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复仇记- 第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指导员说:“待会儿你会感到精神头儿格外足。”
  父亲说:“就算这是块砒霜,也毒不倒我。”
  指导员说:“不要不相信化学。”
  父亲说:“你说吧,咱该怎么办?”
父亲在民夫连里(12)
  指导员说:“把同志们叫起来,搞点东西吃,烧点水喝,立即出发,争取今夜赶到贾家屯军粮储运站。”
  父亲说:“叫是叫不起来了,用锥子扎吧!”
  指导员说:“再让我试试,实在不行你就扎吧。”
  父亲从小车上找来一根锐利的缝包针,放在鞋底上蹭着。
  指导员支撑着站起来,掏出盒子炮,“啪啪啪”放了三响,趁着民夫们惊吓初醒的机会,他抖擞精神,高声喊道:“共产党员们,不能再睡了,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斯大林同志说:共产党员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呀!如果关键时刻不带头,要我们这些党员干什么?共产党员们,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为了保卫解放区,保卫胜利果实,起来呀……”
  指导员的声音一声比一声嘶哑、低沉。父亲心里说:“算了吧,你喊话一千句,不如我一锥子!”他有些同情地看着这个坚决的共产党员,和倒在枯草里的共产党员们。父亲是非党的群众,但清楚地知道民夫连的共产党员是谁。他是从持枪与会议上判断出来的。民夫连有十二条长枪,两只盒子炮。原任连长和指导员是理所当然的共产党员,十二个持有武装的民兵自然也是共产党员,枪杆子永远握在党的手中。这十几个经常凑堆儿开会,神神秘秘的,“共产党开会、国民党抽税”,真是不假。父亲摸摸腰间的匣枪,心里感到很痛快。指导员继续嘶叫着,父亲想劝他停止,没及张嘴,一个奇迹出现了,那十几个持有武器的民夫和原任连长像笨拙的大虫一样,缓缓地、痛苦地支撑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坐起来,站起来,向指导员靠拢,其中有父亲的随从马前田生谷和马后水长刘。他们一个个前倒后倾,身体重心不稳,仿佛一阵微风便能吹倒。父亲好奇而崇敬地看着指导员那张丑陋的嘴:干枯裂皮的嘴唇和被肺火烧黑的牙齿,但这张嘴里吐出了嘶哑难听的声音却像神的咒符一样,把十几个鞭子抽不醒的人唤了起来。他越来越感觉到共产党的厉害。民夫连指导员是父亲碰到的第三个令他佩服的共产党员,第一个是胶高大队的大队长江小脚。
  指导员向他的党员们灌输着力量,父亲却拿着缝包弯针去扎昏睡的民夫。在长期的斗争生活中,他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所以他的针扎的都是既痛又能令人神志清醒的|穴位。如人中、十宣之类,绝不是无目标的盲目乱扎。针到人叫,叫声痛苦,痛苦混在无可奈何里,像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鲜艳,格外醒目。民夫们一排排跳起来,你看看我流血的唇,我看看你流血的手指,不知道该骂谁。
  指导员站在一辆小推车上,拄着棍子,沙哑大叫:“同志们,快点清醒啊,我们钢铁第三连,个个都是英雄好汉,浩浩荡荡出了山东,淮海战役立大功,立了大功都可以脱产当干部,区长、村长任大家选,最后的时刻,谁也不许草鸡!”
  父亲喊:“谁草鸡谁是大妮养的私孩子!谁草鸡生儿子没蛋子!”
  指导员说:“同志们,赶快收拾车辆,埋锅烧水,连长带人进村里打吃食,放驴吃路边草,一小时后出发,赶到贾家屯吃羊肉的大包子,喝大米稀饭!”
  父亲招呼着刘长水和田生谷,各把枪攥在手,虎虎往村中走。村庄破败,与沿途所见相同。街道上丛生着人头高的枯萎黄蒿,如葵花秆子粗,不像草像树,风吹草动,种荚响声如小铃。街道中央有一脚路,标志着村里还有活人。不时有一只癞皮猫从枯草中蹿起,上墙或者上树,猫眼碧绿,喵一叫,鬼气横生。父亲想开枪打猫,又怕浪费子弹,便捡起砖头砸猫。他们踅进几户人家,见门窗拆除,草比房檐还要高。怵怵地喊叫几声,无人回答,但屋子里有响动,大着胆闯进去,即有一群红眼大老鼠疯狂扑来,一个个腾跳人高,唧唧怪叫,吓得三人慌忙逃出。街上草中,时有一架架白骨,虽是冬天,但依然邪臭扑鼻,令人欲呕。
  刘长水说:“到这里来找吃的,简直是活见鬼!”
  父亲说:“是活见鬼。”
  村中央有一栋大建筑,虽也颓败但相对完整,鱼鳞小瓦翻成飞檐,好像一座庙。父亲闻到一股热腥的味道,便说:“进去看看,兴许能打几只狐狸、狗獾。”
  父亲提着拉开机关的匣枪在前边开路,刘、田紧攥着“老汉阳”随后,恰成一个三角小分队。进了大门腥味更重,大厅里黑咕隆咚。猛冲进去,没有什么冲出来,只有一片喘息,细看时,却见地上或躺或坐着一群人,全是老弱妇婴,约有四十余人,一个个不成|人形,有的脸如铜盆,肿胀得透明,有的瘦得皮包骨头,奄奄待毙。父亲嗟叹不止,把枪插入腰间,搓着手,连连倒退。
  一个水肿的人,用手指掀起肿成一线的眼皮,打量着父亲和刘、田。一丝细声浮起,是那人的话,父亲侧耳细辨,听到他说:“长官……长官……可怜可怜吧……给口吃的……”
  那人的身体如一条肥嘟嘟的大蛆,缓慢地移动起来,父亲捂着嘴巴,冲出庙门,跑上街道,酸水咕咕上冲,吐了两口在蒿草上。
  刘、田也跑出来,呸呸地吐着唾沫,骂一些很难听的话。
  父亲和刘、田空手而回,对民夫们刺激不小。烧水放驴的都缓慢了手脚。驴们却大口地吃着枯草。父亲的小母驴忧心忡忡地左顾右盼,唯有它吃草不够生猛。


  指导员痛苦地说:“下米!吃军粮吧!”
父亲在民夫连里(13)
  司务长扑向米袋,被父亲一把拉住。
  父亲说:“不能吃军粮,杀驴吃吧!”
  民夫们激烈反对着父亲,他们的理由是:道路早被踩翻,半泥半浆,没有毛驴拉车,寸步难行,这是一。毛驴都是有主的,杀了回去没法交代。
  父亲拗劲上来,说:“不杀你们的驴,杀我的坐骑。”
  他看了一眼那匹正在含情脉脉地望着自己的蛋黄|色小毛驴,心里感到一阵抽搐,那只独蛋儿猛地缩了上去,丝丝拉拉的钝痛产生出来。
  一位中年民夫抢上来,抓紧小母驴的缰绳,说:“这驴是俺七婶的,你不能杀它。”
  父亲说:“倾家荡产,支援前线,什么七婶八婶的。”
  民夫道:“这驴是俺七婶的命根子,像女儿一样。”
  父亲说:“女大要出嫁。我骑着她,就是我的。难道杀老婆还要向丈母娘汇报吗?何况本来是条驴,还是分了人家财主的,杀杀杀,为了保卫胜利果实。”
  小母驴伸了舌头舔父亲的衣角和手,泪水汪汪,弄得父亲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他从心里真希望她咬人、尥蹶子、发疯发狂反抗暴政,绝对怕它一味温顺不反抗摆出一副慷慨赴死的架势,这使父亲心中烦恼,手脖子发软,端不动枪杀母驴的盒子炮。
  父亲听到蛋黄|色小母驴说:“我生为你生,死为你死,死而无憾,你开枪吧!”
  当然在不通晓驴语的民夫们耳朵里,听到的只是“昂儿昂儿”的驴叫声,不过罢了。
  父亲说:“不是我要杀你,是革命要你的肉吃。”
  驴说:“我的肉只给你吃,不给革命吃。”
  父亲说:“你这伙计,整个一个文盲,革命不是人,是革命。”
  驴说:“是不是人我不管,反正不许你把我的肉喂革命。”
  父亲说:“好好好,听你的。”
  驴说:“让我再看你一眼。”
  父亲说:“看两眼也行。”
  驴说:“其实我不想死,熬过了冬天就有嫩草儿吃。”
  父亲说:“实在没办法了,要不我怎么忍心杀你。”
  驴说:“我理解你,为了保卫老百姓的庄稼地,开枪吧!”
  父亲泪眼模糊,掏出匣枪,顶上火儿。
  驴说:“要我喊句口号吗?”
  父亲说:“喊吧。”
  蛋黄|色小毛驴高声鸣叫着,声音洪亮婉转,响彻天空和大地,父亲举起枪口,瞄准了驴的宽平的额头,咬牙一勾枪机儿,噼啪一声微响,子弹并没出膛。父亲发了一分钟愣,才悟过来,原来碰上了一粒臭火。
  驴说:“你不要折磨我啦!”
  父亲说:“不是故意的。”

()
  民夫们呆愣愣地看着父亲退掉臭火儿,把一颗新鲜子弹顶上膛。耳朵们都等待着一声脆响,眼睛们等着看毛驴倒地。父亲却不慌不忙地退出那粒屁眼儿崭新的子弹,盒子枪插进了腰里。他的行为使民夫们感到纳闷。指导员也有些不高兴,批评道:“时间紧张,你搞什么鬼名堂?”
  父亲说:“我不愿充当杀驴凶手,这活儿都是替共产党干的,要开枪你们共产党开。”
  指导员严肃地驳斥父亲:“你这话根本错误,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不为自己谋利益,即使革命胜利后,我们也不要一亩地。”
  驴说:“别人杀我我不干!”
  父亲无奈,扯过一支三八大盖子枪哗啦一声推上子弹,按倒钢铁大栓,闭眼勾扳机,吧———勾一声响,驴头开了花,驴脑子迸裂,驴血一脸。驴尸立着,约有半分钟,才倾斜歪倒。父亲把大枪扔还民夫,转脸走到一边去。
  指导员命令:“快剥皮,开膛,快把锅里水煮沸,谁也别闲着,剥驴的,弄草的,打水的,拨火的,时间不等人,一小时后准时开拔!”
  民夫们见有驴肉吃,精神头上来,忙忙碌碌,好像一窝蚂蚁。灶下的火熊熊,灶边草成堆。开膛的民夫怪叫一声,问其原因,他说驴的心脏烫手。
  ……
  这是一匹很嫩的驴,所以驴肉进锅半小时后,锅里就溢出了扑鼻的香气。如果是匹老驴绝对不会这么快就有香气。灶里的火非常旺,因为这就地挖的野灶灶膛很大,通风良好,拢柴的民夫从临近的破屋上拆来了干裂的木料,正是干柴烈火。民夫连有三口行军大锅用。“钢铁第三连”军事化程度高,走的路线艰险,所以有锅,这些锅是缴获“国军”的,是美国货,轻便,传热快,据说煮出肉来不如中国锅煮出来的香。这些话都是父亲说的。
父亲在民夫连里(14)
  他把母驴枪毙了,心里若有所失。民夫们一齐忙碌,他却在场院里绕圈子。枯草被他的脚踩断发出细微断裂声,枯草与他的腿摩擦发出声响。有一会儿灶里的火曾经蔓延出来,引着了灶外的野草,被民夫们一顿乱脚踏熄。南风微微吹,阳光当头照,天气比早晨过河时温暖了好多,虱子在身上活跃起来。父亲再次听到南方的枪炮声,闻到硝烟火药味。尽管驴肉香味浓烈,但绝对压不住硝烟火药味,因为它深刻,它沁人骨髓。后来,让父亲终身感到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从那条蒿草没人的大街上,团团簇簇一群黑物滚过来,父亲马上猜到,这是大庙里那几十名快要饿死的饥民。是煮驴肉的香味把他们吸引了出来。后来父亲也体验过:饿急了的人对味道极端敏感。
  饥民似滚非爬,他们嗅着味道前进,速度很快,直逼驴肉锅。父亲几步跳到民夫们中间,高叫:“注意,抢肉吃的来了!”
  驴肉在锅里颤抖着,汹涌的|乳白浪花在肉的缝隙里蓬蓬上升,香味十分猛烈。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