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奸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奸雄- 第1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声色不动?】
    吴凡不禁蹙眉。
    没有表示的表示,才最可怕啊!
    一路来到老王所在的城府,吴凡挂上笑脸,陪同三皇子杨珏走进去。
    杨珏无论怎么不靠谱、怎么不着调,毕竟是帝国的皇子,吴凡可不敢托大,礼数上从来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进了门。
    吴凡笑嘻嘻的一拱手,道:“马夫吴守正,拜见大将军!”
    老王爷正在看战报,被大火席卷,隋军损失不少,心中正是沉重。忽闻言,竟是被气笑了。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章 大祸害
    (第六更,求订阅、求月票。此为舵主书友150203144816115筒子加更。感谢大家的盛情支持,谢谢,谢谢。)
    ……
    老王爷笑是笑了,笑过之后,脸色却是沉下来,一双虎目紧紧的钉在吴凡身上,仿佛是在重新审视吴凡一样。直将吴凡看的浑身不自在,模样惴惴,老王爷才收回自己的目光。眼帘低垂,坐在位置上,仿佛是一尊不会动的雕像。
    房间里的气氛变得微妙。
    三皇子杨珏忍不住的侧脸去看同样跟他低头的吴凡,眼中流露出的意思非常明显——【玩显了吧?现在该怎么办?万一老头儿怒了,咱们今儿得一块挨打!主意是你想出来的,你赶紧把事情平下来,莫要大家一起受罪,快点儿啊?】
    反正吴凡是看懂杨珏的意思,眼睛转转,拒绝的摇头,示意杨珏稍安勿躁,淡定一些。
    老王爷是在思考。
    人到岁数,阅历丰富,老王爷很清楚那“武举”一旦真正实施开来会代表什么。相对的,他更清楚“武举”实施会遇到的阻碍。恐怕那是前所未有的难关,甚至比灭掉燕国所遇到的阻碍更大。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天下间有一种势力,名为——士族门阀。
    士族门阀或称世家士族,起源之早,不可琢磨。单说汉帝国时,各种世家士族雨后春笋一样遍布天下,逐渐壮大。从而垄/断那天下间的势力与话语权开始后,天下便有一只可以操纵一切的黑手存在,从此。国家的命运与世家士族息息相关,纠缠在一起,解不开。
    汉帝国缘何灭亡?因为世家士族在黄巾起义中,遭受打击严重,国家崩溃。不然,董卓一介武夫,哪里能谋朝篡位成功?董魏王朝为何短命、为何三世而亡?就是因为当初那位魏三世、董殇帝将爪子伸向世家士族。触碰人家的利益。于是乎,天下间的世家士族开始各种合理的造他的反。最终由河内司马家捞得便宜,建立晋王朝。
    至此。
    世家士族原本臣服与皇权之下的地位。发生改变,堪称天翻地覆的改变。而原本世家士族存在的意义,也慢慢的变坏了味儿。
    由于魏三世泰山封禅挖出《黄帝内经》,使得奇妙的内息出现。晋朝的能人猛士层出不穷。因而并未上演南北朝。不过,在晋朝末年的时候,内外战事频频,数代天子昏庸无能,世家士族趁势而起,逾到至今为止的顶峰,甚于凌驾皇权。当今的天家杨姓,当初便是那士族门阀的魁首。开国皇帝,乃翁夺婿位。从一阶国丈做了皇帝。
    恰恰因为帝位来路不正,为得到世家士族的支持,保证统治地位,那位开国皇帝曾经说过一句话,叫做“天子与世家士族共治天下”。几代皇帝过去,自然是有野心想要削弱世家士族权利的天子出现,便是那位谥号为“孝”的皇帝。结果呢?结果当时是弄得天下动荡,南梁萧氏、北燕李氏相继割据,不跟他们杨家玩儿啦!直接三足鼎立,战乱百年,至今未平的情形。
    种种教训,历历在目,由不得靠山王老爷子不谨慎对待。毕竟,武举作为一种划时代招揽人才方式的同时,还会结结实实的碰触到世家士族的利益。天晓得那些有好处不要命,有坏处拼命的世家士族会干出什么事情。眼下里,北燕未灭,天下动荡不安,再也经不起那般折腾啦!
    “当当当……。”
    缓神过来,老王爷敲打桌面,寻思着。
    “守正啊守正!啧!我放下我真是小瞧你了!你不是小祸害……”,老王爷抬起头,话语一顿,幽幽叹气:“是个大祸害啊!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吴凡揉揉鼻子,躬身抱拳,正色问道:“敢问大将军,关云长、张文远,此二人如何?”
    目光越过吴凡,老王爷放眼看向院子外,那里,张辽与关羽正在演武。
    老王爷张张嘴,欲言又止,半晌,赞道:“文远年纪轻轻,勇猛非凡不说,胆略、头脑,一点儿不缺,单以潜力而言,以自身能力而言,他已经可以媲美伍昭啦!再说云长,我不知怎样形容才好,只能说……他是个上将军的料子!”
    吴凡接口问道:“是个上将军的料子,可他能成为上将军吗?”
    老王爷答不出话。
    吴凡稍加沉默,问道:“金玉之器,何以蒙尘?”
    老王爷无言以对。
    吴凡对视老王爷的眼睛,道:“若非大将军是开明之人,不拘一格用人才,小子绝不会举荐他二人前来!绝对不会!”,拍拍自己的胸膛,吴凡道:“小子是什么出身,大将军是知晓的。不妨想想,连我都能认识如此众多的金玉之才,那沧海遗珠会何其多?”
    顿一下,吴凡继续道:“小子知晓大将军所虑何事,无非是思忖有些人会阻挠,或因此不满滋事。实际上,只要把事情说开,未必没有缓和的余地。要知晓,寒门,就是寒门,终究比不得世家士族。若将武举比作为一块饼,寒门,吃的不过是世家士族所漏下来的一点残渣罢!”
    老王爷点点头,又摇摇头。他点头的意思是,吴凡说的很对,寒门比不过世家士族的一点就在于,世家士族的人才是不断的量产出来的,他们有足够多的资本、资源去培养人才。而寒门,靠的无非是天赋,由量变产生质变,万中取一是为人才。摇头的意思是,吴凡还是太年轻,把事情想的过于简单。有没有武举对世家士族影响并不大。但,哪怕是一丁点儿的不大……或如吴凡所言,武举的设立实行,只是能够让寒门吃到世家士族遗漏下的一丁点儿残渣剩饭,人家世家士族还宁可扔掉,也不让你吃呢!
    思来想去,想去思来。
    “罢!罢!罢!就让我杨云飞来撕开这个口子吧!无论如何,我都会极力促成此事!”,老王爷长吸口气,扭头看向三皇子杨珏,道:“我即刻书信一封,由你亲手交给陛下,不得有误,明白吗?”
    杨珏被老王爷的模样吓一跳,吞吞口水,道:“领……领命!”
    老王爷深深地瞄吴凡一眼,轻飘的说道:“忘掉此事,无论成与不成,跟你再无瓜葛,明白吗?”
    吴凡心中一暖,晓得老王爷是保护自己,抱拳躬身,郑重道:“大将军放心!”
    多余的废话吴凡没有多言,他不好说,更不能说。
    “放心?”
    老王爷无奈的摇头,研墨执笔,不再看吴凡。
    吴凡默默的告退。
    待吴凡不在,老王爷一边低头写东西,一边一心二用的说道:“我与陛下年轻的时候,曾经想过类似事情,不过却没有他想得周到。当时只是想弄个什么‘天下第一武林大会’,给朝廷选取人才的同时,让我也过过手瘾罢,胡闹的厉害……”
    杨珏没敢搭话茬儿。
    老王爷快速的写完信笺,吹干墨迹,装入信筒,亲自蜡封好,递给杨珏。
    “你这些日子表现的还不错,别再沉浸酒/色中啦!酒/色蚀骨,人都会被废掉!”,拍拍杨珏的肩膀,老王爷道:“顺便帮我跟陛下说一声,此次北伐或许不需大动兵戈便可完成,只是给罗艺开出的价码定然会很高昂。另外,北伐诸将、诸军,皆可大加封赏,唯独二人不可。一是我,二是吴守正!为什么?问那么多干什么?滚蛋!别回来了!”
    三皇子杨珏转转眼睛,拜别折身便去。
    刚走出城府大门。
    吴凡不知晓从哪个旮旯胡同窜出来,给杨珏施礼后道:“殿下这便要动身?”
    杨珏愣愣的点头。
    吴凡转着眼睛道:“你还回来不?”
    杨珏摇头。
    吴凡眉宇扭在一起,好久道:“无论是殿下亲力亲为,还是交托别人,你一定要将洛阳的赌场全部划拢到一起!如果你一个人做不到,不妨联系联系其他人一起合作。注意!一定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纨绔弟子!我估摸着,武举一定会成功实行,届时,就可以……嗯哼?懂了不?”
    杨珏:“……”,嗯哼是啥意思?
    揉揉眉心,杨珏不免再次确认道:“真的能赚上千万两银子?”
    吴凡咂咂嘴儿,道:“把心放在肚子里!只要操作得当,太容易啦!不过……”
    三皇子杨珏挑挑眉毛,一副“我知道没那么简单”的样子。
    吴凡怀疑的打量杨珏,慢吞吞的说道:“你得罩得住!找来合伙的人,也得罩得住!”
    杨珏很不满的挑眉毛:“你质疑我?”
    吴凡忙道:“不敢!”
    “哼!”
    杨珏一拍胸脯,大包大揽道:“杀人打仗我不行,辣手摧……嗯,咳咳!那啥,反正我最强!放心吧!不就是拉帮结派、拖别人下水,好吃的不能自己吃独食嘛!说明白点不就得了?害的我还得费脑子去想!”
    吴凡:“……”,你有脑子吗?
    反正三皇子杨珏是走了,身影非常豪迈的走了,连狗吃屎都摔得无比豪迈……
    (未完待续。。)

那啥……六更完毕,今天没了。
今天的都发完了,没了,表等啦。
    月票加更改成十票加一更,新书月票形势不容乐观,欢乐的蹦跶三天就快蹦跶不动,要挂了……求大家尽力支持下,我也尽力的保证多更。
    求订阅,有能力的订阅下,支持下。
    另外,感谢大家的支持,谢谢,非常感谢。太累了,就不一一表述,发完单章就睡了……梦里头接着感谢你们啊。
    (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我不服
    (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此为月票100张加更。感谢大家支持,谢谢,谢谢。)
    ……
    说到底,还是老王爷爱才之心、爱国之心过于强烈,以至愿不顾一切的促成武举之事。何以吴凡认定武举此事只有老王爷能办?原因就出在这儿呢!老王爷一来有心、二来有势、三来有名,如果连他都不能办得到,恐武举之事也甭去再提,没有意义。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大概是吴凡自来到此时空后,最为清闲的日子。早晚各练一个时辰的武艺,时常找关羽、张辽,或伍昭、雄阔海对对招,要么就是检查检查童伟的武艺进度。白天的时候,读读兵书,研究研究古代的经典战例,时常去请教请教军中宿将、老卒,多探讨探讨……
    吴凡的清闲是特例,独此一份儿。因为他的功劳早就捞的足足的,若非有老王爷从中阻拦,只怕他早就被封侯拜将。其他人与吴凡不一样,北燕国都易京已破,大德天子的尸体已腐烂,随着由宇文成都率领的北方鲜卑部落向南平推,卫骑大将军于并州横扫,燕国的国土,正在大块大块儿的被纳入隋国的舆图上。灭亡,真的不再是一句虚言妄语。种种事情都意味着,建功立业的时间、机会正在步步减少,每个人都需要努努力,在最后的时候捞上一把,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功劳太多不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