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兴家-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然,到了半晌午地时候,那似乎一望无际的洪水汪洋,便开始有了消褪的迹象。到了正午,水位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快的下降。很多被淹没的房舍。开始再次出现在众人的视野里。有地心急地人家。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回去重建家园了。
    萧惠欢家里的宅子,在午后才重新露出来。萧大成见状。也赶紧急急忙忙的招呼着家人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去看看还剩下多少家当。萧惠欢见状也赶忙跟上。她心中有些担忧,家中地宅子本来就不甚牢靠。被这大水浸了半天又一个晚上,没有垮掉已经是奇迹了,真地还能住人么……
    ……
    就在萧家庄众人眼见着洪水消退,欢呼雀跃的从高处的宗族祠堂跑下来,准备重建家园的时候。洪泽县城的沈府之内,却被笼罩在一层愁云惨雾之中,因为沈家的老爷子沈万三快不行了……
    沈老爷子之所以如此,也是拜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所赐。今年是清明王朝立国两百周年,皇帝下旨普天同庆。既然是普天同庆,皇室自然也不例外,皇室决定在年末的时候举办一系列大型的宴会,邀请士绅官民同乐。既然是宴会,自然少不了醇美佳酿。这个时候,洪泽县沈家的高粱酒便成了皇室宴会的首选,因此,早在六月份的时候,沈家便得到了皇室下的订单,要求沈家在十一月之前,为大内送去高粱酒五万坛。
    按照沈家坛装酒的规格,一坛酒是二十斤。五万坛高粱酒,那便是一百万斤。按照这个时候的工艺,酿酒的出酒率普遍不高。即便沈家是专业酿酒的,沈家酒坊的出酒率也只有两成左右。也就是说,这一百万斤高粱酒,至少需要五百万斤以上的高粱作为原材料……
    五百万斤,那就是四万两千石。按照往年洪泽县的产量来算,其实也不算多大的数目。光是洪泽县一县,沈家每年便能从这里收到近三万石。再加上从临近洪泽县的洪峰和洪武县收购一些,这四万两千石高粱倒也不难……
    可让沈家老爷子措手不及的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特大暴雨和洪水一下子席卷了这三个县。而且偏偏是在高粱即将收获的时节,不用等打探消息的人回来,沈家老爷子也知道,今年要想收购到四万两千石高粱,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别说四万两千石,就是收购一半都不可能……
    若是像往年那样也还罢了,沈家家大业大,做了这么多年酿酒的生意,自然是有一定底蕴和存货的。如今沈家库存的高粱还有五六千石,库存的酒也还有近万坛。可光是这些,连满足皇室的订单都不够,更遑论那些早已下了订单付了定金的酒商……
    下了订单付了定金的酒商,凭借多年合作培养起来的关系,只要赔付一定的违约金,沈家还能对付过去。可要是因此耽误了皇室的宴席,那就不是一介商贾能承担得起的了,哪怕沈家是天下间有数的巨富也一样……
    沈家老爷子本来就年事已高,如今骤然遭逢如此大变,两腿一蹬,直挺挺的就倒在床上翻起了白眼,让她的夫人们和九个儿子乱成一团……
第二十六章 沈家之乱
    要说这沈家老爷子,在做生意上那是非常成功的,沈家的高粱酒举国闻名。;可他却有一个要不得的毛病——异常好色。沈府之内除了他的正妻之外,还有十几个如花美眷充当侍妾。这些妻妾们,给他生下了十几个儿子和二十多个女儿。十几个儿子当中,有几个早夭了,剩下九个倒是茁壮成长,但是其中最小的那一个,却是一个没名没分的丫鬟所出。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连传说中的神龙生出来的儿子都如此,沈万三沈大老爷的儿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他的九个儿子,不是贪财就是好色,要么就是嗜赌如命,反正就没有一个正经货色。唯独第九个儿子算是个正经人,可他偏偏又是庶出,这让封建等级观念极重的沈老爷子大为不爽,因此对这个原本最靠谱的儿子,他也一向有些冷淡……
    如今他两腿一蹬,眼看着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儿。他这些儿子们可就有些不安分了,虽说他这些儿子们大多不务正业,可都不傻呀。沈家那庞大的家产该怎么分,他们可都眼巴巴的望着呢……
    沈老爷的正房夫人为沈老爷子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就不用说了,早已经嫁为人妇。两个嫡子沈大和沈三,自从沈大老爷倒下之后,便上蹿下跳蹦跶得厉害。他们俩是嫡子,若是老爷子两腿一蹬见了阎王,沈家家主之位就只会着落在他俩身上。所以,在这个敏感时刻,沈大和沈三兄弟俩开始各自拉帮结派,许以好处,希望那些偏房兄弟能支持自己……
    有意思的是,沈家九个儿子,除了庶出的老九沈慎卿之外。剩下的八个刚好分成两派,三个支持沈大,三个支持沈三,搞了个势均力敌。剩下的老九沈慎卿不偏不倚,每日里依然安安静静的和老仆柴叔一起,呆在他娘生前呆的那个小院子里闭门不出,不和任何人往来……
    这让沈大和沈三俩人极为纠结,这沈慎卿虽然是庶子,可他终究是自家老头子的儿子,身上流的也终究是沈家的血脉。此时双方势均力敌,谁要是能将老九纳入自己的阵营,谁就能压过对方一头,最有可能成为沈家的下任家主。可是老九整日里闭门不出,从不主动向他们靠拢示好,让他们颇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可若是要他们主动登门,却又觉得有些屈尊降贵,拉不下那可笑的面子……
    沈慎卿居住的小院子,处在沈府最偏僻的一个角落。没有如云的丫鬟仆役,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高大建筑。这栋小院子,是沈慎卿的娘亲,在被喝醉酒的沈老爷强行占有,怀上了沈慎卿之后,沈老爷吩咐拨出来的一个小院子,让沈慎卿的娘亲在这里居住待产。
    沈慎卿的娘亲在生下沈慎卿之后,由于产后感染,却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和照料,在沈慎卿七八个月大的时候便撒手人寰了。好在沈老爷的第十个姨太太,在升任妾室之前,和沈慎卿的娘亲是同一个院子里的丫鬟,相互之间感情颇为深厚。所以,在沈慎卿的娘亲过世之后,这位十姨娘便承担起了照料沈慎卿的责任。
    一晃便是十几年,沈慎卿已经年过十五。豪门深似海,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长大,沈慎卿的心智已经早早的成熟了。这时候,面对在旁边一直不停劝告着自己的老仆柴叔,沈慎卿的脸色却如同无波的古井,丝毫没有变化:
    “九少爷,如今老爷病危,大少爷和三少爷争夺家主之位,势均力敌。这个时候,九少爷的选择便极为重要,可您到如今都不曾出面表个态,这样下去,一旦家主之事尘埃落定,九少爷您在府中,恐怕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您还是快些拿个主意吧……”
    “柴叔,老爷子不是还没咽气么?您这么着急做甚?”沈慎卿的语气当中,对那位即将病逝的老爹,似乎没有丝毫感情。这也难怪,从小到大,沈老爷对他的关照就屈指可数,沈慎卿甚至还记得,上一次见到自己这位父亲,还是在两年前的年夜饭上面。而且自己这位亲生父亲,当时连一句话都不曾对自己说过……
    “九少爷。老奴说句犯忌讳地话。恐怕一旦等到老爷子咽了气。这事就已经定下来了。老奴是为九少爷您着急啊……”柴叔脸上的焦急神情不是作伪,朝夕相处这么多年。对于这个苦命地九少爷。柴叔地确是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子侄般看待地……
    瞧着柴叔焦急的神色。沈慎卿微微有些感动。当下脸上挂起一丝笑意,缓缓说道:
    “柴叔,越是在这种时刻,咱们便越是要沉住气。现在阖府上下都在瞧着咱们的动静。我地一言一行。这些人都会揣测半天。我并不是不想表态,我只是想趁这个难得地机会,让阖府上下的人看看。我沈慎卿虽是庶子。可在这种时候却起着举足轻重地作用。让阖府上下都知道。他们平日里对我地轻慢。是要付出代价地……”
    柴叔闻言苦笑一声,这个九少爷。心机是有心机。可终究还是孩子气了一些啊。这种事情,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此时不选择一个靠山。一旦尘埃落定,到时候恐怕连现在地地位都保不住。可是瞧着眼前的九少爷那副坚定不移的表情。柴叔知道此时再劝也没用。只好暗自叹息一声。祈祷着老爷还能再挺一段时间……
    他不知道,他的九少爷此时心中所想,却远不似方才说地那么简单。沈家九个儿子。除了他沈慎卿识文断字,做得一手好文章之外,其他地大多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箩筐。即便是在经营方面,这就个人当中,恐怕也以年纪最小的沈慎卿为最。只可惜他是庶子。是断没有继承家主之位地机会地……
    在沈慎卿看来,沈家无论交到老大还是老三手上,都逃不过衰败一途。所以,他真正的计划是,继续这样拖下去,在至关重要的时候,从老大和老三当中,选择相对容易控制的一个。以支持其成为家主为条件,控制住他。从此以后,可以由自己来掌控沈家的命脉。沈慎卿年纪虽小,却有这个自信让沈家不至于衰败,因为在他心中,已经有了解决沈家眼前危机的具体法子……
第二十七章 都在变……
    洪水来得快去得也快,洪泽县很快从灾难带来的伤痛当中平复过来,开始了艰难的灾后重建。!此次洪水波及的范围并不大,受灾较为严重的仅仅是洪峰和洪泽两县之内。在洪水过去之后的第七天,这次突如其来的洪水,给洪泽县带来的损失被统计了出来:
    由于上游的洪峰县示警及时,人员伤亡倒是不大。整个洪泽县范围内,仅有一百余人丧生和失踪,在这个没有天气预报和防汛预案的时代,这样的人员伤亡已经可以算是微乎其微了。
    但是由于正值秋收时节,田地里的庄稼还有大部分没有收上来,所以,粮食的损失极为惨重。仅仅是初步估计,除了极少数早熟早收的庄稼之外,今年洪泽县的水稻减产起码会达到七成;高粱这种经济作物的损失,也至少达到了六成以上。
    至于倒塌的房屋居舍之类的,更是不计其数,上万民众无家可归。鉴于此,洪泽县衙从邻县抽调了数百顶帐篷,用以安置灾民。万幸这个时代的政治还算清明,在救灾的过程中或许也会有贪墨,但是所有灾民却都能够吃饱穿暖……
    相较于其它镇子或庄子的惨景,萧家庄的人,不管南庄或是北庄,此时都觉得异常幸运。因为总体说来,萧家庄的粮食损失并不大。得益于萧惠欢的提前预警,萧家庄在洪水来临之前的半个月内突击抢收。大部分人家田地里的粮食都已经收回来,放进仓库里储存妥当了。至于那些抱着怀疑态度的,此时则追悔莫及,却已经悔之晚矣……
    庄户人家,只要有了粮食,心里便丝毫不用慌乱。房子没了再建就是,反正这个时代的山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树木石料。在洪水过去之后的第三天,泥泞的道路才刚刚干透,萧三爷便带着族人,开始从山里伐木取石,为庄子上房舍受损的人家修补或者加固房舍。
    难得的是,此次北庄那边的不少人,竟然在张鹏的带领下,主动前来帮忙。这让南庄的人一时间有些适应不过来,但是,族长萧三爷等一干知情人,还有萧惠欢这一家子,对这反常的举动却是心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