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装回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装回明- 第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还有很多人,把吐了一地的碎肉捡了一块放在身上,好回家之后喂狗吃。看着左良玉在众多刽子手的撕咬下迅速的减肥,听着左良玉一声高过一声的惨叫,张麟麒心中很有些感慨,这样的刑罚,怕是比起千刀万剐也差不多了吧!这种刑罚还是很残酷的,记得在以前的唐代,有过一种刑罚,把一个大活人放进一种做酒的大瓮里,活活煮了,美其名曰——请君入瓮,现在看来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君入瓮的受刑人是酷吏周兴,而现在是土匪左良玉,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张麟麒对于左良玉的这种下场那是半分同情心都没有的,很简单,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
    自己种下的因果就要自己承担,没什么可是的!看着眼前的一幕,恍惚间张麟麒
    又回想起了以前念初中时读到过的一篇课文,题目是什么记不清了,只记得是鲁润先生写的,其中有一段写到在东北,日本关东,军在刑场上处决一些中国的革命党人,而很多中国人还在一旁围观,看热闹,由此引发了先生思想的震动……眼前的场景和那时都有几分相似,一样是杀人,一样是有很多人围观,所不同的是,鲁润先生笔下的那些人,都是麻木的,都是行尸走肉一般的……而眼前这些老百姓,却是爱憎分明的,立场坚定的……
    在足足过了半个时辰之后,行刑才算是结束,而被行刑人左良玉,已经是没有人形了,只是剩下一副骨头架子……
    说来也怪,等到最后行刑结束时,漫天的乌云也不知在什么时候都消失了,重新露出了碧蓝如洗的蓝天!甚至于,天空中还出现了十几只美丽的喜鹊,欢快的叫个不停……
    “呵呵,老天有眼啊,知道大恶人已经除掉了,派报喜鸟来了……”
    “是啊是啊——所以说,不要做坏事啊!老天是有眼的!不然的话,以后就是会落得和左良玉一样的下场……”一时间,场上的众多老百姓是议论纷纷,
    “要我说啊,这老天爷不是关键人物,关键人物还是他——”却是大仇得报的那位老人和阉猪匠等人,一起把手指向了站在台上的张麟麒。他们在欢心欢喜之余,冲着周围的老百姓大声喊道: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你们说镇国将军好不好?”那个老人大声喊道。
    “好——”台下响起了一片的呐喊声!
    紧接着,这个老人又是带头大喊道。
    “镇国将军威武——”
    “镇国将军威武——”场下众人又是跟着齐声大喊。
    “厂督大人威武——”
    “厂督大人威武——”
    “钦差大臣威武——”
    “钦差大臣威武——”
    一时间,是声浪滔天,气贯长虹!要说这个老人不愧是做过里正的人物,现在大仇得报,人也恢复正常了。再加上心中实在是感激张麟麒,就想着要如何回报张麟麒,看看张麟麒的样子,年纪轻轻的已经蟒袍在身,显然已经踏上了权利的巅峰,既然如此,那就给他一点名声吧,反正以镇国将军的所作所为,他也完全担得起。所以这个老人这才成了拉拉队,开始起劲的鼓动……
    “呵呵,乡亲们抬爱了,在下受之有愧啊——”张麟麒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微笑着道。同时心中涌起了一阵豪情,大丈夫生逢乱世,能有这么一天,万人齐贺,也该是光宗耀祖了吧……
    崇祯十二年六月八日,这一天总算是落幕了,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天或许是无关紧要的,可是,对于一些大明各地的总兵来说,这一天却是值得他们记住的,因为就在这一天,同样身为大明总兵,手下有数万雄兵的左良玉,被斩杀弃市……而被杀的理由就是鱼肉乡里,骄横不法!朝廷开始变得强硬起来了啊……一些原本和左良玉一样,都是或多或少有些恶行的总兵们,都是觉得脖颈处凉嗖嗖的,原本肆无忌惮的动作也都收敛了不少……
    而这一天对于谷城百姓来说,却是喜庆的。斩杀一万匪军,斩杀左良玉,那都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在此时的大明朝,人死了之后一般都会有和尚前来念经超度,不过由于左良玉和这些匪军的名气太响,在他们死后数天,竟然连一个前来作法事的和尚都没有,应该说人已死,仇恨也消了,佛家又是最讲究济世为怀的,可如今偌大的刑场,没有一处念经颂佛声,反而只有随处可见的乌鸦,野狼等啃食着尸体,也算是他们的一大悲哀了……
    而张麟麒现在也比较忙,一来虽然斩杀了左良玉,不过对于他的财产张麟麒可是不准备放过的,就在前几天,他已经派出了王凯,领着几个投诚过来左良玉的心腹,前去左良玉的老窝查抄家财去了,虽然左良玉还有一个儿子左梦琳,不过那根本不在张麟麒心上,
    到时候随便找个人弄死他得了,反正根据左良玉那几个心腹交待,这个左梦琳也不是什么好鸟,吃喝嫖赌样样在行,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老子还要强悍!这样的人早杀了早干净,省的留在世上浪费粮食!而且这个左梦琳还是草包一个,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杀他就像是杀只鸡似的……
    二来就是张麟麒又准备启程了,因为有一个人在等着他去救援!根据历史上的知识,还有一个月,鞑子就要攻宁远了!而且此战的结果,就是张麟麒很喜欢的一员将领将会战死!那就是老将金国凤!
第六十八章 前往辽东
    金国凤知道他事迹的人或许不多,可就是在明末来说,那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是不可多得的敢于和鞑子对决的将领!金国凤,出身于宣府(今河北宣化)人。历史上,燕赵出大汉,走起路来都咚咚作响的大汉!燕赵就是指的河北,金国凤就是这样的昂扬汉子!
    只是可惜的是,这样敢于和鞑子对战的人,都是死得早,根据历史记载,这一年的八月,清军再次进攻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当时的宁远守将正是金国凤,当时金国凤已经是官职不小,身为都督同知,统军近万人。只可惜,他驻守宁远是因为此前守松山有功(当时金国凤以副总兵守松山。崇祯十二年二月,皇太极亲率清兵攻松山,(因为这次鞑子在济南,涿州损失惨重,而且破了满洲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所以皇太极御驾亲征,打算捞一点颜面回来)环城发炮,当时形势十分险峻,城墙城池什么的都被鞑子的红夷大炮摧毁。
    城中守军要躲避鞑子的箭支,只能负门板行走。国凤所统兵不过三千,不过他却敢于领着这些为数不多的士卒出城和皇太极野战!虽然野战结果不如人意,没有达到击退皇太极的目的,可是金国凤依旧不气馁,亲自带头以木石修补城墙被损坏的地方,准备和皇太极殊死一战!
    皇太极也小看了这个金国凤,(由于皇太极和大明征战多年,除了张麟麒之外,还真没有什么人能够放在他眼里)他屡次派出精锐的白甲兵攻城,却屡次都被金国凤率兵击退,在历史上的记载中,对于这一段的描写只有区区一段话“国凤所统兵不过三千,出城突击败还,乃以木石甃补城坏处,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可是我们却能从这平淡的记载中触摸到惊心动魄来,‘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
    试想一下,驻守一座孤城,面对的敌手又是奴酋皇太极,以及他手下精锐的白甲兵!却能做到奋力杀敌,使清兵屡登屡却。这是何等的英勇,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是何等的豪迈!清兵几次搭云梯登上城堡,几次都被打退,皇太极只好在松山城南挖地道,为了激励士气,宣布:“有能穴地以炮药崩溃之者,城破时为首效力,及运送火药之人,无主者赏而授之以官,奴仆则赏以人牛,准离其主;其指示督率官员,照先登大城例升赏。协同穴城兵丁,视其出力多少,以资赏赉。”
    但是,金国凤严密部署、多方拒守,终于没有攻下,最后皇太极无奈,遣使招抚,宣称:“若能察天意,顺时势,速来归命,则不特军民免于死亡,尔等之半功伟绩,何可限量乎?”结果又是遭到金国凤的严词拒绝,皇太极还以为又是一个三顺王呢!
    直到四月中旬,皇太极深感攻守两难,只好罢兵退回沈阳,沈阳城中的官民得知征明失利,死伤众多,人人都是都是愁云惨雾!而松山则是敲锣打鼓,大举庆贺。金国凤也以这次战功擢署副都督佥事,宁远团练总兵官。署都督同知,荫锦衣卫千户。)
    只是可惜,这次升迁却是断送了他的性命。因为松山金国凤驻守多年,和当地的不论是军民还是百姓都有了很深的感情,所以在皇太极举兵来犯的时候毫不畏惧,而驻守宁远,却是新官上任,人生地不熟,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初,血战松山的三千老兵都没有带来,随同他一起前往宁远的只有他的二个儿子和五十个家丁而已!
    而他虽然名为宁远团练总兵官。统军近万人。可是由于宁远城有监军,镇守,巡抚,兵备等官,事权掣肘,相互之间互不协调。又是归于各个营伍。金国凤名为总兵,很多部队他都无权调动,结果等到同年八月,清军攻宁远的时候,明明宁远有守军近万人,却都是人人自危,无人敢于出战!结果金国凤愤怒之下,亲自带领二个儿子和五十名家丁出战,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全部战死!一代名将凋谢在宁远城外,令人可悲可叹啊!
    所以,熟知历史的张麟麒,那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再一次发生的!这次张麟麒就准备亲帅大军前去解围!而这次带着李定国一起去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张麟麒想到了一个安排李定国的绝好办法,那就是在解了宁远之围后,让李定国依托宁远城,在骑马依托宁远城一个星期的范围内,率领他的三千马贼,对鞑子展开游击作战!现在总体来说大明和满洲之间,还是处于防守的劣势,鉴于眼下大明的实际情况,张麟麒短时间内还无力改变这种局面,可是,张麟麒也不会让鞑子这么随心所欲的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的!
    张麟麒就把李定国安插到鞑子的白山黑水上去,去那里狠狠的袭扰他们,袭击他们的屋舍,袭击他们的部落,抢夺他们的牛羊,要搞得他们鸡犬不宁,焦头烂额!而李定国本来就是出身流寇,对于如何和鞑子周旋作战那是很有些心得体会的,到时候张麟麒在传授他游击战的十六字秘诀,相信到时候鞑子会很头疼的!这样也能或多或少的延缓鞑子的攻势,张麟麒坚信,只要给他二到三年时间,大明就能喘过这口气来,到了那时候,再来和鞑子算这笔总账!
    张麟麒也把自己的想法和李定国说过了,李定国也很是欢喜,这几天朝廷对于李定国的任命也下来了,崇祯还是很听得进张麟麒的话的,在下来的旨意中,果然是透露了这个意思,现在暂时先是让李定国担任参将一职,等到日后立了军功,再加封为定国将军,要知道定国将军已经是正二品,在武将中那也是很稀少的了,就是大明一些世袭的武将世家都没有,像吴三桂什么的也只是一个副总兵,更何况是授给一个降将呢!
    ……………………
    崇祯十二年六月二十六号,张麟麒率领二万镇国军启程了,随行的还有唐焰焰二女,按照唐焰焰的话说,反正是出来了,也没什么事情做,就和他一起散散心好了。其实唐焰焰就在前几天,又接到她老子白莲教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