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立志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民国立志传- 第1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开始了一系列的外交行动,美方对中方在东北频繁调动未发表意见。
    “日本人的神经什么时候变的这样的脆弱,难道是被中国人吓怕了。”
    就连英国人也无法理解,日本的小题大做,“中国人并未有所行动,他们有行动的时候,我们自然会采取相应的行动。”
    “可是等中国人展开行动的话那就晚了。”
    “难道你们连坚守朝鲜南部一天的信心都没有吗?”英国对于日本的脆弱神经无法理解。
    日本大使向南京政府在东北的军事调动发出质询,中国外交部根本没有理会,日本人的手伸的也太长了,他们对东北布防进行调整管理日本人什么事。
    日本对驻朝日军发出了备战的命令,同时从国内征召兵源前往朝鲜,在日本国内正弥漫着不安的情绪。日本内部对于是否向朝鲜增兵争论不休。
    中国是一个化学武器大国,掌握着高致命化学武器。对于朝鲜毒气战,日本大佬们还是心有余悸,这种战争模式并不是他们所想要的。内阁要考虑朝鲜的得失之时,也要兼顾到本土安全,至于英、美的承诺实在并不可靠,正义这东西是需要用大炮来维持,而且这个世界哪有什么正义。不过在没有搞清楚中方的意图前,内阁指示军方静观其变。
    第九卷 保平争胜 第二十七章 我真的一无所有
     更新时间:2009…3…16 23:13:14 本章字数:2917
    汪精卫在日期间拜访了多位日本政界大佬,比起那起日本侨民,这些大佬极为热情。
    在来之前,杨洪森虽告诉他这趟日本之行会很艰难。
    自甲午之后日本人对中国所建立的优越感在一瞬被打破了,日本战败了,他们丢了半个朝鲜,而且本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袭击。战后日本高层也在寻求与中国的和解,新的战争模式让日本军部的大佬们大为不安,这和过去所经历的任何一场战争都不同。中国再次成为了日本安全的头号冒险,正因为如此才要了解中国手中的底牌,可即便是汪精卫也不知道自己手中有多少底牌。
    中国党、政、军虽完成了统一,但内部的派系斗争却没有停歇过。以杨洪森为首的三民主义改良派目前占据上风,对于那些坚持三民主义“真理”的人来说,最要命的就是连孙中山也支持改良,所以他们这一系一支很被动。
    汪精卫与两派都有关系,都不得罪。朝鲜战事结束后,改良派越加强大,这使得之前态度不明确的汪精卫必须立即表态,出访日本的任务其主动揽了下来,虽然有人说其背叛三民主义真理,但他却不以为然。
    “我只是追随着先生的脚步……。”
    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谁敢说孙中山的路线走错了。
    在日本汪精卫首先拜访了那位黑龙会的老大头山満、内田良平,他们都是孙中山的旧识好龙,汪精卫与他们相见后表达了中日亲善,实现大东亚共荣的美好愿望。
    对于中国人积极的外交行动,日本的政治家们摸不透南京的那位在到底想干什么。
    汪精卫不明白这是先生的想法,还是那位的故意散播出来的烟雾。
    “最近东北驻军的频繁调动,是为了保证中国利益不会因为俄国动荡的政治局势而受到损害,并非针对日本帝国。”
    日本方面却完全不能相信汪精卫的话,但中国积极的外交行动西方各国都看在眼中,日本方面也应表示一下。汪精卫在日本的外交行动比想象的要顺利的多。其代表中国政府与日本方面就一系列的细节问题开始磋商。
    对于日本杨洪森完全没有好感,如果他手中有原子弹的话,他就炸死那些矮子。待这场该死的战争结束后,他想请爱因斯坦再次来华,上次爱因斯坦来华只在上海停留了几天,杨洪森都没有来得及与这位偶像合影留恋。在杨洪森眼里犹太人可比日本人可爱多了,一直以来杨洪森都在与这些犹太人搭关系。据说这些犹太人中,最强大的当属罗斯切尔德家族,据传洛克菲勒就是他们在美国的代言人,不过时至今日,他没有到遇到一个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人,也没有罗斯切尔德家族的人与他联系过。有小道消息说,由于罗斯切尔德家族风头太劲,所以他们在外面公开活动的时候都是用假名,指不定毕逊那个美籍犹太暴发户就是罗斯切尔德家庭庶出。
    毕逊的主要业务转至美国,使得这家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留在美国。这家伙凭着坚强的意志,总算有了给洛克菲勒擦皮鞋的机会。这多少让杨洪森有一些不耻,这家伙说起来身价也有几千万,虽比不上洛克菲勒,但曾经也是上海金融界响当当地三巨头之一。
    在石油领域杨洪森与洛克菲勒有着多项合作,最近杨洪森正在谋求与洛克菲勒合作开发远东石油。
    洛克菲勒怀疑杨洪森是不是神经有问题,怎么天天都想着爆冷门。
    到西伯利亚开发石油,现在没有任何资料显示那里有石油,那里的野生大麻到是很多,但是他作的系石油生意,他又不想当大毒枭。
    杨洪森的投资可以千奇百怪,让人摸不着头脑,感觉其投资更多的时候是出于个人某种病态癖好。
    不过,有一点老洛必须承认,这家伙是个运气超可怕的家伙。
    经历了经济实体的迅速膨胀之后,杨氏集团进入了缓慢的增长期。杨洪森接受了私人经济顾问李德尔斯的一系列的建议对旗下的企业进行适当的重组。
    协约国已经扭转了欧洲的战局,中国官方报导最多的还是欧战,以及在欧支前的中国人,当然还有那些在利比亚为意大利卖命的中国人。
    意大利国内经济虽然被战局所拖累,虽然石油产业的兴起为国内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地中海上的德国潜艇时刻威胁往来的油轮。同时,为了应付阿拉伯人,意大利人开始征召在非洲工作的华人劳工入伍,在利比亚工作的华人劳工约5万人,他们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工作,他们将利比亚为数不多的就业岗位抢空后,现在又干起了雇佣军。阿拉伯人的主要对手随即由意大利士兵变成了中国雇佣军,双方开始在利比亚上演起了石油的争夺战。
    意大利开始对中国人进行武装,通过简单的训练这些人表现出了比意大利士兵更加优秀军人素质,最重要的省钱,鉴于意大利目前的经济形势,一切都必须与经济效益挂钩。意政府对此中国雇佣军很满意,杨洪森对此也很满意,因为他能从实际的战果中得到足够多的好处。
    国内在进行报导时有意无意的将所谓的敌人给忽略了,而中国人看重的也只是个结果。
    11月(俄历十月)形势急转,以列宁、托洛斯基为代表的了俄共发动政变,推翻了以首的资产阶级政权,一个代表无产阶级的苏维埃政权宣布成立,中国政府立即做出了反映。在湖北进行视察的孙中山当即向取得革命胜利的俄共领导人列宁同志发去了贺电,祝贺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中国驻俄大使宋万理向苏维埃政权提出废除南京政府建立之前与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且希望中、俄重新签订一份新的条约。
    俄共就此召开政治局会议,中国政府的这一要求在2月革命爆发时就曾提出过,但是被当时资产阶级政权予以拒绝。不过此后不久,中国南京政府宣布废除1916年之前与沙俄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同时对沙俄时代侵吞的国土提出了领土要求。这一期间新生的中国政府应朝鲜革命党之请求出兵朝鲜,这件事就一直放在那里,直到中国迫使日本停战,此事才重新提到议案上。
    俄国在中、日朝鲜时曾帮助日本收集情报,期间还曾趁机派兵进入东北打算混水摸鱼。中、日停战后,中国人自然就开始收拾起那些不请自来的俄国客人,俄军无心恋战,很快就退出了东北。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远东俄军士兵开始进入中方领地进行抢掠,开始只是小的冲突,后来中国野战军加入后就成为大冲突,甚至发展到中国派出飞机轰炸俄国远东军港。不过此事经过英、美调停后双方罢兵言和。
    俄共这次的会议不但对远东的问题进行讨论,还对西边的问题进行处理。在远东问题上,基本上达成统一的认识,即废除不平等条约,放弃在华一切利益。至于中方提出的领土要求,党内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以列宁为首的代表认为沙俄在华侵占的土地可以部分或全部归还中国,以布洛宁为首代表则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对于中国之后可能在远东展开的军事行动他拿不出什么意见,托洛斯基则提出可以分阶段解决,将中方提出的领土要求压后处理。托洛斯基老成持国的建议被最终采纳。
    第九卷 保平争胜 第二十八章 一群公鹅
     更新时间:2009…3…17 16:33:56 本章字数:2969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后,远东的问题并不是新政权马上要解决的。苏维埃政权要先将西边的问题解决后才能解决东边的问题,虽然如此,宋万里从莫斯科发回电报仍然让人振奋。不过杨洪森此时却与英、法、美的公使在一起。
    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向协约国提出和平建议,但是协约国仍然需要俄国在东线牵制同盟国军队,为此苏俄政府便与德国进行和平谈判。德国人开出了苛刻条件,而苏俄政府对德国人的条件开始进行研究讨论,直到1918年3月3日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按照合约,苏俄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全部,百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给德国,并赔款60亿马克。
    协议的签订达到用空间换时间的目的,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
    1918年4月苏俄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京政府的宣言中称“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给中国人民以后,建议中国政府就废除1896年条约、1901年北京协议及1907年至1916年与日本签订的一切协定进行谈判。”
    在苏俄政府发布宣言之后,中国各界对苏俄政府抱有极大地好感,在武汉视察工作的孙中山指示杨洪森尽快苏俄政府复交。
    复交,杨洪森正在琢磨着如何对付这个还没有强大起来的新生政权。
    “各位,这份是苏俄政府的声明,而这份是总统的电报,你们应该知道我把大家请过来的意图了吧。”
    法国公使说道,“那么总理将要怎么做呢?”
    杨洪森挥了挥手让闲杂人等都离开了办公室,这才起身掀开了一张世界地图,“各位你们看到了什么,一个社会主义无产阶级国家在这里诞生了,多么幅员辽阔的国家啊!”
    美国公使笑道,“总理先生,你不如直接把你想说的说出来。”
    “这个国家的诞生将会动摇你们的世界。”
    “应该是我们的世界吧。”英国公使说道。
    “不,不,先生们,是你们的世界,不是我们的世界,欧洲在未来将会变成红色,工人将成为国家的主人,而你们这些蛀虫该怎么办呢?”
    “总理先生,请注意你的用词。”法国公使不满地说道。
    “布尔什维克的目标的是解放全人类,当然第一步首先从欧洲开始,谁让他是近代文明的发祥地,他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有着成千上万可供发展的工人群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