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27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老爱卿进言之有理”李世民听出了李靖话中的意思,称赞道。
    李靖如此一说,一下子没有人站出来发现不同的看法。
    “李老爱卿,你说此战我们应动用多少兵力?由何人领兵为佳?”李世民走下御座,站到李靖面前问道。
    “陛下,此战以臣的想法,所派军士至少要在十万以上,至少由何人领军,相信陛下已经有了人选,不必由臣提议了”李靖朗声说道。
    “十万以上?。从李靖口中说出的这个数字让朝中许多人大吃一惊,要知道,现在的高昌所有人口加起来也不到五万人,要对五万人口的高昌开战,动用十多万的兵力。这也使人想到对付来犯的吐蕃三十余万大军时,李靖只提议用五万应对。
    这两者的想法相差太悬殊了。许多人一下子想不明白。
    一次出动十万人,自贞观朝以来。唯有李靖当年指挥的平定吐谷浑的战役,按李靖的意思,那这战也是要和吐谷浑之战一样的打法了?!
    “李老爱卿所说,甚合联意,还有谁有不同看法?”李世民点头称道后,再问诸臣。
    见没人再出来发表意见,李世民用力地一挥手,差不多吼道:“联决定发兵证讨高昌,开战是不二的选择”   
第三十一章 重兵出击
    二及十二幕十月末,李世民下发《讨高昌诏》,诏文口!※
    “明罚敕法,圣人垂惩恶之道;命将出军,王者成定乱之德。故三苗负固,虞帝所以兴师”而高昌翅文泰,犹为不轨,敢兴异图,事上无忠款之节,御下逞残忍之志。往经朝竭,备加恩礼,貉壑难满,曾无报效,禽兽为心,遽怀凶狡,诏命之严,禀承之诚既阙;王人之重,祗敬之礼亦亏。
    今遣交河行军大总管吏部尚书侯君集,副总管兼特卫大将军李翼,副总管、右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行军总管、特卫大将军契芯何力等,董率众军,宏宣庙略,乘驿进路,同会虏庭,”若文泰面缚军门,泥首请罪,特宏焚摔之泽,全其将尽之命。自徐臣庶,弃恶归诚,并加抚慰,令各安堵。示以顺逆之理,布兹宽大之德。如其同恶相济,敢拒王师,便尽大兵之势。以致上天之罚。明加晓谕,称联意焉
    全文一千多字的《讨高昌诏》,严词切责,气势如虹,把姆文泰说成是一个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小人,甚至险恶之人连禽兽都不如,全天下人皆可讨之,太唐出兵是顺应天意和百姓的呼声。此次大唐出兵针对的只是罪魁祸首翅文泰一人,只要翅文泰伏首,其他诸人都不会追究。
    更是要其他诸势力不要插手,特别是最后的,“如其同恶相济,敢拒王师,便尽大兵之势”就是明确告知其他部落或者小国,这次大唐要教的,只是那不听话的鞠文泰,与其他小国或者部落无关,若有人敢支持鞠文泰,与高昌同流合污者,大唐的铁血雄师便会不客气地攻到他们的头上来。
    第二日兵部下发的出征军令中,却出现戏剧性的一幕,以兵部名义任命的出征诸将,阵容不是一般的庞大。令中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节度诸军,以李业诩为副大总管同时领伊列道行军总管,阿史那社尔以副大总管同时领金让。道行军总管,契芯何力领双河道行军总管,苏定芳领弓月道行军总管,郑仁泰领契山道行军总管,执失思力领黑水道行军总管。
    李业诩手下的郭孝恪被任命为高昌道行军总管,牛进达为轮台道行军总管。第二卫军的上官怀仁被任命为北庭道行军总管,第三卫军的薛孤儿被任命为流沙道行军总管,程名振领银山道行军总管。
    唐代行军总管的任命都是攻击目标地命名,从这份不同寻常的军令中可以看出来,此次大军出征的目标地,并不是简单的高昌国,将是更远的伊列河一带。从行军总管的任命上也可以看出来,用于正面攻击高昌的兵力还是占少数,大量的兵力所攻击的目标。还是天山北,伊列河到金山一线,这一带有西突厥欲谷设牙帐所在的镞葛山,还有欲谷设所领的五咄陆所分布的地泯
    更有一点让朝臣们吃惊的是小此次出征大军共有十五万人,超过任何一次出征兵员的人数。
    出征大军由由第一卫军全部,第二、第三卫军大部为主要兵力组成,三大卫军共十万人,另再从关内、陇伤、河南、河东道征发十万府兵,五万随大军出征,另五万填补几大卫军出征后京师守卫空虚的情况。
    这只下发到军中的军令,强烈地传达着一个消息,那就是此战的首要目标是欲谷设所领的西突厥部,次要目标才是高昌王翅文泰所辖的高昌国,而且这几个攻击目标是志在必得。
    两仪殿内,出征的所有行军总管都被李世民召来议事。
    除这些待出征的将领外,在座的还有特进李靖,左仆射房玄龄,司空长孙无忌,兵部尚书李世勃,刑部尚书李道宗,户部尚书唐俭等,明显就是一次御前的军事会议。
    看着殿内站的满满当当的大臣和各高级将领,李世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各位爱卿,年后我大军即将出征,所有事项都已经在准备之中,此次议事后,诸位即在军中待命,随时等候朝廷出征的诏令下达,有任何事,都可以在提出来
    “陛下,臣想知道年后即开始准备的粮草情况如何了”作为这次十五万大部和主帅,交河道行军大总管的侯君集,第一个站起来发问。
    依房玄龄、侯君集还有李业诩的建议,朝廷在年后即开始大规模地往凉州以远一带运送粮草及各种军用物资,只是作为吏部尚书的侯君集并不知道其中的详情,在出征诏令下发前,作为大军主帅的侯君集对这样的问题必须要弄清楚。
    此次能领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职,侯君集可没少在李世民面前磨蹭,因
    例二”劲要助李靖筹建军事学院,领军人物之选卜,李世民刀集和李道宗两人之间进行选择,最终侯君集在与吐蕃一战中优秀的表现,让李世民决定让侯君集作为领兵的人选,当初作为侯君集副手的李业诩,这次毫无悬念地再次当上了这次副大总管之职。而曾自立为都布可汗的阿史那社尔,当时势力最强大之时,所居的地方,也就在这一大块地方,如今西域各地,还散落着许多阿史那社尔的部族,李世民这次让阿史那社尔领第二副总管职,也是经过一番慎重考虑的。
    另两位突厥归将,契芭何力和执失思力也同样有幸出征。契芯何力因李靖和李业诩的大力举荐,再加上其内附之前族人也是在这一带生活,对地形熟悉,也早就是李世民心中领兵的将领人选之一。执失思力多年在草原上生活,习惯了这样的作战环境,也被作为行军总管之一。其他诸师的配置上,李世民也是在听取了李靖、李世勋,当然还有侯君集、李业诩的意见后才决定的。
    “唐爱卿,即由你来讲讲粮草准备的情况”李世民听了侯君集的提问后,看着在一旁想站起来作答的户部尚书唐俭道。
    “是,陛下,臣领陛下旨意,在年后即开始准备出征大军所需的物资,共计转运各类粮食一百万石,其中三十万石已经运抵瓜州,二十万石运至肃州,二十万石运至甘州,余下的都在凉州;战马的草料,一部已经送至肃州、凉州,可供十万匹军马食用三个月,余下的一部分在兰州;从青海征用牲畜五十万头,也已经赶至凉州;另从青海及凉州、甘州征用军马计三十万匹,随时可交付军用,”
    唐俭像背书一样,把这些复杂的数据在李世民及诸大臣和众将面前说出来。
    一些不知情的将领,对朝廷已经作出了这样周密的安排感到惊奇不已。一般出征,粮草都是随大军走,数量庞大的后勤物资供应也使得行军速度奇慢,而这次出征,大量的物资已经先一部往前方运送,那大军出征之时,只需要带上一路行去途中所需的物资即可。
    更有一点让出征诸将都欣喜的是,那就是刚才唐俭所说的军马的数量,从青海一带征用了三十万匹,而大军从长安出发,不可能是步行的,肯定都配备战马的。也就是说,这次出征所动用的马匹将达到五十万匹以上,是兵员人数的三倍小这也是大唐对外征战以来,所动用马匹数量最多的一次。
    听了唐俭不家絮絮叨叨讲各种物资的准备情况,一些将领们已经露出按捺不住的激动,这一战的规模,那会是无比的巨大。他们被选入出征将领的序列里面,深感幸运,也为没有机会出征的段志玄、张士贵及另外几名将军而感到婉悔
    “好,唐卿办事还是挺有效率,大战在即,还有许多的物资要转运,不得懈怠”李世民脸上也是露出了满意的笑。为了即将开始有战役,动用了数万民供,历时近一年,将这么多的物资先一步转运往西北,大军可以快速开拔,抵达瓜州以远后,不必等待行程缓慢的粮草物资,即可以当地取用,马上投入战斗中,这一点,将会让所有的敌人大吃一惊的。
    “陛下,臣有提议”契芯何力起身说道,“我们此行若要从莫贺延硅过,那所要准备的东西将会更多”看着诸人都把眼光看着自己,契芯何力稍稍的有些紧张,但还是继续说道,“过莫贺延硅攻击高昌及更远,是最好的造反,但莫贺延页内虽然有数个水源,但极难寻找,即使数次进出的人也不一定能再次找到水源,所以我们要准备一定数量的运水装置,要保证至少十五天以上的水量”
    契苞何力的话一出,让李世民皱起了眉头,十数万大军若全部从莫贺延横过,那所需的水要多少?运输水源的车类要多少?这将会是个庞大的数字。
    “陛下,将作少匠姜行本,极善制作各类器具,其手下所率一般能工巧匠,应该能解决这个事儿”李世助起身说道。
    “好,即让姜行本领将作监工匠编入出征军中,所需器具,优先安排”听李世劫这样说,李世民即明白其意。
    接着众将们又七嘴八舌地问了一堆事儿,作为皇帝的李世民,还有相关负责的大臣们也都尽量作了回答,随后也都散去。
    李世民留下李靖、李世助、侯君集和李业诩一道再商议事儿。而此时,内侍们已经在两仪殿内挂起了巨大的军事地图,,   
第三十二章 出征在即
    各个爱卿,此的要如何打,你们可以各沫只见”李”引町贮身,率先来到地图前。
    李靖、李世勃,侯君集和李业诩也跟着来到地图前。
    “陛下,依老臣所想,此战最关键的布置,那就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欲谷设所领的西突厥各部力量!”见所有人都将目光看着自己,李靖也不客气,拿起案上的一根棒棒,指着地图上标示的各地说道,“欲谷设牙帐在伊列河北约一百余里的镞局山西,从高昌城过去,还有近六七百里的路程,要出其不意地攻击,并消灭其大部,难度非常之大,所以依老臣建议,过莫贺延碴后,我大军一定要分兵,一路取高昌之境,一路进取西突厥之地”
    李世民和其他诸人的眼睛都随着李靖手中那根指挥捧在移动,没有人开口问询。
    “高昌数万之众不可惧,以我三四万兵力就可以解决,甚至我大军抵达之时,高昌王会开城纳降也不定,而我大军最重要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长途奔袭欲谷设有牙帐,即使不能将欲谷设抓获,也要将其有生力量大部消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