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医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绣医缘-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吧,你这孩子,真的不能再拖了。回去好生与家人商量。”顿了下,他又热切地道:“要不,我随你一道回去,与你家人好好解释解释。”

锦绣略有意外,想不到这位周大夫居然热心到如此程度,当真对得住济世堂这块招牌。

其实锦绣把周大夫想得太过商尚了,周大夫专治小儿病症,他一生中,也遇上过不少串有小肠气的孩子,有些不严重,用药再加上托带,便能勉强治好,可有些却是毫无作用,虽然危急性命的时候极少,可确实会影响一辈子的。他对小肠气确实是束无手策,而锦绣却说能治,他当然兴奋了,如同喝了鸡血一样,这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医术,身为医者,肯定要见识一番的。

周大夫果然陪那名妇人回家去与家人相商了,锦绣也觉得,这个手术应该是要动的,于是让冬暖和半斤开始准备手术必备用品,又让八两去通知齐氏药馆里的齐如月,德仁堂的陈大夫,同心堂的李大夫,让他们早早过来,一来是帮忙打下手,二来是给他们一个实践的好机会。

八两去了没多久,几位大夫便领着各自的徒弟过来了,其中离锦绣药铺最远的李大夫,因为没有马车,徒步而来,直累得直不起腰来,却仍是如吃了兴奋剂似的,双眼冒着亮光。

锦绣知道,这些大夫都是冲着她开刀动手术来的,也不过多废话,与他们解释了小肠气的病症,与动手术时的各种风险与规避,及所需准备的物品与药物。

几位大夫听得连连点头,正说得起劲时,周大夫却打发了人来,对锦绣说,“病人同意给孩子做手术,但可否等到明天,因为现在天都黑了。”

锦绣说:“不成。那孩子的肠子都漏出来了,又揉不回去,这时间一长,就会引发溃烂坏死,今晚必须做手术。”她一脸严肃地对那传话的小厮,“为了那孩子着想,请立即让病人把孩子抱到我药铺里来。多耽搁一会,就多一份危险。对了,记得通知病人家属,孩子现在不能吃任何东西。你可要记住了。”

那小厮听锦绣说得严重,大气都不敢出便奔出去了。

锦绣继续讲解等会子做手术的各项分工,几位大夫都没异议,而他们各自带来的徒弟却被八两指使着去临时开避的手术房进行“术前准备”及各项消毒工作,累得团团转。

但这三位徒弟却任劳任怨,锦绣的神技连师父都叹为观止,无限向往,师父能带了他们来,自是看重他们,做这些打杂的活儿也算是增长见识。

尤其锦绣说得严厉,但凡做手术,消毒工作必须准备好。所有器具必须进行清蒸消毒,另外,

还得事先把麻沸散熬出来,备用。消炎药物熬好,备用。所有准备工作都准备妥当后,锦绣也交代得差不多了,让所有人消毒双手,并准备蜡烛和多面镜子,搬进“手术室”。

锦绣原本也没把自己的药铺弄成外科手术室,但既然遇上,就得医治,所以把铺子里头吃饭的屋子给清了出来。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病人家属带着孩子及周大夫也来了。锦绣也不废话,简单对孩子的父母爷奶们说了两句:“手术的风险你们也已经知道了,不过请放心,我们会尽力而为。你们只要在外头耐心等候就成了。对了,我也丑话说到前头,不管成功与否,钱可是不能少的。”

周大夫道:“这个请放心,多少钱由老朽垫上。不让他们花一文钱。”

锦绣略有意外,但很快便明白周大夫为何要这么做了,心里有些好笑,但更多的还是感动。这就是古代医者,一个有责任心的医者,为了追求学无止境的医术,情愿打杂自掏腰包都是甘愿的。

锦绣望了周在夫一眼,“你把全身做个消毒处理,做完消毒后就随我进来吧。”

“消毒?”

八两上前一步,“周大夫,请这边来。”

周在夫随着八两去了后院,让八两拿清水洗了,用肥皂抹了,洗干净后,再拿了消毒液消毒。

“这,这是什么?”

“我们东家自配的消毒水,用来消毒。免得动手术时产生细菌或是感染。”

周大夫哦了声,虽然不解,却也没多问,双手做了消毒处理后,又跟着来到手术室。只见手术宝里已摆放了一张三尺宽的桌子,两边高台上烛火通明,几面镜子照身着烛火,对准备孩子的下半身,照得通亮清晰。

而周大夫发现屋子里除了锦绣外,居然还有好几位戴着口罩的大夫,不由愣了下。

大家都是大夫,基于同行相忌原则,都是老死不相往来的,就算见了面也不过是相互打个招呼罢了,至于来往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见这么多大夫齐聚一堂,也是很吃惊。

齐如月笑着对周大夫道:“你也来观摩么?不过得戴上口罩才成。玄英,你还有多余的口罩吗?给周大夫一个。”

叫玄英的年轻男子连忙手怀里掏出一个口罩递给周大夫。

周大夫问:“为什么要戴口戴?”

“这是手术必备的。”李大夫解释道,“咱们都已分了工,暂且没你的事做,你就在一旁仔细看就成。但是不得出声。”

陈大夫也呵呵地笑着说:“快戴上吧。你这老小子专精小儿病症,这个可得仔细学着点。”

周大夫又是激动又是钦佩,身为医者,并且能独挡一面又有些名气的医者,或多或少都有些祖传秘书,一般是不外传的,更别说泄密给同行了。可是,现在,这个惊天泣地的小肠气手术,这几位大夫却是如此大方,实在是钦佩又感动。

孩子喝下麻沸散后便沉沉睡去,锦绣拿着手术刀,在孩子下腹下方阴私的左上边斜划了一刀,便听到耳边一阵倒吸气的声音,锦绣充耳不闻,一边操作一边对大家解释:“外科常见的疝气分为腹股沟疝气及伤口疝气,所以疝气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疝气患处切一伤口。通常会切除疝气囊,突出之组织推回腹腔。接着进行腹壁修补的工作。要将腹壁的开口或薄弱处周围的肌肉拉合以覆盖缺陷处,使用数条缝线将肌rou缝合固定。此种方法将组织直接缝合,手术后疼痛感较强、复发率较高且病人复原时间较长。动完手术大概要半个月方能恢复。”

几位大夫睁大了眼,看着锦绣在伤口处穿针引线,不可思议地张大嘴巴。齐如月因为见识过锦绣缝补术,倒也没有多大惊讶,反而帮着解释起来。

众人恍然大悟又惊奇不已,看锦绣的目光带着祟拜与神奇。

手术过后,锦绣对齐如月道:“麻药过后会有较剧的疼痛感,孩子还小,怕他会哭闹不止,齐大夫可有治痛的法子?”

齐如月点头,“有,我齐家祖传的止痛安露确实有着较好的止痛效果。要抹在伤口处吗?”

锦绣点头,“嗯,可以抹上。但腹腔内的疼痛可是了不得的,还得加上口服止痛药物。”手术完成后,锦绣出了手术室,对一脸憔急的病人家属道:“手术成功。不过接下来还有12个时辰的危险期。只要孩子熬过了危险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现在,你们随我进来。”

锦绣当着所有大夫的面,对病人交代了各种注意事项,因为孩子小,护理也是很麻烦的,尤其在饿着肚子的情况下做的手术,相信孩子会早早醒来,到时候哭闹不休可就麻烦了。

“术后会有较强的疼痛感,孩子会哭闹不休,我会开些止痛剂给他服下,但切记,三个时辰内,不得睡枕头,不得给孩子喂任何东西,包括水也不行。我就睡在隔壁,有什么问题可以叫我。”

锦绣考虑到动完手术后,伤口得进行消炎处理,但是这个时代无法输液,动了手术又不能吃任何东西,不得已只能等三个时辰后,把药熬得浓些,分成几批给孩子服下。

所幸,孩子在白天里被折腾得极惨,晚上早早就睡着了,也没有怎么醒来,虽偶尔哭闹几声,但哄上一会儿便又继续睡过去。就算让锦绣给喂药哭得厉害,一会儿也就睡过去了,想必瞌睡占了大头。

到了清晨,孩子醒了来,锦绣赶紧又给喂下消炎药物和止痛药物,孩子仍是哭闹,但也只是扁着嘴,没有哭得撕心裂肺。

锦绣交代孩子的母亲,尽量不要让孩子哭泣,可以给孩子喂点水,但不能吃多了,尽量喝些比较清的鱼汤,但不能吃干饭。

昨晚动了手术,又怕孩子有个三长两短,一直熬到下半夜才睡着,白日里便精神不济,锦绣想着现在暂时不缺银子花,索性关门半日,准备些药材出来做些外伤用药,及内科用药。这样看病就诊吃药也方便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袁家又来了人,袁二夫人亲自登门,又包了厚厚的礼物,今日里比昨日还要态度谦恭,锦绣不敢得罪此人,只得温言安慰,说去找钟阁老试探一下口风再说。

袁二夫人一听大喜,又说了好些感谢的话。放下礼物就走了,说明日再来等候好消息。

冬暖很是奇怪,问她:“姑娘不是最讨厌袁家人吗?为何要答应帮忙?”

第82章 成功

锦绣苦笑,“我才不想淌这趟混水,可袁家的人我得罪不起呀,若是生硬拒绝,依这些人的性子,估计还会记恨上我。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了。不过,我也只能替她们探口风了,多余的我才不去做。”

袁家那纨绔子死在大狱里更好,金陵城又少了一个恶霸。多好!

锦绣倒底没有亲自前往钟府,只是让锦玉帮忙探钟二公子的口风。当天中午就捎回了消息,“钟阁老原本看在钟兄已康复的份上,只给袁正茱一点教训就成了。可自从袁正茱下狱后,知府衙门外就有好些百姓都要状靠袁家仗势欺人,请知府大人作主。有的甚至还救到了钟家,钟阁老现在也骑虎难下了。”

锦绣奇怪,“钟阁老可是堂堂的阁老,难道还怕了袁家不成?”

锦玉道:“姐姐你有所不知。钟兄说,那袁家昔日可威风了,出了三代名闻天下的探花郎,袁二老太爷还是两榜进士,高居榜首,一时名声大噪。袁家三老太爷甚至还位极人臣,被授封为太傅。可惜,袁家第二代却比较平庸了,到了第三代,更不成气侯,袁家老太爷逝去后,袁家便也开始走下坡路。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说,袁家昔日的风光,仍能让袁家三代之内享之不尽。袁家鱼肉百姓仗势欺人的罪名就算被御史掀了出来,但豪门勋贵之家,哪个没有这些纨绔毛病,对皇帝眼里,也算不得大事,不过就是遭一顿申饬罢了,也伤不了筋,动不了骨。袁家大不了赔些银子,向苦主道个歉,这事儿就掀过。所以钟阁老也只是想着给袁正茱一些教训罢了,大不了打上几板子,不日就要放出来。反正袁家为了这个竖子,钟阁老也算是闷声发了大财了。”

锦绣闷笑不已,听锦玉这么一说,好像钟阁老是见钱眼开的主似的。看有银钱的份上,才不与计较。

可是,钟阁老可是读书人呀,天下之楷模呀,又是清贵人家,应该是清高视金钱为粪土才是,如何会看在钱的铮上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锦玉嘿嘿地笑着,压低声音,乐道:“姐,今日里范先生私下里与我说了。范先生与我说,天底下没有不爱钱的,真正不爱钱的读书人要不是蠢货,便是家里有享之不尽的钱袋子。为了面子与钱过不去的是傻子。而钟阁老,即不蠢又不傻。就算读书人不敢把钱成日挂嘴边,但也不会真的视为粪土。范先生还说,只要那袁家人再上一趟钟府,相信钟阁老就会顺势而下。可惜了,那袁家人又蠢又笨,先前赔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