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内总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大内总管-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如是一呆,随即欣喜道:“好词!公子的文才既让如是汗颜,又让如是仰慕!”
王承恩心下嘿嘿傻乐,看来这把他是赌对了,随即面上不动声色谦虚道:“柳姑娘过讲,在下在柳儒士面前班门弄斧而已,雕虫小技难入柳姑娘的法眼。”
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所作《梦江南-怀人》,这词一共有九句。柳如是现下只想出一句,而王承恩念的是第二句。也难怪柳如是惊叹王承恩的‘才华’,诗词本来就是妙手偶得的东西,特别是古代诗词硬强迫自己也是想不出来的,谁知道王承恩这家伙张口就来。
王承恩正想着是不是再来第三句,震震这柳如是,乘胜追击让柳如是对自己仰慕再扩大扩大。可转念一想,一下倒太多诗词出来难保柳如是不生疑,那就得不偿失了。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妞要一回一回的泡,都急不得!
王承恩肚里正翻着坏水,思量着怎么逐步蚕食柳才女的心。柳如是朝着窗户外面,脸色越来越难看,似看到什么事情,让柳如是一脸的凄凉莫名!
王承恩睹到柳如是的脸色一惊,赶忙凑过脑袋,朝窗外一看,只见一个衣裳破烂满身泥垢,脏拉吧唧的十来岁小丫头,跪在楼外楼外面。脏丫头的身边躺着一个中年妇女,已经是奄奄一息,跟尸体一般。
王承恩心中一动,这柳如是少年时身世也是极凄楚,若是自己收养这丫头,难不保让柳如是心里对自己的印象更好,在柳如是面前显示爱心的好机会岂能白白流失!
王承恩站起身,不顾一旁的柳如是惊讶,大步走下楼来,步出楼外楼。王承恩这才看清楚小丫头身边竟然有块卖身葬母的招牌,上面的字体到是蛮娟秀,料想这小丫头也学过点书法。这脏西西的丫头脸上乌黑一片,只留有两条泪痕露出肉色,楚楚可怜地样子让王承恩心下一叹,问道:“小姑娘,愿意不愿意跟哥哥走。”
小丫头警觉的看着王承恩,用泣历地声音倔强道:“你……你得先葬了我娘!”
这时候,柳如是也带着自己侍女小翠下了楼,站在王承恩身侧,看着王承恩。王承恩看到柳如是就站在身侧,更不能退缩了。
“我答应你,马上就好好安葬你娘。”王承恩朝小丫头拼命挤出一个笑脸,装成善良人士。
小丫头终于放松了警惕,朝王承恩磕了三个响头,王承恩一愣,赶忙阻止道:“快起来!快起来!小姑娘,你姓什么?今年多大了?”
小丫头坚持磕完三个头,站起瘦弱得可怜的小身体,朝王承恩道:“我姓董,名小宛,今年十三岁,大哥哥若是安葬好我娘,小宛一定做牛做马报答大哥哥!”说罢,又要磕头,给一旁的柳如是拦了下。
此时的王承恩惊到了极点,现下身体里正翻江蹈海,仿佛一下赤条条地站在冰雪之中,恶寒到了极点——董小宛秦淮八艳之一,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
这娘的老天怎么了!——王承恩哀叹一声,这也太离谱了吧,随便施施爱心,装装善良人士竟然碰到了董小宛!
(手打小说网2。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手打小说网 手机访问:http://wap。2。  电脑访问:2。
章47 雀过拔毛
       反正王承恩跟柳如是的‘约会’给这半路杀出来的,同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给彻底破坏掉了。王承恩本来想拿下柳如是,那想阴差阳错之下收了董小宛,不知道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大帅哥冒辟疆以后会不会跟他王承恩拼命。
不过王承恩敢指着自己良心发誓,他绝对没有推倒未成年少女的兴趣。不管是泡还是收养,反正是救了一个了。若是王承恩不收养董小宛,不知道她会不会就此走上歌妓的道路,然后与冒辟疆相识,最后积劳而死?
王承恩在与柳如是作别的时候,抽出剽窃而来的情诗匆匆塞到柳如是的手中,柳如是看着王承恩的身影欲言又止。
王承恩必须先安顿好难民一般的董小宛。
王承恩随手抱起地上的尸体,这一举动让两个女人眼睛一亮,一个是柳如是,一个是董小宛。王承恩领着董小宛回到驿站,命人将董小宛的母亲好好安葬,按下如何埋葬董小宛的娘亲、董小宛与自己娘亲阴阳两隔的伤心事不表。
容容看着董小宛那满是污垢的脸,因为与泪液混杂在一起,简直成了一副水墨山水画,心疼得命人准备好热水亲自将董小宛洗干净,当容容用水洗掉董小宛脸上的污垢以后,一张粉嫩俊俏的小脸一时间也让同是美女的容容都看呆了。
待到王承恩看着容容带着清洗得一干二净换过容容衣服的董小宛出来,猛吞了一口口水,心中哀叹道,贼老天,怎么给他王承恩送个只有十三岁的‘小萝莉’,这不是诱惑他禽兽不如嘛!
※※※※
王承恩要走的消息,一时间在南京府官员中不经而走,众南京府官员都在思量着怎么给这位崇祯面前的红人、朝中颇有影响力的太监送上点南京‘特产’。
人生在世,不外呼权势、女人、银子。
我们这位崇祯面前的红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大内总管王承恩同志还差权势嘛?
女人呢?开玩笑,太监没JJ怎么推倒?
——看来只有送银子了!
“李大人送来白银一万两、罗大人送来白银一万二千两……林大人送来二万两……总数二十三万六千两。”卫大同念着礼单。
武监们正在将一封封、一箱箱的银子集中存放好。王承恩看着这些银子,心中恼怒到了极点:“这些个贪官!当老子是乞丐吗?”
王承恩继续道:“卫大同!”
“在!”
“告诉这林平之,老子不满意,丫就等着被‘廉政公署’查!”王承恩狞笑着,心头坏水上涌,反正这些官儿的油水全是来源于民脂民膏,不刮白不刮,就算南京城头飞过一只苍蝇,王承恩都要它掉下二两油水出来!
“是!”卫大同应了一声带着几个武监去传达王承恩意思去了。
半响过后,南京府官员们跟卫大同身后颤颤巍巍的来到驿站,见到煞气腾腾的王承恩脚下发虚,直接朝王承恩跪到在地,哀呼:“下官等见过王公公!”
王承恩对于银子的欲望很强、很直接,冷哼一声道:“哼——都当我这个太监是乞丐呢!”
“下官不敢——”群官冷汗直冒,这崇祯身边的红人,不伺候好了自己的钨砂还要不要了?
“林知府,你说说,我是乞丐吗?”王承恩朝着跪倒在地的林知府首先发难。
“下官不敢——”林知府的脑袋都快磕到地上了,他当然明白王承恩话里的意思,继续道:“下官还有两万两——”
王承恩直接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冷哼道:“还有两万两?哼哼——”
“不——不,下官还有四万两。”林知府已经开始肉疼了。
“林知府,你这知府做了几年了?”
“三年。”林知府疑惑,不知道王承恩怎么问他这个问题。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嘿嘿,这句话说得好呀!”王承恩坐在太师椅上摇着二郎腿。
林知府那不知道王承恩话里的意思,他是差点昏厥掉,十万两呀!可是王承恩都开口了,他能不给吗?不给就等着钨砂不保,到时候那找地方捞银子去?
“下官……下官还有八万两。”林知府一边抹汗一边哆嗦道。
“恩,不错,回去拿银子吧。”王承恩继续道:“来两人,陪同林知府一同回去,八万两不是林知府一个人能拿得动的。”
跪倒在地的林知府,直接给两个武监架起来就走。
王承恩看着林知府远去,笑眯眯地看着还跪在地上的群官道:“下一个!”
※※※※
柳如是撕开王承恩在走前塞给她的信,展开信笺,只见一首诗在上面: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这首诗本来是钱谦益所作,写给柳如是的情诗,那想到王承恩动了手脚,现在成了王承恩的。
柳如是读罢这首情诗,不由得娇躯一颤,看到落款,叹道:“王承恩!”
不知道什么时候侍女小翠蹑手蹑脚来到柳如是身边,垫起脚尖看着柳如是手中的信笺。侍女小翠自幼跟着柳如是,在柳如是的熏陶下自然也懂得一点怎么看诗词。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哇!这王公子对小姐有意思咧!”
小翠在旁咋呼,将发呆的柳如是惊醒过来。柳如是听到小翠的话,好似被人道破心思一般俏脸绯红,嗔道:“你这死丫头,看我今儿不撕烂你的嘴!”
※※※※
当夜无话,次日王承恩起了个大早,出到驿站外面活动活动胫骨,却看到小翠匆忙而来。
“小翠?”王承恩道。
“王公子?我正找你有事儿呢。小姐叫我把这个交给你。”小翠从怀中掏出信来递给王承恩继续道:“小姐说了,今日日中楼中楼老位置相见。”
“啊——!”
“你不愿意呀!?”
“不是不是!在下到是很想复约,可惜在下有事务在身,不得不离开南京……”
王承恩话才说了一半,小翠惊道:“你要走?”
“即刻就起程,希望小翠姐代在下给你家小姐道个别!”王承恩说罢,掏出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放在小翠怀中,嬉笑道:“还请小翠姐笑纳。”
小翠看着大银锭,叹道:“要不是看你还蛮大方的,本姑娘才不帮你传话咧!你要走了,都没人陪小姐对诗词了,唉!不过,你这是要去那里呀?”
“上海县!”
(手打小说网2。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手打小说网 手机访问:http://wap。2。  电脑访问:2。
章48 不毛之地
       “他,真去上海了吗!”
柳如是听到侍女小翠的回答,叹了口气,看着窗户外秦淮河上画舫荡起的凌波,愣愣的发呆,随口念道王承恩剽窃她的词:“人去也,人去鹭鹚洲。菡萏结为翡翠恨,柳丝飞上钿筝愁。罗幕早惊秋。”
“小姐……”侍女小翠有点担心柳如是。
柳如是苦笑自言道:“也许他也跟李公子一般,终究逃不过世俗礼法之束缚。”
“小姐,奴婢看王公子不是那样的人。”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短,拿了王承恩一百两,小翠不帮王承恩说话才怪了。
柳如是对小翠的话不至可否,凝视着秦淮河,心中一动,念道:“人去也,人去画楼中。不是尾涎人散漫,何须红粉玉玲珑。端有夜来风。”
这《梦江南-怀人》的其三,就这么出来了——也许,柳如是心中泛起情思,也是创作的源泉吧!
※※※※
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上海地区属华亭县(现今的松江区),范围北到今天的虹口一带,南到海边,东到下沙。
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断淤浅,海岸线东移,大船出入不便,外来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其位置在今外滩以东至十六铺附近的黄浦江中)上,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设置市镇,定名为上海镇。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元朝中央政府把上海镇从华亭县划出,批准上海设立上海县,标志着上海建城之始,从此以后上海就一直沿用到至今。
不知道三百多年后的上海人看到现在的上海一片荒芜的样子,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反正王承恩见了四面荒芜的上海心中一阵恶寒,有点后悔了——这就是自己选择的不毛之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