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第3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虞书记沉默的坐在沙发上,她眉头深锁,似乎在考量着苍龙这一番话,作为市委书记,任何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可能影响成败,所以她必须思考,必须周全的让自己的脑子里有万无一失的概念,即使她清楚万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想法必然出现与行动之前。
    而现在她需要做的决定,关系到的不仅仅是她自己的未来,也关系到东宁市的未来,如果东宁市改革成功,或许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里,东宁市将成为和北上广一样出名的城市,但同样如果改革的思路错了,那后果也是很严重的,当然这个后果只是她一个人将要承担的后果。
    “雪龙山上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山地赛道,还有一系列的体育设施,你是想把东宁市打造成一个体育城市,还是你另有想法?”虞书记突然打破沉默问道,她必须了解每一个细节,才能做出决定,不然即使苍龙在有钱,她也不愿意承受失败的后果,做东宁的罪人。
    “不,如果只是打造成一个以体育为主的城市,那肯定不符合改革的内容,要比体育设施,中国哪个城市能比得上北京呢?”苍龙说道。
    “那你费尽心机的搞这么多体育场所出来做什么?光是这个国际性的大型体育场,就足以堪比鸟巢的造价,你没事闲的烧钱?你确定你这些钱都能赚回来?”虞书记问道。
    “我说过,城市的规划,不过只是这个计划里的一个附带,真正的目的在农村,我将投资几百个亿的美金,在东宁市里,多数的资金作为研究高产量和优质的农作物,其次就是租下东宁市所有的耕地,种植农作物。让农村的人即使不出去打工,也能在家里种地挣到钱。”苍龙说道。
    可是虞书记依旧觉得苍龙这个想法不切实际,开始他还以为这只是他的善心之举,可他却没想到他的计划居然是以农村为主的,而城市完全成了农村的辅助。
    “你知道你这么做,东宁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吗?”虞书记突然反问道,“到时候整个东宁市的农村打工者都将回到他们的土地上,去种植农作物,而工业区将被荒废,到时候劳动力将变得不在廉价,企业将会支出超过现在几倍的工资,物价一样会上涨,政府扶持的一些小企业,都将会面临用工难,或者用工昂贵的难题,有一大批的企业会倒闭。”
    “这你完全不需要担心,现在自然有现在的农业技术,当然不是用以前的落后的农耕方式,我会从欧洲进口一大批的农业机器,为东宁市的农村,实现全机械化的生产,所以需要的人并不是很多,或许也会对城市的一些企业造成冲击,可是没有压力,光靠政府扶持的这些小企业,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活力,既然是自由经济,那就得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企业有生命力,否则就是在吸政府的血,吸纳税人交的税。”苍龙平静道。
    可虞书记还是不同意:“东宁市多山,可不比北方平原,可以大面积的机械化运作,即使你真的解决了机械上山的问题,但需要的成本也绝对昂贵,你又如何靠农民给你生产出的粮食,来赚钱呢?要知道现在粮食的价格并不贵,到时候你是给他们发了工资,但他们却不一定能给你一个好收成。”
    “我也想过,所以我会学一学改革开放之前的做法,给他们定一个价格,收购他们种植出来的农作物和粮食,是多少价,就是多少价,然后我们在对生产出的粮食和农作物进行加工销售,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这不仅仅解决了很多农民因为农作物种植了卖不出去的问题,同样也形成了经济所需的价值。”苍龙微笑道。
    听到这里, 虞书记突然不觉得苍龙幼稚了,这完全是把改革开放之前的农场合作社模式,变成了私人的农场模式。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利润并不大,但整个东宁市所有耕地生产出的东西,全都运到苍龙的公司里进行一体化的加工,其实就创造了比起工业化更大的价值个利润,这么大一个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种植业的农民,同样也需要蔬菜加工,而在加工之前又需要运输,这一切都是gdp的来源。
    苍龙的这种模式得到认可,推广到全国,那么这个企业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巨头,把握着国内至关重要的粮食命脉,而要促成这一切,首先需要的是钱,所以一般的企业根本难以承受。
    “你野心真大,可你不知道中国还有一个中粮集团,他们是这方面的头,即使改革真的成功了,继承这个模式的也绝对不是你的东方国际,而是中粮集团,你懂吗?这是在中国。”虞书记突然说道。
    “这个不是你应该操心的事情,而是我未来应该操心的事情。”苍龙说着,微笑道,“你只需要告诉我,你愿不愿意干。”
    “有你这个人傻钱多的大慈善家愿意掏钱去做这样的慈善事业,我有什么理由不支持吗?更何况如果真的建立起了这样的体系,很多矛盾都会解决,城乡的差距也会缩小,甚至最后达到平衡,这正是中央想要的,只有傻子,才会放弃这样一份计划。”虞书记终于动心了,“但我还是奇怪,你不是学历史的吗,怎么会懂这一套?还有,你在城市建这么多设施用来做什么?”
    “这一套只是借鉴了西方和中国两者的经验,西方的农场模式和中国的合作社模式并重,但我是私营不是国营,在西方粮食加工,已经成为了重中之重,所以我算得上是偷师。”苍龙说着停顿了一下,“至于在东宁市里建立这么多体育设施,只是为了一个梦,一个每一个年轻人都该有的梦,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就有时间去关心体育,所以我准备以我东方国际的名义,在中国创办各种体育赛事。”
    闻言,虞书记突然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如果真的做成了,那么东宁市一定是最适合生活的城市,同样也不缺乏工作的机会,甚至在未来,可以成为各种赛事的主场,但是。。。。。。。你确定能吸引人来参赛吗?”
    “你难道忘记我有钱吗?”苍龙很直接。
    这句话让虞书记在也没有问题,如果苍龙搞一个足球赛事,只要把奖金定高一点,自然会有人被吸引来参赛,总有人想拿那个奖金的,用苍龙的话,就是他有钱,你们来参赛,得了第一给一千万,第二给五百万,而且年年有,当这些赛事成为一个习惯时,不求东宁市的发展不起来。
    这就和西方人对体育赛事的热爱一样,迟早中国人也会因为这种模式而喜欢上体育,最重要的是,这可以大大的促进家长对孩子的那种传统式教育模式,并不是只有高考一条路可以走,成为一个运动员也是一条出路。
    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缺的并不是人才,缺的只是伯乐,而苍龙想成为这个伯乐。。。。。。。
    &nnsp;
    0
第095章,裙下君子
  第095章,裙下君子    
    离开虞书记家里,苍龙紧接着去了东方国际,办公室里,黑曼正在等候着他,她拿出一叠资料递给苍龙:“这是三井财团将龙阳县的投资方案,涉及的资金达数十亿美金,可奇怪的是,他们投资的臆想中,地远远比实际性的建设多的多。”
    苍龙打开了桌上摆放的这一叠厚厚的资料,刚看第一眼就皱起了眉头,过了很久他把资料看完后,才道:“只有这些吗?”
    “这已经是我得到的所有资料,三井财团旗下的三井矿业是这次投资东宁市新经济区的主要企业,而他们主要的目标是在龙阳县的江口乡建立一个炼锌厂,可一个炼锌厂怎么可能需要动用这么多资金?”连黑曼这种不懂商业的杀手,都知道其中的内幕。
    “污染!”苍龙沉重道,“如果让他们在龙阳县里建立起一个炼锌厂,在未來的十年之内,整个龙阳县,都将会被污染,如果洠в邢嘤Φ拇胧┑幕啊!
    “这么严重?”黑曼有些惊讶。
    “当然,你洠倒穸ü峭床÷穑俊辈粤馐偷溃霸谌毡靖淮ㄆ皆嫌幸惶鹾咏猩穸ā6嗄陙恚用裼煤铀喔扰┨铮雇蚰兜咎锲恪W源尤笠倒驹谏穸ㄉ嫌慰枇肆缎砍Ш螅⑾钟兴啦菹窒蟆R痪盼逦迥暌院缶土餍幸恢植煌谒蟛〉墓植。运勒呓馄史⑾秩矶啻钦郏械拇锲呤Γ沓ひ菜醵塘巳迕住U庵制鸪醪幻鞑∫虻募膊【褪枪峭床 V钡搅辏挪槊鞴峭床∮谌笠倒玖缎砍У姆纤泄亍A缎砍С赡昀墼孪蛏穸ㄅ欧诺姆纤泻薪鹗麸樱┟褚铀喔龋惆逊纤械娘幼酵寥篮偷竟戎校桨杜┟褚煤又秤煤又祝闶癸釉谔迥诨妫钪盏贾鹿峭床 !
    “可是,三井矿业大费周章的跑到中国來,不可能就是为了污染东江的水质吧?而且他们的投资太大了。”黑曼还是不信。
    “或许污染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只是一个附带因素而已,这种病要查出來很难,就像是慢性毒药,可东江是东宁市的饮水之源,如果被污染,后果也很严重,可是炼锌厂可以创造巨大的价值,至少可以让这一任的主政者高升,等到未來真发现了,也只是找个替罪羊罢了。”苍龙说着,突然沉默了几秒,后道,“但是,一个锌矿厂开在这里确实匪夷所思,所以我觉得他们应该有更大的目的。”
    “我也这么觉得,只是以你给我的情报网,我很难在查到线索了,三井财团本就是日本政府的商业情报网络的核心企业之一,想要查到他们的真实目的很难。”黑曼摇了摇头,她消失的这些天,一直在努力的为东方国际搜取情报。
    无论是军事上还是商业上,情报都是至关重要的,日本人能在战后发展的这么快,不仅仅是因为有美国的支持,要知道在战后,日本的工业能力几乎被摧毁殆尽,但是后期得到美国人的扶持,日本的企业发展的极为迅速。
    他们最大的手段就是窃,派遣商业间谍去发达国家的公司窃取技术和机密,以至于后來在很多方面都是遥遥领先。
    但现在各国都有专门的反商业间谍部门,日本的一些大企业,都在这些部门的黑名单之中。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來,与日本的合作是很多的,因为日本人有技术,所以对日企的入住给了很多优惠,但中国却洠в幸桓鱿裱姆瓷桃导涞棵牛蛭母锟牛圆荒芏酝馄笙拗铺唷
    几乎可以说,日本的企业只要不在中国搞恐怖活动,或者是窃取军事机密,中国的情报机构是不会为难他们的。
    一直到近些年來,日本人的胆子越來越大,中国才开始进行提防,对于日本的企业來说,中国大多数私企只要与他们合作过的,基本上洠в惺裁疵孛芸裳裕堑纳桃导涞负跏俏匏辉冢绻皇撬钦宜赖娜フ医夥啪穆榉常兰扑堑较衷诙伎梢晕
    凡是进过日企的普通人都很清楚,日本企业的高管很少有任用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哪怕工作的在久,贡献再大也是如此,不仅仅是中国人有这样的待遇,其他国家的人同样也有这样的待遇,因为核心层涉及到日本人太多的秘密,所以他们不是不想用,而是不敢用。
    宁愿从日本本土大老远的聘请人过來,也不愿意出现任何闪失,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他们在中国干的那些事曝光,对日后的商业情报网络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