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逸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华逸史- 第3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片,血窟尸岸,厥状惨然!
  捻军人少弹尽,粮竭援绝,火烧无立足余地,张宗禹只得率部选择向东突围,东面是大海,人民军未作认真包围!
  远远地传来追兵的声音,前面是大海,张宗禹抱定必死的信念,对身边的几位亲兵说:“为何不离开我逃条生路!这是天要灭我啊,我必死无疑!”然而壮志未酬他多么不甘心啊。
  亲卫兵不忍,流泪道:“就是死我们也要跟梁王死在一起!”
  张宗禹见劝说不动,一急之下掏出手枪,“哗啦”一声将子弹上膛,说:“再不走我就开枪了!”
  亲卫兵们无奈,只得各自逃命而去。张宗禹从容地脱下血迹斑斑的战袍,将枪抛入涛涛大海中,像对待老战友一样拍了拍自己的战马,然后重打一下,伤心赶走。
  后面枪声渐浓,张宗禹四面楚歌,一种“霸王别姬”的悲凉涌上心头,几声叹息,一掬英雄热泪,他用战袍蒙头“噌”地一声投入汪洋大海中。
  东面界首地区,另一场歼灭战也正在惨烈地上演着。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围追堵击
     更新时间:2008…12…14 2:43:45 本章字数:6769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的是候;当辽阔的天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已是深秋季节了。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山上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让褐色的苔掩住身上的皱纹。
  这一段日子没有往年秋日里三两天一场的渐渐沥沥几日不停的细雨,没有整天低垂的浓浓淡淡捉摸不定的云层,秋阳高照,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澄清得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下,有一支部队在飞速前进。杨娃的连队就在其中,他们日夜兼程往汾河边赶。在同一条大道上,急行军的还有别的主力部队、地方预备役部队、后勤大队等。几千人的庞大队伍踏起的尘土遮天掩日,每个人身上都是黄的,眉目鼻子也不例外。
  杨娃的连队所属人民军第十三军第52师第156团一营四连,杨娃是上尉连长,部队是个大炼炉,几年前那个神经质孩子气的杨娃已经成长为人民军的上尉军官了!他的老班长成明效与他一样也已是上尉军官,只是跟他不在一个团部,为155团二营三连连长。
  杨娃的四连在这支庞大的如同滚滚向前的泥石流的队伍中就像是一粒石子。一天之后,这粒石子到达汾河南岸,那里已经集结很多部队,大家都急着过河,都急着找渡河工具和道路,到处都在吵吵闹闹,还有的部队因为争抢船只打了起来。人民军第52师奉命前往界首堵击进犯许州的第一路太平军的退路,从汝宁府地区出发赶往界首,路上河流沟壑众多,水网星罗棋布,像这样的事不知发生过多少回了,第52师已过了洪河、黑河、现在正准备过汾河,过完汾河,他们还将再过一条大河——颖河。
  为着抢先过河而吵吵闹闹弄得第52师政治部的人烦不胜烦,每每发生争执都是以团为单位,而各团政治部的人又都护着自己团的人,便只好由师政治部的人出面协调了。
  “杨娃!别看你现在已是上尉连长,你信不信,我照样能收拾你!要知道你来当兵还是我把你拽上的,不然,你可能还在家乡当你的放牛娃呢!”155团二营三连连长成明效恶狠狠地警告,别人说喝水不忘挖井人,他想杨娃怎也得知恩图报吧!
  “老班长!你就让我们先过吧!我们有任务!”杨娃当然记得成明效的好,不敢跟他叫板,嘻嘻哈哈,低声低气道。当年合浦预备役师招兵,负责征兵的成明效指名要他,后来,在合浦预备役师一系列的战斗中,成明效时时处处照顾他,他一直铭刻于心。
  “废话!谁没有任务?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先过?”成明效圆瞪双眼。
  杨娃欺近成明效,粘着他:“老班长!老班长!求求你了,你就让我们先过河吧,去晚了,我们连就只能成团预备队了,那这路不是白赶了吗?”他一边哀求,一边向后面的士兵暗示眼色,后面的人明白,马上行动起来,准备登船。
  成明效一点也不同情,气呼呼道:“你们成预备队,起码还可以听听枪声,闻闻血腥味吧?而我们呢?我们去晚了,就只能抬抬伤员,打扫打扫战场了!”
  “连长!连长!他们动手抢船了!”三连的战士急叫。
  成明效本就被杨娃这个大男人粘得既起鸡皮疙瘩,又怒火中烧,这回见杨娃还来阴的,更是火冒三丈,摔开杨娃的纠缠,大喝:“谁敢抢?谁敢抢,我便把谁搁在这!”并啪啦啪啦地开始拉枪栓。
  杨娃熟悉老班长的禀性,知道火暴的成效明会来真的,连忙抱着他:“老班长!老班长!何必呢?何必呢?不至于吧!”
  两个连队还在争执,后面却传来狠狠地声音:“这条艘船怎么到这里来了?我们找了半天!”
  所有的人停止争吵,只见一个二杠三星的校官走来,脸色铁青得就像阎王殿前便秘的小夜叉。
  “唐部长!”大家立正报告。原来是第52师师后勤部部长唐人朝。
  “你们不知道这条船干什么用的吗?”唐人朝怒目以瞪,“是专门给师部长官渡河之用的。”难怪所有的船都满载而过,独独这艘船无人问津,杨娃与成效明两人脸上开始冒冷汗,他们还以为捡着一个“大元宝”呢!
  “又是你杨娃!”唐人朝指着杨娃极为不满。看来,已是上尉连长的杨娃“名声”还是不太好啊!
  “你们两个连队一个是预备队,一个是后勤掩护部队,争个球啊?要是耽搁了师部长官们的过河,你们负责得起吗?”唐人朝越说越来气,想来他为这条船揪心了好一阵子。
  杨娃与成明效默不敢出声。“唐部长!师长已过河,师长令这艘船给他们用!”一个师部警卫跑来报告。
  喋喋不休的唐人朝一怔,悻悻道:“你们两位给我记住,战后我再找你们算账!赶紧抓紧时间过河!”
  “欧!谢谢唐部长!”杨娃大喜,跑近唐人朝,一把抱住,就欲把他那就像吃了大蒜后一样臭的嘴往唐人朝脸上拱。杨娃每当兴奋时,就会神经质表现的习惯还是没有丝毫改变。而成明效则矜持许多,只是在脸上堆满兴奋。
  “放开我!放开我!啊!不要把嘴靠近我,不要把嘴靠近我!”唐人朝暗恨自己死记性,怎把杨娃的神经质习惯给忘了呢?“不给了!不给了!这艘船不给你们用了!”他歇斯底里,几近抓狂。
  与以前相比,杨娃神经质反应的时间短了许多,他忙不跌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唐部长!”一边对战士命令:“还不快上船!”
  杨娃四连的战士纷纷上船,而成明效三连的士兵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往船上挤。
  “不准挤!不准挤!你们两个连各上一半的人!”唐人朝见又不像话起来,喝斥。协调好两个连过河后,他才狠瞪杨娃一眼,右手不住擦拭被杨娃那臭嘴拱了一下的右脸颊,恼怒而去。
  杨娃接触唐人朝那犀利的眼神,心颤颤,低下头,别过脸去,待唐人朝过远后,才走近老班长。“老班长!少抽点旱烟!我那给你留了一条‘新绿’烟,你省着点抽!”
  “看你!军衣又破了,也不知缝补一下!来!我跟你换一件!”成明效慈爱地端详着,杨娃长大了,有胡子了。
  ……
  第52师先头部队——第154团一营率先赶到界首后,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确定太平军过去没有?经侦探,三万太平军还远在北面离界首城五十里的石槽一带,他们赶紧前至界首城北面十里的纸店镇构建防御工事。不久,第52师大部队赶到,但随同到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南面太平军章王林绍璋一部一万余人正浩浩荡荡向界首开来。
  第52师根据军情的变化,及时调整部署,原来三个团本欲一道成“品”字型构筑防御工事,现在只得分开改为二前一后的防御阵式,前面两个团负责阻击南下撤退的太平军,一个团负责阻击北上接应的林绍璋部太平军。由于敌人多,任务重,第52师不敢留预备队。如是,杨娃与成明效的两个连都捞到了仗打。只是杨娃连所在的第156团在前,而成明效连所在的第155团在后。
  “老班长!多保重!打完仗后,我请你喝酒!”杨娃临别时颇为动情。
  “杨娃!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太冲动了!你的那房媳妇我已帮你瞄好了,待打完仗我便告诉你那闺女的花名!”听到要喝酒,成明效鸡毛疙瘩又起,他可受了杨娃酒后那神经质表现。
  杨娃晕乎,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到娶媳妇上面去了?他闹着大花脸,不再搭理成效明,羞涩而走。
  “这孩子!还害臊呢!”
  第一路的太平军三万人,加上接应的林绍璋部太平军一万人,总共计四万人,而人民军一个师阻击,两个师追击,总计人数一万七余人,约二比一的比例,人民军以少打多,还欲歼灭敌人,事情太玄乎!
  下午,人民军第156团一营隐蔽于驿道两侧的树林里,准备伏击南撤太平军的先头部队。由于人民军个别部队(其实就是杨娃连队)过早暴露,南撤太平军先头部队三千余人只有五百人进入了伏击圈中,其它部队略经接触即缩了回去。伏击失败,第156团一营迅速回撤,回到自己的主阵地,准备正面打击敌人。
  第52师一前一后两个阻击阵地相距二十多里,中间处恰巧隔着界首城。遥闻界首城内,人声鼎沸,骡马长嘶,车轮滚滚。原来,人民军的政工与后勤人员赶到界首城后,与当地的人民党地下组织取得联系,马上发动群众,一经动员,许多百姓即通宵不眠,连夜为人民军筹备木料、麻袋。待人民军地方预备役部队进入城内,他们早把各种物资装上大车,停在街头路口,部队一到,即可出动了。
  下午五时,南下的三万太平军大部到达人民军纸店镇防御阵地前沿五里,他们相继投入进攻。由于时间紧迫,人民军第156团与第154团还有放多工事尚未完成,只得阻击敌人与修筑工事同时进行。各团部乃至于师部所属政治机关人员,纷纷深入连队,协助连队进一步加强动员工作。
  根据分工,第52师后勤部唐人朝部长前往纸店镇左侧方村阵地指导工作,好巧不巧,那里正好是第156团一营四连——杨娃连队的防御阵地。唐人朝骤见杨娃身影,迟疑神色一闪即逝,旋跌下脸色,正正经经地指导工作,但不管杨娃怎么讨好,他始终坚持与杨娃保持适当的距离。
  方村是纸店镇左侧的正面防御地段,为太平军南下首经之路;方村东侧是长达二千公尺的弯形丘陵地带,丘陵突出部有四个高地,为杨娃部所在的一营负责防守;西侧便是纸店镇了,为全师防御重点之首。
  天暗淡下来,一丝丝深秋的寒意袭人。太平军沿颖河南下,直逼纸店镇警戒阵地,随着一阵激烈的炮响,纸店镇前宽阔的田野顿时隐没在滚滚烟尘之中,前哨战终于打响!
  半小时后,前线报告太平军开始投入的兵力多达五千余人,他们以两个方阵,向154团阵地发起两次冲锋。第一次两路冲击,被第154团一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