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骄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之骄女-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牦牛干怎样?”曦玉知道那丫头一定会喜欢,上次带到学校去的牦牛干几乎全让她和糖糖吃了。
林小月一看到“牦牛干”三个字就高兴的拍起手来。那天晚上因为对牦牛干的期盼就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以前璇子总说林小月像个没长大的小孩,因为吃一根香蕉、喝一口蜂蜜水都能高兴老半天。后来,林小月在《青年文摘》上发表了一篇写人生的文章,璇子稍对她改观。再后来发生了许多事情,才让她渐渐明白,林小月为什么能那么快乐,为什么能像一个小太阳一样给她周围的人带来温暖。
2月1日
今天是年三十,爸妈又因为大年初一包饺子的事情吵架了,爸爸还把放饺子陷儿的碗也砸了。我和弟弟都吓得站在一旁不敢说话。奶奶曾经说过如果大年三十吵一架的话,以后年年这个时候都会吵。我觉得没有道理,可是在爸妈身上应验了。不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明知道爸爸是不会帮她一起做家务包饺子的,可她年年这个时候都要嘟囔几句,惹怒他,然后两个人大吵一架。我现在已经学会包饺子了,虽然包得很难看,但是能吃就好了啊。妈妈还贪心地希望爸爸也来包,看吧,明早又没有饺子吃了。去年好歹爸爸没摔碗,我一个人包完了饺子,弟弟吃上饺子的时候不知道有多高兴,今年他又要失望了。其实我知道他在学校吃的不好,身子瘦的跟麻秆似的,本来还想趁过年给他改善伙食,哎,多希望爸妈能忍忍,少吵几次架。 
第七节 大扫除(修改后)
    第二天一大早天就放晴了。5Ccc。NET北京的气温随着那场雨的到来开始走下坡路。林小月心情大好。打算对寝室来一个大扫除。
结果,不扫则已,一扫就扫出了一大堆东西来。林小月看着一堆重见天日的东西,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首先,有一个项链,简单的黑色绳子上有一个骨制的佛手。这是曦玉的。
其次,有一个信封,小月看都没看就知道里面装了200块钱,因为这是曦玉暑假前丢的。这妮子当时说丢钱了,林小月和其他几个舍友急的不行,人家曦玉倒跟没事人似的,估计是丢东西丢惯了。
再次,有一个星级宿舍的奖状,刚领到时大家欢天喜地,曦玉自告奋勇地要把它贴到墙上,后来一直就没见到。估计是曦玉把它弄丢了没敢告诉她们。
林小月这时想起了璇子对曦玉乱丢东西的中肯评价:曦玉呀,我就不说你啥了,让事实说话吧。
林小月还从那堆东西里捡出一只哨子。她想了老半天才记起,那跟大一时学校开的急救讲座有关。当时主讲人说地震后被物体挡住或者掩埋,又没有体力呼救的时候,如果身边有一只哨子是最幸运的。因为你可以不用多少力气吹响口哨,引起急救人员的注意,从而得到他们的救援。听完讲座回到宿舍后,璇子就从自己的宝贝盒里拿出来一个据说是帅哥所赠的哨子,把它放在了公用桌子上显眼的地方,说万一发生地震了大家方便呼救。当时就被大家集体鄙视了一番。后果不言而喻,那个哨子没几天就不翼而飞了。
林小月顺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旧东西,竟翻出了大一时高中同学写给她的信。
邓伦的信最潦草,错别字满篇,最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是连林小月的名字都写错了。总共两张信纸,他用一张半描写了2004年的一场雪,最后半张只有寥寥数语:听说北京特产挺多,寒假回来带些啊。林小月想,这应该才是他写这封信的目的吧。最后邓伦还不放心地在右下角大大地写了几个字:切记切记。我&;nbsp;看&;nbsp;书&;nbsp;斋
上高一时他坐林小月的前排,用当时大家的话说就是:他唱歌贼好。有次联欢会上他唱了一首《稻草人》,声泪俱下,在场的人都感动的不行,那简直就是听着流泪,闻者伤心。遗憾的是邓伦很怯场,那次是对着墙唱的。
还有林小月高中时绯闻男友朱旭的信。他的字写的极好,字形清丽端正,线条俊秀健美。在信中,他中规中矩地汇报了自己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情况,顺带介绍了自己的舍友。最后以万分真诚的口气评价了林小月的字,还苦口婆心地劝她买个字帖练练。最后还列举了字迹潦草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像议论文一样,有理有据。不过林小月的字现在都没什么变化,更甚者一个大学的同班同学曾直言不讳地说,林小月的字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女生写出来的最难看的字。
朱旭是个羞涩的男生,高中时一听到他和林小月的绯闻就面红耳赤。当时林小月怎么也想像不出来这样的男生如何能找到女朋友。谁知道人家现在已经有了个娇小依人的女友,最劲爆的是两人竟然是在火车上认识的。林小月一听到那个消息后就大喊朱旭是个披着羊皮的狼。
结拜大哥郭子安的信最能代表一个大一的理工科男生的心声。林小月看信过程中爆笑了好几次。
全文如下:
小妹:
你怎么又胖了?!都超过我了,真是头猪!
我现在正在上课,我怎么都是在课堂上写信呢?这是一个问题,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学内涵,这的确是一个像时间与空间交替存在的变幻问题。(笔者按:林小月怎么都看不懂这是啥意思,唉,隔行如隔山啊!)
毛概课真他妈的无聊,我一分钟内听到至少5次“毛泽东”,耳朵都起茧了。就好像刚军训完那天听到谁喊“一二一”一样,立马上去扁他。不扯了。
说到军训,我真有感触啊!17天训练我还没来得及品味就过完了。不过把我累坏了,以至于一身军装穿了18天都没洗,汗碱满身都是。我&;nbsp;看&;nbsp;书&;nbsp;斋对了,现在那衣服好像还没洗,扔在我的床底下呢。
西工大简直是一座国家监狱。每天早晨六点半点名,每周出早操和课外活动要盖章,没出勤就过不了体育课。没课的时候不能待在宿舍,作业3次不交不能考试,学期末没有补考,只有重修,重修要交重修费和课时费。还有……唉,我就不说了,再说我就疯了。
你这小机灵鬼,在那边那么滋润,什么活动都要参加。哥至今单身、无党派,什么协会活动都不参加。我们对学习太重视了,每天至少六节课,ohmygod!Iwilldie!还要提醒你,活动再多也不能荒废学业,不过估计你那智商轻松学好是不成问题的。哥相信你。
“学在西工大,死在自动化”,流言(笔者按:应该是流传,估计他过于激动以至于笔误)甚广的一句话在我们自动化学院学生的口中更是频频出现。不相信吧?等有时间了我给你侃侃。你千万要忍住,别产生暗杀我们那个指导员的心思。555555……
那边生活还好吧!要不怎么让你那样yongzhong(原谅哥,工科学生不学语文)。西工大的助学政策很好,学费可以贷,生活费可以申请助学金,什么什么集团设的奖项多成马了。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脱离贫下中农的生活。
一个人在外面要学会照顾自己,出门要留言,早去早回。别太相信人,你就是太天真太善良。
以后写信别用邮票了,你上网写邮件多快。半小时才一块钱。从资源和人力的角度出发,加上人体生物能损失,不值吧!
我们班上周和人打比赛,因为我到的时候已经是下半场了,所以那次输的很惨。比分就不告诉你了,免的影响我们班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为追求内涵,决定在信纸背面写)
我们宿舍有七个人,照了几张照片给你寄过去。如果你的宿舍谁对哥有意思的话,你就把我的地址和电话告诉她吧。来者不惧!(笔者按:似乎又写错字了)
你的个人问题怎么办呀?“大学生活里,如果缺少了实质性的课题和普遍性的论点,那么会很无聊。特别在西工大,更尤明显于自动化学院”(我们院男女比例为七比一)。带引号的部分是我们院学生会主席说的。还好,那时候大家在军训,对形势没什么太大了解。如果现在说这话,我们男同胞绝对一起跳楼。不过还好,我们班有个女生,挺漂亮的,长的和那个《像风一样离去》里的女主角狂像。我快疯了。跟她说了几次话,觉得她人挺好。哥都有点动心了。
我知道你看到这里就会问那个谁怎么办。不用问了,哥直接说了吧。我俩已经gameover了。不过碍于对回忆的保留反省,我还是没对那个女生采取什么行动。
我知道你担心你徒弟,所以看过他一次。他在复读。的确,还是老样子,堕落天使,再咋说都是堕落的,但反过来说也是天使呀!对他,我就不说什么了。
《孤单北半球》听过一遍,挺好听。“少了我的手臂当枕头你习不习惯,你的望远镜望不到我北半球的孤单,太平洋的潮水跟着地球来回旋转,我会耐心地等,随时欢迎你靠岸……(后面的词忘了)”不过我觉得有点像姜太公钓鱼,唉,歪思吧!
许多,你还记得这个名字,他感动的呀,“都是眼泪”。他挺强,我的上铺(笔者按:是他上铺也算不上什么强不强吧),班里班长,指导员的红人,能力敖强。(敖就是强的意思,东北话)
那天他们回母校,我下午有训练就没去,可惜呀。不知道高一时那个被我踢坏的乒乓球台修好了没。
北京风大,要保护好你的小脸蛋,不要一出门脸就冻的像红薯似的。还有,少吃点,再胖就没人要了――不是其他问题,是人家养不起你。
鉴于对中国邮政的不信任,寒假回来我再送围巾给你。(嗯,那个,我最近也有点经济危机)
ps:字太潦草了,给个面子,别给别人看了。
11。2
郭子安和林小月两人住在一个小区,不过他们是上了高中,当了同学才知道。后来两人就经常一起回家,一起上学,自然就绯闻不断。郭子安很不错,人品相貌没的说,跟林小月很和的来,不过他俩怎么也没擦出爱情的火花,这让两人很遗憾。后来直接效仿梁山好汉,结拜成异性兄妹了,见证人就是他俩共同的好友林寒。
说起林寒,林小月也翻出了她的信。内容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林小月的这个闺中密友兼知己,是个文学迷,也极有语言天赋,高中时英语成绩每次都是全年级第一。可她就是跟秦越不合拍,两人一见面就斗嘴。后来鬼使神差的,他俩竟上了同一所大学。林小月为了缓和一下气氛,就写信说想他俩了,让他俩去照大头贴。经过她的软磨硬泡,最后两人还真去了。不过两人由于意见不合,还分别给林小月寄了大头贴,硬是浪费了八毛钱的邮票和一毛钱的信封。
林寒在信中斥责了林小月的行径,并且诉苦说秦越的表情呆滞,以至于导致她也无法进入状态,所以影响了大头贴的质量。
而秦越在信中罗里罗嗦地讲了一大堆林寒的恶行,最后还总结陈词地说由于林寒的表情呆滞,以至于他无法进入状态,所以影响了大头贴的质量。这次两人的意见竟惊人的一致。
小小的一次扫除,竟让几近尘封的记忆如此时的阳光般灿烂地涌了出来。大一时同学间的信件往来很频繁,后来各自渐渐的有了新朋友,渐渐融入了大学生活,就很少写信了。
这样想想,似乎有些悲哀,在孤独的时候就会想起朋友,过后就不再联系。
不过林小月可不这么想,她觉得朋友就是要在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真正的朋友就应该像是寒冬里的火,雨天里的伞,不用时时挂记,却终生不会忘记。
2月14日
终于又见到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