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军魂- 第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人口基数小,即使大力鼓励生育,几十年内,甚至百年内,也不可能出现人口爆炸式的增长,现在还是战事不断,而战争是要大量死人的。
    李业诩梦想着的征战四方,所需要的兵将无数,伤亡比例也不会低,且征战后的移民、人口自然迁移等一系列后续政策,对人口的需求也不低。
    按照李业诩的观点,占领一个地方就要大量移民,攻占的地方都要建立稳固的统治,不然打来打去,也只是白忙活一场。
    两位大佬听了继续沉思。
    “贤侄,还有吗?接着说,”房玄龄示意李业诩道。
    “祖父,房伯父,这些事翼讲不出来更多了,只是还想说说募兵的事,”李业诩觉得前面这些事讲的差不多了,应该说说关于募兵的事了,而这个是李靖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武将支持,文官反对的争论焦点。
    “战争是造成人口大量死亡最重要的原因,但很多时候征战又不可避免。就如眼下,四夷未服,天下不能说安定,虽说贞观三年到四年间,祖父率军平定突厥,但北胡部落众多,此消彼长,突厥如今势弱,却还有铁勒、薛延陀、契丹、靺鞨等非常多的大小部落,还有更强大的吐蕃和吐谷浑,这些部落在很长时间内还将是威胁大唐国境安全和百姓安定的主要敌人。而如今,大唐军队还以府兵为主,闲时务农,战时出征,战力不强。因此,必须要改变当前的府兵制度,逐步推行募兵制,以新式方法训练,大幅提高战斗力,打造成一支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战力超强的军队。战时能快速集结,任何条件下都能出击迎敌…”
    “这是翼为这几件事所写的材料,详细的表述都在其中,”李业诩把自己所写的材料拿出来,交给李靖。
    李靖却示意交给还在沉思中的房玄龄。
    来房府前李靖没告诉李业诩此行为何,是怕他有负担,一些话儿不敢说出来。
    房玄龄从沉思中清醒过来,从李业诩手中接过写就的材料,仔细地看了会。
    然后站起身,一脸肃容,郑重地拱手一拜,“贤侄一番言论,乔受益非浅,请受我一拜,我定会将此番言论写进奏疏。”
    吓的李业诩赶紧从座上跳起来,作礼道,“伯父折杀侄儿了,”瞅瞅李靖,却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
    “药师,贤侄之才,实出乔意外,难怪深得皇上赏识,日后啊,前途无量,成就当不在你我之下,”房玄龄笑呵呵地对李靖说道,又露出一丝惋惜的神色,“可惜啊,我家淑儿没这个福份了。”
    “皇命如此啊,玄龄,不说这个了,我们再讨论一下奏疏的情况…”
    “还有募兵之事,我们商量一下!”
    李业诩这才知道,原来是李世民授意房玄龄和李靖,让他们把开发南方和实行募兵制等问题写成奏议,在新年朝会上提出来,让众臣商议,当初自己在李世民面前卖弄般的一番高谈阔论,竟真的让皇帝和朝臣们有了这个心思。
    这封建社会政府机构办事效率还真不低。
    李靖让李业诩先回府,他和房玄龄再商议一些事儿。
    --------------------------
    李业诩走出房玄龄书房,转头四处张望,外面空寂无人,想必下人们都被赶到外边去了。
    走出园子,往房府大门方向走去。这时,房遗爱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跑了出来,“李家大哥,等等我!”
    李业诩闻声停下脚步。
    胖乎乎的房遗爱跑到身边,交给李业诩一个包裹着东西,“这是我大姐让我交给你的…”
    李业诩打开一看,愣住了,竟是一个绣有并蒂莲的香包,还有丝丝的温暖和淡淡的香气。
    “这是我大姐平常自己佩带的,”房遗爱露出狡黠的笑容,轻声地说,“大姐在看着呢,”转身跑了。
    李业诩观察四周,隐约看到远处一微开的窗户后面露出半张脸,有人偷偷地看着他,正是房淑。
    他可不知道,这大半年来,房淑可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境界。
    房淑一直偷偷地喜欢这个异常俊秀和气的翼哥哥,而一直以来,李业诩对其也不错,前些年也常一起玩乐,少女的心里早已有了那份心思,也终于等到两家定亲的事,心里乐开了花。
    眼看好事马上就要成了,那知道却被当今皇上阻止了,那感觉就像是从幸福的天堂到地狱。
    房淑不知道的是,此李业诩已经非以前她所认识的那个一直对她非常好、异常疼爱她的翼哥哥,而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
    如今的李业诩对房淑只有陌生的感觉,或者可能有一点对漂亮女孩子本能的欣赏,但因为这场政治联姻秀,让李业诩对房淑有些打心底的排斥感。
    可如今,看着手中的荷包,还有远处看着自己的姑娘,李业诩心里还真不知是什么味儿…
    --------------------------------
    随后几天,李靖都让李业诩呆在府里。不断有武将上门,李道宗、候君集、秦琼、程咬金等先后来拜访,商谈关于募兵之事。一连串的高谈阔论,直把李业诩折腾的够呛。
    李恪这闲的蛋疼的皇子,却常找理由上府来,向李业诩讨教兵法和枪法,把李业诩稍稍一点的空闲时间也挤占了。
    李业诩回城后,竟然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连云儿都抱怨,见到李业诩的时候还真少,能和自家少爷说上话的机会更少。
    终于,李靖的事也忙的差不多了,亲自带着李业诩往郑府拜访去了。
    郑府的家人都从老家回到长安了,包括郑燕的父母,还有郑仁泰的妻儿。
    郑仁泰也在府里。
    郑府家人对于李靖亲自上门拜访,很是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大唐第一名将,当朝的尚书右仆射、代国公,为了孙儿的婚事,竟亲自出面说明事由,让郑家人甚至有些惶恐,所有的疑惑也如烟云般消逝了。对郑家来讲,只要李府没有悔婚的意思,那他们也放心了。男儿先有功业,再成家,那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有家人在场,更有李靖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在,李业诩只和郑燕聊了一些寻常话儿,郑燕满腹的相思都写在脸上,眼睛只往李业诩身上瞅,心不在焉地听着众人说话。
    -----------------
    快过年了,这事儿还真多…
    忙忙碌碌中,立春日盛大的庆典活动过去,马上就到除夕了…   
第四十九章 过年了
    “
    “丫头,磨墨,给我准备红纸,少爷我要写春联,还有,一会去弄点浆糊来…”
    “少爷,什么是春联?”正准备磨墨的云儿好奇地问道。
    “…”李业诩无语,这丫头看来没见过世面,连春联都不知道,“就是贴在大门口两边,用红纸写的,写上对句,或者字儿,图吉利,也叫对联…”
    “少爷,挂门口的那是桃符啊,不叫春联,”云儿睁着漂亮的大眼睛,一脸迷茫看着李业诩。
    这时候还没贴春联的习惯?!李业诩:我,晕…
    细问之下,李业诩才知道,这时候的过年,只是用桃木板画上门神,或者写上名字,挂在门首,称为“仙木”或“桃符”,用来祈福和辟邪之用。
    这李业诩明白过来,怪不得曾有一诗中说道,“…总把新桃换旧符…”估计就是这一回事了。
    “没有春联,那少爷就来写这第一幅春联,”李业诩心中很是得意,做别人没做过的事,特别有成就感。
    红纸倒有现在的,快过年了,府里都有准备着。把云儿拿来的红纸剪成几段长的,辅在桌上,略一沉思,挥笔写下了有可能是历史上的第一幅春联:“春临人间百花艳,喜临小园四季安!”
    “少爷,你的字写的真好,”一旁的云儿喜滋滋地看着。
    “来,丫头,把这个贴我们园子的门上。”
    “少爷,你歇着,我来吧。”
    “你够不着,还是我来!”
    主仆两人正贴春联间,李业嗣跑了进来。
    “大哥,娘叫你过去,咦,你们在做什么?”
    “贴春联,过年了,把红对联贴在门上,有喜庆气氛,”李业诩看着一脸惊奇的李业嗣道。
    “嗯,贴着是挺好看的…大哥,你的字越发漂亮了,给我一幅,我也贴到我屋门口,”看到李业诩把春联贴到院门两侧,李业嗣有些羡慕地说道。
    “好吧,我再写几幅,一会拿过去看看祖父他们要不要。”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爆竹声声辞旧岁,红梅朵朵迎新春。”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大哥,挺有意思的”李业嗣在一旁念叨道,这都是后世写滥了的对联,可在这个时代,还是有新奇感的。
    “走吧,”李业诩对乐起颠颠捧着几幅对联的李业嗣道。
    “大哥,”到了前厅,李栎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抱住李业诩的腿,“你带我去府门口看看,很热闹耶!”
    李业嗣进前厅把对联交给了家仆,吩咐他们去贴起来。
    李业诩抱着李栎,李业嗣跟在一旁,兄妹三个来到大门口,看到管家李安指挥着家丁在那里挂两块画有两位神仙模样人物的木板。
    “那是挂门神吗?”李业诩问李业嗣,看看又不像后世的门神。
    不过马上就反应回来---啥门神,后世的两在门神,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现在都还在世呢!
    “少爷,这桃符上画着的是神荼、郁垒二神,”一旁的李安对着李业诩和李业嗣行了礼,接过话题道,“有避邪祛鬼作用”。
    原来这就是刚刚云儿说的桃符。
    家丁把旧的桃符换下来,把新的挂上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李业诩轻声吟出了这首又是一位大家的诗作。新桃换旧符,真就是眼前这么一回事啊…
    “大哥,你又作了一首好诗,你等会,我去把他写下来,”李业嗣飞快地跑走了。
    李业诩有些哭笑不得,自己又不小心当了一会偷诗贼。
    “大哥,晚上你带我去放爆竹,好吗?”双手抱着李业诩脖子的李栎撒娇着说道。
    “好的,一会大哥给你做几个特别响的爆竹。”
    “好勒,”李栎顿时喜笑颜开。
    ----------------------
    唐朝人对过新年还是非常讲究的,在除夕前,人们都要尽量往家赶,以求与亲人团聚,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守岁,习俗和讲究比后世的多多了。
    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朝廷也会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皇帝会在年前给大臣们众多奖赏。不论达官显贵府上,还是平民百姓家,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李世民特意给隐藏着的特战队送来的丰富的节日慰问品,这莫大的恩赐让平时异常冷静的队员们都忍不住激动万分。
    李业诩也安排队员做了丰盛的年夜饭,且破例让队员们可以饮酒,只是不许喝醉。队员们更是欣喜若狂,只是哨位警戒的安排丝毫没有放松,也没有高声狂闹。除了李成和李万,李业诩的其他几名亲卫,也都和队员们一起过年。
    李业诩的父亲李德謇和叔父李德弿也回到了家。
    原来李德謇听了当日李业诩与僧辩法师谈论佛事后,好奇心大起,本想回府找李业诩聊一些佛法上的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