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明- 第10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杨澜虽然和朱由校关系不错,朱由校甚至从两百多份策论中找出他的卷子,将其选入一等,但是,这并不能证明朱由校便是一个由他扯线的木偶,若杨澜这样想,那便大错特错了。
    诚然,朱由校玩心比较大,偏爱木工活,喜欢杨澜以朋友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可是,杨澜若真是以此恃宠而骄的话,索取无度,这份情谊很快便会被他消耗干净。出身帝王家的朱由校并非傻子,他地智力绝对在同龄的少年之上,他的感觉也非常敏锐,若你不是真心对他,而是想利用他,他能感受得到,很快,便会疏远这样的你。
    他绝对不是像后世满清王朝编写的史书中所说的那样荒唐,无知。
    什么天启是亡国之君却未亡国,崇祯不是亡国之君却亡了国,发出这样感叹的读书人皆是尽信书的猪头。和朱由校相处这段时间,杨澜对其有着一定的了解,这是一个敏感,感情丰富,却智商很高地少年。
    他地高智商,在木工活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就连葛明辉也常常出声赞叹。
    葛明辉并不知道朱由校的真实身份,只晓得对方是一个贵公子,也是巧夺天工地东主之一,他对朱由校的态度只有敬。而没有多少畏,在教朱由校做活的时候,有时候沉溺在自己师傅的身份中,时常将朱由校当徒弟对待,对这些,朱由校不以为甚。他非常清楚,对方是真心想教自己手艺,方才会如此。
    现在的天启,在政治上还没有表露自己地才华,但是,他已经具备了一个皇帝该有的最基本的素质,那便是谁是真心对他,而谁又不是!
    所以,杨澜不想将这封信交给朱由校。托他转交万历帝。
    他若这样做,朱由校或许会同意,但是。同时朱由校也会思考,杨澜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心中一定会有个疙瘩,认为杨澜是在利用自己。
    只是为了扳倒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方从哲,只是为了迎合谬昌期这样东林人士,甚至,就连眼前的好处也得不到多少,为此损害自己最大地依靠,自己和朱由校的亲密关系。
    杨澜不是白痴。自然该知道怎么选择了。何况,万历帝就算看见这封信,为了稳定动荡的朝局,他也不会动方从哲,相反,他会想方设法地打探这封信是沿什么路子递交到了自己的面前,若是知道这封信是杨澜托朱由校送来的。
    那时,杨澜在万历帝心目中的形象恐怕就要毁了。
    在万历帝的心目中,杨澜是一个只知道干实事的直臣。可是,要是晓得杨澜竟然做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杨澜便会在他心中成为一个党同伐异,结党营私地政治人物,一个狗苟蝇营,四处钻营的阴谋家。
    天子一怒,非同凡响啊!
    虽然,杨澜选择如此做乃是必然之道。不过。接下来,他还是要面对一些小麻烦。那就是谬昌期以及他背后的那些人地愤怒。
    这几天,朝堂上争吵不断,弹劾文章雪片一样飞来飞去,谬昌期背后的那群人正在等候万历帝瞧见那封信之后的发作。
    他们认为万历帝或许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仍然力保方从哲,萨尔浒一战败北,天下震动,肯定要有人出来背黑锅,前线的黑锅由杨和那些阵亡的总兵将领背了,朝堂上的责任自然应该由一两个重臣来背,一人独相的方从哲岂不是最佳的选择。
    然而,在政治上他们这些人过于幼稚了,他们忽略了皇帝的思。
    谬昌期等人也不想想,为什么同属东林人士地孙承宗拒绝将这封信经皇太孙转交万历帝,因为,孙承宗很清楚,单凭这封信扳不到方从哲。
    另外,孙承宗也是有洁癖的人,不愿意做这样阴私的勾当,所以,他劝那些人沿正途将这封信经由内阁转交司礼监,让圣上批阅,方从哲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截下这封信,但是,那些人并不相信。
    他们觉得,方从哲要截下这封信太简单,只需要找某个小吏出来,说是不小心遗失了,然后,背一个处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换了他们在位的话,绝对会这样做,将心比心,因此,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另寻门路,将这封信秘密呈送到皇帝面前。
    最终,他们选择了杨澜。
    在他们看来,被贬到藏书楼的杨澜为了重新得到回归东林的机会,必定会尽心尽力地去做这件事,然而,他们看高了自己等人的影响力。
    杨澜做得比孙承宗直接,他干脆就把信私下里还给了方从哲。
    对于东林党人士接下来的愤怒,以及因此而对自己地攻击,杨澜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他相信那些人最后一定会大吃一惊。
    “是这样么?”
    朱由校站起身,他放下工具,双手撑在腰上,瞧着葛明辉说道。葛明辉弯下腰,低着头,瞧着朱由校对一个长方形木板的切割,半晌,他抬起头,轻轻点了点头。
    “过关了?葛师傅,我真的过关了!”
    将葛明辉仍然在点头,朱由校像一个小孩子一样跳了起来,哈哈大笑。
    “小公子真是天资聪颖,不管是什么技艺,一点就透,若真是班门子弟。必定能超过老朽,成为一代名匠!”
    瞧见杨澜行了过来,葛明辉向杨澜发出一声感叹。
    杨澜笑了笑,将一个装满茶水的大碗递给葛明辉。
    “葛师傅,辛苦你了,喝茶!”
    然后。他走到朱由校身旁,将另一只手中的白瓷碗递给朱由校,碗中盛着煮沸之后冷却下来的清水,朱由校做木工活的时候,喜欢饮清水,这一点,杨澜早就通过魏忠贤打探清楚了。
    “呵呵!”
    朱由校结果清水,仰起头,咕噜咕噜。一饮而尽。
    “痛快!”
    他将空碗交给杨澜,然后,顺手接过杨澜递上的面巾。擦了擦额头上地汗渍,脸上地污迹,将面巾还给杨澜之后,他兴奋地指着自己刚才地作品对杨澜说道。
    “凤梧,你看看,这成品比几日前好多了,葛师傅都说我过关了!”
    杨澜没有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弯下腰,仔细瞧了瞧。然后站起身,点了点头,承认朱由校有进步。
    要想和朱由校这样敏感聪明地少年打好交道,就一定要真正地对他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与其有共同的语言,万万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他会察觉到了。
    就在朱由校兴奋的时候,杨澜在他耳边轻声说道。
    “黄公子。天色已晚,该回府了!”
    “哦!”
    朱由校收住笑容,抬头望了望天色。
    “真是该死!”
    他面色沉了下来,说了一句市井粗口,然后,有些意兴阑珊地说道。
    “走吧!莫让大魏难做!我们走吧!”
    作为皇太孙,周围关注的目光太多了,他地课业也比较多,时常都在学习。要想抽点时间溜出宫来。很不容易,今日。因为是休息的时候,再加上魏忠贤,客氏帮他打掩护,这才能溜出来半天,还没有尽兴便要回宫,他自然老大不高兴。
    “我也要回府,先送黄公子回去!”
    “不用吧,我自己回去就行了,反正有护卫跟着!”
    朱由校瞧了杨澜一眼,说道。
    “不行!”
    杨澜摇摇头,神情坚决地说道。
    “我一定要亲眼见到你进门,才能放心!”
    朱由校瞪着杨澜,稍顷,他笑了笑,摇头说道。
    “你啊!和大魏一样,都这么嗦,果然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好吧,我们走吧,不让你看见我进门,你一定会认为我贪玩,想去别的地方玩耍!”
    说罢,两人跟葛明辉道别,向外间行去,四个护卫打扮的壮汉从墙角行了出来,一前一后,一左一右,簇拥着两人经由另一扇门走出了巧夺天工。
    在那扇门后面,是一个小巷子,一辆马车停在那里,同样,有四个护卫装扮的壮汉守在马车处。
    杨澜和朱由校上了马车,杨澜原想坐在马车外面,却耐不得朱由校的纠缠,被他拉到马车内,朱由校还想向杨澜说说最近自己的木工心得。
    马车缓缓而行,车厢像摇篮一样摇动。
    外面传来了人声,马声,以及各种各样的声音,喧嚣,热闹。
    就在这样的吵闹声中,马车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是紧急停车,朱由校正手舞足蹈地向杨澜讲着自己对某件木工作品地心得,一时不慎,人便向前跌去,杨澜伸出手,抓住了他,待朱由校坐稳之后,杨澜向前探起身,掀开布帘,想看看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布帘缓缓拉开,一道光照射进来,一道黑影随之而来。
    正文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八十二章 刺杀皇太孙
     更新时间:2009…6…18 19:40:43 本章字数:6561
    在掀开布帘前的那一刻,或是在掀开布帘后的那一瞬间,杨澜都未曾想到过迎接自己的会是这个。
    一辆装着满满一车稻草的牛车挡在马车前,彻底封死了马车前进的道路。
    稻草飞舞,四处飞扬,两个人从稻草堆内腾身而起,由卧变为半蹲,两人手中各自平端着一把弩弓,只有弩弓,没有弩箭,弩箭已经离开了弓身,在前往马车的途中,杨澜眼中的那两抹黑影便是弩箭的踪影。
    那两只弩箭的分工很明确,其中之一对准的是前头坐着的马车夫,另一支则向着马车内射来,杨澜掀开布帘的一瞬间,便成为了那支弩箭的目标。
    “哼!”
    前面的马车夫发出一声闷哼,仰面朝天从马车上摔了下来,滚到在车下。
    那马车夫乃是宫中侍卫,当牛车拦路的时候,他已经觉得不妥了,因为,那牛车是斜刺里传过来,挡在马车前的。但是,他的反应慢了一步,遇见这突发事件,他应该当机立断,叫车内的人小心,并且,自己也要做好防备措施。然而,在那一刻,他仍然抱着大内侍卫的骄傲,准备大声呵斥对面牛车上的车夫,就连腰间的刀都不曾出鞘。
    于是,他的下场便很简单了,中箭,落车,死亡,如此而已!
    没有侍卫的示警,杨澜也就没有感受到外面的危险,当他起身掀开布帘的那一瞬间,也就成为了弩箭攻击的目标。
    一般人面对突然袭击,第一个反应便是下意识地躲避,在那一刻,他们才不会记得自己身后是谁?
    皇太孙?
    就算身后是皇上。普通人在那一刻地反应也会是躲避。
    不过。杨澜并非普通人。他虽然没有接受过中南海保镖。或是香港G4那样专门保护政要地训练。但是。他经常和目标人物地那些保镖交手。他们地身份天然敌对。对于保镖们地伎俩。他也多有研究。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啊!
    弩箭地速度极快。待其直奔面门地时候。杨澜这才听到了机簧扣动地声音。
    杨澜地脑袋猛地从左到右向后仰去。因为速度极快。又是那么突如其来。他能清晰地听见自己颈骨发出了一阵咯咯地声响。
    若非。他无时无刻地在训练这具身体。甚至到达了极其严苛地地步。坐立起行。都在按照前世地训练方法锻炼。只是这一下。便能要了他地老命。毕竟。不是谁都能在如此短地时间内做出这样猛烈地动作。他们地颈骨必然无法承受。
    然而。杨澜地动作虽然快。仍然快不过弩箭。地面牛车上地那两个刺客非常清楚地瞧见那支弩箭插在杨澜地面门上。箭尾地白羽犹在颤颤悠悠地颤动。杨澜一手拉着布帘。另一只手扶在车门上。一只腿跪在车厢内。一只腿曲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