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逸史- 第18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军队的发展须适用形势的发展需要,为了战争的需要而进行必要的改革改组变动那是很应该的,我认为此事应该宜早不宜迟,越快越好。”吴命陵道。
  “这一件事情我将在召开的军事委员会上讨论,这次防御战中我军涌现出许多的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很值得欣慰,对于他们的付出,该提的提,该升的升,该奖的奖吧!过几天让古华与许仑他们回来一趟,讨论一下我回南宁后的工作安排。你这几天也准备一下,在会议中你有什么意见与人选到时你也说说!”林逸吩咐道。“好了!我们的周部长来了!”他又展出好看的微笑道。
  吴命陵回头见清瘦的周炳坤手拿一个文件夹匆匆走来,步履稳健,但脸上的愁云弥布,说明他正满腹心事。
  “周部长,天塌不下来!我可不愿见你副这愁眉苦脸的样子!来!这边坐!”林逸先一声打招呼道,并开始帮他倒茶。
  “报告林主席!后勤部部长周炳坤向您报告!”周炳坤立正敬礼。
  林逸示意让他坐下道:“这段时间,周部长辛苦了,头上白发又添多了几根,你也要多注意身体啊!”周炳坤比林逸大十多岁,人已近四十,这几年为人民军的后勤工作日日操劳,苍老了许多。
  周炳坤感激道:“谢谢林主席关心,能为人民党、人民军、人民根据地做点事,什么都值得!”他是早期海南府城琼台讲武堂的几个教师之一,那时讲武堂的教师名义上是教师,实质上跟学生差不多,在讲武堂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也是边学边教,许多教材都是林逸编写的,他们都是先学后教。这几个教师中,周炳坤与伍则凯(现在人民军第6军军长)是林逸最赏识的,他们俩都是西洋教堂收养的孤儿,天资聪明,受过一些西洋教育。
  “你随便说说吧!人民军后勤补给方面到底严重到一种什么样程度了?”林逸故作轻松道。
  “好的!这是后勤部统筹出来的数据,林主席先看看,我也一边说说。”周炳坤正色道。
  “人民军后勤部各军需库库存龙族05步枪五万支,子弹一百万发,手榴弹五十万枚,各类火炮五百门,炮弹五千基数。”周炳坤初略口述道,“其它一些如军服、干粮、帐篷等等之类军需品我就不一一述说了,报告上面我都列出清单了的!”
  “周部长你用一支数量的部队配套实例说明一下吧!”林逸皱眉道,这种枯燥的数字不能给予人直观的想象。
  “好的!如以我军二十万部队为基数配套,子弹不够每个士兵配发10发,手榴弹每人配备不到三枚,而炮弹不够全军炮兵部队同时炮击一个基数。而库存的龙族05步枪与火炮,则不够配备两个军的装备。整体上说,就是后勤库存支持不了我军再发动一场军以上规模的战斗。“周炳坤严肃道。
  “严重到这种地步了吗?”吴命陵再一次讶然道。开始林逸说严重,因为没有一个实体的参照物,感触不深,现在有周炳坤举例说明,那种印象直观了,自然对他的冲击巨大。
  “难道我军的军企业就没有再生产了?他们不是还在日夜产出吗?”吴命陵追问。
  “是的,我军工企业是还在生产,但人民军各部队不是也还在作战吗?现在后勤军工企业的日产跟不上人民军的日耗,又怎能计算在内呢?可能不尽快想出一些办法,再过一段时间,情况将更加不妙,各军工企业已无原材料接给生产了。“周炳坤越说越愁道。
  “这事先放一放再说,无论如何,后勤部首先得保证粤西战场与川南战场后勤作战需要。人民军、湛江市议会、联军三方的谈判很快就会有结果了,这原材料紧缺的问题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慢慢再想办法吧!”林逸头痛道,“你们先下去吧!过几天召开军事会议,你们也作一下准备。”
  吴命陵与周炳坤见林逸情绪低落,知道他烦恼,只恨自己不能为他排忧解难,轻声告辞一番,默然走了。
  几天里,林逸又分别找了一些将领谈话,并安排了一些准备离开的工作,而雷州半岛人民军与联军的对峙依然毫无进展,但人民军、湛江市议会与联军三方的谈判却由于人民军的适当让步,现在有了初步协议,待三方的最高指挥部签字后即可生效。
  正如林逸所设想的那样,湛江市议会只能做一个“好好先生”两头不得罪,人民军同意联军继续租借湛江市军需专用码头,而联军海军则放行除成品武器之外的任何运往人民军根据地货物。
  公元1855年7月28日,在合浦县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的军事会议室里,林逸主持召开了三总部主官及人民军第二军、第三军、第七军的军长、政委、参谋长参加的军事会议。林逸的秘书杨莘与军事顾问吴命陵列席会议。
  会议的开始,林逸与周炳坤分别作了人民根据地经济形势报告与人民军后勤形势报告,主要摆明了当前人民军面临的种种困难。这两份报告令在座的各位将领大多惊讶不已忧虑不已。趁此时机,林逸让吴命陵代替自己作当前粤西战场的军事形势报告,他最后总结说:“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不得不修改我军的战役目标:既然我军无力再度发起进攻,驱赶联军下海已不可能,我们就努力维持当前这种相持不下的状态吧!我宣布人民军合浦——博白防御战结束,大家有意见吗?”
  下面一些激进的少壮派将领由于先听了先前的经济形势严峻报告和后勤补给困难报告,尽管心中极不甘心情愿,却也只能万般无奈地接受了。
  林逸接着道:“既然人民军今后一段时间转为休整阶段,我准备回南宁!”他扫视大家一眼,各人的反应尽收其眼底,除少数几个早知悉其决定的人外,大多数颇感意外。
  “我回南宁后,有关粤西的工作安排,我提议由许仑将军任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总指挥,古华将军任副总指挥,同时两人晋升中将军衔;另古华将军兼任雷州半岛指挥部总指挥,许仑将军不再兼任第二军参谋长之职,由人民军第5师参谋长彭辽担任第二军军参谋长之职,并晋升上校为少将军衔。”林逸抛出一份人事安排道。
  有关在粤西战场上一些有功之臣的晋升,由政治部提供了一份详细的名单,出少部分作了一些微调外,其余的大家一致通过。
  最后,林逸提议的另一份人事任免名单也获得一致通过:晋升吴命陵上校为少将军衔,并担任人民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王学范辞去第二军军政委职务,担任人民军总政治部副部长职务;晋升薛青中校为上校军衔,担任人民军第8师参谋长之职(吴命陵本想让薛青进总参谋部作战室时,但林逸想先让他下去煅炼一段时间再说。)。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返回南宁
     更新时间:2008…12…14 2:42:38 本章字数:7705
  
  明天就要回南宁了,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的事安排妥当后,林逸人也轻闲下来,他在厢房小院子里看着报纸。政务秘书何方送上来的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他也懒得去审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也不忙着做决定,那堆文件里面的许多内容和观点对于他这个从后世来的人来说,显得相当幼稚可笑。
  昨天晚上,陈艳与仙子姑娘不约而同地来找他,令他好生尴尬,左右为难之中,他穷于应付。无论是触及陈艳那深情款款的眼神,还是转向仙子姑娘那审势嗔怒的目光,都令他产生一种在油窝里煎炸的感觉。
  “抗击外侵民众慰问团”按计划要提前一天回南宁,但陈艳却不想那么早回去,她想与林逸一起走。林逸没有答应,这一路同行,还不知会生出什么事端来,他可不想搞得满城风雨!何况当时还有一个仙子姑娘在旁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他是怎么也不敢答应的。陈艳实际上也并未强求一定要与他同行,但她想留下来与林逸欢好一番倒是渴望无比。
  仙子姑娘想是感觉到两人之间的暧昧,直至陈艳告辞离开后,方怒对林逸道:“我明天将去雷州半岛慰问演出,你回南宁时,我就不送你了,想你也不稀罕我去送你,你自己多保重吧!”说完也转身走了。看到先后离开的两女的背影,他苦笑不已。
  今天一大早两女一南一北分别离开合浦,林逸都未去送别,今早要走的还有一批回南宁的各部门先遣人员。在合浦县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的临时驻地,随着一批批人员的离去,亦渐渐冷清下。由于粤西战场的东移,由许仑将军担任总指挥的南宁防御作战指挥部也随之东移,整个指挥部迁往了高州府。现在这临时指挥部大院内,仅剩下人民军四大总部的随行机构了。
  “林主席!外面有大一班的记者要采访你,你的意思是&;#8226;&;#8226;&;#8226;&;#8226;&;#8226;&;#8226;?”杨莘从长廊过道走来问道。
  “采访?”林逸想了想道,“采访我就免了吧!让他们多采访一下基层官兵吧!”
  “林主席,这次这班记者聚在一起,主要想采访一下军队高层的将领和军队的动态。”杨莘补充道。
  “这样啊!你让参谋部安排一下吧!不是政府与军队早就实行新闻发布会与新闻发言人制度了吗?前段时间因为军事保密的需要,一直未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在这防御战也结束了,你就让吴命陵负责一下,搞个记者招待会吧!”
  “好的!我马上通知吴命陵!”杨莘答应,又转口道,“只是&;#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只是什么?有什么话直说,你怎么也婆婆妈妈起来了?”林逸瞪一眼杨莘道。
  杨莘下定决心道:“只是有两个持蓝本记者证的记者很难缠,他们执意要采访您,秘书办公室很难推托啊!”
  “蓝本记者证?”林逸醒悟,皱皱眉头想想道,“好吧!你让一个持蓝本记者证的人进来,另外一些记者在外等候,采访完后,让他们资源共享吧!我只能给两刻钟的时间!”
  蓝本记者证是人民根据地政务院文化部根据林逸的指示,依据《临时新闻法》而制定的采访资格证制度,它设置一定的名额数量,所有的记者们考试获取,三年为一换,只有拥有特别记者证的人,才有资格采访相当级别的政府主官,而且任何官员不得无故推托采访。
  一炷香的时间后,杨莘再次从长廊过道走来,后面跟着一个气质雅秀的妙龄女子,她样貌娟秀,瓜子般的精致脸庞绝没半分可挑剔的瑕疵,轮廓分明若经刻意雕削般,身段苗条美好,因快步行走而急促起伏着的挺耸酥胸荡着一阵阵波浪。
  林逸瞟了一眼,眼神疑惑,他赶紧站起来,修长完美的身躯极度舒展开来,如松般地矗立着,脸上荡漾着的微笑优雅而迷人,炯炯有神的眼睛闪闪发亮。
  “林主席,这位是《人民报》记者肖莹。”杨莘介绍道。
  “你好!肖记者,欢迎你!”林逸面露微笑,主动招呼道。他心里却在奇怪:“这根据地什么时候有了女记者了?而且还是一个大美女呢!”
  “您好!林主席!打扰您了,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采访。”肖莹甜甜问候,她那银铃般清脆的声音煞是好听,水灵灵的眼睛大胆地直视林逸,没有一丝当代女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