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烈明-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聿键扶着曾氏的手臂走下台阶,向着宦官一拱手,“石公公……!”
  凤阳皇陵镇守太监石应诏手一挥,打断了朱聿键的话语,“庶人朱聿键,高墙卫百户朱平安,你二人知罪吗?”
  朱聿键看看曾氏,两人的眼睛中同时闪过一丝绝望。两人踌躇了一下,作势就要下跪。
  朱平安却在此时上前走了几步,挡在朱聿键夫妇身前,心中虽然千万个不情愿,但还是抢在朱聿键夫妇前边翻身跪倒,“高墙卫百户朱平安参见石公公,不知石公公所言之罪究竟为何?”
  石应诏冷笑一声,“未得允准、私入高墙,与罪宗会面,这就是死罪!”
  朱平安身后的曹无伤闻听此言,便要立刻暴起,却被朱平安一把拉住。周围的几名皂衣汉子见势,纷纷将兵刃抽出刀鞘,护卫在石应诏身前。
  石应诏轻轻摆摆手,汉子躬身退下。石应诏随即一笑,“做什么,还要当场格杀咱家,杀人灭口吗?”
  朱平安慢慢的站起身,将身上的短刀、铁爪抽出来扔在地上,“公公说笑了,在下不过是一区区百户,怎敢冒犯公公虎威。既然今日被公公撞见,还请公公给在下一个机会,有几句话容在下一一禀来。”
  石应诏笑着点点头,“临危不乱,唐王府果然调校的好家奴啊!也罢,就听听你要说什么!”
  朱平安还是向前走了两步,顿时便有两个汉子上前来,一左一右护住了石应诏。
  朱平安朗声说道:“公公,我家唐王殿下……!”石应诏立刻打断了朱平安的话,“是唐庶人,如今的唐王是朱聿鏼殿下!”
  朱平安点头应是,“是,是,是唐庶人。唐庶人自去年入禁高墙,至今已经一年。这一年来,不知道是何缘故得罪了公公,一日两餐时常缺失,就连日常的供给也是时有时无。最近更是听说公公对唐庶人施以礅锁之刑。在下本是唐王府家奴,心忧主家这才夜入高墙,罪责全在在下一身。只不过,请公公恕在下愚昧,不知道唐庶人究竟是哪里慢待了公公,还请公公明言,我等下人也好劝慰唐庶人,消弭这个误会!”
  石应诏冷哼一身,“这与咱家有何干系。太祖皇帝于中都设立高墙惩治罪宗,原意便是使其亲近祖宗之基,思创业之艰难,或知省改。唐庶人朱聿键未得诏旨私自领兵进京,这是司礼监三法司堪实,内臣以及宗人府朝议,具实定罚的。咱家身负守卫皇陵之责,更有监管罪宗的重任,自然是不敢懈怠,何来的断了日常供给之说。至于礅锁之刑,自太祖皇帝以来便已有之,惩戒罪宗,使其磨砺心志,痛定思痛,才能教而改之,将来或许才有恩赦的机会。你一个小小百户,哪里能体会到如此深意!”
  “原来如此!”朱平安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向着石应诏连连躬身。但话锋一转,语气陡然间变得咄咄逼人起来。
  “只是,如果在下记得不错,自嘉靖十五年起,朝廷便已下旨废除了高墙内的一切刑罚,还特意说明不可荒废罪宗的日常供给,衣食医药,缺一不可,切勿使皇室后裔在高墙内有任何闪失。说起来,这也是嘉靖爷的一番体恤和爱护之心啊!”说完,朱平安啧啧赞叹。
  身后的朱聿键与曾氏四手相握、四目相对,都发现了对方眼中古怪的神色。原本木讷、蠢笨的庶长子怎么突然间变成如今的伶牙俐齿、处变不惊?
  石应诏当即一愣,他没想到朱平安一介百户,竟然会懂得如此之多。一番话下来,居然一时想不起来该如何应对。他面色一沉,当场便要发作。
  但朱平安绝对不会给他这个机会。宦海浮沉,朱平安深谙敲边鼓、借势压人的关键所在,立刻便又换上了一副笑容,语气也随之缓和起来。
  “公公的苦心在下等确实明白。只是这些个事情一旦传出去,公公的面子上总是不甚好看。在下听说,宣大总督卢象升卢督师虽然已经领军离开凤阳,但朝廷却又派了路振飞路大人巡抚中都,路大人素有直名,公公请想,要是这些事情传到他的耳朵里……!”
  朱平安偷眼观察着石应诏的反应,见他的脸色越来越是不虞,便借机再添上一把柴火。
  “在下还听说,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和公公都是从宫中一起过来的,凤阳虽是中都,却是大明祖宗基业所在之地,但流贼的一把大火却让凤阳变成了如今的模样,昔日太祖皇帝以天下富户充实凤阳,现在已经剩不了多少了。”
  石应诏的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朱平安,双拳已经情不自禁的攥紧,甚至可以听见指骨发出的“咔吧咔吧”的声音。“你到底想说什么,不必兜圈子!”
  “是,是!”朱平安的笑容更加灿烂,“那在下就打开天窗说亮话。卢九德公公与您都是宫里得用的人物,既然来到凤阳,便是想做出些事情,风风光光的回宫里去,这样一来,轻轻松松便可以得到一个司礼监随堂的位置。在下是替公公着想,凤阳和皇陵事务,一切以稳定为先,万一出了什么事情,在下不过是草芥一般的存在,只是耽误了公公的前程,那就不好了!”
  “你就不怕咱家现在就斩草除根!”石应诏的脸上涌起一股浓浓的血色,红艳欲滴。
  旁边的汉子一亮刀锋,顺势就要向朱平安砍來。朱平安一仰头,反而将自己的身躯挺得更直。只听“嘡啷”两声,左右两个汉子虎口处显出血痕,手中的兵刃已经跌落在地,两人目瞪口呆,竟是连谁出手都没有看清楚。
  一旁的曹无伤轻松的拍拍手上的灰尘,退回到朱平安的身后。石应诏的属下互相看看,眼带惧意,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好叫公公得知,在下做事向来喜欢揣度人心,不吝于做最坏的打算,因此临来时便已经安排了人手,如果在下和唐庶人出了什么事情,必然会有人以此来大做文章,甚至有可能是直达天听!”朱平安边笑边说。
  石应诏的脸色瞬息之间由红变白,就连气息也急促起来,勉强将一口怒气压了下去,又深吸一口气,略有些狰狞的脸色逐渐和缓起来,接着便笑出了声,只不过声音尖利有如夜枭。
  “哈哈哈,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没想到唐王府居然是卧虎藏龙,小小的两个后生就有如此能耐,一个运筹帷幄、一个身手超群,看来咱家不服老都不行了!”
  朱平安依然是一脸笑容,向着石应诏拱拱手,“公公言重了,在下兄弟二人读书不多,只是王府中的下人,除了一颗护主之心和一腔忠义再无其他,还请公公千万不要见怪!这个……”。
  说着,朱平安开始在怀中和身上乱摸起来,似乎在找什么东西,一无所获之后,径直开始在曹无伤身上搜摸起来。
  “放哪儿了?快点拿出来!”朱平安有些动气。
  一旁的石应诏和一干属下如临大敌,慌忙向后撤了几步。
  曹无伤万分的不情愿,“世……!”
  朱平安一瞪眼。
  曹无伤赶忙改口:“少爷,那可是……!”
  “可是个屁,快拿出来!”
  曹无伤慢吞吞的从脚上的布袜中摸出了一样东西,心不甘情不愿的塞到朱平安的手里。
  朱平安笑嘻嘻的捧着那样东西凑到石应诏的对面,“这是在下兄弟的一点心意,还请公公收下!算是感谢公公对唐庶人的照拂!”
  石应诏从鼻子里哼了一声,这两个人虽然摸不透深浅,但总算明了人情世故。但随风飘过来一股酸臭的味道,让石应诏险些干呕出来。
  石应诏冲身边的一名青衣宦官使个眼色,青衣宦官捏着鼻子将朱平安手中的东西接过来,小心翼翼的打开,眼睛蓦然一亮。
  石应诏也偷眼看了一下,脸上的神色舒展开来。
  “那公公的意思是……?”朱平安小声问道。
  石应诏看着青衣宦官将掌中的银票塞进怀里,重新挺直了腰杆,“今夜咱家不过是来巡视高墙,并无甚事发生,夜已深了,明日还要办差,早点歇息去吧!”
  朱平安笑呵呵的一躬身,“恭送石公公!”


第三章 莲花宝典

  软轿刚出禁垣,石应诏便将横杆拍的啪啪作响,青衣宦官赶忙跑过来,借着月光发现石应诏的脸色一片铁青。
  今晚的朱平安和曹无伤实在是给了石应诏太多意外和震撼,一个蝼蚁般的王府家生子,竟然能将朝中和宫内的掌故如数家珍一般的说出来,更可怕的是,他似乎知道自己和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之间微妙的争斗。结果弄得自己筹谋已久的全力一击,就像打在了一团棉花上,毫无施展的空间。
  司礼监已经连续来了几封书信催促石应诏尽快解决朱聿键,信中更是明言,崇祯皇帝将对各地镇守中官进行适当调整。石应诏是否能称心所愿的离开皇陵这个鸟不拉屎的贬谪之地,就看眼前这一遭了。
  但偏偏这档口却跳出来一个朱平安,弄得石应诏投鼠忌器。
  一行人和一顶软轿就这样静静的停在了禁垣外的一片废墟旁边,远处凤凰山的黑影就像一只怪兽,匍匐身侧,情景说不出的诡异。
  好一会,石应诏才幽幽的说道:“去帮咱家做两件事情。第一,那朱平安身边的小子是个内官,你去查清楚他的来历,看看是否和宫里有什么瓜葛。第二,将朱平安的底细给我查清楚,一个家奴,就算现在做了百户,哪里来的如此见识,查清楚他背后究竟有什么人!”
  “是!”青衣宦官回答道:“干爹,那朱聿键……?”
  “唐王朱聿鏼殿下和司礼监曹公公那里需要一个交待。回禀他们,一个月之内,朱聿键必死无疑!”
  ……
  “少爷,那可是两千两银票,小的费了一个月的功夫才找到……”。曹无伤很是委屈。
  朱平安赶忙捂住他的嘴,挤眉弄眼的示意他消停一会。
  朱聿键反倒不以为意。石应诏没有在私入高墙这件事情上纠缠,得益于朱平安的一系列敲打和威胁。这让朱聿键也很是好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些朝廷人事调动和宫内的阴私呢?况且,朱平安也不是一味的闷头硬抗,反而是一手软、一手硬,分寸和时机拿捏的格外妥当,逼得石应诏最后也只能忍气吞声的见好就收。
  “看来,人还是要读一些书的。至少,当年安排木先生做他的启蒙老师这是绝对正确的!”朱聿键不禁这样想到。
  心中虽然愉悦,但朱聿键的脸上还是古井无波,冲着朱平安摆摆手,“吾这里没什么事,你且放宽心。倒是在外边,切不可再像今晚这般强出头。石应诏虽是内官,但在凤阳权势极大,不是你一个小小的百户可以应付的来的。还是早早回军营去吧,免得节外生枝。”
  说完,便在曾氏的搀扶下转身回房。
  朱平安等人躬身送朱聿键夫妇离开,这才松开了被绑缚着的高墙卫小旗张大狗。张大狗身材魁梧,此时却依然是惊魂未定。缓过劲来便跳脚大骂,“杀千刀的,要是让俺知道是谁告的密,俺一刀一刀剐了他!“
  朱平安安抚了几句,邹靖将三人送到院落的门口。
  朱平安却忽然站住了脚,将曹无伤身上的包袱也扯了下来,交给老宦官邹靖,惹得曹无伤老大的不愿意。
  “邹公公,包裹里是些吃食、药材和些碎银子。您在这里照顾王爷,实在是辛苦了。如果有什么需要,便通知每月初八、十五、二十二当值的高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