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明- 第1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官府……
    一叶知秋啊!
    从这个小村落地生存状况,杨澜便知道范县的整体情况了。
    要想将范县治理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艰巨地任务!
    “村长!村长!”
    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从村中跑了出来,跑到跟前,他气喘吁吁地对那个老者说道。
    “村长爷爷!爸爸叫我来问爷爷,上香的时候点多少支香,方位该怎么办?给佛爷上香的时候到了,……”
    那个小孩语速很快,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那个老者立马喝止了他,老者偷偷瞄了杨澜一眼,对那个小孩大声喝道。
    “回去告诉你那个老子,叫他等我回来再说!”
    将那个小孩打发走了之后,他转过身,笑着对杨澜说道。
    “让公子爷见笑了,这个时候正是我们每年祭祖的时辰,这个仪式一向都由老朽来主持,除了老朽,谁也不会!”
    祭祖?
    杨澜明明听到的那个小孩说的是给佛爷上香。
    佛爷?
    莫非是弥勒佛?
    难道这个村落的百姓乃是弥勒教的信徒?
    不过,在这样艰难的生存环境下,要这些老百姓不找一个佛祖来当作心灵依靠,却也不现实,没有弥勒佛,他们也会供奉别的神灵。
    “既然长者事务繁忙,在下也不便打扰了,长者直管去忙自家的事情,在下等人在此等候即可!”
    “那感情好!”
    那老者犹豫了一下,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如此,老朽便不招呼各位贵客了,我会叫几个村人留在这里,贵客若是还有别的事情,吩咐一声便是了!”
    说罢,那个老者匆匆离去了。
    等老者的身影消失在村中之后,他先前安排去帮杨澜等人取干净衣衫的人便赶了回来,于是,杨澜等人便脱下了湿的衣衫,换上了干的衣服。
    在这样的小村落中,自然不会有什么绫罗绸缎的衣衫,那些村民带来的都是一些粗布衣服,穿在杨澜,祝无双等人身上多少有些不伦不类,所谓不伦不类,并非是说那些衣服有多么难看,之所以这样说,是和以前穿着原来那身衣服的他们相比而得出的结论。
    随后,杨澜等人便坐上了一辆牛车,一个村民赶着牛车,驰上了离村的那条路,那条路穿过树林,便上了前往范县的官道。
    之所以坐牛车,而非乘船,这是杨澜的要求。
    这行人中,水性不精的人太多了,若是在水面上遇上了什么意外,杨澜害怕自己救援不及,所有,他选择了陆路。
    反正,那个老者也说了,这里距离范县已经不远了,运河要九弯八绕,官道乃是一条直线,从官道走,比走水路还快。
    在牛车上,杨澜和那个赶车的村民交谈起来,旁敲侧击地打听老者嘴里的祭祀事宜,那个村民支支吾吾,说的话,前言不搭后语,最后,他干脆闭上眼睛,对杨澜的问话,只是以一声嘿嘿的憨笑作为回答。
    杨澜也就换了一个话题,如此,那个村民才重新开始说话了。
    就这样,在范县县衙的那些大小官吏在运河码头迎接新任的范县知县杨澜的时候,杨澜一行却从范县的北门进了城。
    最后,那辆牛车并未停在县衙门前,而是停在了闹市区一家新开的酒楼跟前,那酒楼的黑色招牌上写着三个金色大字。
    江南春。
    (有点急事,延后了更新,万分抱歉!明日的更新也会晚一些,先说一声!谢谢大家的支持!)
    正文 第三卷 百骑卷平岗 第九章 伪造
     更新时间:2009…7…20 23:54:28 本章字数:4271
    范县的县城不大,城内也不太热闹,多为住宅区,商铺大多集中在城外的码头区,那里是范县最为繁华的地方。
    酒楼客栈多在城外的码头区,不过,这个新开的江南春酒楼却并非修建在码头区,而是修建在城内唯一一条繁华的大街内。
    当初,得到自己即将到范县上任之后,杨澜立刻从京城江南春酒楼抽调了一些人手前往范县,让他们在范县开设一家分店,当然,这个酒楼的主要任务并非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探寻情报,为杨澜上任打前站。
    所以,这家酒楼才开在范县城内,而非开在码头区。
    蒙放,水郎中,武大人也随同这些酒楼的人员先一步离开了京城,前往范县。
    水郎中干的是他的老本行,他在范县开设了一家医馆。
    蒙放和武大人则是江南春酒楼的护院,蒙放带着一些人负责收集范县当地的情报。
    武大人则负责保护从京城前往范县的这些人员,他这个人,不需要做什么,只是站在就极具威慑力了,当初,他们这些人初到范县,开设酒楼的时候,因为是外地的客商,所以,受到了本地那些饮食业老板的排挤和敌视,也曾经有酒楼老板雇佣那些破落户前往江南春搞破坏,帮助江南春搞装修,但是,当那些破落户进入酒楼,瞧见不声不响坐在柜台旁的武大人时,没有人敢于生事,一个个气焰嚣张地进来,然后,灰溜溜地离开。
    杨澜到了范县,自然先一步前往江南春落脚,反正,在那个时代,酒楼和客栈是不分家的,范县的江南春既是酒楼。同样也是客栈。
    因为有祝无双和秀儿跟随,杨澜也就没有当着她和武大人等人联系,他进入酒楼的时候,武大人正好坐在柜台旁,瞧见杨澜进来,忙笑着站起身来。朝杨澜等人迎来,他那副尊荣,纵然是笑着迎过来,仍然吓得秀儿后退了一步,躲在了祝无双身后。
    杨澜冷冷地瞧了他一眼,脸上没有什么表情。
    武大人地脸上地笑容一滞。他地反应能力奇慢。晓得自己地行为不妥。但是。不晓得该怎样补救。
    幸好。酒楼地掌柜也在柜台旁。那人忙迎了过来。把杨澜等人当做普通客人。笑着说道。
    “几位客官。是打尖?还是住店?”
    杨澜笑了笑。
    “先给我们准备几间客房。然后。派人到成衣铺去买一些衣衫。我们需要换洗。另外。让厨房准备一些酒菜。”
    “好咧!”
    掌柜应了一声,招呼着武大人退了下去。
    “这里也有江南春?”
    祝无双眉头皱起。眼睛眯起来,弯成了两道月牙儿。
    “你知道江南春?”
    杨澜笑着说道。
    “嗯!”
    祝无双点了点头。
    “京城那个江南春非常有名气,酒楼地景色便像江南园林一般美丽,饭菜也非常可口,淮扬风味非常地道,在京师的时候,偶尔我会到那里去用膳,不晓得这个江南春和京城那家江南春有什么关系?”
    “等一会,用膳的时候。品尝饭菜了滋味自然便晓得了!”
    两人一路闲聊着,在店小二的带领下到了酒楼后面,随后,各自回房,祝无双,秀儿,薇薇三个女子住在西面的厢房,杨澜,杨凌。张落则被安排在东院。相互间,隔着一段距离。
    这间江南春的掌柜崔子玉是一个聪明人。从杨澜进店之后,他便知道杨澜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他和他们之间地关系,所以,他特意将杨澜和祝无双住的客房分开安排,让他们隔得老远。
    进入房间之后,杨澜让杨凌将被水濡湿的官身证明文件拿出来,上岸之后,杨凌已经把皱成一团的文件从盒子中掏了出来,勉强把它摊开,让阳光暴晒,这会儿,那份文书已经干了。
    虽然干了,却已经无法恢复原状了,字迹被水打湿之后,已然模糊不清,文书后方盖着的红色图章只是模糊的一团红色,无法辨清。
    杨凌将那团纸勉强摊开,摆放在房中的木桌上。
    然后,他用一种担心的目光注视着杨澜,他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把这份文书恢复原状。
    “去把崔子玉,蒙放,武大人等人叫来,小心一些,不要让祝姑娘瞧见。”
    “是!”
    杨凌应了一声,他正要转身离开,杨澜叫住了他。
    “你叫崔子玉准备一张纸质和这张文书差不多的纸张拿进来,顺便,拿一个萝卜进来。”
    见杨澜没有别地吩咐,杨凌这才转身离开。
    一炷香之后,崔子玉,武大人随在杨凌身后进入房间,蒙放不在店中,所以,没有随杨凌一起来。
    “主人!”
    一进门,武大人便迎向杨澜,瓮声瓮气地说道,然后,他跪倒在地,用力地磕了三个响头。
    杨澜面色冷肃,等武大人磕了三个响头之后,大概再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他这才淡淡地说道。
    “起来吧!”
    “是!主人!”
    武大人闷声应了一句,站起身来。
    在离开杨澜的那段日子里,武大人感到非常地不自然,心里面就像缺了什么东西一般,这次重遇杨澜,格外的激动,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只晓得站在一旁傻傻的笑着。
    对于武大人,杨澜的态度非常简单,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对某些人,要想获得他的忠诚,其实并不需要什么推诚置腹。
    不过,当崔子玉向杨澜请安的时候,杨澜脸上的表情就不一样了。
    崔子玉也想像武大人一样向杨澜磕头。杨澜笑着制止了他的举动,崔子玉是周游地管事,虽然在帮杨澜做事,却并非杨澜的直系手下,因此,杨澜对他地态度不可能太过傲慢。
    崔子玉和杨澜寒暄了几句。简单地讲了讲在范县开这个酒楼遇见的一些事情之后,他便告罪离开了。
    他知道,自己不算是杨澜的嫡系手下,所以,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为好,不过,在他的心中,他其实渴望成为杨澜的手下。
    虽然,杨澜被贬出京。堂堂状元郎,居然被赶出翰林院,成为了七品芝麻官。但是,给官员当手下,总比给商人当管事为好。
    所以,当杨澜决定到范县开一家江南春,需要一个掌柜的时候,当时,在京城江南春已经当上了二把手地崔子玉舍弃了京城舒适地生活,在许多合适的人都不愿意离开京城的情况下,毛遂自荐决意到范县去当开荒牛。
    虽然没有什么具体的预兆。但是,崔子玉相信杨澜一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跟着他,决计没有错。
    等崔子玉离开后,杨凌将杨澜吩咐他准备的物事摆放在了桌面上。
    “公子爷,范县这个地方,找不到和这文书纸质完全相同的纸张,这是我能够找到的与之最为相近地纸张,小地办事不利。还请公子爷降罪!”
    杨澜盯着桌上平铺地纸张,伸出手,在纸上轻轻摸着,伸出手指,捻了捻,随后,他点了点头。
    “无妨!”
    随后,杨凌帮杨澜磨好墨汁,杨澜则用裁纸刀将那张白纸剪裁成为和文书大小相等地样子。
    接下来。杨澜低下头。用小狼毫沾了沾墨汁,在那张白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当他抬起头来。杨凌注视着那张现在已经写满字迹地白纸上,双眼圆睁,一脸的难以置信。
    杨凌一直保管着那份文书,他大概晓得那份文书的字迹模样,如果,不是那份文书正皱巴巴地摆放在桌面上,杨凌一定会以为那份文书并未被水打湿,而是墨迹未干地摆放在自己的面前。
    杨凌的爷爷杨庆也擅长模仿他人字迹,但是,像杨澜这样能够将不知名的人的笔迹模仿得以假乱真却还做不到。
    “章?图章呢?”
    杨凌结结巴巴地说道。杨澜虽然把官身证明文书伪造得非常相似,但是,这份伪造的文书上却没有吏部地图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