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烈明- 第3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旗部队到现在还未动员一兵一卒,就是督促着原先顺军投降的各部兵马不要命的向前攻击。原先带出来的十万顺军降卒,仅在潜山一线,便折损了一万有余。
  如今,王进才更是被砍了首级,这怎能不让其余的众将不兔死狐悲。
  面对众人的质问,吴三桂却是冷冷一笑,“为何?镇守潜山的是什么人,你们心知肚明。他罗汝才早先在流寇中便薄有虚名,听闻与流寇阁部将领私交匪浅,你们这些人面对小小的潜山,两天时间寸功未立,莫不是私下里与罗汝才有了勾结,想要再度反我大清吗?”
  马进忠和张先壁却是百口莫辩。当初在流寇军中,罗汝才的确是与众将交厚,但自从他离开顺军,众人和他便再也没有了交集。当年,罗汝才还是流寇的时候,是有了名的不吃眼前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想不到投奔郑芝龙之后,竟然变成了现在这种死缠烂打的模样。
  吴三桂阴冷的眼神扫过两人的面颊,让两个人不寒而栗。“你们给我挺清楚,大清可不是前明,前明对你们网开一面,只要不反,一切都好说。可大清却是完全不一样,大清以军功评定,实打实的功劳才是立身之本,要是只吃粮不出力,那可别怪本王翻脸无情!”
  一旁的方光琛笑笑,上来解劝道:“两位将军也不必担忧,王进才是咎由自取,上山之后,便是有意隐藏了自己麾下兵马的主力,找一些流民前边冲锋,还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殊不知一切都在王爷的掌握之中,你们说说看,这样的人,不杀他何以整军纪、立军威!”
  “王爷赏罚分明,两位将军在前方用命王爷是一清二楚,潜山是通往安庆和南京的必经之路,此战意义非同寻常,接下来两位将军还需要毒刺人马再度进攻,我大军才可以长驱直入啊!”
  马进忠和张先壁无奈,只得悻悻告辞。
  方光琛走到吴三桂的身边,“王爷,这战事有些不对劲啊!罗汝才是何等样的人,怎么会为郑芝龙死心塌地的卖命?这其中必有蹊跷啊!”
  吴三桂摇摇头,“本王担心的倒不是这个,现如今,局势纷乱,本王也是有些迷惑了。满清压制消息,但本王却是知道,朱平安已经占据了关外之地了,赫图阿拉、盛京已经尽皆失陷了!咱们这一次挥师东进,究竟要何去何从,还有先生指点迷津啊!”(未完待续。。)


第七章 仅此而已

  “罗帅”,清军的进攻刚刚被击退,一头烟火之气的老回回马守应便找到了罗汝才,一见面就带着哭腔喊道:“不能再这么打了,咱们革左五营的种子可不多了,要是都丢在这潜山,以后还指望什么安身立命?”
  吴三桂统帅数十万大军东进,郑芝龙跑的就像是一阵风,现在潜山一带也就剩下革左五营这几万人马,困守孤零零的潜山防线。数天下来,虽然击退了清军的十余次猛攻,但己方的伤亡也是不计其数。
  罗汝才也不说话,一双眼睛怔怔的看向东面的天空。其实也看不到什么,甚至于连天空都被硝烟遮挡的严严实实。
  连日来吴三桂不计成本的攻击,目的何在,在沙场上打滚了半辈子的罗汝才心里很清楚,他的用意是要全歼郑家的主力,如此一来,江南便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掌握在手中。
  罗汝才不过是一个降将,对于郑家自然没有什么归属之心,也没心思为他郑家做替死鬼。但罗汝才身后的那个人吗,却是一连来了数封书信,要求罗汝才的革左五营务必要在潜山坚守十天以上。如此一来,罗汝才却是只能够咬着牙在潜山死守了。
  罗汝才没说话,一旁的军师吉硅却是只能解释道:“马帅,罗帅何尝愿意拿手下儿郎的性命来冒险,但如今确是无奈之举啊!李自成、张献忠昔日威风八面,到如今却是一个身死、一个被洪承畴压得喘不过气来,咱们与之相比,能苟活到现在已是颇为不易。这些年,咱们蜗居在英霍山中,要不是山东的接济。咱们如何能撑到今日。如今天下大势三分,也只有山东方面看似稳妥一些。罗帅这也是为咱们兄弟谋一条出路啊!”
  吉硅这一番话,让马守应顿时默然。罗汝才的想法绝对没错,革左五营和朱平安、郑芝龙、多尔衮这些庞然大物比起来,实在是太过微不足道,想要在这些大人物的夹缝中生存下来。便只能看准时机,再加上一点运气,但其中必要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
  马守应狠狠的一跺脚,“啥也不说了,老子到一线督战去,距离十天之期还有四天,说什么也要将这四天熬过去!”
  马守应头也不回的离开,吉硅忐忑的看着前面的战事,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大帅!山东那边不会是拿咱们做挡箭牌。有意在消耗吴三桂的兵力吧?”
  罗汝才这才收回了眼神,疲惫的靠在身旁的一棵苍天巨木上,苦笑两声,“你问我,我去问谁!咱们吃人家的、用人家的,让咱们投郑芝龙,咱们便依言而行,现在这世道早已不是咱们到处闯荡流窜的光景了。不依傍上一棵大树,咱们连一块落脚之地都没有!”
  吉硅深以为是。
  远处。清军金鼓大作,如蚁群一般的士卒又开始向潜山一线发动了进攻。
  ……
  蓬莱,山东水师驻地。几年前的旧有的码头早已焕然一新,加上水师建设的水城、水寨,蓬莱的近海之内早已是舰船林立。
  水师都指挥使童万钧上个月偶感风寒,原以为是小病。但没想到却是折腾了将近一个月,这才稍稍见好。算起来,童万钧已经是六十岁的年纪,这一场病痛下来,整个人都不再复往日的英姿勃勃。消瘦了一圈不说,如今就连在外边站的久一点,便要喘上好久。
  但今日,童万钧却是执意来到了军港的码头。寒冬的海面上,风势凛冽,童万钧的大红披风吹得高高扬起,但身躯却是依然挺得如同标枪一般直韧。
  山东水师刚刚经过三年多的发展,从早期的五百多艘破烂不堪的各种舰船发展到如今已经拥有了一千五百余艘战舰。三年的时间对于水师来说,实在是太过短暂,但在吸纳了郑军水师的主力舰船之后,山东水师的实力也是与日俱增。
  仿造荷兰三桅炮船且经过改造的主力舰船已经达到一百艘,指挥舰船级别的大明宝船如今也已经拥有三艘,虽然还远远比不上成祖时的规模,但傲笑东海已经是绝无问题。
  看着这些横亘在海面上的巨无霸,童万钧只觉得通体舒泰,似乎一刹那间,病痛也远离而去。
  远处,名为“乘风”的指挥舰,也是山东水师中最为庞大的宝船,缓缓驶入海港。正德年间,兵部尚书刘大夏销毁宝船的图纸,希望以此来断绝大明海贸、海运的可能。但民间的造船工匠却是将宝船的建造技艺一代代流传下来。山东在组建登莱船厂的时候,便是从中发现了不少传承宝船建造技术的工匠,也因此使得宝船能够重见天日。
  一艘舢板乘风破浪,眨眼之间便来到岸边,一身劲装的施琅、刘国轩和施显生龙活虎的跳上岸来。
  “都督!”三人一眼便看到了在岸边矗立的童万钧,不由得吃了一惊,童万钧养病月余,不想今日竟然出现了军港。
  施琅抢上前几步,从刘国轩的手中取过大氅,不由分说便披到了童万钧的身上,“海边风大,都督身体刚刚才见起色,怎么会到这里来了?”
  童万钧笑着拍拍施琅的手背,“我这一把老骨头算得了什么,倒是你,因为我这一病,却是将所有的担子都压到了你这个同知的身上。一连半个月昼夜不分的在海上操练,整个人都清减了不少!”
  一旁的施显连忙说道:“都督的担心却是大可不必,我家大兄只要到了船上,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也不会放在心上。再操劳对他来说,也甘之如饴啊!”
  童万钧慈爱的看看黝黑的三人,心中老怀大慰。回到军港的治所之后,便吩咐亲随将早已准备好的驱寒的姜汤端上来,看着三人每人喝了一大碗,这才罢休。
  施琅随意的用袖口擦擦嘴巴,却是忽然想到了什么,“都督,莫不是王爷要对南面用兵了?”
  这一句话确实让刘国轩和施显险些跳起来,“要用兵了吗?娘的,这些日子可是把咱们给憋坏了,眼见着童大哥在辽东纵横驰骋,咱们可是连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施琅却是稳重一些,问完了问题,却是情不自禁的接着说道:“要对南面用兵,便是和吴三桂的兵马交手,他们都是陆师,水师可以忽略不计。咱们却是没有用武之地,要是王爷命咱们大举南下,那便只有一个可能,便是针对福建郑家!”
  施琅迟疑了一下,“王爷总不会是让我等驰援败退回福建的郑芝龙吧!”
  一提到这个名字,施显顿时怒发冲冠,“郑芝龙与我有杀父之仇,大兄,我等怎能去救援他这个杀父仇人!”
  童万钧双眼一瞪,“大胆,现在说的是军令和王爷的钧旨,哪里轮得到你来挑肥拣瘦。讲武堂的训诫都忘到了脑后吗?我等军人,向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军令如山的道理还用得着老夫再教你一遍吗?出去,自领二十军棍!”
  施显还要争辩两句,但施琅却是一句话也没说,刘国轩眼见着势头不对,连忙将施显拽了出去,不多时,院子里便传来了军棍击打在皮肉上的声音。
  施琅则不为所动,只是静静的看着童万钧,这让童万钧不由得点点头,“很好,我总以为你仍旧会沉湎于仇恨之中,因此对此次用兵很是不放心,但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有些多余了!”
  “真是援救福建?”施琅开口问道。
  童万钧点点头,“王爷钧旨,命山东水师南下。陛下和一众文武已经被郑芝龙胁迫前往福建,江南岌岌可危。江淮路总督和庐州黄得功两路人马将驰援南京,我军主力目前都在江北,并且要面对清军八旗精锐,分兵救援不是可取之道。所以,王爷的意思是由你统军前往闽粤支援!”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童万钧肯定的回答,但眼中的激赏意味却是更加的浓烈。
  施琅点点头,一抱拳,“恩师放心,施琅一定不负王爷和恩师所托!”
  “你就没什么要问的了?”童万钧的嘴角荡漾起一丝笑容。
  施琅想了想,还是摇摇头。
  而此时,童万钧却是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一封信笺来,递给施琅。“王爷要说的话,都在这封书信上!你自己看看吧!”
  施琅双手接过,小心翼翼的打开,洁白的信纸上两行龙飞凤舞的大字显现在眼前。
  “我不方便去做的事情,就交给你了!见机行事即可!万事有我!”
  剪短的几句话读完,刚刚还平静如常的施琅却忽然之间落下泪来。
  童万钧缓缓的说道:“当初你还在郑家的时候,王爷便想将你弄到山东来。要不是王爷,你和施显也未必还能够活生生的站在这里。王爷对你的期望,你心里清楚,不用老夫再说。老夫只想对你说八个字:饮水思源、大局为重!”
  施琅猛然起身,跪倒在童万钧的面前,“恩师请放宽心,施琅此去,定然不负您和王爷的重托!”(未完待续。。)
  ps:  多事之秋,如有断更,敬请见谅!


第八章 战安庆

  隆武元年的二月初一,清军最终攻克潜山防线,这也得益于罗汝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