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烈明- 第3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茬m那里便很难交待,虽说只是一介藩王,手无实权,可以所以揉捏。
  但这一年来,曹化淳可是没从朱聿鏼那里少拿了实惠,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便是这个道理。都在大明朝廷的这一亩三分地上混,拿了钱不办事,曹太监始终感觉有些过意不去,长此以往,自己的权威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一个小小的高墙卫百户,居然搅得凤阳天翻地覆,石应诏那个家伙还煞有介事的来信要调查他的背景,言及此人不简单。曹化淳却不以为意,一个王府家将出身的小子,能有多大的背景,只能说明石应诏此人手段太差。
  可石应诏的死讯传来,让曹化淳当时便挨了一闷棍。一定是路振飞从中作梗,还有那个卢九德,看似忠厚老实,实则拜到了王承恩那个家伙的门下。两个人看似无害,实则都是扮猪吃老虎的角色。这便是曹化淳的定论。
  在司礼监衙门实在是觉得气闷,曹化淳便出宫回到了自己的私宅。这里知道的人并不多,曹化淳正可以躲个清静,想一想下一步该如何筹划。朱聿鏼那里确实需要一个交待,还有凤阳的位置,派谁去填补合适。
  正在心烦意乱之际,下人却禀报有客来访。曹化淳本不打算见,听到下人说起名字,这才点头同意。
  来的人叫贺有龄,是宫里的老资格,多年不问政事了。万历年间便在宫中伺候,属于曹化淳的前辈,私交也不错,闭门不见实在是说不过去。
  贺有龄目前在内官监养老,身上的品级是正四品,和内官监太监相同。由于是老资格,在京城也有别院,因此在宫内侍奉的时间很少,再者说来,他毕竟是万历朝时的老人,宫里也一般用不着他来辛苦。
  贺有龄却是已经没有了内官的样子,一身绫罗绸缎,戴着员外方巾,要不是偌大的岁数,下巴上却还是光光的,任谁都会把他当做是京城当地的一名富商。
  “公公,凤阳出事了!”贺有龄却没有往日的沉静,一行完礼,着急慌忙的就说道。
  “石应诏那档子事情,本督知道了!”虽然荣升掌印太监数年,但曹化淳始终还是喜欢用总督东厂的时候称谓来称呼自己。
  “不是石应诏,是廖永堂!”贺有龄急得嘴唇发抖,差点哭出声来。
  “哪个廖永堂?”
  “锦衣卫千户啊!您忘了,是我推荐给您的那个人,送东珠的那个!”
  “哦”,曹化淳这才明白过来,继而霍的站起身来,“凤阳锦衣卫千户,他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这小猴崽子发的什么疯,根本没和我商量,今日便快马传递到锦衣卫衙门一封奏折,指明凤阳巡抚路振飞、高墙卫朱平安勾结关外满清鞑虏。”
  “什么!”曹化淳的声调都变得有些尖利了。“发什么失心疯!弹劾路振飞,他活得不耐烦了!”
  贺有龄哭丧着脸,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并说明,如今路振飞等凤阳文武的弹劾奏章已经到了御前,请曹化淳快点想办法化解。
  “狗屁,我能有什么办法!”曹化淳气的瘫倒在椅子上,“奏章都到了御前,你怎么不跟骆养性先打个招呼?”
  “兹事体大,骆养性不敢压着啊!”贺有龄无奈的说道,“也幸亏没压着,路振飞他们的奏章前后脚就到了京城,据说,证据确凿啊!”
  曹化淳一掌将旁边的一个青花瓷瓶打落在地,“蠢材,路振飞通敌,说出来鬼都不信。廖永堂的鬼心思我明白,是想通过锦衣卫把事情定下来,抓了人,严刑拷问,定成死案,可他却不想想,那骆养性是陆柄吗、是田尔耕吗?”
  贺有龄心头一阵凛然,这曹化淳果然不是好欺瞒的,一转念之间便猜到了廖永堂的想法。想来这廖永堂也真是可恨,居然不打招呼,就先斩后奏,搞成如今的局面,不用问便是他身边的鞑子细作给出的馊主意,可是坑苦了自己了。
  说话间,反门外传来一声轻轻的咳嗽。“干爹,宫里有旨意!”
  曹化淳一愣,连忙让人收拾,贺有龄也识趣的躲进内堂,这才将登门宣旨的怀德迎进来。
  怀德还是一脸笑容,见了曹化淳便要行礼,被曹化淳一把拉住,“你这孩子,哪儿都好,就这一套规矩看着别扭。如今你是来宣旨,哪有先向我行礼的道理!”
  怀德谦让了一句,这才恭恭敬敬的将崇祯的口谕复述了一遍。令东厂会同锦衣卫派人赴凤阳调查通敌一案,还有便是以王品接替卢九德为凤阳及皇陵镇守中官。
  宣完了旨意,曹化淳起身,旁边便有一个下人抱了一个木匣过来。曹化淳交给怀德。“王老哥的腰痛病每逢入冬便要犯,这是在潜邸时落下的毛病。匣子里是我命人从云贵找来的药酒,都是名医调配熬制的,对于骨病有奇效,带回去给你义父试试,也是我这做兄弟的一番心意!”
  怀德千恩万谢,这才抱着木匣离开。
  曹化淳的脸色顷刻间阴沉下来,看看从内堂中出来的贺有龄。
  “看到没有,这便是雷霆手段,不动则已,一动便势如千钧。别小看了刚才的那个孩童,那可是他的左膀右臂,即便是你,也未必是他的对手。你也回去吧,万岁爷的口谕中说的明白,不可牵扯过多,想来是不愿意凤阳乱的不可收拾,既然有东厂的人参与,这事情便好说,但廖永堂是决计不能再保了。”
  贺有龄这才松了一口气,只要不牵扯到他的头上,他哪管什么廖永堂的死活。
  “不过,老贺,你要当心点。”曹化淳冷哼一声,“你别以为我在内宫便不知晓。告诉你,介休范家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这些年,他们和关外、蒙古来往很密切,你和他们打交道千万要留个心眼,不要妄自被别人给利用了。钱可以收,事情,不能乱答应,明白吗!”
  贺有龄一个激灵,连连点头答应下来。
  ……
  掌灯时分,怀德将一身青衣小帽的王品领进了王承恩的值房。进门的时候,王承恩早已用过了晚饭,正拿着一块灵牌端详,听见脚步声,连忙将其放进了神龛的后面。
  王品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身材高挑,文质彬彬,一进门来,便扑通一声跪倒在王承恩的面前,“义父,不孝子王品给您请安了!”
  烛光下,王承恩仔细的打量着自己的这个义子。和怀德不同,王品脸部的轮廓极为分明,平添了几分硬朗的感觉。两年未见,他也着实是瘦了,黑了,但人却精神了许多。
  王承恩叹口气,挥挥手,示意怀德将他搀扶起来。但王品却执意连磕了三个头,这才站起来,起身时,脸上全都是泪痕。
  “好了,好了,满天的云彩都散了。”王承恩的脸上露出笑容,“怀德应该都告诉你了,万岁爷开恩,放你去做凤阳镇守中官,自此以后,你便可以不在这大内中受苦了!”
  “孩儿明白,这都是义父的一番苦心!若不是义父,孩儿当日焉有命在!”王品回答道。
  王承恩将其拉到自己的身前,“摔一跤不怕,重要的是能看清楚眼前走的路,这两年虽然没有相见,但你的一点一滴我都知道,很好,我很高兴!”
  “长话短说,要不了几日,你便要跟随锦衣卫和东厂的人手前去上任。到得凤阳,有几件事情要你亲自去做!”
  “请义父吩咐!”王品抬起头。
  王承恩将一个信封递给他,“你先看看这个,读仔细些!”
  王品接过来,连续看了两遍,将信笺又装回到信封中,交给王承恩。怀德拿过一个火盆,王承恩径直将信封丢进火盆。
  “说说你的看法吧!”王承恩问王品。
  “恕孩儿直言”,王品犹豫片刻,直接说道:“有些太过匪夷所思,难道这些真的都是那个朱平安所为,可看资料,他才不过十五岁啊!”
  王承恩冷哼一声,“锦衣卫、东厂那些个人马,如今都是尸位素餐,这么多可疑之处都没有详查,反倒是给朱平安钻了空子。也难为了这孩子,群狼环伺,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王品倒吸一口凉气,偷眼看了看旁边垂手侍立的怀德,原以为自己的这个义弟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异数,却没想到,远在凤阳居然还有一个如此妖孽般的人物存在。
  “此去凤阳。为父有两个人交给你,想尽一切办法保全他们。其中一个便是朱平安。不过,现在看来,他已经有了自保的能力,你从旁照看就是。”
  王承恩顿了一下,“还有一个,便是如今囚禁在高墙内的唐庶人,朱聿键!”


第四十三章 “感动”周勉

  七天之后,钦差的队伍到达兖州府。北直隶常有流寇出没,是以大队人马走运河,经山东去往凤阳。一路上除了满眼的民生凋敝、荒无人烟,倒是平安的很,没出什么大乱子,偶遇不长眼睛的马贼,也被护送的五百名京营官兵一通火铳给驱散开来。
  此次的钦差是司礼监随堂太监张云汉,其人不过是曹化淳的应声虫,随只是随堂太监,但其权势却相当于秉笔太监。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掌管东厂,这是大明长久以来的惯例。但张云汉却以随堂太监的身份手握东厂实权,这便是曹化淳运作的结果。不过,有消息称,此次办差回京之后,张云汉便可高升成为秉笔太监之一了。
  锦衣卫方面这些年因为当初紧跟魏忠贤的缘故,已经沦为司礼监东厂手下的附庸,因此,派谁来没什么区别。骆养性便派了经历司的主事袁敏前来,这人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为人处世圆滑无比,派他来,也只不过是给张云汉打个下手而已。
  一路走来,袁敏鞍前马后的伺候张云汉,沿途官府也都加倍逢迎,进入兖州府的时候,仅是队伍中便多了十余辆大车,收获颇丰。唯一的异数,便是前去走马上任的新任凤阳镇守中官王品了。
  随行不过五十余人,与镇守太监的威仪相去甚远。麾下众人也俱都是悍勇彪悍之辈,不自觉的与大队隔开来了一段距离,要不是队伍中竖起的大旗,旁人根本就不晓得这边是将出镇一方的镇守中官。
  看着不远处显现的兖州府的城墙,袁敏赶忙从马车上下来,钻进了张云汉的车中。
  “张公公,这眼瞅着已经就要到兖州府,这十五辆车马是不能再跟着咱们前行了。下官已经筹划妥当,便由咱们兖州府锦衣卫所的人安排将货物装船,径直送回京城可好?”
  “很好!”张云汉满意的点点头,懒洋洋的张开嘴,任由旁边的小宦官将剥好的葡萄送进嘴巴里,惬意咂咂嘴。“老袁你做事,咱家是放心的,尽管去安排便是!”
  “那……?”袁敏有些担心的指了指后边跟着的马队。“王公公那里?”
  张云汉摇摇头,“不必担心,王品虽是张冷脸,可这等告发的事情他决计做不出来。想当年,他可是宫内风头正劲的人物,可一朝事发,便被贬至都知监。这两年中,虽然吃了不少的苦,但大家伙都不是傻子,眼睁睁的看着呢。此人竟是没有提过一句当年的事情,为此,不少人都对他感恩戴德。要不然,你以为以他区区一个都知监佥书的身份,越级提拔为镇守中官,旁人会没有眼红的?”
  张云汉一歪脑袋,吐出葡萄籽。“王品擢升,偌大的宫里,竟是连一句杂音都没有,一方面是他身后的王公公在内宫中广积人脉、圣眷正浓,另一方面,便是他自己会做人,嘴巴严,懂得进退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