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明-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
  再次点了点头,停顿片刻后,他开口说道。
  “老师说,趁着现今气势正旺,应该再接再厉,博上一搏!”
  “哦!”
  舒小婉点点头,轻轻应了一声。
  舒小婉和杨凤梧认识有十年之久了,从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开始,舒小婉就一直占据主动,比杨凤梧小一个月的她反而像是姐姐一样,小时候的嬉戏,成年后的交往,舒小婉都居于主导地位,杨凤梧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
  如今,杨凤梧中了第一名解元,且身上多了一个冷酷无情的后世灵魂,两人相处时,竟然仍是舒小婉占据主导地位。
  至少,从表面上看去是如此。
  虽然,时下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像舒小婉这样的才女,却也不乏有人问津,在她年满十五岁之后,前来提亲的人就络绎不绝,这些人家大多家世尊贵,父辈皆为官宦,一般的土豪巨贾甚至没有资格上门,毕竟,舒城也是四品大员致仕,现在虽然只是县学的先生,若是其同党得势,难不保有起复的一天。
  这个时空的婚娶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舒城却不这样做,舒小婉的婚事,他竟然让其自己做主,如此离经叛道之举,很是惹来了一些闲话,不过,上门提亲的仍然趋之若鹜,只是,那些所谓家世尊贵的才子名士皆不入舒小婉的法眼。
  最后,舒小婉竟然选择了杨澜,很是让大家惊讶,就连她的父亲舒城也感到意外。
  那个时候的杨澜是个十足的书呆子,说得好听点,心地善良,说得不好听,就是内向胆小,平时对舒小婉唯唯诺诺,百依百顺,没有一点男儿气概,因此,舒小婉当时的决定让众人大吃了一惊。
  不过,自从杨澜中了解元之后,舒小婉当初的选择就变成了高瞻远瞩之举了。
  “等我一下,浇完花后,你陪我出门一趟!”
  舒小婉和杨澜说话,一向都是你你我我,从来不自称妾身,也不呼杨澜公子,好像很不礼貌,然而,对现在的杨澜来说,感觉却极好。
  “去那儿?”
  杨澜注视着她。
  舒小婉放下水壶,抬起手,将额前垂下的发丝往后面拂去,回过头,对杨澜笑了笑,轻声说道。
  “前段时间,我到文昌庙去许了个愿,如今,愿望成真,该去还愿了!”
  去文昌庙许愿?
  是为了自己吧?
  “好的!”
  杨澜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气氛沉默了起来。
  两人见面也有好一会了,相互之间却没有说太多的话,他们一向的相处也是如此,不知为什么,这沉默的气氛不仅没有让他们感到尴尬和局促,反倒是觉得极其的温馨。
  似乎,本来就该如此一般!
  就算如今,杨澜这具身体有着两个灵魂,这样的感觉依旧没有什么不同!
  (今天三更,这是第一更,请大家投票支持,梧桐冲新书榜,迫切需要点击和推荐票,谢谢大家!)
    正文 第二十九章 由来
     更新时间:2009…5…26 13:31:27 本章字数:3074
  魏好古微蹙着眉头,缓步行走在大街上,魏忠带着几个下人远远地跟在身后,沿途的行人瞧见他,纷纷下意识地闪在一旁,大部分人脸上都带着敬畏的神色,他们之所以会如此,并非魏好古是什么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只是,单纯地对他的身份和家世感到敬畏而已!
  一般情况下,魏好古很少像现在这样在长街上行走,他出入都会乘坐马车,或是乘轿,要不干脆就是骑着从西域弄来的高头大马。
  步行?满街都是泥腿子,怎能与那些家伙一般踏在同样的地面上!
  然而,昨日回到肃宁,确定杨澜安全返回肃宁,整个雇凶杀人的计划彻底之后,魏好古的心情变得极其糟糕,今天出门,也就选择了步行,且将跟随的魏忠等人远远地打发开去,不许他们出现在自己视线之中。
  他没有一定要去的地方,也就没有选择固定的行走方向,只是任由双腿向前迈动,见路便行。
  就这样,不知走了多久,他来到了一个路口,停下了脚步。
  魏好古站在路口,站在一棵槐树下面,一阵风吹来,槐树的树梢沙沙作响,有叶子脱离枝条,簌簌而下,掉落在魏好古的肩上,他无动于衷,只是呆呆地望着前方那个巷子口,那条巷子有个美丽的名字,桂花巷。
  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难道你这么没有自制力?
  魏好古眼角微微抽搐,他紧握拳头,指甲深深地扎进手心中,若是摊开来看,当可以瞧见清晰的血痕,在这一刻,他对自己感到无比的愤怒,要想做大事,又怎能儿女情长?
  然而,有些东西不是你想放下就能放下的!
  如佛家所云,这是所谓的孽吧?
  魏好古自嘲地笑了笑,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松开紧握的拳头,仰起头,闭上眼睛,然后慢慢睁开,眼角的抽搐平复下来,他调转头,准备离开这里,就在这时,两个人的身影出现在巷子口,出现在他的视野里,他的身子变得僵硬起来,无法起步。
  杨澜和舒小婉一前一后出现在魏好古的视线内,舒小婉在前,杨澜在后,两人间隔着一步左右的距离,看上去并不亲密,然而,有心人还是能轻易感受到在他们之间流淌着的暧昧情绪。
  愣了片刻,魏好古移动身形,闪到了槐树后面,让那巨大的躯干挡住了自己。
  为什么这样做?他自己也不清楚,只是那一刻下意识的反应罢了!在那一刻,他不想被杨澜和舒小婉看到,仅此而已!
  瞧见杨澜和舒小婉的身影相携着消失在长街的转角,魏好古从槐树后走了出来,他面色铁青,嘴唇紧咬,仍然向着那边望着,久久不曾移开视线。
  空中,一朵乌云不知从何处而来,挡住了阳光,四周变得阴暗下来。
  魏好古之所以雇凶谋杀杨澜,舒小婉乃是诱因之一,不过,要追溯到事情的源头,那应该是许久许久以前了!
  魏好古的父亲和舒城乃是同榜进士,两人在大比之时认识,之后结为好友,后来又同殿为臣,最后都官拜督察院监察御使。不仅如此,舒城的妻子,也就是舒小婉的母亲姓魏,乃是魏家的远房亲戚,两人之所以能成亲,魏好古的父亲在其中出了不少力,算是媒人公吧?所以,两家一直很亲密,魏好古年幼的时候曾多次出入舒家内宅,和舒小婉也算是青梅竹马的交情。
  说起来,这应该是非常铁杆的关系,可是,这样的关系并没有维持多久,朝堂上风波诡秘,敌友之间,不是那么轻易界定的,舒城之所以罢官,魏好古的父亲在其中出力不少。
  事情的起因乃是“国本之争”!
  万历十年,一个王姓宫女帮万历生下了太子朱常洛,到了十四年,万历宠爱的妃子郑氏也生了一子,取名朱常洵,万历非常高兴,将郑氏封为贵妃,他的意思很明白,想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是,满朝文武反对。同年二月,内阁大臣申时行等提出册立太子之事。于是,一场皇太子之争,由此拉开序幕。
  对万历来说,立哪个儿子当太子,是他自己的事情,容不得其他人反对,然而,对那些恪守礼教,视任何违背礼制的事情为大逆不道的文官大臣来说,万历此举实在是离经叛道,决不能认同。
  在国本之争上,舒城并没有站在文官集团这边,他认为,立太子当立贤,而非死抱着立长立嫡不放,当时,魏好古的父亲也执这样的观点,只是,他比舒城更加激进,死心塌地地站在皇帝的这一边。
  可惜,事情的变化并没有落入魏某人的算计中。
  在文官们的强烈反对下,皇帝没有办法达成他的心愿,朱常洛的太子之位虽然摇摇欲坠,却始终屹立不倒。皇帝罢免了大量反对他的官员,群臣们依然前仆后继,接二连三地上书责问皇帝,最后,迫使皇帝躲在深宫之中,懒得上朝,不与群臣见面,从某个角度来说,采取这种逃避行为的皇帝其实承认了自己的失败。
  眼见站错了位,魏好古的父亲顿时急了,他开始掉转阵线,转而站在文官集团这边,为了取信那些人,他弄了个投名状。
  舒城也就成为了牺牲品,在魏某人的出卖下,他被那些恪守礼教,认为自己坚守真理的文官集团赶出了朝堂。
  然后,十年之后,魏某人的儿子与舒城的女儿舒小婉在肃宁再次相见,他对她一见钟情,不知道是为了弥补当初的过错,还是为了达成儿子的心愿,魏家派人向舒家提亲,结果那媒人没有说到几句话,就被舒城赶了出去。
  经过这件事后,两家应该没有丝毫结亲的可能了!
  然而,越是受挫,魏好古对舒小婉就越是爱慕,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认为只要他努力,这世界就没有他无法办到的事情,他坚信,只要给他时间和机会,他能够让舒小婉爱上自己,所以,魏好古并不把舒城的拒绝放在心上。
  然而,不久他就得到了舒小婉和杨澜定亲的消息。
  杨澜是什么人?
  了解杨澜的性情和家世之后,魏好古感到极其的失望和愤怒,在他看来,自己和杨澜之间有如白云和黄泥的区别,自己中意的女子将要嫁给那样的一坨黄泥,一旦想到那样的画面,他就难以忍受。
  说到底,他对舒小婉的感情与其说是一种爱慕,倒不如说是一种执念,凡是自视极高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毛病。
  不管怎样,说他是为了爱情也好,为了自家的执念也好,终究,他还是派人去雇凶刺杀杨澜了。
  然而,事情的结局却出乎了他的意料。
  刺杀不仅没有成功,那个他看不起的家伙竟然力压他一头,夺得了头名解元,这一点尤其让魏好古愤恨,只不过,这愤恨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反而让他清醒了起来。
  确定杨澜回到了肃宁,整个刺杀行动彻底失败后,魏好古承认,自己小看了杨澜,他承认对方与自己处于同一地位,正因如此,魏好古决定改弦易张,放弃暴力将对方铲除的计划,忘掉内心的不愉快,与杨澜结交为友,他相信这样的一句话,要想击败对手,你就必须先对他有所了解。
  这是最后一次放纵自己了!
  魏好古站在槐树下,轻声告诉自己,他抬起手,拂下肩上的落叶,随后,向与杨澜两人所行相反的方向行去,在那里,魏忠和下人们正毕恭毕敬地候着他。
  (这是今天第二更,晚上还有一更!还有一章第一集就结束了,下一集杨澜将去京城,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将展现在各位眼前,各位还在等什么,快快投票支持啊!梧桐现在在新书第十七位上,大家帮我冲到首页去啊!)
    正文 第三十章 去京城
     更新时间:2009…5…26 13:31:27 本章字数:2635
  日子一天天过去,平淡而闲适,转眼间,就来到了万历四十六年的年末,除夕一过,万历四十七年的春天也就来了。
  从时间上来说,严冬已经过去,然而,呼啸的北风和鹅毛般的大雪依旧肆虐,每天夜里准时降临,第二天清晨方才离去,早上起来,极目远望,见到的便是白茫茫的一片。
  大年初四,就在这样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天气,杨澜开始动身了,前往京师参加大比。
  和几个月前往保定府参加乡试时不同,这次他身边随从众多,肃宁大商家周游赞助了几辆马车,并且,他也带着几个下人随行,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