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业三国- 第1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推荐龙口港。”
    高山立即应和:“我也赞成龙口港,无论是把龙口港的煤炭运到出云炼钢,还是把出云的矿石运到龙口炼钢,都是很符合节省的原则。另外,龙口港与辽东郡的旅大(大连)港,刚好处在渤海海峡的两端,占领了这两个海港,就封锁了渤海口。加上海峡口上的庙岛列岛组成的岛链,我们退,可以让渤海成为我们的内海,进,可以窥视朝鲜和韩国。为了发展远洋攻势,这两个港,无论早晚我们都要建设,不如现在动手,把龙口港建成大远洋港,为出云城建立一道海上屏障。”
    我欣然回复:“既然我们俩意见一致,那就这样办了,明年,你就派出工匠,我们在龙口造船。”
    尹东冷冷的笑着:“两个呆子!龙口造船,木头从何而来?从辽西运过去吗?青州出产木头的是泰山郡,他不是还需要泰山郡的盗匪吸引朝廷的目光吗,如此一来,他现在敢拿下泰山郡吗?龙口附近,阳丘山、莱山、参山的木头,能造船吗?”
    这倒也是,阳丘山、莱山、参山经过多年砍伐,会不会被砍伐一空了呢?
    造大船,用的全是巨木,在中国,巨木基本上被用来造皇帝的宫殿,地方官员发现了好木头,首先要报告皇帝,等待皇帝派人来砍伐。而皇帝每造一所宫殿,地方官员要贡献巨木,巨木大小不合适,那时杀头的罪。所以在中原,做一根木头都是悲哀的。现在幸存的巨木,基本上都在难以运输的深山老林,*这样的巨木建船,那花费也太昂贵了——估计比皇上造宫殿便宜不了多少。
    “等等,我想到了,在龙口造船,先造一些小船,巨木路上运输多有不便,阳丘山、莱山、参山的巨木运到龙口,估计也很昂贵。不如这样,我们通过小船向辽西倾销货物,登陆地点就在大连,我们用这种方法逼迫他们建造海港。另外,东北巨木很多,我们再从大连贩回巨木到龙口。岂不正好满足造船所需。
    尹东眼睛一亮:“不错,张纯叛乱后,昌黎郡居民逃散,我们与辽西音讯不同。以前我们军力不够,所以刻意保持与辽东郡的距离,这市场反而成了一片空白。青州叛乱后,当地豪强多数都逃向辽东,他们有钱啊,正好销售我们的东西。”
    高山连连点头:“一举两得,一举两得,为了运输巨木,他们必然要修路,能运过巨木的大路,军队一定移动的很快,一旦有事,我们的军队可以顺着运送巨木的大路,迅速抵达辽东郡腹地。我们甚至能过跨过辽东郡,直达玄菟郡的高句丽部落,那时……嘿嘿嘿”。
    尹东叹了口气,痛苦的呻吟着:“唉,以前我只看见一个奸人,高山,你现在怎么也成了奸人。买别人一棵木头,也想着人家修好你偷东西的路。奸人,你现在也成了一个奸人了。”
    说着,尹东站起身来,向着天空伸展他的双臂,做一连痛苦状:“神啊,有什么比看到一个奸人更为痛苦的事?”
    低下头来,他庄严的宣布:“那就是,在一个奸人的感召下,我最亲密的朋友成为了奸人,于是,我看到了两个奸人。”
    我们三人随即发出了周星星式的招牌奸笑,那奸笑声肆无忌弹,舱门外,听到我们奸笑声的侍卫,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冷颤。
    “谈到远征军的军械……”,我接着说:“我还有几个问题,明天大家都来了,反而不方便说了。现在,我们先说说,一旦鲜卑叛乱,我们应该为远征军配备那些军械?”
    高山思索了一会,问:“前车之鉴,我们不可能像霍去病,卫青那样广征民夫,动用倾国之力打下鲜卑。我们没有哪个国力和实力,也没有那么多士卒和民夫。嗯,你能不能先谈谈,历史上中外远征军的成功战例,或许能给我们启发。”
    我站起身来,背着手在舱室中踱着步:中外战史,凯撒远征军——以海军作为运输工具,没有可比性;汉尼拨远征军——可以模仿的不多;苏拉、马略、克拉苏——似乎后勤运输值得借鉴;成吉思汗——军队粮草的补给很有可取之处。
    “古代,不,应该是现代,现代罗马士兵远征,多数使用罗马战车随行。初期,罗马战车是弓箭手和将领使用的,但后期,几乎所用的罗马士兵都拥有战车。罗马士兵的战车不光是打仗用的,相反,对于普通士兵来说,由于战斗时要排列战阵,战车反而用不上。但是,在行军时,马匹背后拖一辆战车,备用的军械、弓箭、衣物、帐篷、粮草放到车中,反而能减轻行军负担。个人的战利品也可放到车中,带回家乡。
    我认为,这种罗马战车可以让每个士兵配备一辆。大约1000年后,明代一个和戚继光一样著名的大将曾发明过相同的罗马战车,叫做‘正厢车’——两个车轮,细长的车辕,矮矮的厢座类似一个车斗。
    到了大草原上,补给困难,让士兵们马后拖上一个正厢车,放上箭只和备用军械、衣物、帐篷、粮草。我们在一段时间里,就不会为他的补给发愁了。一旦扎营或者遇敌时,厢车连接在一起,就是一个草原城堡。
    还有,成吉思汗的远征军最值得借鉴。他的军队后面,跟着一大群赶着牛羊牧民,这些就是牛羊就是军队的粮食,草原上的草,足够牛羊们吃饱。还有,成吉思汗所过之处,不愿意屈服于他,为他提供粮草的部落,他就直接攻打,胜利之后,男孩身高过了车辕(大约2岁多),就斩杀殆尽。至于女人,胜利之后,他就召开**大会,让部族勇士享用美女。据说他的**大会、屠杀幼儿行为,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是我们的英雄。我们是不是也去民族大融合一次呢?”
    “住嘴,别人无耻你也无耻吗?战争,与妇孺无关,无论如何,我们训练出的军队,决不能做出这样的兽性。”尹东站起身来,激动的面红耳赤:“学什么成吉思汗。就是成吉思汗下令,中国北方90%汉族平民惨遭种族灭绝,我们需要歌颂我们的祖先被屠杀吗?还有,蒙古军队在四川也进行了大屠杀,整个四川在蒙古屠杀前,人口超过了1300万人口,屠杀后竟然不满80万人口。这是什么禽兽行为,你连这个道德也分不清了吗?
    成吉思汗远征军的特点就是每到一处都大规模屠杀人民、妇女。成吉思汗还要亲自其他民族领袖的妻子和女儿,蒙古攻占了花刺子模国王,军队抓住了国王的母亲和妻子,送给成吉思汗。而成吉思汗还命令波斯画家现场观赏,图画以示炫耀(见故宫收藏)。这个心理变态的**犯,你居然还要学他组织远征军,别侮辱我的耳朵了。如果我们非要学他,这个远征军不组织也罢。”
    高山冷冷的反驳尹东:“我记得有一本畅销书,叫做《狼图腾》,他还受到了当时的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白岩松等著名人士的捧场支持,而且成为北京最大的书店最流行的畅销书。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汉民族血统是劣等的奴性羊血统,游牧民族才是高贵的狼性血统。
    作者在书中宣称:“一旦华夏民族在农耕环境中软弱下去,严厉又慈爱的腾格里天父,就会派狼性的游牧民族冲进中原,给羊性化的农耕民族输血,一次一次地灌输强悍进取的狼性血液,让华夏族一次一次地重新振奋起来。”按他的意思,输血时采用的方式,不过分。
    我就想知道,我们的汉民族是否有狼性血统,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次远征,也辉煌、光荣的为游牧民族输一次血,当然,输血时采用的方式,不过分。”
    尹东气喘吁吁的斥责说:“把历史上种族灭绝行为编造成为民族融合行为,这是比‘亩产万斤田’更大的弥天大谎,而且为鼓励中国的败类日后帮助外来势力屠杀欺压中国人民埋下祸根。外**立的时候,对几十万非蒙族的汉满居民进行种族清洗,日本侵华时,内蒙的王公勾结日寇出卖中**队。他们都是以所谓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事迹鼓励自己的。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想净化历史,让我们的民族不再经过大屠杀和种族灭绝,我决不能同意我们以卑鄙的手段,将我们所鄙视的行为,用在对方身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决不能容忍我们在历史上留下这个污点。”
    “别激动,别激动”,我连忙安慰着尹东:“我也就是这么一说,我这不是仰慕我们的英雄吗?嗯,孙子兵法说:‘善用兵者……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又说:‘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这就是说,军械粮草的长途运输,损耗太大,所以,一旦发生战争,务必取食于敌,吃敌人的粮食,敌人少一份力量,我们加一份力量,还减少了运输费用。我这里说的就是取食于敌。你不喜欢那禽兽行为,那咱们就严格军纪,愿意公给我们粮草的,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于他们做交易,买卖货物。
    不愿意为我们提供粮草的部族,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攻击他们,抢光他们的食物。部族成年男子,斩尽杀绝。俘虏女子小孩,禁止搞民族大融合。转送后方安置,这可比成吉思汗仁慈多了,你应该接受了吧。”
    “我们可不可以不杀成年男子。”尹东缓和了语气,探问道。
    我心中暗暗呻吟:“我的大教宗,这个问题可不可以明天讨论,我们问问将领们什么意思,再作决定”。
第五十八节威凌四方
    第三章乱世降临第五十八节威凌四方
    第二天清晨,初升的阳光把整个水面都浸染成变幻不定的璀璨的金红色、金黄色,天上飘忽着一朵朵梦幻般悠闲的白云。
    来开会的诸将还未到齐,得知我回来的出云公民纷纷架着小船,来到停泊的港外的大船边,水面上顿时充满了喧嚣的人声、犬吠,以及一种节日般的喜气洋洋的气氛,他们虔诚的奉上刚刚收割的新麦,向我祝福。
    舱外的喧哗声惊动了一夜未眠的我与高山尹东,我们闻声走出窗外,向欢呼的民众招手答谢,天气十分晴朗,阳光格外灿烂,我的心情也变得分外爽朗。
    “民心可用”,我一边向百姓招手,一边低声与高山尹东交换意见:“出云、青州两处共72万居民,若我们利用不断的征伐,扩展我们的势力范围。最重要的是,我们利用这些不断的战争,来打造一支身经百战的强兵。五年之后,我们藏兵于民的策略实施成功,这两处至少能为我们提供10万猛士。30年之后,我们至少能获得30万遵守我们的律法,接受我们的思想的强悍士卒。这30万猛士生长在我们的律法统治下,他们,将是我们席卷中原大地的基础。”
    “30年,不晚吗?”尹东感慨的说。
    高山也接过话茬:“连续的战争,穷兵黩武,虽然可以打造一支虎狼之师,但也要防止战争掏空了国力。”
    “所以我们要借这次远征,设立一套制度,让连续的征伐不竟不能掏空国力,反而能够让我们强大起来。”我一边向群众招手,一边低声答复。
    “你有什么想法?”高山尹东异口同声的询问。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罗马越战斗越强盛,为什么大英帝国越掠夺越无敌,为什么俄罗斯越贪婪越富裕,为什么,偏偏我们中国,只要进行一场大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