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正德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正德秘史- 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文武百官因为久不上朝,昨晚接到通知时,再作准备也来不及了,因此他们一个个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最后众人都一齐望着三位大学士,皇帝第一次上朝,如果谁都不开口,那就太不给皇帝面子了。三个大学士此时也是心慌意乱,他们平时都是把政事抄在折子上送进宫内由皇帝“朱批”后再分发下去的,并没有把那些东西都记在脑子里,三人低头思索着。
“你们是不是都没有话说?”朱玉刚冷冷的问道,其实是他有话要讲。
站在最前列的首辅刘健情急之下迈出一步说道:“臣有事起奏。”
“哦,何事呀?”朱玉刚欠了欠身子,懒洋洋的问道。
“扬州通判古孝天经臣等拟定迁任锦衣卫副指挥使一职,请皇上正式下旨。
“是这事呀,朕即日就下旨。”朱玉刚送了一口气,他就怕刘健说出什么他不懂的事,那可就丢人了,他来到明朝没多久,到底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处理政事,并没有摸清门路呢。
“皇上,臣觉得此举似乎不妥。”刘健身后突然闪出一个人来。
朱玉刚一怔,急忙定睛细看,原来是一个身材魁梧,满脸凶相的武官,他的双眼之中却闪现着一丝狡黠,心中顿时对他没有好感,朱玉刚脑子里细细回想一下,没有这个人的印象,不知道他是何人,身居何职,于是问道:“有何不妥?”口气明显非常不满。
“皇上,锦衣卫之职一向由刘公公指派太监担任,而那个扬州通判对此职务并不熟悉,再说他一向在扬州任职,突然进京,此举似乎没有先例,还请皇上三思。”那武官侃侃而谈,听上去好象很有道理。
朱玉刚一愣,张了张嘴巴,不知该怎么辩驳他,本来他升那个古孝天为锦衣卫副指挥使,是感激于他的忠心,同时也是为了在刘瑾身边安插一颗棋子,以备不时之需,根本就没去想过其中的复杂形势,此刻面对这突然发难的大臣,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应付了。
第九章 朝堂之争(二)
    “陆大人,你怎能用这种语气和皇上说话?此举分明是对皇上的不敬!”刘健生气的质问那武官。
朱玉刚听到陆大人这三个字,脑中顿时想起了兵部尚书陆完这个人来,难道眼前这个说话咄咄逼人的家伙就是他吗?据说他和宁王交情甚好,私下里常有书信往来,但不知是真是假,不过听他的口气似乎是站在刘瑾那一边的,而刘瑾又和宁王私交甚密,看来此人也不得不防,朱玉刚不由得立刻提高了警惕,冷冷的望着他。
“刘大人,我只是就事论事,并无对皇上有不敬之意,还请您出言慎重。”陆完不阴不阳的回敬了刘健一句,他虽然身为武官,但一张嘴丝毫不输于那些整天磨嘴皮子的文官。
“你,你怎可如此说话?”刘健不料陆完一点面子都不给他,想想自己也是首辅呢,却给人顶撞的说不出话来,他涨红了面孔,指着陆完怒道,“皇上自有定论,用不着你来多嘴!”
陆完完全不把刘健的恼怒放在眼里,他把头一扬说道:“是啊,皇上自有定论,刘大人不必如此姿态吧?我只是说出我的意见罢了,皇上难道不会辨别吗?”
朱玉刚听他的语气越来越放肆了,猛的一拍龙椅怒道:“大胆!你们眼里还有朕吗?竟然敢公然在御殿上争吵,成何体统?”如果任由他俩继续争吵下去,不仅对事情的发展毫无帮助,而且还让其他的大臣看笑话,也会打乱朱玉刚事先想好的计策。
众人不料朱玉刚会发如此大的火,在他们的眼里,这个皇帝一向是很少生气的,今天一发火就令众人大吃一惊,龙颜大怒岂是可以轻视的?满朝文武急忙都低下头去,惶恐的口称皇上恕罪。
朱玉刚第一次领略到皇权的威严,望着面前簌簌发抖的大臣,才意识到他们的生死都操控在自己的手里,虽然他们看上去一个个都老成,严肃,但是只要自己一句话,立刻可以把他们打入地狱,封建皇权原来如此的森严!
“你们都平身吧,其他人还有不同意见吗?”朱玉刚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他需要找一个支持他的人,而刘健显然太老迈了,难当重任,转来转去,他把目光停在了大学士李东阳的身上。
李东阳似乎已经预知到了朱玉刚会找他,于是不慌不忙的起身说道:“臣不敢苟同陆大人的看法,有不同意见。”
“哦,快说!”朱玉刚急忙说道,他满心希望李东阳能辩倒陆完。
“是,皇上。”李东阳转过身来对陆完说道,“陆大人,你说锦衣卫副指挥使一职一向都由太监担任,请问这是哪条法令中的呀?我怎么从来没听过地方武官不能调京来来任职的事?”
其实所谓锦衣卫一职由太监担任本就没有明文规定,只不过是刘瑾专权时,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当然大家私下都心知肚明,但如果摆到公堂上来说,那就很难拿出依据来了,因此陆完吞吞吐吐,一时回答不上来,最后他才憋出来一句:“以前都是这么办的,现在当然也得这样做!”
“难道以前做错了还要一直错下去啊?”李东阳追问道。
这句话充满了火药味,一时之间御殿上一片肃静,众人都望着陆完,李东阳此话分明有挑衅内的意味,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皇上正坐在上面冷冷的注视着二人,却不发一言,看来李东阳背后有皇上在撑腰,不知陆该如何应付?
陆完面对李东阳的步步紧逼,却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冷笑一声道:“李大人,谁敢说以前的就一定是错的啊,难道在刘公公面前你也这么说吗?”
李东阳因为前几日和朱玉刚有了预谋,所以心中底气十足,此刻见陆完公然把刘瑾搬出来,顿时勃然大怒,手指着他道:“好你个陆完,眼里还有王法吗?皇上在此,你竟然敢把他和刘瑾相提并论!还不快向皇上谢罪!”
朝中诸人都知道李东阳和刘瑾一向不和,互相常有攻讦,而陆完今天又在为刘瑾说话,眼看一场激烈的舌战将继续下去,而他们这些旁观者恐怕也难幸免,因此心里都在暗暗盘算到底站在哪一方才能明哲保身。
“你们真是胆大包天,竟然敢当着朕的面争吵不休,要是朕不在场的话,你们不是还得打起来啊?”朱玉刚猛的从龙椅上站起来,显然心中十分气愤,他走下台阶,来回走了两步,抬眼望着肃静无声的满朝文武,道,“朕觉得按照以前的规矩去办并无不对,但是事情总是向前发展的,现在这个职位上并无合适的人选,而那个扬州通判朕认为他为人忠心,且恪尽职守,是最佳人选,且朕已经亲口许下承诺,难道陆大人想让朕做个失信于人的皇帝吗?”
此话一出,满朝皆尽,皇帝的话分明是在质问陆完,于是他们都哗啦啦的跪了下去,“皇上请恕罪”的话在大殿中久久回响。陆完惊得浑身发抖,慌不迭的跪了下去,他再怎么能言善辩,得罪了皇上也只有死路一条,当然皇上不可能像暴君一样仅仅因为他的几句话就治他的罪,但此刻刘瑾不在身边,无人敢替他说话,陆完不停的擦着汗珠,不敢抬头。
“把头抬起来,朕并没说要治你的罪!”朱玉刚稳稳的走到了陆完的身边,注视着他,这是利用皇帝的威严而给他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
陆完无奈只得慢慢把头抬起,但当他的眼睛一接触到朱玉刚那犀利的眼神又惊恐的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去,口中连声说道:“皇上,臣知罪。”
“那你对朕的旨意还有异议吗?”朱玉刚料定他不敢再多话了,果然陆完连称不敢。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此事就此定下来了。”朱玉刚坐回龙椅,停顿了片刻又说道,“朕有一个想法,说出来大家议议。”
众大臣到现在都看出一点苗头来了,皇帝绝非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来上朝的,依他的性格哪里坐得住这金銮殿?可是圣意难测,他们都不禁提心吊胆起来,生怕有什么祸害落到自己的头上,因此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第十章 朝堂之争(三)
    朱玉刚的眼神冷冷的从每个人的脸上扫过,半晌无人说话,他这才慢腾腾的说道:“朕今天上朝,发现了一件很严重的问题,问你们有何事上奏,居然一个个都想不起来,最后才弄出一个职务升迁的小事,这是朕早就定下的,用得着讨论吗?你们想想看,这是何故?”
这个问题的根源其实在场的人都知道,但是无人敢回答,因为一说出来,必然得罪很多人,以后在官场中就难以立足了,而且牵涉甚远,恐怕要追溯到太祖时候了。
朱玉刚料定无人敢回答,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刘健的脸上,问道:“刘健,你的看法呢?”
“这个,这个,老臣不敢妄言。”刘健纵横官场多年,岂会轻易引火烧身,况且这种现象和大学士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身为首辅,背后有许多人都在看着他,一言不慎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那陆完你来说。”朱玉刚又逼问陆完。
陆完暗骂刘健老狐狸,脸上却装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挤出一丝笑容来说道:“皇上,这事连刘大人都不知道,微臣怎么可能清楚呢?”
“好,朕其实知道你们心中都很清楚,但谁都不敢说,那就由朕来说好了。”朱玉刚指着刘健说道,“这种状况其实都是因为你们这些大学士而起的。”
刘健一惊,不自觉的抬头来看朱玉刚,二人眼光一对,他赶忙避开,心中暗暗怀疑,这个皇上看上去似乎像变了个人似的,比以前聪明多了,大家心知肚明这事首先是因为太祖而起的,但谁都不敢非议,作为皇帝,因为身份的关系,更加不可能说出来了。那么今天他究竟有何用意,要把这层窗户纸揭开?
“其实这一切的起因是当初太祖废除宰相而起的,不过太祖有他的道理,我们后人不能妄加揣测,本来应该由大学士执行宰相的职务的,现在大学士一职却形同虚设,他们有事不能直接面圣,反而要通过别人之手才能送达圣听,这是为何?陆完,你说。”
陆完就算知道他也不敢说啊,这完全是因为皇帝想独揽大权所造成的,因而那些太监才有了机会,跟皇帝最接近的人是他们,皇帝有事,大臣有事,他们是最合适的中间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但是解决办法却很难,根本不可能办到的,难道皇帝会把手中的权力交给大臣,恐怕大臣也不敢要啊!如果谁被皇帝猜忌,那么他的政治生命也走到了尽头。陆完战战兢兢的回答道:“微臣不知,皇上英明。”
“哼!”朱玉刚冷笑一声,说道,“朕以为现在的大学士根本就没有尽责,你们有事为何不能直接来找朕,何必要多走一步路?这样既费事又费时间,而且中间辗转不清,万一出什么差错,谁担当得起呢?”
朱玉刚的话听在众人的耳朵里就像一声炸雷,谁都能听出他话中的意思来,分明是在说因为太监在中间多事,才会误了许多大事,虽然没有具体说出哪个太监的名字,不过大家都清楚现在是刘瑾当权,皇上这么公开职责太监,难道预示着一场风暴就要来临了吗?
看看满朝文武无人敢接口,朱玉刚又说道:“朕决定从即日起恢复上朝的惯例,大臣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向朕禀报,不用再经过内侍,内侍也有分内之事。你们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人人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神态,虽然隐约猜到皇上将要说出什么令人料想不到的事,心里有了些准备,但是听到皇上这石破天惊的话,还是震惊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