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要主动
  这一点我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给家长们的建议:主动与老师联系,主动与老师沟通。我的理由有三:
  一是家校双方随时、共同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行为表现,有利于及时掌握孩子的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家长和老师长时间不沟通容易造成漏洞,导致难以补救的后果。
  有的家长可能认为,这应该是你们老师的责任,这一点我完全不否认,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会主动承担与家长保持联系的责任。但我不得不提出我的第二理由,就是每一位老师毕竟要管理几十个学生。就我现在所在学校所在年级来说,每班48人,班主任要想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难度确实大了点。任课老师一般教两个班,96名学生,要想随时向家长汇报一下学科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成绩,更是不太容易。而家长抽时间到学校来一趟,或者给老师拨个电话,这种交流老师们是十分欢迎的。
  我的第三个理由曾经有个学生跟我开玩笑说“关老师太狡猾”。因为学生最恨老师告状,尤其孩子刚犯了点错,出了点问题,老师给家长一个电话打过去,孩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感”——老师又告状了,效果非常不好。可是家长隔一段时间找老师了解一下近期表现,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的在校表现(这时候聪明的老师是既有表扬,又有批评了),这时候学生往往不会迁怒于老师,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一高三学生由于班主任向他家长反映“与某女生交往过密”,致其勃然大怒,气势汹汹地找到我,劈头就是一句:“她闲事管得也太宽了。”我问他:“老师怎么管你的闲事了?直接批评你了吗?”“没有,她告诉我妈妈了。”“是去你家告诉的吗?”“不是。”“是老师主动打电话告诉你妈妈的?”“也不是,是家长会后告诉的。”“好,家长会后,你妈妈主动留下来,找老师了解一下你近期的表现,老师不加任何定性地如实汇报你的在校表现,老师哪里做错了啊?”到这儿,这学生哑口无言了,只好悻悻离去。试想如果是老师主动去向家长“告状”,后果一定会比这更严重。
  
三、提高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4)
这三个理由,我无需多讲,只建议家长们主动与老师多联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老师看您对孩子这么负责任,还真得给您孩子更多一些关注呢!
    四要理智
  我这里所说的理智,是建议家长在孩子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理智的桥梁。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深知师生间的融洽对于教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与学本身就是一对矛盾。老师和学生各居矛盾双方的主体地位。在对立中求统一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学生家长,如果能够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黏合剂、润滑油,最终受益者一定是您的孩子和您的家庭。
  今天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自然也就提高了对老师的要求,这都在情理之中。但是当您拿定主意,把孩子送进这所学校(因为现在可供家长选择的学校越来越多),送到这些老师手里时,您就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些信任,多些配合;少些怀疑,少些挑剔。应该确认学校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相信绝大多数教师是可以不断改进的;更要清楚孩子学习、品行的优劣取决于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人努力等多方面因素,绝非老师一人可以决定的。您把心态放平了,是一位“明白”的家长,就一定会理智地去看待和处理师生间产生的一些正常范围内的分歧、摩擦甚至冲突,就会调解矛盾,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的批评或要求,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树”而不是“贬”老师。这对孩子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我认识的一位知识分子家长,就在孩子回家“控诉”数学老师年轻、没经验、讲得不好时,及时帮他纠正:“老师毕竟大学毕业,学了那么多年,又有老教师带着,一定没问题。你们班不是有数学学得非常不错的同学吗?还是在自己身上找找学不好的原因吧!”没有得到家长支持的孩子以后不再抱怨了,逐渐和数学老师越来越融洽。就这同一个话题,我也听到过个别家长的处理方法:“年轻就是不行,咱们怎么这么倒霉,别着急,我找你们校长去,要求换老师。”咱们可以想象一下,有这样家长的撑腰,孩子自己还可能努力吗?反正学不好也不是我的责任——这就是孩子的想法。可是到头来吃亏的又是谁呢?其实孩子回家诉苦,发泄不满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时期,一上了高中,孩子才不愿再向家长说学校的事呢。越是年龄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越需要家长给予正面的引导,我设定几种常见的情景。家长们不妨考虑一下应该如何应对,孩子回家说:
  A。 老师偏向×××同学。
  B。 我今天上课没说话,老师冤枉我。
  C。 我们老师特讨厌,放学总比别的班晚。
  D。 真烦,今天我们老师又把我们臭骂了一顿。
  E。 倒霉,今天老师把我的文曲星没收了。
  F。 我们语文老师讲课特没水平,我都不爱听。
  G。 我今天忘带作业了,老师罚我在学校补上。
  H。 我上课就说了一句话,老师就没完没了地批评我。
  I。 我讨厌×××老师。
  就选取的这些情景,家长们可以作出截然不同的反应。但我要忠告您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做对孩子有好处,请务必想清楚。
  也许有人会说,你是老师,当然就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说话。难道老师的种种做法就都对?孩子们的反映都不准确吗?那您就误解了。第一,老师们工作态度,教学水平,管理方法多多少少会有差别。老师本是凡人,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抛开极个别教育界的败类不说,再优秀的教师在与人(学生)打交道的工作中,也会出现纰漏而引起学生的不满。对这一点我不但承认,而且是最心知肚明的。第二,孩子们反映的往往是他(她)的亲身经历,也许是客观事实,也许是角度不同所造成的偏见。他们之所以回家诉说,就是想听到家长的评判,得到家长的同情和支持。这时候的您如果能做到既不贬低老师,又不伤害孩子,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使孩子的情绪得到缓冲,不但有现实意义——缓解师生间的矛盾,还可能产生长远意义——培养孩子宽容、自省的良好品质和换位思考的思想方法。至于说真正属于教师的问题,您完全可以善意地直接或间接地提出。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师及学校领导都会给予认真考虑的。让教与学这对矛盾向有利于孩子成长方面转化和发展是我们的共同心愿,教育孩子您有义务,老师有责任,我们之间的和谐、一致、互谅、互补对孩子肯定是有好处的。个别不理智家长的一些举动只能为孩子造成潜在的后患。举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
  初一即将结束时,我看到个别学生的英语成绩已经跟不上了,心里真是万分着急。于是求助我以前的学生,现清华大学高材生陈薇、崔岩利用假期给几个孩子做家教,补一补英语。当时有补课愿望的孩子和家长不少,我不可能都安排,于是用心挑选了三个男生。没曾想其中一位在企业当个小“官”的父亲用一句“你们老师什么意思,她是不是创收呢?”拒绝了我的好意。另两名男孩补课很见效,而这个学生英语成绩却一蹶不振。本来孩子是个单纯、热情的好孩子,我对他还多一分偏爱,可是这位父亲却误解了我们师生间的关系。三年中,这位家长从没有主动与老师取得过一次联系,只在孩子上初二时的一个中午风风火火地来到了学校。我简直喜出望外,热情接待并汇报孩子的近期情况(这时候这名学生各科成绩已经很差了),没想到不容我说三句话,这位父亲话锋一转“我今天主要是来反映一个问题……”原来是来告体育老师状的。就因为体育课上的一个游戏,男同学之间要互相拍打后背,孩子们顽皮,可能手重了,把他儿子打哭了。为此家长找我给体育老师奏了一本。我至今耿耿于怀的不是家长反映的问题,而是家长在遇到问题时的不冷静、不理智。第一,这些事值不值得您大动肝火。第二,中午孩子回家刚一诉苦,您就迫不及待地冲到了学校,对孩子能有好的影响吗?第三,我满心欢喜、满怀诚意地感谢您的到来,您这一瓢冷水,泼得我能对您没意见吗?据我所知,老师们中间有一种不那么正确却很无奈的共识,那就是家长难缠、事多、不讲理,对孩子我们只好少管,谨小慎微地管,顾虑重重地管,其实对孩子是没什么好处的。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提高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5)

()好看的txt电子书
前面我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谈家长的理智,下面我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请求家长的理智。许多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老师一个电话把您请过去,劈头盖脸连孩子带家长一通数落,让您觉得很没面子。还有家长会上老师表扬了一批孩子,您竖着耳朵听了半天也没听见您想听到的名字,可是当老师点名批评时,您最怕听到的名字却从老师口中念出来。尽管大部分在座的家长并不认识您,您也有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早上临上班前,孩子怯生生地交给您一张不及格的考试卷,让您签字;还有,突然手机响,接到老师电话,告诉您孩子在学校又惹事了……总之,一桩桩、一件件让您恼怒的信息在刺激着您的神经,“恨铁不成钢”的念头使您压不住火,往往就会爆发一场两代人之间的家庭战争。
  但不知家长们注意到没有,这种战争并无实际效果,或者孩子有极短时间的些许变化,过不了三天,一切如故,下一次刺激又在等着您了。这是何苦来的呢?我要坦言的是,老师们的这种做法虽属无奈,也不见得合适,起码值得商榷。但作为今天的家长也不要固守“先生告状了,回家就得挨板子”的传统做法。而是应该改变一下思路,就像我前面介绍的“卡通漫画”事件的处理方式一样“给孩子一个意料之外”,也许效果真的会给您一个意料之外呢!当然这就需要家长的理智了。
  首先理智地调整好心态,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孩子犯错误是难免的;其次理智且策略地听听孩子的申诉或狡辩(也许是认错,那就更好了);再次,理智地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交流。心平气和地讲理,在讨论中辨明是非,既要指出他的问题,让他无话可说,又要尽力发现他哪怕只有一点点“有理”的地方,给予肯定、表扬,甚至编几句“老师批评你的同时也表扬了你”之类的话。这种善意的谎言一来可以让孩子觉得“我在老师眼里并不是一无是处”,二来也可以缓解因为老师告状而造成的孩子心中的不满,减少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您不是就起到了师生之间润滑剂的作用了吗?因此我劝家长们,当听到孩子犯错了、惹事了、学习退步了,甚至考试不及格了等信息时,“有话好好说”。您越冷静,不给孩子造成与家长、与老师顶牛的机会,他才有可能从内心去反省和自责。反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