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杀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衣杀明- 第57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南星提到的这个郡主,自然就是朱以蓝。本来,明朝的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提到郡主这类人物的可能。因为,大明朝执行的,从来都是拒绝和亲的政策。无论是谁,想要和明朝和亲,都是没有机会的。无论是你要将女儿嫁过来,还是要我将女儿嫁出去,都没有这样的可能。明朝的郡主,只能嫁给汉人。事实上,明王朝的郡主,是从来不会出现在公共视线里的。

但是,这个朱以蓝,却偏偏有些例外。因为万历皇帝的某些行为,她的成长经历,和一般的郡主,有很大的不同。她的童年生活,和慈庆宫几乎没有任何的联系。一度有人认为,她永远都不会回来慈庆宫。即使是在回到慈庆宫以后,慈庆宫的一般法则,对她也几乎没有什么约束力。和其他的郡主相比,她的行动是相当的自由的。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和徐兴夏的关系,一直都很密切。这的确是非常古怪的事情。朝廷的郡主,怎么可能和贼军的首领混在一起?但是,事实上的确如此。朱以蓝的一切行动,东厂和锦衣卫,都是有详细的报告的。这些报告的保密程度,也不是很高。最主要的几个权臣,都是有资格取阅的。因此,他们对朱以蓝和徐兴夏的关系,也有比较详细的了解。

赵南星忽然提到朱以蓝,显然是建议采取私底下的手段,对徐兴夏实行笼络,先遏制白衣军的凶猛的进攻势头,为朝廷筹措钱粮,调集军队,争取一些时间。现在白衣军已经攻占了西安府,严重威胁到中原地区的安全,无论朝廷是否愿意,都必须想办法,尽最大可能的将其剿杀。否则,朝廷的统治就有可能被推翻。

眼下的明王朝,的确是步步维艰,钱粮不足,入不敷出,军备废弛,敷衍时日,几乎没有战胜白衣军的可能。但是,诚所谓狗急了跳墙,人急了发疯。白衣军如果真的将朝廷逼急了,朝廷被迫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也还是可以筹集到相当的钱粮,调集相当的军队的。毕竟,明王朝还是有些底子的,这个底子还没有被全部掏空。

当然,如果可以利用朱以蓝的身份,布设陷阱,派遣杀手,一举干掉徐兴夏的话,那就更好了。东厂和锦衣卫,都是做这个差事的。他们都有专业的杀手。只要有机会,将徐兴夏一举击杀,白衣军肯定会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这次的延绥镇之行,赵南星已经清楚的看出来了,白衣军的主心骨就是徐兴夏。白衣军的所有一切,都是架构在徐兴夏之上的。只要徐兴夏死了,白衣军也就完蛋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要的时候,甚至连朱以蓝都是可以牺牲的。在赵南星看来,只要能维护朝廷的统治,牺牲掉一个小小的郡主,实在是不算什么。太子殿下肯定不会说什么。万历皇帝更加不会放在眼里。因为,明王朝有的是郡主,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只要能干掉徐兴夏,将所有的郡主都赔上,也算不得什么。

可是,赵南星的想法,在其他的官员看来,就未免有些不厚道了。这个时候,能够站在乾清宫里面的,哪一个不是聪明绝顶的家伙?张好古那样的家伙,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他那样的傻乎乎的官员,早就被别人整死了一百次又一百次了。

每个能爬上来的官员,不要说只要你翘一翘屁股,就知道你要做什么。事实上,就算是你还没有翘屁股,他们就知道你要做了什么。赵南星提到郡主两个字,他们就立刻明白,这老头子,是在建议采取非常规的手段,将徐兴夏除掉了。既然常规的手段无法解决敌人,那就采取非常规的手段。这向来是赵南星的处事风格。

没有人会觉得,这是赵南星是在撮合他们两个。他老人家从来都没有这样的慈悲心肠。他是绝对不可能让徐兴夏继续活着的。白衣军分田分地的政策,让赵南星非常的忌讳。这个矛盾,根本没有调和的可能。他利用朱以蓝的唯一可能,就是将徐兴夏引诱出来,为东厂和锦衣卫的杀手,制造暗杀徐兴夏的机会。

要是没有猜错的话,老头子说不定还想将朱以蓝一起干掉。估计在老头子的心目中,朱以蓝身为朝廷的郡主,太子殿下的女儿,怎么能跟反贼混在一起呢?太给朝廷丢脸了!这个事情,是万万不能传出去的!否则,朝廷将无法自圆其说。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灭口。凡是有关的人员,都统统干掉!

有几个大臣,悄悄的窃窃私语起来。很快,其他的大臣,也纷纷加入窃窃私语的行列。龙座上的万历皇帝,昏昏欲睡,暂时管不到他们,他们就肆无忌惮了。殿中太监王体乾想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权威,呵斥一下好像是菜市场一样的朝堂,却偏偏万历皇帝又没有任何的旨意。无奈之下,只好暂时忍着。

对于朱以蓝和徐兴夏的事情,有些官员也是略知一二的,只是没有赵南星详细罢了。对于干掉徐兴夏,他们自然一点意见都没有。白衣军的分田分地的政策,也深深的让他们忌讳。乾清宫里面的每个人,哪个家里不是富有良田的?就是殿中太监王体乾,家里也有上千亩的良田。他们怎么舍得将这些良田都分出去?

但是,他们绝对不赞成采用这样的激烈的手段,来解决徐兴夏和他的白衣军。不是因为这样的手段不好,又或者是觉得这样的手段太卑鄙,而是他们感觉,这样的手段,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万一将徐兴夏真的惹火了,后果会更加的严重。事实上,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徐兴夏会真的因为朱以蓝而止步。

说到底,朱以蓝也就是一个女人而已。郡主的身份,在徐兴夏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价值。无论多么美丽的女人,对于男人的吸引力,都是有限的。没有哪个男人,会愿意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自己的一切。特别是在强大的权力的面前,女色几乎没有战胜权力的可能。好像徐兴夏这样的从底层爬起来的人,是最懂得权力的珍贵的。为了一个女人,不要自己的权力,根本不可能。

至于谋杀徐兴夏,老实说,难度很大。在场的各个官员,多多少少都从东厂和锦衣卫的嘴里,得到一些消息。现在的延绥镇等地,可是水泄不通啊,探子几乎没有渗透的可能,更不要说派遣杀手了。此外,徐兴夏的变态箭术,估计很多人也有印象。即使杀手有机会接近徐兴夏,也很难有彻底杀死对方的机会啊!

杨东明忽然说道:“这是陛下的家事,有何不妥?”

那些内心正在纷纷琢磨的大臣们,听到杨东明的这句话,立刻停止了窃窃私语,好像十分听讲的样子。杨东明的这句话,含义可是很丰富的,他们理解到了其中的含义,自然要积极配合的。如果在这个时候,谁傻乎乎的反驳杨东明,那就真是傻子了。杨东明这是要将整个事情,都化作是万历皇帝的事情,撇清和群臣们的关系呢。

万历皇帝可不是笨蛋。笨蛋怎么可能做几十年的皇帝?尽管他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精神不好,昏昏欲睡的,连眼睛都无法睁开。刚才超沉闷的窃窃私语,就是因为发现万历皇帝精神不济,管不到他们。否则,严肃的朝堂之上,怎么可能像菜市场一样的混乱?但是,杨东明这么一说,万历皇帝的内心,顿时就不爽了。

这些王八蛋,一个个都以为朕老糊涂了呢。以前每次召开朝会,他们都是这样子联合起来欺负朕,这一次也不例外。他们没有能力处理这个徐兴夏,就将这件事尽可能的往朕的家事上面靠。既然是家事,那就是朕自己的事了,和他们就没有关系了。都说这群人推卸责任的能力强到无法形容,果然如此。

其实,万历皇帝对于这个徐兴夏,还真的不是很上心。在皇帝的宝座上呆了四十五年,他老人家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日本人,鞑靼人,贵州土蛮子,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人群,都曾经是他的对手,结果,统统都被他打败了。因此,对于军事斗争,万历皇帝还是很自信的。相反的,最难对付的,还是眼前的这些朝臣。

之前提到过,大明朝的西北地区,一向干旱少雨,地脊人贫,入不敷出,对朝廷几乎没有什么好处。相反的,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钱粮,以维持该地区的稳定。这个钱粮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了。万历皇帝的内心,也有点想放心的意思。因此,对于西北的动乱,万历皇帝只是静观而已。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发表意见。除非是徐兴夏直接威胁到京城了,万历皇帝才会出手。

第622章 来自宣大前线的不好消息

杨东明不可谓不狡猾。他轻而易举的将西北地区的战火,烧到了万历皇帝的身上。中间的引子,正是郡主朱以蓝。这是迫使万历皇帝不得不亲自处理政事的手段。你丫还想继续躲在深宫里面看热闹?做梦吧!你皇帝要是不管这件事,我们更加甩手不管。

万历皇帝端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默默的注视着下面的各位官员。老实说,他很失望。眼前的这些家伙,没有一个,是和他一条心的。无论他提出什么样的建议,都会遭受到他们的反驳。久而久之,万历皇帝对眼前的这些家伙,是越来越痛恨。

刚才被杨东明坑了一把以后,万历皇帝越发坚定,不要继续任命任何的官员了。都是些尸位素餐的家伙,一点小事都做不好。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拼命的推卸责任。甚至还将责任推卸到皇帝的头上来,简直是无法无天。如果不是顾忌祖宗家法的影响,他真想让大汉将军立刻将杨东明拉出去,狠狠的揍一顿。

首辅方从哲看到万历皇帝的脸色如此的不好,显然是被杨东明的言语给激怒了。他本来想要说些什么来圆场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杨东明刚才说的话,对他方从哲也是有好处的。他对万历皇帝的怠政,其实也是相当的抱怨了,只是没有直接表露出来而已。

你身为皇帝,天下都是你们朱家的,西北地区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你也不认真的过问,这是皇帝应该有的态度吗?不要以为,你躲在深宫里面,对外面的事情,什么都不知道。事实上,你对外面的事情,清楚得很。西北地区究竟是什么态势,估计你也清楚。既然你都不要自己的天下了,我们做臣子的又何必着急?要是贼军夺取了天下,第一个要死的,就是你万历皇帝。

如果你皇帝老人家是不愿意管事,嫌麻烦,将权力下放给我们,也是可以的。我们就算没有你聪明,没有你厉害,但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群臣们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总是有办法的。偏偏你又扣着大量的权力不肯放手,各级官员出现了大量的空缺,你都不肯递补,使得朝政运转,几乎瘫痪。你这还是故意在损毁自己的天下。我们就算想要帮你,也没有帮你的能力啊!

皇帝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臣子也不爽自己的皇帝,可想而知,乾清宫今天的朝会,会有什么样的尴尬局面了。站在距离万历皇帝比较远的地方,很多大臣们,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不知道如何是好。看来,今天的朝会,是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结果了。很多人都在闭目养神,默默的等待宣布朝会结束,也好早点回家。

吏部侍郎张问达悄悄的说道:“崔总督,你们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吗?你们真的一点精锐兵力都无法抽调吗?”

站在他前面不远的,正是宣大总督崔景荣。闻言,他回过头来,愁眉苦脸的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