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戎- 第30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尊……皇帝……”杨应麒悠悠道:“这可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啊。”
    赵橘儿奇道:“七郎,难道……难道你真的不打算拥立大哥么?”此时身边并没有其他人,但赵橘儿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压低了声音。
    “不是。”杨应麒道:“我只是觉得我们现在这样挺好的。”
    赵橘儿皱了皱眉头道:“现在这样,终究只是权宜之计。眼下汉部人心已聚,只因大家都乐为汉部之民;然而乐则乐矣,部内未免有些涣散。既然人心已聚,为何又显得涣散?因为大家不知向谁效忠!眼下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大哥和其他几个将军的距离太近!大哥不能独尊,则你无法代大哥压服余子。若一尊已定,则余子自安!你为政务之首,国家宰执,办起事情来也会顺手很多的。”
    杨应麒道:“效忠……难道大家就不能效忠汉部!效忠国家么?”
    赵橘儿反问道:“谁是汉部?汉部是谁?谁是国家,国家是谁?”
    杨应麒道:“汉部就是大家!就是我们大家建立起来的这个部族!就是‘公’!”
    赵橘儿摇头道:“没有大家!汉部只有一个个的自己。没有国家,国家也是一个个的自己。‘公’字太过虚幻——其实七郎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但部民有几个人理解的?便是理解,有几个是真的愿意无私的?四哥、六哥他们服从你是为了‘公’么?七郎你自己相信自己是完全为了‘公’而殚精竭虑么?这个部族,甚至这个天下,必须确立一个拥有它的人,然后再由这个人来分配,这样才能减少内部的争夺。圣贤立君,不正为此么?”
    杨应麒嘿了一声道:“那这个人把部族、把国家卖了、毁了、断送了,就像你爹爹、你哥哥一样又该怎么办?”
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上)
    杨应麒言语间批评的是赵橘儿的父兄,但赵橘儿听了之后没有生气,眼中反而闪现出很不一样的光彩来,那种眼神,既是激赏,又是自豪,说道:“七郎,原来你不是糊涂,你是想得比任何人都长远啊!”
    杨应麒被温婉可人的妻子这么一赞,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然而不好意思之中又带着难以言喻的快感。人生得一知己足以,何况这知己是红颜爱妻。
    赵橘儿偏着头想了一会又说:“不过七郎,大哥应该不是那样的人。”
    杨应麒道:“他当然不是,可他的子孙却说不好!”
    “嗯,不错。”赵橘儿道:“这却是一个谁也没法控制的难题。可是七郎,你打算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杨应麒道:“限制君权、监督君权啊。”
    赵橘儿便问怎么限制、怎么监督、谁来监督,杨应麒说:“天子之上,尚有天在。天视在民视,天听在民听。”
    赵橘儿道:“元部民会议么?”
    杨应麒笑道:“那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不过现在已经有了,便将就着用吧。”
    赵橘儿又叹道:“可是七郎,在这种时候,这事谁也说得,就是你说不得啊。我怕若是由你来开口,大哥会不高兴。将来……将来你们也许会发生不快。”
    “但在这种时候,若连我不说,天下又还有谁会来说?便是真有一个书生站出来说了,也没有我说的有份量!”杨应麒断然道:“我又不是真阻挠大哥的好事,只是要想出一个防范于未然的办法。他要做皇帝,我不阻他,但这民生至少要交出来给我们处理。只要我们是真心为公,大哥未必没有接受的器量。这样的大事,我不能因为考虑到大哥会不高兴就退缩害怕啊,大丈夫站得住站不住,不正在这种时候么?”
    赵橘儿眼中又流露出由衷的爱意来,很小声很小声地说:“七郎,我能嫁给你……真是……真是……唉——”她这一声轻叹,却是充满了欢喜,似乎她除了这声叹息在找不到别的语言来:“上天对我真好。”
    杨应麒听了这么两句话,胸中豪情狂涌而出,将妻子拥住说:“我也是。”
    ——————关于劝进的事情,身为总理大臣的七将军终于表态了。
    但他没有带头劝进,而是召集了陈显、陈正汇、韩昉、张浩和杨朴五个大臣,张玄素、张玄征等有文化知识的豪族,以及胡安国、李阶、李郁等老中青学林俊彦,约二十个人一起,在辽阳府在辽阳府郊区的梁水亭边茗茶论道,把自己关于无节制君权对社稷危害性的担忧摊开来说。
    本来赵橘儿一开始是建议将事情做得委婉些,但杨应麒却觉得鬼鬼祟祟,反而会让人生疑,不如光明正大地摊开来讨论,所以才有这次集会。
    对于杨应麒提出来的问题,陈显、胡安国等人一开始听了都感愕然,但想深一层,便都觉得他所虑深远之至,无不叹服。而李阶、胡宏等则想:“这些问题我们以往其实也都想过,只是没想得如此透彻而已。”
    大宋对政治制度的讨论相对开放,宋儒大多有相当好的根底,而汉部的开放又更进一步,经过十几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民间已经积聚了相当强大的力量。加上这些年赵佶、赵桓、赵构父子非常明显的倒行逆施,走在思想前沿的胡寅、李郁等人其实早已在反思这个问题,所以这时杨应麒提将出来,大家并不觉得十分突兀不可接受。
    陈正汇和杨朴跟随杨应麒最久,本应最能接受他的心思,但也因他们追随最久,受杨应麒笼罩也最为严重,这时反而提不出什么意见来。
    陈显却甚老辣,说道:“理是这个理,但人心之私,最难把握。一人之私心尚难知晓,何况千万人之私心?若不立一君,一来恐怕争夺之人如蝼蚁扑继不绝,争纷既扰,难免祸害天下。再则,民之上智者可语以理,民之下愚者不可语以道,非不愿语之,实是有所不能。”
    胡安国也道:“天下有君既久,若不设君主,他们反而不习惯。而且边鄙无知之民,会以为我新汉为无君之国,易生他心。何况大将军如今之地位,与皇帝何异?唯欠一名分尔。”
    李阶却道:“问题既已提出,终不能因为积习如此便敢越雷池一步。”
    “不错。”胡宏道:“不过七将军所忧虑,与君主之立,未必便是两不得全。正如今日,大将军虽为我新汉朝廷之首脑,然无妄为之事,这不仅因为大将军个人私德所至,亦在于法有明文:大将军若犯错,亦当依法论处。只要保留这一条,便可保君主不敢妄为。”
    陈显和胡安国对望一眼,脸上均写着四个字:“后生可畏。”
    张玄素道:“若是这样,那君主犯错,又当由谁审理?”
    胡宏道:“自然是首席法官。”
    狄喻听了忍不住咳嗽一声,张玄素道:“那首席法官不是比皇帝还大。”
    杨应麒道:“首席法官不参与军政大权,平时也制约不了皇帝,只有当皇帝犯错、言官弹劾时,才行此事。”
    胡宏拍手道:“对,就是这样!”
    张玄素又道:“那万一……万一君主犯下大罪……”
    杨应麒道:“那就废黜他。”
    此言一出众人都感到一阵莫名的难受与害怕,杨朴有些担心地道:“这可是伊尹、霍光之事,恐怕……”
    “君主犯了大错,不能由权臣来废黜。”杨应麒道:“咱们摊开来说吧,万一大哥犯错,既不该由我来监督,我也无权废黜。审理之权在首席法官处,首席法官定下裁决的法度,然后由元部民会议来决定是否执行。这样大家便不用担心地位如我者会成为伊尹、霍光了。”
    张玄素道:“这样一来,那元部民会议岂不是比皇帝还大?”
    杨应麒道:“民为主,社稷次之,君为轻。元部民会议为民之代表,正是天下之至贵,自然重于君主!”
    胡宏闻言赞道:“大善,大善!此议深得圣人之意。”
    胡寅却仍摇头道:“如此一来,将来天下之争竞,恐竟在这元部民会议上了,未必大善,未必大善……”
    韩昉也沉吟道:“七将军的话,也是很有道理的。只是……这道理我们是这么论,不过……是否应该先问过大将军?”
    众人面面相觑,杨应麒笑道:“你道这只是我的意思么?这其实也是我大哥的意思啊!”
    韩昉奇道:“大将军也这样说?”
    杨应麒道:“在座各位除了狄叔叔外,都没有经历过我汉部出大鲜卑山时的盟誓之会,但那段盟誓已经铭刻在辽口、津门、登州、塘沽诸城的石碑之上,各位可曾读过?”
    众人都道:“自然读过。”
    杨应麒道:“既然读过,就应该记得大哥说过的话!”杨应麒站了起来,在高处朗声背诵道:“我与你们定下誓约!从今而后,我们几个带头人将一如既往,对你们不离不弃!若我离弃你们,那你们也离弃我!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我希望带领大家去建立这样一个国度:不患无衣,众人同袍;不患少食,众人同餐!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在你们年轻的时候,让你们有机会用你们的力量去争取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在你们老了之后,则大家一起照顾你们!你们的孩子,大家一起来培养、一起来教育。让他们懂得武功,不用被野蛮的人欺负。让他们识字知文,不用被狡猾的人欺骗!
    “如果我们力量太小,没法建立一个国度,那我们可以依附某个国族,但我们需要他们能够作出保证,保证我们这个部族能拥有我们自己争取到的东西!
    “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恩赐,我们自己会去争取!但我们也绝不允许我们争取到的东西被别人掠夺!
    “有谁要来加入我们,我们欢迎,不管他是汉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还是高丽人!但有谁要来征服我们,对不起!我们不愿意作奴隶!
    “兄弟们,姐妹们,愿意跟我去追求这么一个国度的,举起你们的拳头来!”
    杨应麒的朗诵感情充沛,众人也无不为这段朗诵充沛的情感所激荡,狄喻更仿佛回到了出大鲜卑山那个晚上,喃喃道:“不错,虽然事情已经过了很久,但……但我们不该忘记这盟誓!”
    胡宏最为年轻,也最为激动,大声道:“大将军之前不答应,我们还以为他是在等待什么,或者是像过去的君王那样假意谦卑。但现在看来根本不是这样的,不是的!大将军是因为还没有忘记这段盟誓!我们还犹豫什么!将这段盟誓变为大公大同之政,正当从我们手头开始!我们还犹豫什么!”
第二六六章 盼君未忘当年誓(下)
    “劝进”一事最后会演变成这样,那是谁也想不到。
    梁水亭之会探讨了许多问题,当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不过将当年折彦冲的出大鲜卑山盟誓化为大公大同之制这一点却已有定论。
    王师中、李应古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有些迷惘,他们这才发现原来事情并不完全像他们想像中那样。杨开远和曹广弼听到消息之后却都分别作出积极的回应。
    正在塘沽与宗辅相持的杨开远,闻讯后马上给折彦冲和杨应麒分别写信,给杨应麒的是私信,称赞他处理有度,给折彦冲的则是公开信,称赞他不愧是汉部部民群推群服的领袖,器量之宏远胜古往今来之明君。同时,杨开远又以盟誓的精神在塘沽激励士气,要求大家为保护这样一个以民为本的政权奋战到底。
    由于河东军团被隔绝,所以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