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异姓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异姓王爷- 第1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码头上地大宋的官员们可算是见识到这位钦差大人真正的风采了,能将话说到这个份上,能把事办到这种地步,能让鄂博这个敌酋如此欲哭无泪,能在谈笑间就将强敌杀于无形之间。这简直堪称神来之笔啊!
    鄂博到现在已经是万念俱灰了,可是人都有求生的本能,一想自己就这么糊里糊涂地死了。那岂能甘心,自己那个小外甥还等着自己回去执掌朝政呢,整个大夏国还要靠着自己重振往日地雄风呢,眼下只有缓一步算一步了,只要是能暂且保住他这条命,那什么就有翻过来地可能,于是一看那些力大无穷地墨卫就要将他锁拿起来,于是大声喊道:“钦差大人,我……在下还有要事向您禀报。在下想立功赎罪……想立功赎罪,求钦差大人您高抬贵手啊!”
    立功赎罪,不就是想和我说道说道大太监雷恭允的那点儿事儿吗,嗯,这个嘛眼下还有点儿用的,要是从这个小子这儿爆出点儿什么猛料来,只要是一到金陵,那就可以直接将雷恭允开刀问斩了,可是岳明脸上却丝毫不动声色。瞧了瞧身旁的冯凯,又看了看在远处围攻刺客浪埋的张士俊,摸了摸鼻子笑道:“冯凯,估计你的人观摩的也差不多了,告诉张士俊将那个刺客立即拿下!”
    此时的浪埋已经被人里三层外三层地团团围住,刚开始他找准机会拼死出手还能伤几个身手不是很利索地人,可是现在越打越吃力,越打越觉得手中的弯刀不听使唤,如今早就累得气喘吁吁。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余力了。可是这些围攻他的人实在是可恶之极,他们也并不急于将他制服。而是你一刀我一剑、长矛大棍轮番上阵,一不小心就得重重得挨上一下子,可又不能要了他地命,只能这样在中间让人过筛子活受罪,可怜浪埋这个在李元昊身边最为得力的勇士,如今已经被这些宋军牵着脖子,上演起猫玩老鼠的游戏了。
    与其这样活活的累死,还不如死在乱刀之下痛快,浪埋拿定了主意,可是就当他刚想使出胸中最后一股力量,杀几个宋军来给自己陪葬的时候,这时冯凯已经来到了人群之中,大声道:“奉钦差大人令,将刺客拿下!”
    话音未落,就见冯凯和张士俊同时向前一纵,一上一下,一把快刀一柄长剑直击浪埋的要害;浪埋一看这两个宋将又是同时出手,心里一惊眼前一花,刚闪身躲过这致命的一击,可是还没等他来得及还手,后腰上就被冯凯和张士俊的单腿同时击中。
    “扑哧”一口鲜血喷出去足足有一丈开外,身子也直挺挺地就飞了出去,“扑腾”一下就摔在了地上,张士俊和冯凯身后的那些人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将浪埋捆了个严严实实,几个人上前抬起来就押回了船舱,等候处置去了。
    鄂博在地上看得是一阵苦笑,想想当年地大王,想想刚浪陵,想想眼前的这个浪埋,再想想自己,昔日哪一个不是万人敌的勇士?可是现在呢,不是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不得不忍受这等奇耻大辱,罢罢罢,罢了,全罢了!
    岳明一看这个鄂博心里的念想已经被彻底打烂了,在船头上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接着又是一个长长的哈欠,回手摸了摸后脑勺,然后将手一摆,漫不经心地道:“将鄂博带到我的大舱里,船队起锚!”
    (多谢了几百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正文 第132章 釜底抽薪
     更新时间:2009…8…4 21:36:08 本章字数:4570
    自从岳明南下的第一天起,朝廷里时刻就没有消停过。
    第一个满朝震惊的消息是钦差车队在徐州郊外的“红谷口”遭到不明身份的人的伏击,一时间朝野哗然,人们奔走相告,谣言四起,赵祯皇帝也是急得坐立不安;可是还没等他和满朝文武缓过神来,徐州知州崔继亮被当场处决的消息紧跟着就到了。
    这可是大宋开国以来的头一处啊,一个朝廷钦差在没有请旨的情况下,就地诛杀了一个朝廷的四品大员,此例一开,以后那还了得!以李迪为首的满朝文武一看总算是抓到这个岳明的一点儿把柄了,于是联合了一些朝中的重臣和一些老王爷们,大家憋足了劲儿,就想着到时候狠狠地参岳明一本。
    赵祯早就料到岳明这次会大开杀戒,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在去金陵的途中顺便就宰了一个;不过赵祯惊喜的发现,自从这个崔继亮被宰了之后,朝中的这些大臣们可老比以前实多了,虽然也聒噪着要治岳明的擅权之罪,可是在他面前却规矩多了,再也不敢动不动就在朝廷上对他唾沫横飞的指手画脚、对他的所作所为评头论足了。
    正在赵祯暗自高兴,同时又被这些大臣们缠的心烦无比的时候,徐州新任代理知州章令昌的奏折就到了,赵祯打开一看就乐了,这样的人不杀那还了得,换了朕就得灭了他的九族!
    章令昌在奏折里将崔继亮说的简直就是十恶不赦,什么他在徐州目无王法,一手遮天,盘剥百姓,辜负圣恩……等等等等;反正是他能想到的坏词儿全都用上了,最后把崔继亮说的简直就是禽兽不如的畜生。这样的畜生不杀他就会惹得天怒人怨,民不聊生,不杀他百姓们就会揭竿而起,惑乱江山社稷。
    好在钦差岳大人南下金陵路过徐州,面对气焰嚣张地崔继亮。钦差大人挺身而出,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上乘皇上爱民之仁德,下顺百姓严惩贪官之民意。即使得将徐州数十万百姓解救于水火之中;反正是什么词好就用什么,只要是能想起来,几乎全都一脑门儿的用到了岳明的身上!…………此奏折言之凿凿,还有徐州所有的大小官员的联名签押,不容地你不信!
    在第二天的朝会上,赵祯一言不发,就让自己的贴身内侍阎文应在朝堂上将章令昌的那道奏折当众一读,众位大臣听地是瞠目结舌。…………这样的畜生,简直是辱没了读书人的脸面、妄披了一张士大夫的人皮,谁要是放过了他。那才是十恶不赦呢!
    还没等满朝文武大臣从徐州这个事件中清醒过来的时候,扬州事件接踵而至。这件事从一开始到整个事情的结束,在岳明的奏折里写得清清楚楚;除此之外,还有那天在场的所有有资格给皇帝上奏折地扬州官员们,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将那天事情的来龙去脉向朝廷上了奏折,真可谓材料丰富翔实,内容五花八门,岳明所做的每一件事。说地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个眼神儿都被写到了奏章里。
    把这些奏折里的材料往一起一凑,那简直就是给岳明写了一部中篇小说。有起因、有**,有人物刻画。有细节描写,写的是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赵祯先在景福殿崇文阁里看了整整一夜,过足了瘾,第二天到了朝堂上还是一言不发,照样让内侍阎文应都那些刚刚收到的奏折;而他却往龙椅上一坐开始闭目养神。
    按照赵祯事先的吩咐,阎文应最先读的是那些官员们的奏折,群臣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世代在京城为官,有些人从来就没离开过京城一步,岳明地所作所为对他们来说那简直就是惊心动魄,这种惊险刺激他们哪受得了,一个个听地是心潮澎湃,欲罢不能!
    赵祯眯着眼看着看着就乐了。尤其是在阎文应读到岳明回答西夏二王子地特使鄂博时地那所谓地三点主张。简直让满朝地文武大臣一时间陶醉了。主战派们大加赞叹。主和派也欢欣鼓舞。最后这些人实在无法表达内地狂喜。只好齐刷刷地跪在朝堂之上。开始向坐在龙椅上闭目养神地赵祯山呼万岁。大叫着大宋天下无敌了!
    如今这才叫英明神武。这才叫天朝大国。这才叫君临天下啊。赵祯在岳明刚刚杀了徐州知州崔继亮地时候。在心里还真为岳明捏了一把汗。可是如今一看是这么个皆大欢喜地局面。心里地那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其实赵祯地心里现在还有比这更重要地事儿。那就是岳明地岳父老泰山施林自从进京后。他就到岳明地大将军府里开始向老爷子咨询自己地身体状况。现在可以说已经是初见成效了。这才是关乎到他地江山社稷地大事啊。
    虽然给皇帝看病非同小可。岳明地老丈人也难免诚惶诚恐、百般推诿。但是赵祯有地是办法。他当下就加封施林为太医院正五品地医官。为此还专门从太医院给调来了几个医正给老爷子打下手。赫然又在大将军府里成立了一个小型地太医院。这样施老伯就可以给他名正言顺地看病了。
    没想到几副药下去就疗效神奇。赵祯竟然龙马精神。夜夜生龙活虎。其中地滋味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如今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岂能让老爷子再为他贤婿地杂事分心。现在一看满朝文武对岳明也是大加赞赏。这才总算是放下心来。
    京城里一片热火朝天。金陵城里地空气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自从接到岳明在红谷口全歼了刚浪陵之后。雷恭允可就坐不住了。当下便将杭州、苏州和宁波三处地应奉司都司宦官江德明、罗崇勋和费成全都招到了金陵商议对策。他们四个人连着在雷恭允地那座小楼里开了三天地紧急会议也没有研究出一套切实可行地方案来。就在他们急得犹如热锅上地蚂蚁地时候。岳明在扬州将西夏二王子地舅舅鄂博极其手下地五保“多挪儿”一网打尽地消息传来了。
    四个家伙顿时就傻眼了,如果岳明也将鄂博一伙人全歼了,那还有个缓冲的余地。可是根据当前的情况看来,鄂博显然已经是反水了;如果这样地话,岳明仅凭着从鄂博身上得到的证据,那其他的什么也不用查了,直接就可以派兵端了他的老窝。以这样地情形发展下去,那离他们的掉脑袋的日子也为时不远了,这可怎么办啊?
    如今雷恭允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了,也顾不上敛财了。也顾不上卖官了,甚至也没心情和他最宠信的那个小太监打情骂俏了;每天都是一个人龟缩在他的那小楼的三层客厅里,喝退身边所有的下人胡思乱想,如今他面容憔悴、双目呆滞,和几天前那个威风凛凛地“江南王”比起来,简直就判若两人,…………现在雷恭允才算是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束手无策,什么是任人宰割的滋味了。
    今天一早就有他派出去的密探回来向他禀报。说岳明地钦差船队即将驶出运河河道,船队将在镇江的宏昌镇码头稍作停留,然后直达金陵。
    岳明到达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啊。这回他可真的是蔫了,想想自己往日在这里一呼百应的情景,那是何等的风光和荣耀;可是一旦死期将至,除了杨怀敏昨天还到他这儿表了一下忠心之外,其他所有的人全都作鸟兽散了。…………杨怀敏是江宁的厢军都指挥使,手下有五万人马,可是他敢跟自己一起抗拒朝廷地禁军吗?那可是大逆不道地谋反啊!
    正在雷恭允心烦气燥、无所适从的时候,杭州应奉司都司宦官江德明从外面回来了。这个身材好像一只大虾一样地人。一进门就是气冲冲的一声谩骂:“混蛋,混蛋。那个张士逊简直就是个混蛋,狗屁不如!”
    雷恭允一看静地名气急败坏的模样。就知道事情无望,于是哼了一声,有气无力地问道:“你倒是说呀,他怎么样了,当初我们可是没少给他好处,难道现在我们有了过不去的坎儿了,他张士逊就眼睁睁地作壁上观吗?”
    江德明说的这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