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臣- 第8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诏书内容无非是罢威武团练营,营兵回团营。边兵皆散遣还原镇;尽革皇店。军门办事官校悉还卫所;哈密、吐鲁番、佛郎机诸贡使,俱给赏遣回国;豹房番僧以及少林僧、各匠役教坊司乐人、南京快马船诸非常例者。俱予罢遣,放还四方进献女子、停止京师不急工务,收宣府行宫金室归入诸内库,都是革除正德期间的一些弊端,杨廷和写完之后传给几位大学士观看,大学士们纷纷点头赞同。
    “张公公,麻烦你走一躺,把诏书呈送给太后,若是太后没有异议,那就请她用印盖章,以待我等诏示天下。”杨廷和拱手说道,正德皇帝虽然驾崩,但是宝玺玉印可不是谁都可以轻易碰触的。
    “咱家这就去。”张永知道事情紧急,也不敢耽误,拿起杨廷和写好的诏书,轻快的向寝室内走去。
    “国不可一日无君,各位同僚觉得该拥立谁为天子?”梁储慎重说道,以前他曾经向正德皇帝建议过,让正德从旁系宗室子弟中选择二三人,放在宫内加以培养,作为将来皇储人选,如果正德有了自己的子嗣,那么就将其送回,这种想法,既可以稳定人心,又保证了皇权可以顺利地传承,因而得到了很多朝臣地一致赞同。
    可惜正德不赞成这个提议,对此不予理睬,当时正德皇帝尚不到三十岁,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不相信自己会没有子嗣,再说,现在选立藩王之子弟,不就是向天下人宣告他不能生育的事实吗?那怎么能成!因此武宗拒不立储。
    听到梁储的话,几人沉默起来,虽然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正德皇帝没有子嗣,而且没有其他兄弟,立谁为君真是让他们感到非常为难。
    “杨大人可有主意?”身为首辅大臣,就应该在这个时候出来为众人分忧解难的,毛纪问出众人地心声。
    其实在梁储提议挑选港藩王子弟入宫为皇储之时,杨廷和心里曾经有过一个人选,现在在此机会正好向众位大学士述说,希望得到他们的赞成。
    “太祖皇帝传下的《皇明祖训》有言:兄终弟及,谁能渎焉。”杨廷和拱手说道:“今天子无嗣无兄无弟,只有从孝宗皇帝嫡系寻找皇储了。”
    “杨大人言之有理,却不知杨大人心中可有人选?”蒋冕询问道,天子不是谁都可以当的,如果不符合其他大臣之意,恐怕不能服众。
    “湖广安陆兴献王长子,乃是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按序当立。”杨廷和严肃说道,他提议的朱厚。从宗系上讲与正德皇帝的血缘关系最近,如果拥立他为天子,其他人虽有异议,但也不好反驳。
    “兴献王世子是宪宗皇帝孙辈中龄最大者,当年随父进京时,老夫曾经见过,性情沉稳颇有皇家气度。可立为君。”梁储赞成说道,朱厚在王府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兴王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平时也重视对儿子地教育。所以相对于深宫长大的皇子,在王府中长大地朱厚自然有更强的独立能力与主见,梁储看到后当然觉得不错。
    其余几人相互观望之后,也觉得这是个不错地人选,纷纷点头赞成,一事不劳二主,又让杨廷和再写一份遗诏出来“皇考孝宗敬皇帝亲弟兴献王长子,聪明仁孝。德器夙成,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与内外文武群臣合谋同词,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
    传阅诏书之后,几位大学士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便一起前去呈给太后,太后听到几位大臣的汇报后。也没有异议。当场予以批准,接下来顺理成章地讨论去湖广安陆接驾的人选来。这事非同小可,迎驾的人选非常重要。
    “礼部尚书毛澄必定要前往。”蒋冕说道,礼部掌管国之礼仪,还有什么比迎君更重要的,这个可以肯定下来,而内阁大臣也肯定要有一人前往。
    “梁学士,可否亲自前去迎君?”看着白发苍苍的梁储,杨廷和心里有些犹豫,担心他因年老不愿意前去,杨廷和身为首辅,在留在朝中主持国事,他希望蒋冕留下来帮他,而毛纪又要负责正德皇帝地后事,一时之间只有让梁储前去了。
    “事孰有大于此者,敢以惫辞。”梁储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中贵勋戚中谁可前去?”迎立新君,肯定少了不皇亲国戚地份,但皇亲国戚实在太多了,派谁去也是个问题。
    “定国公与附马都尉崔元,贤达清名,可一同前往。”毛纪提议道,众人也没有意见。
    “谷大用,你与韦彬、张锦也与各位大人一同前往,听候他们吩咐。”皇太后最后也发表自己地建议说道,几位朝臣虽然不怎么情愿,但是谁也不想违背太后的旨意,谷大用当然欣喜的接旨。
    “鸣钟,召集群臣,颁布皇上遗旨。”杨廷和淡淡吩咐下来。
    湖广安陆,在汉口采购完毕,张信一行人满载而归,扬帆起航返回安陆王府,张信静静地站在船舷旁,春风拂面,感到十分的惬意舒服。
    “张典簿,这次给娘娘带回几种名贵稀罕的香料,回去之后娘娘肯定很高兴。”崔文走上前对张信兴致勃勃的说道,难道出王府一次,崔文见识到繁华之地,心里异常兴奋。
    “娘娘高兴肯定少不了你的赏赐。”张信微微笑道,这个崔文虽然机灵,可惜有些滑头,不及黄锦那么有自知之明。
    “能为娘娘办事,那是小的的福份,怎么能要赏赐呢。”崔文言下之意已经把功劳归功于自己,不关张信什么事情。
    张信笑笑,并没有计较崔文这点小伎俩,自从一年前,在众人不解疑惑的目光中,张信毅然决然地拒绝赴京城参加会试,坚决留在兴王府任职,差点与亲朋好友翻脸,张信在王府的地位根本没有人可以撼动了。
    张信做出这个决定地时候,溪山村村民、州学教谕、学正、同窗学子,包括王府中的一些人,纷纷聚集起来希望能劝阻张信的行为,袁方还扬言要与之绝交,但张信丝毫不为所动,直至袁方他们黯然进京,张信还是没有回心转意。
    最后莫学正出来说道,张信年纪还小,再学习三年也好,到时进京赴考把握更大,这场风波才算平息下来,但也给他们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张信如愿以偿的返回兴王府,正当众人以后事情就此结束的时候,张信却向朱厚明示自己愿意正式成为王府的官吏。
    这可不是玩笑之语,以张信举人的身份,朝廷可以正式授予官职给他,如果张信一旦在王府出仕,那就是断绝科举的途径,不可能入朝为官,而且这样做明显地就是把自己地前程与兴王府紧紧的绑在一起。
    此言一出,王府上下纷纷对张信侧目而视,谁都以为凭张信地才学,只要努力奋斗,迟早考上进士,到时是何等的锦绣前程,现在为什么自毁前程呢?袁宗皋更是极力反对,但是张信心意已决,反对之人也只能无可奈何接受事实。
    待朝廷的任命下来之后,事情已经确定,蒋妃当场宣布把绿绮许配给张信,等到兴王守丧之期结束后,两人马上完婚,事情传出后,有些自以为是的知情人,纷纷叹气红颜祸水起来,英雄难过美人关之类的话也传扬开来,这此流言蜚语并没有对张信产生任何影响,反而让张信得到朱厚与蒋妃的更多信任。
    正文 第一百零三章 梦兆
     更新时间:2009…6…19 11:39:07 本章字数:5971
    兴王府暖春阁
    绿绮正痴痴的沉思着,自蒋妃把她与张信的事情确定下来后,绿绮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掩蔽不住心中的兴奋,因为两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互相来往了,随之传来的闲言碎语却让她茫然不知所措,难道张信真是为了自己而选择留在王府,绿绮心里感到非常的彷徨与甜蜜感动,急忙跑去找张信问明情况,想起当时张信肯定的回答,绿绮双眸中不由流露出一股羞意,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小丫头又在思念情郎了。”蒋妃轻轻走近调笑说道,华贵的衣裳衬托出她雍容的气质,她已经从阴影走出来,经过一年多的调养,脸色红润有光泽。
    “娘娘又来取笑奴婢。”虽然与张信的关系已经确定,但是一提起这事,绿绮小脸上泛起红晕来,娇艳如桃花一般惹人怜爱。
    “看你春情泛滥的模样,就知道我所言不虚。”蒋妃抚摸着绿绮的小脸含笑说道,心里却十分满意自己为其选择的婚姻,对张信重情义的行为非常欣赏。
    说来也奇怪,朱家这两代人的感情生活很相似,明宪宗成化皇帝,虽然宫中妃子无数,但在一生中只宠爱一个万贵妃,而明孝宗弘治皇帝更是厉害,一生之中只有一个皇后并无其他妃子,皇后就是现在朝廷上的张皇太后,正德皇帝的亲生母亲,从古到今孝宗的行为可堪称典范,而兴王不知是受父亲还是哥哥的影响,也是如此专一,至纳蒋氏为妃后。从来没有拈花惹草的行为,两人相敬如宾简直就是后世的恩爱夫妻地楷模。
    自张信拒绝参加会试,坚持到王府当九品芝麻官正式接任典簿之后,蒋妃从此再没有对张信有丝毫怀疑,忠心耿耿、重情重义,而且才华出众,把王府管理得井井有条,去哪找这么好的心腹啊。
    至于那些谣言,蒋妃嗤之以鼻,难道在王府任职就没有前途了吗?只要对王府忠诚的人。王府从来不吝于奖赏,还有非议绿绮为祸水的,蒋妃更加不喜欢听,就像张信说的。明明是男人惹出来的麻烦,就把罪过推到女人身上,这分明是推卸责任之举。
    每次听到张信和朱厚讨论历史功过的时候。张信不时说出的新奇观点,让蒋妃觉得非常有道理,有时候蒋妃自己也觉得,以张信这样的大才,待在兴王府里当个九品芝麻官。似乎真的太曲才了,不过女人都是自私地。蒋妃暗暗思量着,看着一脸羞赧的绿绮,立刻觉得自己的行为非常正确。
    “奴婢只是想着待他带回绸缎之后,为娘娘再裁剪一件新衣而已。”绿绮可爱的眼睛轻轻眨下,却不敢看向蒋妃“只怕是顺带帮我裁剪而已吧,就算张信每天换一件衣服,十几天都不会有同样地,你还想继续帮他做啊。”蒋妃忍不住打趣笑道:“不过张信还真缺少一件衣裳,你从来没有帮他缝过。”
    “是哪件?”虽然心里害羞。但绿绮还是好奇询问道。
    “你俩大喜之日穿着的那件。”蒋妃心情舒畅的看着被她调笑得满脸通红地绿绮。心里却非常想看到那天的到来。
    “娘娘,张典簿回府了。”这时有个俏丽丫环轻轻上前禀报道:“特前来请示娘娘丝绸与香料应该怎么处理。”
    “哦。知道了,让崔文把东西带回暖春阁。”蒋妃微笑指示道:“张典簿航船辛苦劳累,且让他回房休息。”
    听到张信已经回来,绿绮显得有些激动,想开口请示蒋妃,但又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待在那边坐卧不安的看着蒋妃欣赏崔文带回来的丝绸与香料,而蒋妃似乎没有察觉绿绮的动作,不时回头询问她地意见,眼光中带着明显的笑意。
    “行了,就知道你春心颤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想急着与情郎相会,如果再阻止你那我岂不成了恨心肠地王母娘娘了。”蒋妃露出笑容说道:“快点去吧,不然有心在心里暗暗埋怨我不近人情呢“谢谢娘娘,那奴婢这就去了。”可能经常被蒋妃调笑,绿绮似乎也有些免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