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业三国- 第1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顺张郃明白了我的意思,手紧了紧腰上的佩刀,咬牙切齿的点头回应。
    “来”,安顿好新来的这些乡民后,我招手召集那些向我行鞠躬礼和军礼的功民:“到我身边来,你们这些人,一看就是我的老人,我回来了,你们离我那么远干什么,到我身边来。舱中没有那么多椅子,你们就坐在舱板上。离我近点。”
    这些老出云一见我这么亲切,纷纷围拢过来,席地坐在舱板上。回过头来,我顺便招呼那些新人:“来你们也坐”。
    一名出云枣花街的公民代表走上前来,恭敬的举着一个托盘,向我献礼。
    揭开托盘上的红布,盘中的礼物显露出来:几颗枣子,一条鲑鱼,一把粟谷,数个板栗。
    一阵热泪涌了上来——早(枣)归(鲑)故(谷)里(栗),看来,出云的百姓已经把这里看作他们自己的家园,把我看作这里出去的游子,企盼我能早日回家。
    低下头来,我细细打量身边的老出云人:“郭云,我记得你,你还是第一批随我到出云的人啊,几年不见,你可有点老了。”
    郭云激动得抹着眼泪:“是啊,我就是原来的郭大眼啊,现在这名字也是城主给我改的,城主,您还记得我。”
    怎么不记得呢,事隔多年,家乡的面貌渐渐模糊,但我仍然记得那年——光和三年六月末,我们一行31条船、600名童子、500名士卒、120名铁工工匠及学徒、400名农夫、32名造船匠、4名画匠及34名女子携带55匹马、21头牛登上了岸,这一天,已经铭心刻骨。
    “你记得吗,光和三年六月末,那个冬天可真冷啊,我们没有城墙,没有保护我们的军队,整个辽西,地广人稀,走几天见不到一个人影。那时,我跑到辽东,与公孙太守商量借地借粮安置流民的事,我记得,你也是随行的士兵。”
    “是啊”,得我提醒,郭云也陷入回忆中:“那个冬天可真冷啊。”
    “今年的冬天,也会很冷”,我打断郭云的回忆,提醒说:“今年,我们出云20万居民,接受了22万中原流民,平均一人要养活一个人,幸亏张成他们补种的庄稼略有收成,否则,这个冬天会很冷很冷——你现在知道张成的贡献有多大了吗?”
    郭云恍然,马上向张成拱手致礼。张成见状,慌乱的不知所措。
    我坐在椅子上,打量着脚边一一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忧心忡忡的说:“我在青州,最担心的是新人和老人互相不融洽。出云老人可能会想:我们把出云建设的像人间乐土,这些新人来了,吃光了我们的积蓄。我担心,老人们会因此对新人敌视。
    可是,你们想到了没有,无论新人老人,我们都是背井离乡之人,我们都离开了故土,把出云看成我们新的家乡,别人都用同一个名字称呼我们——出云人,我们都是出云人啊。”
    无论新人老人,听到我这话,连连的点头,同时相互亲切的打量着。
    “来,出云人都向你们的同伴伸出手来,这是我的手,谁把手伸给我?”我伸出一只手,握住了郭云的手臂,另一只手伸向了高顺:“师兄,把你的手递给我,我需要你的手,占满我的双臂,我们一起宣读‘公民之誓’,你们还记得公民之誓吗?”
    舱中的人纷纷站了起了,无数的手臂齐齐的挽了起来,低沉的誓言在舱中回响:“让每一个热爱出云城,每一个热爱生命,每一个渴望生活富足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发誓:从不违反出云的法律,也从不容忍他人对法律的冒犯;
    让每一个热爱出云城,每一个热爱生命,每一个渴望生活富足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发誓:珍爱自己的荣誉,如同珍爱自己的土地;
    让每一个热爱出云城,每一个热爱生命,每一个渴望生活富足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发誓:保护他人的财产,一如保护我们自己的财产;
    让每一个热爱出云城,每一个热爱生命,每一个渴望生活富足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发誓:履行自己的义务,以便和自己获得的权利相称;
    让每一个热爱出云城,每一个热爱生命,每一个渴望生活富足的人,用自己的鲜血发誓:尊重他人的权利,正如我们期望自己的权利受到尊重;
    ……”
    就这样,当日下午,我一批批接见着出云所辖的公民,送走了一个个热泪盈眶的百姓,最后,张郃也随人群离去,高顺则被我硬留了下来。
    日落时分,随着一只小船的*舷,终于盼来了刘浑等人。
    远远的,看不清船上都有什么人,似乎,上面黑压压的一片。登船许可发出后,不一会,刘浑的小脑袋首先从船舷边升出来。
    “父亲”,刘浑一见我,马上奔了过来,抱住我的大腿痛哭起来。
    我厌恶的狠狠一脚踢去:“小畜生,为父一生希望别人遵守律法,今日为了你,停了军事会议,还连连派人求情,为父平生求过何人,为了你,破坏了律法的实行,要不是看你年幼无知,我今日非砍了你不可。”
    刘浑被我这一脚,踢得在舱面上翻滚不停。看着他那幼小的身躯瑟瑟发抖,我又有点不忍。而这是我的家事,高顺不便插手,只好默默地站在我身边。
    一只秀丽的小脚在刘浑的身前出现——是黄莺,她低头搀起了刘浑,用手中的汗巾擦拭着刘浑嘴角的鲜血。
    “小孩子家家的,以后不许调皮了。”黄莺边擦拭,便柔声向刘浑叮嘱:“你义父打你,是恨你不出息。但是,他心中还是记挂你的,要不,怎会连派几波人去救你。你要明白义父的心意,以后要乖点,别惹你义父生气了。”
    黄莺出现在刘浑身边,到让我不好过去揍他。我只好站得远远的,怒气冲冲的喘着气,狠狠的瞪着刘浑,心里琢磨着该怎么收拾他,才能让他接受教训。
    “义父安好,孩儿们向你老人家请安来了”,耳边突然响起的声音,倒是吓了我一跳,回头望去,刘宣(本为刘玄,后为了避刘玄德的讳,改为刘宣)次子刘黄,刘宇,刘洪正站在舷边向我行礼。
    好了,除了远赴益州的刘宙,我的义子们都来了,这到不好再处置刘浑了。
    “嗯,小船中还有谁,让他们一块上来。”我踱到船边,准备招呼小船上的人上来。
    低头向下一看,小船正渐渐的驶离我们。船上,无数黑影见我伸头,纷纷向我抱拳拱手,高山的声音从小船上传来:“城主,今日你们家人团聚,我等就不打搅了,明日一早,我们再来开会。”
    我冲着远去的小船一拱手,扬声喊道:“升平(高堂隆字),子正,幼子无知触犯律法,明日我必给大家一个交待。”
    小船渐行渐远,船上渺渺的飘来什么声音,听不清楚。
    转过身来,我招呼大家进舱:“好啊,今日我们大家也算是小团圆了,还有两日是中秋,我们进舱,提前过着中秋节吧。”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出云的农牧节正好选在中秋季节,现在,正好月圆人团圆。
    “师兄请上座”,我招手安排座位。
    “主次之分不可废,还是主公上座。”高顺坚定的摆手。
    “今日是家宴,只叙家礼,师兄为长,还是上座吧。”我再次邀请高顺。
    “不可,纲常不可废,君臣之礼为大,家礼为小,师弟不要再强迫我了。”高顺坚决的回绝我。
    “既如此,师兄坐我下手,刘宣,兄弟们里你最大,你安排兄弟们坐下。”
    等各就各位后,我提醒刘宣:“今日既是全家团圆,给你不在的两个兄弟也摆上一付碗筷,以示我们全家人一起吃这家宴。”
    刘宣乖巧的在长桌上摆了两付碗筷,我默默的走到老六的空碗面前,举起酒瓶到满了酒,向黄莺介绍说:“这是我的六子——刘凯。”
    说到这话时,我内心一阵阵绞痛,眼眶微微发湿,刘凯那青春洋溢的面容在此浮现在我面前,我仿佛听到了他那无忧无虑的声音:“父亲,我们胜了。”
    我一手扶着桌子,悲不可抑,那青春战斗的身影没有倒在战场上,却在内部的争斗中被卑鄙的杀害……
    用颤抖的手端起酒杯,我艰难地。缓缓把酒洒在地上,“孩子,你在天之灵可以感觉到吗?今天过节了,你下来和父亲喝杯酒,一别多年,父亲想你,想的心痛。”
    白色的月光凄冷的洒在海面,我侧耳倾听,阵阵波涛轻轻的拍打在船舷,仿佛是声声哀叹——这一刻,我是个有神论者,我宁愿相信灵魂不死,人死而有知。
    “孩子,你一去不回,丢下老父在这乱世煎熬,日日思夜夜想,今夜,你回来吧,与老父喝杯酒,我们全家人一起过节。”
    我顺手斟满酒,端起来一饮而尽,乘着酒意,拍打着刘浑的肩膀说:“六子,回来给我好好教训一下你这不成器的弟弟,一天到晚总想着害别人,谋算别人,那有你半点仁爱之心,那有你半点勇猛之胆,那有你半点无畏之气。”
    说着说着,我火不打一处来,伸手提起了刘浑,冲黄莺说:“夫人,忘了给你介绍,这是我刘备最不成器的义子刘浑。”
    说完,我顺手把刘浑掷到椅子上,看着哭泣的他,冷冷的呵斥说:“把眼泪鼻子擦干净,男儿流血不流泪,看看你这付窝囊样。今天家宴,我不惩罚你,明天,你在甲板上接受鞭刑,让大家知道,即使你年纪幼小,犯了错误,照样敢承担责任。”
    刘浑泪汪汪的点头答应。黄莺担心的问:“相公,他是个小孩子,能受得了几下皮鞭。”
    高顺插话说:“出云律法,挞不过十,小孩子,减半吧。”
    “也好”,我点头答应:“刘宣,你来行刑,看看你在高远亭大人身边学的怎样,记住,可别让人笑话我们徇私。”
    接着,我挨个把几个义子介绍给黄莺。当然,也介绍了师兄高顺。
    在阵阵海涛声中,我们尽兴的吃完了这顿家宴。
    第二天,高山等人登船,我们继续开会。中午时分,在众目睽睽之下,刘浑接受了鞭行,等示刑完毕,尹东亲自为刘浑敷伤。
    “逆子顽劣,为各位带来麻烦,今后,备要把他带在身边,亲自管教。”对着高堂隆、沮授,我郑重保证。
    高堂隆拱手连称不敢,沮授皱着眉头,深深的叹了口气,不再坚持。
    “正午了,各位,吃了饭再走,如何?”我建议。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高山打着圆场:“回舱吃饭,主公,正好,我有东西送给你。”
    “什么?”我疑问着。
    高山冲尹东一挤眼,尹东立刻会意,拉着高堂隆等人走到了船边,向船外观刑的百姓打招呼,示意他们散去。
    旋即,高山像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许多樱桃大小的圆球形小果递给我。那小果,绿的翠绿、紫的嫣紫、黄的金黄、红的鲜红,举到鼻尖,好冲的辣味。
    高山卖弄的问:“你猜猜,这是什么?”
    “五彩樱桃椒”我惊讶的连连发问:“你从那弄来的?有种子吗?出云种了吗?”
    五彩樱桃椒是日本特产,果实圆球形,成熟时鲜红似樱桃,果实无空腔,辣味强烈,香味浓郁。五彩樱桃椒株高仅50到80厘米,其果实辣椒素含量比普通辣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