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手回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药手回春- 第3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逐出族,这可是人人都看见了的,因此众人纷纷拍手称快,百姓们虽然容易盲从,但最基本的是非黑白也是能分辩出来的。白采芝再柔弱再楚楚可怜,架不住她在沈家患难时离开,却和风头正盛的李家前姐夫勾搭成奸,险些气死祖母这样的事实。

如此一来,白采芝在京城中当真是声名狼藉,原本人人都说她是才貌出众让人惊艳,如今却再没有一个人赞她,反而是提到名字都要吐一口唾沫。对于这样的女人,李家原本也是犹豫不想要的。然而李德禄此时早已被白采芝迷得神魂颠倒,闹死闹活定要将她娶回来做正室,李家也毕竟不是什么正经勋贵,转念一想,好歹这曾经是世子爷的女人,名声再差,比玉仙那个妓女总是要好吧?何况如此一来,也可免了宠妾灭妻的名声,因此到最后还是应了李德禄的请求,一抬轿子将人抬了回来。只是因为名声太臭,所以不过是悄悄娶回来的,连操办都没有。只是府中下人们聚着吃了两桌席而已。

白采芝半生心机用尽,一心只盼望着自己能够风风光光当权掌家,却不料到最后,两次婚礼她都没能出风头,好在李德禄被她笼络的神魂不清。家里一切都让她做主,连那玉仙都被晾到一边去了,如此方才觉着心里稍稍平衡了些。自然,这些都是后话。

且说此时宁家姐弟来到姜老太君身边,老太君虽是被救了过来,只是神智还不是很清楚。听到宁纤碧呼唤,方才睁开眼来,慢慢认出孙女儿。不由得泪如雨下,抓着宁纤碧的手,嘴唇翕动着只是说不出话。宁纤碧费劲的辨认着唇形,好半天才认出老太君说的是“祖母对不起你,对不起你。”

这一句话也触动了宁纤碧的肝肠。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紧紧握着老太君的手哭道:“祖母。没什么,您老人家的心孙女儿都明白,孙女儿没有受过气,没有吃过亏。祖母,您别存这样的想头,孙女儿过得很好,真的很好。她们母女两个已是猪油蒙了心,随她们去吧,祖母您要好好保重身子,爹爹就要回来了,您……您要等着和他团聚啊。”

一面说着,就把孩子抱到姜老太君面前给她看,一面擦着眼泪道:“这是你的重外孙,祖母您看,他漂不漂亮?这孩子的五官和他爹一模一样呢。生他那天晚上落了颗星辰下来,人人都说他是将星下凡,祖母您看看,觉着他可有没有些他爹那样的大将风度?孙女儿觉着是有的。所以祖母得好好儿活着,等到宝宝长大了,和他爹一样出人头地光耀门庭,等到他懂事,知道来孝顺祖母,那时候您才没有遗憾呢,是不是……”

一面哭一面说,说到动情处,满屋子人无不泪下,宁德荣也在一旁帮着劝,直过了半个多时辰,方将宁纤碧劝出来,又吩咐人好好服侍老太君,老头儿便对宁纤碧道:“芍药啊,你祖母这条命虽是捡了回来,只可惜她到底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儿,又是被气成这样,所以从此后,只怕下不了床了。”

宁纤碧点点头,含泪道:“三爷爷的意思,可是说祖母如今这是中风了吗?那症状严重不严重?”

宁德荣点头道:“是中风,唉!嫂子一辈子都是慈善和蔼,原不会这样动气,奈何这一次那两个人做的太过分,怎么不由得她老人家气成这样?不过暂时看来,应该于性命没有大碍,只是从此后言语行动都要受限,更要人精心服侍了。”

宁纤碧道:“这不怕,家里有的是人手,祖母身边的丫头们也都是忠心能干的。我看看能不能再配几味药,是了,按摩推拿等法子对祖母的病有利,等我教给丫头们手法,让她们天天给祖母做,许是将来能收到奇效也说不定。”

宁德荣道:“唔,你说的这话没错,还是你女孩子家,心细,能想到这样的办法。这样吧,我看你祖母这情况,倒是你在家住几天安慰安慰的好,若说安慰人,我可还没看见过能比得上你的,沈家那边也没什么事情非要你在家坐镇吧?”

“没有没有。”宁纤碧擦着眼泪道:“这么长时间都一直在那边忙碌,我也该在祖母面前尽尽孝了。”

“可是胡说。”宁德荣呵呵一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嫁到沈家,是人家的媳妇,为人家忙碌也是应该的。”

宁纤碧也微微一笑,如同小时候那般拉着宁德荣的胳膊道:“三爷爷最近也回家来住吧,论医术,孙女儿比起您还是差得远,您早晚在家我也放心些。”

“这个自然了。”宁德荣点头,随后又感叹道:“不管怎么样,人活着就好,这还多亏了你当日那个心肺复苏术,不然啊,怕是你回来都见不到你祖母的最后一面了。”

“是,不管怎么样,人活着就好。”宁纤碧也感叹了一句:是啊,活着,就总有希望,她还要给老太君过七十大寿呢。

宁纤碧留在伯爵府里住了十天,直到姜老太君的病情稳定下来,她才离开宁家,回到南城沈家的住处。

这十天里发生的事情不少,白采芝嫁进了李家,简直比现代的闪婚还要闪,但想一想那两个人暗地里也许都勾搭了好几个月,宁纤碧也就不觉着白采芝这决定仓促了,毕竟那个女人所图的一切不过都是利益罢了,李家如今正是鼎盛的时候,她急着嫁进去确定正室的地位也很正常。

接着就是各地上书举荐太子人选,这件事情沈家人都不怎么关心,在她们看来,无论如何这事情都不会和以往的太子有关了,所以和她们也自然没有关系。唐王妃和薛夫人现在忧心忡忡的就是:一旦明王爷登基,沈蔚沈茂和沈千山要怎么办?说是要准备好后路,可是三个当家人都被关在宗人府里,她们就是准备再多的后路也没有用啊。总不能为了自己等人的性命,就连丈夫的死活都不顾了吧?那还是人吗?只是若顾忌着那三个的性命,孩子们又怎么办?难道沈家这一脉就要死绝在这里?总要想个办法保住儿孙们的性命吧?

真正关心这件事的只有宁纤碧,她让宁彻宣留意这方面的消息,最后却只能知道,许多人八百里加急递的折子,都是举荐明王爷周谨的,生怕落了后似的。剩下一些没有举荐的官员,那就肯定不是明王爷这一派的势力,或许是为了表达不满,或许是为了拖延时间观望形势,总之,也有少部分的京官和地方官员是这样做的。

十天时间,即便是大庆朝最边远的地方,那些急于向明王爷示好,唯恐落于人后的官员举荐折子也都递了上来,每一天,周铭都要让贝壳子在大殿上将所有折子举荐的人选念一遍,几乎千篇一律,全是明王爷。也有零星几个提名齐王爷和五皇子赵王爷的,但是和明王大军相比,这几道折子简直就像是存心捣乱似的,反正不管是不是捣乱,举荐的人一律被周谨划分成了前太子一派,不肯举荐自己,这就是对自己心生不满的表现嘛。

也就是在第十五天,全国各地除了那些还以各种理由拖延着不肯递折子的官员之外,其他的举荐折子几乎差不多全都到了时,一道别开生面却又石破天惊的举荐奏折在偌大的朝堂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封奏折的署名是“原辽东总督,现回京述职官员宁世泊”,其所举荐的人选乃是半月来所有折子中从来没有举荐过的一个人:废太子周谦。

PS:

求粉红票推荐票嘤嘤嘤嘤!

第四百四十章山雨欲来

“我如今才明白,你究竟怎么就生成了这样一幅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情,原来你爹就是个这样胆大包天的家伙,真是奇怪,从前并没觉着他有这样的胆色啊。”

这是周鑫进了沈家后,对宁纤碧说的第一句话。宁世泊那一封奏折被贝壳子念出来后,朝堂上静立的上百臣子目瞪口呆鸦雀无声,等到反应过来后,当即就有几个明王派的官员声嘶力竭吼着这是居心叵测,是对皇帝废太子决定的怨愤不满,必须严惩不怠。而紧接着又有人跳出来替宁世泊辩白说圣旨并没有说不能举荐废太子,所以宁世泊在这种时候还会泣血举荐,绝对不是对皇帝的不满,而是因为对方真的就是认为废太子才是真正的储君人选,不然的话,要不满早不满了,还等到这会儿?太子都废了好几个月才不满?

一时间朝堂上热闹无比,周铭只是冷冷看着,最后什么也没说就退朝了。而周鑫实在忍不住满心的兴奋,他本就不是周谦那样沉稳的性子,于是兴奋之下,回府拉了蒋诤便直接闯进了沈家,看见宁纤碧,就来了这么一句。

彼时宁纤碧和薛夫人等都在大长公主屋里坐着呢,看见他来,众人都很是高兴,自从替沈家解围后,偶尔周鑫也会来探望探望大长公主,这是一种亲近的表现,抛开了那些权势的外衣,皇子和庶民的相处倒更像是亲戚间的感情。

正高兴着,就听周鑫嚷了这么一句话,众人皆都感到奇怪,于是连忙细问,方知宁世泊竟然会来了这样一出好戏,周鑫坐在大长公主面前,拍着大腿笑道:“姑奶奶。您是不知道,当时贝壳子念完这封折子之后那些大臣们的表情,哈哈哈现在想想还是那么好笑。”

“这……亲家是疯了吗?他……他这样的豁出去,岂不是自毁了前程?”

众人也都惊住了,倒是薛夫人最先回过神,忍不住便担忧起来,周鑫瞟了宁纤碧一眼,心说行啊,你这嘴巴可够紧的,竟是连自己的婆婆都没透露分毫。只让她老人家在这里担心。

毕竟是政治觉悟超高的皇子,只看皇帝这一步一步的安排,哪里还读不出其中含义?尤其是钦天监正方天青那只老狐狸不顾周谨威胁。坚决不肯听对方的话将沈家这个宝贝报为帝星下凡,那只老狐狸可是最会趋吉避凶的,这种种迹象,他要是还不能把父皇打算猜一个大概,也不可能成为父皇最喜欢的皇子之一了。

因此看着周谨这几个月里卖力表现上蹿下跳。齐王爷便觉好笑,但回头想想:父皇也真不愧是做皇帝的人,这心够狠的,就那么眼睁睁看着儿子从云端落入深渊,万劫不复,他老人家竟是连眉头都不皱一下。果然在他心里,太子哥哥才是唯一有资格继承这皇位的人吧?所以父皇才会为他以后的帝王之路如此不遗余力。

这便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了,论理周谨的聪明才智不下周鑫。然而皇帝的计划和步骤都被周鑫慢慢猜了出来,而周谨却毫无察觉,以至于到现在他都觉着自己离朝堂上最至高无上的那个位子只有一步之遥了。除了有一些信息他不如周鑫清楚之外,便是他这个当局者在利欲熏心之下,已经彻底狂热。这样的狂热下,哪里还有可能去冷静清醒地思考?不但是他。甚至兰妃,甚至整个明王的势力集团,此时都陷在这种狂喜热烈中,隐忍了多少年,忽然有一个爆发的机会,谁还能忍得住?

爹爹还真是不走寻常路啊。

听了周鑫的话,宁纤碧忍不住微笑起来,暗道我这里还想给他老人家提个醒呢,幸亏没提醒,不然非生我的气不可,敢情我这女儿竟然不能了解自己的老子,这可是多糟糕呢?啧啧,漂亮,这一手玩的真是漂亮,这是四爷玩过的那一手啊。不过父亲身边并没有什么谋士,他只怕也根本不清楚皇帝对太子的真正用心,之所以上这道折子,就是因为忠心吧,爹爹不忘是沈阁老提拔他的,所以在这样一面倒的情况下,他还是要冒着丢官罢职的危险替太子出头,当然,这也是因为太子本来就没有错处,爹爹是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