鲁江等支流延绵七百九十五公里的大江哺育了六点四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辽东大地上的无数百姓,而现在它就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好美丽的大江啊!”庞刚长长的吐了口气,虽然此时他的脸上已经因为半个月未曾修理和布满了拉碴的胡须,但依然能从他脸上看出一种发自内心的欣喜。

“大人,咱们要不要继续追击下去,争取再吃掉他一部分人马?卑职量他那支疲兵也没有多大的战力了。”身边的李源依然跃跃欲试的问道。

“不行。”庞刚摇摇头“现在他们虽然也是疲兵,但咱们也好不到哪去,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援军应该就要到了。”

是的,就在阿敏赶到鸭绿江边时,皇太极派来的援军终于到了,一支由正白旗旗主,号称大清国中最能打,也是最狡诈的睿亲王多尔衮率领的五万清军精锐组成的支援部队也来到了鸭绿江边。

当多尔衮看到阿敏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这位真的就是自己那位永远昂着脑袋,眼神中透着一股杀气的堂兄吗?

“二贝勒,你怎么成这样了?”多尔衮看着面前这位衣衫褴褛,因为长时间没洗脸而导致脸色变得漆黑的阿敏,吃惊的问道:“二贝勒,你的大军呢,怎么才剩下这么点人?”

看到多尔衮的到来,阿敏又是欢喜又是惭愧,他耷拉着脑袋哭丧着脸道:“十四弟,是我没用啊,辜负了皇上的信任,五万大军现在就只剩下这么点人了?”

“什么?”多尔衮一听,身子晃了晃,差点从马上掉下来。

“不可能,庞刚再厉害你打不过他难道还不能撤回来吗?怎么损失这么大!”多尔衮的语气里充包含着震惊和愤怒,大清勇士的战力他是清楚的,何况阿敏带去的正红旗、镶红旗精锐比起他麾下的正白旗也相差不远,即便是对上明军十万精锐他们也丝毫不会畏惧。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打不过庞刚,你就算是吃了败仗也不会输得这么惨吧,打不过难道你还跑不过吗?

“他们的火器和火炮非常的犀利,而且在山区中我军的机动优势根本就无从发挥,他们依仗着火器之利一路尾随着我们追击到了鸭绿江边,我们的人马就是被他们一块块吃掉的。”反正脸已经丢到姥姥家里,阿敏也不怕把实情说出来。

“庞刚”多尔衮看着前边滚滚流逝的江水低声说道:“这个人将来一定会成为大清的心腹大患的!”

第二百一十六章 要什么好呢

“心腹大患?”阿敏悲愤的笑了:“他已经是我们大清国的心腹大患了!你也不想想,从他出道到现在,咱们大清折在他手里的勇士有多少?照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年,咱们大清国就要打没了!”

多尔衮沉默了,是啊,自从这个庞刚横空出世后,在他手中吃亏的大清国的高层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有阿济格、阿巴泰、阿敏三位地位显赫的贝勒亲王,损失的勇士更是达到了四五万人,要是在这样让他折腾下去大清国真要被他搞垮了。

多尔衮突然问阿敏道:“二贝勒!我欲趁此机会再次挥师朝鲜,打庞刚一个措手不及你看如何?”

“你疯了!”阿敏闻言大惊,勃然色变:“我好不容易才跑出来,你怎么又去自投罗网。”

多尔衮面沉吟了半响问道:“他们跟在你后面的兵力是多少?”

“骑兵一千左右,步卒不过三千,其中有两千名鸟铳手。”阿敏很干脆的回答,经过这些天的追逐与反击,对于明军的兵力阿敏早就烂熟于胸。

多尔衮望着江面滚滚逝去的江水恫怅的说道:“没想到才五千的兵力就把握大清五万大军打成了这个样子,这个庞刚难道真的这么厉害吗?”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阿敏和身后众位将领的脸色瞬间变得通红,五万大军被数千明军打成了这个样子不但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就连他们自身也羞愧得抬不起头来。

众将皆羞愧,唯独一个声音在后方响了起来:“睿亲王,非是我等作战不力,而是那庞刚的火器太厉害了,他们的鸟铳竟然能打到两百五十步的距离,而且发射迅速完全不是以前明军装备的那种老式鸟铳可比拟的口况且那天他们前来袭营之时所用之火炮,炮弹竟然会爆炸了,其威力非人力所能抵挡。”

多尔衮定眼一看,原来是硕托这个贝勒正在为己方辩解。

多尔衮摇摇头道:“硕托,不管明军的兵器怎么犀利,但也不能掩饰你们没有打好这一仗的事实,你即便是用再多的借口来掩饰都是没有用的,皇上也不会为此而宽恕你们。”

多尔衮的话让所有人都平静了下来,是啊,皇太极是什么性子他们太清楚了数万大军的损失皇太极一定要找出一个替死鬼来平息满清高层和百姓们的怒火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没有哪一个人比眼前的阿敏更合适了。

反倒是阿敏看得很开,他淡然一笑道:“好了这有什么好担心的,打了败仗总要有人出来负责的,我身为统帅,这个责任自然得由我扛难不成还要推脱给别人不成。”

阿敏这厮倒挺光棍,他知道这个战败之责除了他自己谁也抗不起来,也知道皇太极绝对不会放过自己,因此倒也痛快的把责任都扛到了身上。

多尔衮眼里露出一丝钦佩之色,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二贝勒,如此说来目前倒是不宜杀他们个回马枪了?”

“正是!”阿敏正色道:“明军最厉害的就是他们的火器和火炮,而我军在朝鲜的山地根本就发挥不出骑兵的优势,反而因为崎岖的地形而束手束脚我军之所以伤亡这么大也是和朝鲜的地形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我建议日后若是和庞刚交手,一定要选在地形开阔之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我军骑兵的优势和兵力优势。”

多尔衮仔细的听着,他知道这是阿敏生怕自己见了皇太极后回不来在给自己交代身后事呢。

想了想多尔衮还是忍不住说道:“二贝勒,你此次回盛京未必就有性命之危,皇上最多也不过是幽禁你一段时间而已,左方不过是一两年的功夫你就会又出来了,你不用担心。

阿敏苦笑道:“可即便是有出来之日,可我这辈子也不会受到重用,更别提带兵打仗了。”

多尔衮一阵默然,他知道阿敏说的是实话,日后即便阿敏能重见天日,也不会再有机会带兵打仗了,皇太极是绝不会让一个断送了数万清兵的败军之将重掌兵权的,更何况这员大将还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望着远处的崇山峻岭,多尔衮长叹了一声,嘴里轻轻的说道:“今天就便宜他了,下次我一定会用的他的脑袋来祭奠咱们阵亡的大清勇士。”

“走吧!”阿敏的目光也随着多尔衮的目光收了回来,脚下轻轻一夹马肚子,他策马向着不远处的一座木桥策马飞奔而去。

就在阿敏等人往辽东境内撤兵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料到庞刚的千里镜也在注视着他们这支庞大的清军的举动。

看到清军开始撤退后,庞甘长长吐了。气道:“好了,鞑子都退兵了,咱们总算是收回了朝鲜失去的全部土地,这下咱们向他们提什么要求想必他们也不会这么快就拒绝了吧。

一旁的大壮不由得兴奋的说道:“大人,咱这次帮了朝鲜这么大的忙,您说应该要他多少银子好,二十万还是五十万?”

李源笑骂道:“你这憨货,眼皮子就这么浅?只要二十万五十万就满足了?以我看啊至少要一百甚至两百万两银子那才马马虎虎,狗剩你说是也不是?”

王志只是笑而不语,现在已经当上了千户的他身份地位和以往已经大不相同,敢当面喊他昔日外号的人除了庞刚就只有大壮和李源这两个和他一同从灵山卫出来的伙伴了。

二人争执不下,李源只好求助的望着整座计发,的制定者庞刚好奇的问道:“大人,您说得朝朝鲜人要多少银子为好?”

庞刚笑嘻嘻的说道:“这次你们都猜错了,本官这次绝不会要他们的一分银子,甚至还可以倒贴。”

“倒贴!”众人齐声惊呼起来,这还是原来那名抓把沙子还要攥出油来的庞大人吗?阴谋,绝对有阴谋!

“对,倒贴!”庞刚笑眯眯的点头,“所以我说你们眼皮子太浅,只看到眼前的东西,其实朝鲜有更好的东西不是用银子就能衡量的,比如让他割让一块地方给咱们不是更好吗?”

第二百一十七章你要赏赐吗

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庞刚率军回到了朝鲜京都汉阳又叫汉城,朝鲜国主李倧、贤妃携文武百官以及数万百姓在汉阳城外夹道三十里以大礼迎接,而且还鸣炮以示欢迎。

这个礼节可不简单,那可是古时候专门用来迎接皇帝用的,今天李倧也不知道抽了什么疯,竟然把这套大礼给搬了出来。按理说只要是稍微有点理智的人都不会接受这么隆重的大礼,但是对古代礼仪一窍不通的庞刚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而在他旁边的李源、大壮等这些穷军户出身的军官就更不知道了,毫不知情的他们就这么傻乎乎的全盘接受了这套礼仪。

庞刚不知道,自己的这套做派看在朝鲜许多文武百官的眼里却是引起了许多的遐想和猜测,让许多人开始了浮想联翩。

经过了一翻折腾,李倧才把庞刚等人迎进了汉阳城内的汉阳王宫,虽然经历了一翻战火,不过这座汉阳王宫倒是保存完好没有遭到什么破坏。

接待庞刚的地方时在迎宾殿,这是王宫专门迎接贵宾的地方,庞刚打量了一下,也就是几条能兵能并排两辆马车的羊肠小道,一片不高不低的平房,再加周围几个石雕,这样的皇宫看得庞刚很是无语。

就连走在庞刚身后的大壮也忍不住低声问身旁的李源:“小李子,你说这些朝鲜人的王宫还真的不怎么样,充其量也就比咱灵山卫的千户府强点,可比起青州指挥使衙门那可是远远不如呢。”

李源瞪了大壮一眼骂道:“大壮你再叫俺小李子俺跟你没完。”说完后李源才低声道:“人家朝鲜是化外之民,能盖得起这么一栋房子已经不错了,你还想人家咋地,总不能跟咱北京的紫禁城比?”

“那是,咱可是天朝国,他们能跟咱们比吗?”大壮大感有理的连连点头。

由于二人都是用灵山卫的当地方言说的,说得还挺急,倒也不怕附近的朝鲜人听懂。不过走在前面的庞刚却是听得一清二楚,他只是微微一笑,在他看来,别说现在的汉阳了,就是后世的韩国首都首尔也不怎么样,别看那些棒子把首尔吹成了天无双地没有,仿佛像是宇宙第一大国似的,但实际首尔的房子大多数还是平房,也就跟就是跟九十年代的的北京差不多。

不过庞刚从两位下属的对话中倒是对此时大明百姓的心态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在庞刚看来,此时的大明下的心态与后世的美国佬颇有相似之处,虽然天灾不断,但是在对外时,却依然是有底气的。千年的儒家文化的熏陶,固然是出现了许多腐儒和思维僵化的读人,但也同样造就了百姓们天朝国的心态,使得大明的百姓在面对外人时有着一份充足的底气在里面。

“我们的文化是最好的,我们的好的,我们的社会结构也是最好的。”这就是此时大明至公卿贵族下至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