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纨主-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硕把中年人搀起来,看着何老爷子说道,老爷子,您能借我3万块钱么?
    何老爷子睁大眼睛看着徐硕,你凭什么问我借钱?
    徐硕垂下头,我这一年就权当白给您帮工,把工钱先预支出来。
    何老爷子沉yín了一下,点了点头,成,徐硕,我何静之今天把钱借给你,但是你要是打了眼就以后就莫说我何静之没拦住你。
    徐硕摇摇头,老爷子,就算不是我也不怨您,是人就得有打眼的时候。
    徐老爷子让夏墨去柜上支了三万块钱给中年人,中年人一幅万分感激的样子给徐硕鞠了个躬,拿着钱一路小跑跑了出去。
    何老爷子叹了口气看着徐硕道,阿硕,这世界上有很多可怜的人,甚至有很多打着可怜的幌子招摇撞骗的人,你这样一个个帮得过来么?
    徐硕摇了摇头,首先这是真品,若真那个人是骗子且不说这话真假,他老婆没病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生一大幸事。
    何老爷子听了这话不再说话,转身走了回后院。夏墨盯着徐硕看了看,皱了皱眉,阿硕,你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就算是想拼了命的赚钱,也不至于去买一副新画,你把工钱全支了,今年这一年你怎么过?
    徐硕摇了摇头,把画展开,仔仔细细的看着每一个角落,通画景sè郁茂,布局深远,皴法细密,积墨厚重,yīn面多用重墨,受光部分作“阳面皴”,增强了山石的立体感,最重要的是后面的背景更是把飞白用得出神入化,虽然铃印不是太多,而且传承无序,但这必定是件真迹无疑。
    徐硕把画缓缓卷上,然后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不知道想些什么。
第十三章 捡漏
    夜空里的星星一眨,传到地面上已是多少个光年之后的事情,白日的太阳东升西落,一天又一天总是在人的手指缝里溜走,宛如恒河细纱,再无处寻觅。)时间总是一个让人感到伤感的名词,而唯一能给人带来欢愉的就是那些用来庆祝某些东西的日子,恰似此时,走在街上的徐硕和夏墨看着路上街道旁早早就挂起的大红灯笼,农历中国年的韵味在商家眼中似乎总是来得特别的早。
    阿硕,你准备去哪里过年?
    徐硕看了看地面上微微发红的鞭炮纸屑和被硝烟熏黑的地面,苦笑了一声,去哪过年,连家都没了,还能去哪里过年,以前在chūn节的时候额娘总是早早的就开始吩咐下人们烧水拖地杀jī宰鹅准备祭礼,而阿玛也会挥毫泼墨在撒金的红纸上写上一些“向阳mén第chūn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这些chūn联,吩咐小厮们挂在mén口,可现在自己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这半个月来倒是对这现在的地方摸了个溜熟,也算是能好好的顺顺当当的活下去,不会再犯以前的那些如同傻子一般的错误,而且对所有事情的不懂,也用在刘姨那里听到的失忆这个词掩饰了过去,可越活就越感觉缺了些什么,临到年关才发现自己少了些什么,虽然日子倒是有些猎奇的意思,缺少些以前在家时虽然不算舒心,但还能称得上有些许温馨的韵味。
    夏墨看徐硕不说话,推了推徐硕的背,说话啊,怎么不说话了。
    徐硕转过头看着夏墨,收敛了心思,嘴角微微翘起,稍带些恶趣味的试探着问道,要不我去你家过年?谁知道小nv孩竟然把这话当成了认真的一句话,脸通红,手扭着衣角,低声嘀嘀咕咕道,我家里大人不是怎么开通,我要是领着你回去,肯定有人要说这说那,还会有人围着你打听这个那个,我都不喜欢,你肯定也不会怎么喜欢。
    徐硕摆了摆手,打住,咱不提这事,我也就是随口那么一说,开个玩笑,你也不要当真,我也没那个胆子去你那,我记得在我们老家除非是提亲一般年轻男人都是不能去陌生nv孩子家的。
    夏墨微微舒了一口气,但脸上却是多了些徐硕未曾发现的稍稍失落。
    到了荣宝斋,何老爷子竟然早他们先到了,何老爷子抬起头看了看现在正挂在柜台后面的那副《chūn向石边行》,回过头看着徐硕说,阿硕,今天蔡老爷子要过来,你们整一下东西,你去樱桃沟去接些山泉水拿回来,小夏你去后面库房把我收藏的那二两岩茶拿出来一点,等阿硕回来煮茶。
    徐硕点了点头,转身出了店mén,何老爷子又把徐硕喊了回来,从口袋里掏出二百块钱递给徐硕,走吧,打车过去,路远。徐硕抬起头看了看何老爷子,接过钱走了出去。
    夏墨看着何老爷子低声问道,您是不是把阿硕支出去等蔡老师先到了先看看这幅画定定真伪。何老爷子看了看夏墨脸上满脸的期冀,正sè道,小丫头片子哪那么多想法,赶紧去挑茶叶去。夏墨吃了个憋,只好悻悻的去了库房。
    何老爷子又看了看那画,叹了口气。徐硕坐上出租车的时候突然想起何老爷子嘴里的蔡老爷子不会就是当初买了自己《元梦诗册》的蔡国声老师吧。徐硕眼前一亮,又暗了下去。
    何老爷子在客厅坐着静等老伙计的上mén,过了大概半个小时,mén终于吱呀一声开了,何老爷子拿眼睛瞥了瞥不是那满头银发的蔡国声还能是哪个。何老爷子垂下眼睑假装睡着,蔡国声斜过头瞥了瞥何老爷子,带点江南口音的声音响了起来,不大但却浑厚有力,老家伙,莫装死,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你过了这个年就该七十四了吧,哪有那么容易死了。何老爷子拿眼白翻给蔡国声,手往柜台后面的《chūn向石边行》指了指,你给掌掌眼吧。
    蔡国声抬眼先是大略一瞥,嘴里低声说,这卖相也忒差了点,但一看画上的铃印走到近处把画摘下来,捧着走到客厅何老爷子身边把画铺开,从口袋里掏出来一个放大镜仔细看看,然后端着下巴沉思了一会,把画面和画轴摸了摸,脸上出现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蔡国声拍了拍何老爷子的肩膀,不错,眼力劲儿现在够毒的,又捡了个大漏。
    何老爷子把老花镜摘下来盯着蔡国声的脸,伸出一根手指指着《chūn向石边行》颤抖着说,你说这是张真迹。蔡国声笑着点了点头,老头子,就这一张画,你还不至于能激动到这种地步吧?
    何老爷子摇了摇头,这画不是我收的,真是长江后làng推前làng,一làng更比一làng高,咱们这行也要称他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蔡国声被何老爷子这番莫名其妙的话说的没头没脑,疑惑的盯着何老爷子看。夏墨刚好拿了茶叶出来,就把当日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等徐硕回来的时候,看到一屋子诧异的眼神,蔡国声看到徐硕的样子,当即反应过来这是当日的那个小叫花子,就笑眯眯的看着徐硕问道,小兄弟,今天又带来什么好东西?
    何老爷子狐疑的看了看蔡国声,问道,你们两个认识?
    蔡国声点了点头,这就是我那日跟你说的收了《元梦诗册》的那个年轻人。
    何老爷子听了这话摆了摆手,苦笑着看着徐硕,阿硕,你怎么不早说。
    徐硕没吱声,何老爷子看了看徐硕脸上不轻不重的表情,笑道,阿硕,你又捡了个大漏。
    徐硕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蔡国声好奇的问道徐硕你知不知道那幅画值多少钱?徐硕摇了摇头,蔡国声缓缓道,1989年纽约佳士得公司拍卖的《古木竹石山水册》(32。5*22。5公分)卖了35。2万美元,你这幅比那幅小了点,裱功也是新功,等等再让何老爷子重新裱一下,估计也能卖出个三五十万,但是不是美元,是人民币。
    徐硕手里的东西砰的掉了下来,张大了嘴叫道,啊!他以为在过去也就是百八十两银子的东西到了现在怎么就成了三五十万,这差距忒大了点。
    何老爷子看了看徐硕的表情,摆了摆手,泡茶去吧。
    PS:希望多点关于内容的书评,谢谢!
第十四章 茶道
    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最优者当属武夷山,武夷山岩茶最优者又属大红袍,宋代范仲淹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写道:年年chūn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西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不去说围着武夷大红袍的传说,单从这首诗就可看出古代人就对这武夷大红袍的喜爱,能被当做仙人遗品来看待,在心中是何等的珍重。
    蔡国声看着一边正在烧水的徐硕和夏墨笑着看着何老爷子说道,你现在是真捡了天大便宜,走了一个小李换来这两个一个能够把古玩看得如此透彻的年轻人,再来一个泡的一手好东南功夫茶的nv孩儿,我看你是有的福气要享喽。
    夏墨笑了笑,先拿出来一个檀香炉子点上,再把乌橄榄核炭放进一个小小的红泥小火炉里,顿时火焰升腾起来,焰sè浅蓝,焰活火匀,然后从水瓶里用一个竹节勺盛满了水注到砂铫里,等水烧至鱼眼水,夏墨拎起砂铫,淋罐淋杯,再将砂铫置炉上,然后把茶叶倒在一张洁白的纸上,分别粗细把最粗的放在罐底和滴嘴处,再将细末放在中层,又再将粗叶放在上面,纳茶的功夫就完成了。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细末是最浓的,多了茶叶容易发苦,同时也容易塞住滴嘴,分别粗细放好,就可以使出茶均匀,茶味逐渐发挥。苏东坡曾经有诗蟹眼已过鱼眼生,嗖嗖yù做松凤鸣,等到铫缘涌如连珠,夏墨提起砂铫走满七步走到放置茶壶的地方,揭起壶盖将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冲满茶壶,拿起茶盖从户口轻轻刮去茶沫然后盖好茶盖,再提起砂铫再以滚水淋于壶上,然后再迅速的将滚水直冲茶杯中心,放下砂铫,夏墨两手各执一杯,迅速洗杯,等杯子洗好,夏墨又用竹节勺舀起凉水注入砂铫中,置于炉上,然后走回茶几旁,端起茶壶把茶水注入另一个茶壶里,然后把装了茶叶的茶壶覆放在苛垫上,再端起茶壶开始洒茶。
    蔡国声目瞪口呆的看着夏墨的动作,夏墨抬起头甜甜的一笑,蔡国声回过神来,拍手道,有意思小姑娘,整套工下来简直就是美仑美奂,这烫杯最妙,声调铿锵,不易,着实不易,我看你已深得茶中三昧。
    蔡国声端起茶杯看了看茶sè、茶味,嗅了嗅茶香,然后轻啜一口,玩味再三,念出来了一句诗“盛来有佳sè,咽罢余芳香。”何老爷子白了蔡国声一眼,天天拽文,不拽文会怎么样。然后看着站在一边仔仔细细看着夏墨动作的徐硕,低声笑道,小友,晚来天yù雪,能饮一杯否?
    徐硕脸上闪起了红光,赶紧走过去,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端起茶杯一举,站起身来,冲夏墨略一示意,然后抿上一口,蔡国声看了这动作,转过头盯着何老爷子看了看,你看看,什么叫古礼,什么叫谢茶。
    何老爷子摆了摆了手,示意蔡国声莫说话,转过头看着徐硕问道,阿硕,你说说这茶道,为何要用上这个道字?
    徐硕垂下头看了一眼夏墨,这才温声答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何为道也?《周易。系辞上》曰:“一yīn一阳谓之道也”,yīn阳一体,厚德载物,以唐陆羽《茶经》为基,以功夫茶为载,挈握虚实两端,晋合中道之规,由实指而假寓,求得天人合一,此之谓茶道也。
    徐硕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然后再端起夏墨刚刚又注入的茶水抿了一口,咽下之后口中尽是淡淡余香,这才接着说道,但我以为茶之道,在人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