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宋中华- 第6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茹感到奇怪,看了刘通一眼:“嫁了你就跟着你,不要嫌我老了就好。”
    刘通:“再过八十年也不会嫌你们老。”
    阿碧笑道:“你这人一向口不对心,又来哄人不是。”
    孩子们比划着问道:“口在这里,心在这里,什么是口不对心?”孩子三岁了,正是好奇的年龄。
    赵茹:“嘴上说的这样,心里想的又不一样,就是口不对心。”
    刘越:“心里想吃糖,嘴上说不吃,是不是口不对心?”刘越是赵茹生的男孩。
    刘通:“小越真聪明。”
    刘奇:“哥哥经常口不对心。”刘奇是阿碧生的女孩。一个起名刘越,一个起名刘奇,意思是越过千年,神奇莫测,这是刘通心中的隐秘,不足为外人道也。
    刘通:“小奇也很聪明。”
    此次西出安顿下来后,准备将刘母和刘老太太接过来定居,让老人们跟自己在一起,便于照顾,老人也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两相适宜。
    刘通等人一入长安城,长安民众欢欣鼓舞。民心自在人间!这个世界本来不存在救世主,但是你为大众做了一些事情,他们就把你看作青天,把你当成上帝。善良纯朴的人们,何时才有平和的心态?五百年,一千年?太长太长了。
    一些孩子跟在刘通等人的马车后头,蹦蹦跳跳,唱着童谣:刘待制,出北疆,蛮夷心慌慌;刘大人,走山东,盗贼无影踪;驸马爷,到长安,长安赛仙乡——茹碧二人发了一些糖果糕点给孩子们,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了。
    也不知是哪个土老帽作的童谣,作歌谣的人虽是一片好意,可这并不是好事。如今根本未固,羽翼未丰,若是有心人做起文章来,可不大妙。要赶紧处理此事,越早消弭越好。
    回到长安,当即着手筹备西北军政主官会议,会议在六月初十举行。会上回顾总结了三年来的发展情况,制定新的发展方略,阐明今后的战略构想。
    三年来,西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粮食产量稳中有升,工商业大有进展,民众安居乐业,西北的物产远销外埠,四方商人云集秦川,官仓府库日有所增。
    下一阶段的发展方略为兴修水利,拓展道路,增办学堂,加大冶金矿业的投入。今后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是:以军事作后盾,加强对辽西的政治、经济渗入,在适当的时机北上河套、东出雁门,收复故土。大伙一听摩拳擦掌,兴奋不已,早等着这一天了。
    在阐述对辽政策时,刘通说道:“北疆之地,自古以来在我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北国民众汉夷融居,生生不息,同样是我华夏民族的血脉,我们跟北方广大人们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那里是我们阔别已久的家园,那里有我们的亲人和朋友,我的一位妻子就是契丹的郡主,三秦之境大宋之内,亿万汉民之中不知还有多少亲人朋友世居北方。因此,我们要以十倍百倍的热情,迎接北疆的回归,辽人来咱们这里,要让他们感受到回家的温暖,辽人有了困难,我们要去帮助他们,如此则对于咱们收复北方故土大有助益。”
    “去年,金兵攻克辽国上京,按照这种发展势头,今年,辽国一半的领土将被女真霸占。局势岌岌可危,我们再不奋起直追,女真的刀矛就要砍过来了。完颜阿骨打以一介蛮荒部族的首领尚能容纳辽人的投靠,我泱泱中华之豪杰,难道还不如他?对夏之战已成过去,好汉不提当年勇。将来,我们最危险的敌人就是女真贼寇。陛下委本置以重托,时世赋予我等以重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诸位,寥廓的北疆风云剧变,时不我待,望诸君奋起千钧之勇,策马黄土高原之畔,挥师草原大漠之野,与蛮夷胡虏一决雄长。”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十 延州会议
    延州又称延安府,为了加强对西夏作战,此时的延州已经升为延安府。延安经略种师中年岁较长,却是英姿焕发,刘通对他很尊重。二人一见面,刘通先打招呼:“种经略风采如昔,更胜少年,刘通早想来见你。”
    种师中甚是健朗:“师中是边陲一军卒,何敢烦劳大人记挂。”
    刘通:“经略毋需客气。”老种笑呵呵请大家入内,众人在大厅坐下叙谈。
    种师中:“刘大人莅临陕北,在保安军打私钱,整顿吏治,令人振奋。”
    刘通:“延安局面如何?”
    种师中:“我理军务,姚知府理政务,这里还算安静。”知府姚雄,能征善战,原任熙河军事主官,宋夏停战后,出任延安知府。
    叙谈一阵,即请当地官员过来议事。等大家到齐,刘通说道:
    “西北地处三国要冲,经营得好,可以北上西进。经营不好,即成胶着乱战之地。宋夏议和二年有余,西北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今辽东女真节节推进,大片吞并契丹领土,将来必成大宋之患。我们要把目光放到北面的辽国,迟则贻误战机,让女真占据辽国全境,一家独大,我朝既失地利,又失契丹屏障。应对北面的契丹,宜早不宜迟,该用何策,请大家谈谈看法。”
    在座的多为沙场猛将,都是从刀枪箭林中滚过来的,听到刘大人要动契丹的主意,无不热血上涌。只是为何要对西夏议和,仍然感到有些迷惘。
    统制张豪问道:“刘大人,我朝对夏用兵,必能凯旋而归,为何匆忙与他议和?”对夏停战,军中不少人是有想法的,这话早就有人想问,张豪粗旷爽直,抢先一步。
    如果高层人士对大局观的认识不能提高到相当的程度,则于将来是极其危险的。长安军营调将轮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培养高级将官的全局观念,只因时日尚浅,无法全部轮训。而政务人员则大多不曾参训,不少人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仍然模糊不清。为此,目前只能通过会议形式来阐述。
    刘通:“我想先问一下,大家希望收复一块地盘,还是整个西夏?”
    张豪:“当然是整个西夏。”
    刘通:“是希望收复一个西夏,还是这个北疆?”刘大人的胃口这么大?
    众:那当然是整个北疆,这可能吗?
    刘通:“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想收复整个北疆那是不可能的。咱们再退一步,现在夺回西夏全部的地盘,有可能吗?
    众:好像行不通。
    刘通:“就算夺回西夏部分土地,容易吗?”
    众:咱们的消耗也不小。
    刘通:“大伙知道当今天下局势如何?”众人发表看法,所见各不相同,有模糊的,有清晰的。
    刘通:“我们的政策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局势判断之上,局势的判断必须是清晰的而非模糊的、正确的而非错误的。如果只把目光停留在一个地方、一个区域,那我们就要犯片面的错误,这样的错误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危害。”
    “宋与西夏打了多年战争,他们无力东犯,我们也无法吃掉他们,双方僵持在那。北边的辽国一片混乱,对我已无威胁。但是在遥远的辽东地区,女真气势很盛,辽国亡于女真之手只在迟早之间,可以这么断言,五年之内辽国必亡。辽国一灭,我朝失去屏障,辽土又为女真所据,他们居高临下,将是我朝的心头大患。”
    姚雄:“刘大人何以如此推断?”
    刘通将辽国和女真情势详加剖析,众人犹如醍醐灌顶。细想之下,刘大人这几年对辽金形势的发展、对天下大势的预测,还真没有看走眼的,足见其分析之透彻、预事之准确。
    刘通继续说道:“因此,我将来之劲敌,不在西夏,更不在辽,而在于女真。如果我们继续跟西夏交战,即使夺回了不小的地皮,战役上我们是胜利了,战略上却是失败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消耗了力量,贻误了与金争夺契丹的时机,造成了整个战略态势的被动局面。这对我们将来对付金兵,是极其不利的。”
    延安府主簿卢稹问道:“我们与西夏作战,女真不也跟契丹作战吗,咱们消耗实力,女真就不会消耗实力吗?”
    刘通:“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跟西夏的战争大大有别于契丹女真之间的战争:西夏自李乾顺亲政以来,整顿吏治,聚拢民心,发展生产,国势逐渐转强。我们跟西夏作战,西夏以举国之力与我拼争,其结果是两败俱伤。而辽金之战不同,辽国一盘散沙,辽皇延禧昏庸无能,人心背离,各地纷纷自立,既无心也无力对抗女真。女真兵势强盛,战术灵活,策略得当,既打又拉,完颜阿骨打有容人之量,投靠女真的辽人日渐增多。所以,女真越打越强,地盘越打越大。我们和女真之间,一消一涨,差距越拉越大,对我们来说,是坏事而绝不是好事。”
    众人听到这里,对大局更加清晰。种师中问道:“我们当取何策较妥?”
    刘通:“这就是我来陕北的初衷之一。我们的方针是:西和党项,北抚契丹,东拒女真。与夏议和,是为了发展我们自己,积攒实力。北抚契丹,是为了使辽人投向我们,如果不需战争手段就能取得利益,那是上上之策,一、我们不仅保留了实力,又增强了实力;二、女真所获利益不但减少,同时也间接削弱了他们的实力。东拒女真,是因为女真强悍,正处在上升期,他们不会愿意跟我们讲和,早晚成为大宋的死敌,今日做好筹谋,将来不致于手忙脚乱,可以从容应付。”
    “北抚契丹,东拒女真,都以实力为基。整顿吏治,发展生产,是我们当前的要务。下一阶段,将要进行吏治的改良,同时加强对辽国的渗透。延州是北边要地,延州的兴旺,可以带动边陲的发展,加大对辽人的吸附力。辽人来我境内,不可歧视,更不能设置壁垒,使之裹足不前。跟女真争夺契丹,是我们的一大方略,大家要牢记心头。延州也是我朝北边重镇,整顿军伍,操练兵马,军事上只有加强而不会削弱。各位出任一方,都是朝廷倚仗的栋梁,莫要辜负陛下收复北方、光大我朝的美好愿望。”
    众人闻之,胸中涌起无限豪情。
二四 新的征途
    各项工作部署下去,关内外一片繁忙景象。在投资方面,除了官办实业,还鼓励民间兴办实业。在矿业冶金领域,因为不允许民间筹办,为此作出变通措施,尝试吸收民间资金入股,经营和管理由官府负责,股东派代表进行监督,个别地方也有参与经营的。
    在其他行业,适宜种植之处,兴修水利工程;人口稠密之处,兴办学堂。在通都大邑之间,从城镇开始,修建和扩大交通干线。资金是有限的,一个地方确定一或二个重点项目,不搞面面俱到。
    在建筑领域,需消耗不少的建材。刘通想起后世的二大物资,一是红砖,二是水泥。西北黄土资源丰富,煤炭开采不难,用煤炭烧制红砖,可以解决建筑材料的一大来源。砖窑的要求非常简单,一个四方的外墙,底下砌几个圆拱形的通风道,其上放置砖坯与媒饼,砖坯、媒饼竖着间隔放置。点燃媒饼,等煤炭全部烧过,出窑的就是红砖了。
    由黄泥土制成砖坯,需引入水源,将黄泥浸湿,搅拌,待其稍微变硬后,放入框格中定型为砖块,约晾晒至九成干,即成砖坯。搅拌泥土,较花人力,但西北的畜力充足,使用牲畜踩踏,效果一样。
    红砖迅速走向市场,砖块成本低廉,价格便宜,又很结实耐用,很受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