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多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山多锦绣-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接旨,只听那小黄门抖开黄绫念道:“建宁皇帝诏:恣军中武风日盛,圣情鉴悉。岂独被於朝班,故乃亚於施政,每垂赏叹,遂开此举,冠者特赐带御器械,例同武举。宜令所司,择日任命。”
  这一段拗口的诏书王淳是一句都没听明白,也不知皇帝到底说了些什么,跟着众人一起叩头谢恩后,王淳的视线落在那高高的比武台上,他知道,武试就要开始了。
  又出来一名小黄门,尖着嗓子挨个喊名字,他喊到的人就从队伍中站出来,借着临时搭起的梯架爬上比武台,有要卖弄本事的,故意一个鹞子翻身飞身上台,便能换来四周一片彩声。
  比武的人有用刀剑的,有用枪棍的,有使拳脚的,王淳从下面看上去,只见一个个你来我往打的十分热闹,不多时便能分出胜负,输的人或是跌到台子下,或是站不起来被人抬下去,赢得人也就停了手,唱个喏在一旁候着听吩咐。
  王淳注意到小黄门每念一次胜利者的名字,都要向台子上方行个礼,他猜到宫里的人也过来看这场武举了,说不定来的还是文宗本人,只是不知承启在不在这里。
  王淳猜得不错,文宗确实来了,而承启就坐在文宗下手,眼睛正一瞬不瞬的盯着比武台。
  第一场比试的方法,出自承启。
  “六千人一起上场岂不是要乱死?何况一天时间也未必够。不如就挑些嘴严守规矩的,料想我朝的羽林军中论武艺,个个都是英雄。”承启淡淡一句话,王淳所在的队伍里便有四人被斩首,八十余人吃了军棍。
  现如今比武台上那些人,承启知道那是未来关系着自己身家性命的人。
  他并不懂武功,过来看比武无非是出于对自己性命的关心。看着台上那些士兵刀光剑影你来我往,承启开始感到放心,这些人也许并不是武功绝顶的高手,但他们都不惧怕死亡,何况……端着茶杯的修长手指紧了一紧,承启嘴角溢出一丝笑容,这些人都有向上走的野心,否则怎会在台上和一个陌生人拼个你死我活?承启的目光落到台下等候比武的士兵中,他相信自己的眼光。
  文宗也不练武功,但这个喜爱玩乐的皇帝绝不会排斥来看一场规模宏大的武术表演,文宗的目光也在关注比武台,不过他想的却是皇家猎苑需要补充几名好手了。
  “哎呀!可惜!”眼见着一名手长脚长的士兵被对手一脚踢下比武台,文宗忍不住一声叹息。
  “确实可惜。”承启的目光落在那名得胜者的身上,那个人身材很高,下盘很稳,手中没有拿兵械。承启对兵器没有好感,冷森森的刀剑总会让他感到不安。那个大个子士兵上来后,也没见他使什么漂亮的招数,仅仅几个回合后,他的对手便栽到台下去了。
  承启认为这是一场意外,“可惜那个掉下去的,没露出什么本事,这一场就比完了。”
  “皇儿。”文宗摇摇头,笑道:“那个掉下去的是弓马上的好手,可惜腿上功夫不够,不然也不会让对手轻易找到时机。”
  承启的目光回到比武台上,刚才的大个子已经走了下去,又有新的士兵走上来,这一次两个人都是用刀,你来我往打的眼花缭乱。承启看了好一会儿,台上还没分出胜负,他扭头看看文宗,文宗脸上也微露倦意。承启便招过个太监来,轻声问道:“还有多少场?”
  太监听他问,忙跑了下去,跟小黄门一阵嘀咕,又跑了回来,恭恭敬敬的回道:“回禀殿下。没有比试的尚有十四人,方才的得胜者共计七十八人。”
  承启心里盘算了下,对文宗笑道:“依儿臣看,虽说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这次毕竟不是试武举,下面的这些都是我朝武艺出众的人才,再比试下去难免会有人受伤,反为不美。”
  他见文宗点了点头,又道:“这一次试完,便能择出好手八十五人,其中六十人可分与二位皇弟,再从败者中挑选些出来,也尽够了。”
  文宗想了一想,也觉得实在没必要非要决出个武状元来,再说也确实有些倦了,便笑道:“如此便依皇儿所奏,只是承康承煦各得三十人,你那边可就只有二十五人了。”
  承启笑道:“儿臣长在禁中,自比两位皇弟要安全许多,便是那输了的也未必不是个中好手,方才父皇不是还赞那个会弓马的么?”
  文宗笑道:“朕是惦记着猎苑秋围!”父子二人对视一眼,一同笑了起来。
  说话间,就有太监过来禀报这一圈比武完毕,文宗便命承启自去选人,承启谢了恩,带了两名侍卫便自去了。
  王淳站在得胜者的队伍中。这场比试中大多人都是势均力敌,赢了的身上脸上也难免挂伤,与他们相比,王淳那一场简直可以说赢得轻松,不禁让旁人纷纷羡慕他的好运气。
  王淳的心里却在叹气,明明前一刻还是一个队伍中的兄弟,上得台便要拼个输赢,须知刀剑无眼啊,刚才那个被削掉半根手指的士兵算是残废了……王淳没打算在比武台上亮刀子,他也不想让自己的对手输的太难看,瞅个空子便把那人踢了下去,算是草草了事。
  也不知还要比几场。王淳看了看剩下的人,别人发现王淳的视线,回报的目光都带有一丝警惕。王淳忘了,眼下站在一起的人都是竞争对手,他虽没恶意却难保旁人不会多想。
  忽然有小黄门骑马过来传口谕,要他们速速面朝东方排成“一”字,末了还特意嘱咐,不必低头下跪。
  众人不明就里只得照做,也不知这是不是比试的新花样。大家心中各自警惕,都自觉与隔壁的人保持半臂距离防止有变。
  又过了一会儿,好容易才看到远远的过来三匹马。走在前面的那匹马上坐着一名杏黄衫子的少年,后面两匹马上坐着的却是两名侍卫,手都按在刀柄上,警惕的注视着场上的每一个人。
  小黄门骑着马从一字队头跑到一字队尾,口里喊得仍旧是皇帝口谕不必低头下跪,众人老远看到那杏黄衫子心里就都有了数,若不是小黄门来回跑着喊口谕,早齐刷刷跪倒一排了。
  饶是如此,当看到杏黄色的衫子越来越近,所有人心跳都不由得变快。这是难得的机会……只要被太子挑中!想到此处,有几名士兵的呼吸不免就急促了许多。
  王淳心里亦是压不住的兴奋,承启,是承启!
  那袭杏黄衫子在他的思绪里曾经出现过无数回,现下那个人就要出现在眼前。王淳忽然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他偷偷捏了下大腿,很疼,不是做梦。
  承启和两个侍卫终于走近了,他并没有直接走到这些士兵面前,而是从南往北,缓缓驱马前进,每一名士兵面前他都会停一下,仔细察看对方的眼睛。有人面对他审视的目光不由自主便会垂下头去,有人的眼睛中却写满了热切与渴望。承启微笑,这种眼神他见得多了,身为储君他最自负的便是有识人之明,这也是每一位帝王必须要从小学习的功课。那些垂下头去的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那些目光过于热切的人,有些是单纯的自负,有些却包藏了野心。
  承启不怕有野心的人,野心家是帝王最好用的工具,承启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手腕驾驭他们,野心家总比庸才要强,承启想。
  承启一边想,一边继续观察每一名士兵,他的目光落在刚才那个胜得轻松的大个子身上。这人还真是魁梧,在上面看时还不觉得如何,走近了才注意到他肩宽腰细,一双长腿,一看便知是自小习武的人。
  当目光落在大个子脸上时,承启愣住了。
  这人是谁?为何他的目光敢与我对视?!
  大个子的眼神也是满溢着热切与渴望,承启定定神,他认为这个武人敢于如此纯粹是因为没有受过上下有别的教育,他不想理会这种琐事,目光刚要从大个子脸上移开,却捕捉到那热切目光下的一缕温柔。
  温柔?
  承启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父皇与母后是慈爱的,弟妹是恭谨的,宫人是小心翼翼的……各式各样的目光承启都见过,却唯独没有温柔。
  但是太子殿下懒得去确认那目光里究竟有没有温柔的成分,这个大个子有一双温和湿润的眼睛,他是无害的。这一点承启可以肯定,而他只需要知道这个就够了。
  这个大个子正是王淳。他看着承启的马在每一名士兵面前驻足,承启偶尔会问问他们的名字,立刻便有随行的侍卫取出纸笔记下。王淳知道这代表承启选中了他们,他希望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好运气,承启的马越近,他的心跳得越快。
  及至承启站在他面前,王淳才压抑下澎湃的心情。他细细的打量着承启,四年前的影子太过模糊,那时候的承启只留给他一袭杏黄色。四年后呢?王淳发现承启并不是他在梦里见到的那个样子。梦中的人很温和,马上的人温和的面容下隐藏着的却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王淳注意到承启打量人时喜欢微微抬 
 6、6。武无第二 。。。 
 
 
  高下颌,背却挺得笔直,通身笼罩着独属于皇家的骄傲,还有那双眼睛,细长内敛沉静如水,不肯泄露出半分心事。
  承启的马在他面前停了停就走开了,王淳很失望,承启没有选中他,是看不上他的武艺?还是单纯不喜欢他这个人?王淳自己也搞不明白,承启明明不是他梦中的样子,甚至是完全相反的一个人,为何却在没有被选中时会有这样失落的感觉。
  承启在他们面前走了一圈,又拨转马头往回走,这一次他走得很快,只在几个人前面略停了停,侍卫记了名字,王淳正在五味陈杂的想心事,全然没有注意到承启的马已经来到了他面前。
  “你叫什么名字?”眼前这个士兵垂头丧气的样子让承启觉得好笑,他决定屈尊降贵的开口询问。
  王淳呆呆的抬起头,承启的视线正落在他身上,他不由自主的开了口:“王淳。”
  承启点点头,这个答案太过简单,实在缺少宫廷里那些必须的礼貌。但是承启不在意,他需要的是口风严谨的侍卫,这个叫王淳的高个士兵话不多,看上去还算可靠,这就很好。
  承启的诸率府卫队就这么确定下来,由二十五名优胜者和五十五名失败者组成。文宗特别恩赐这二十五名优胜者为右侍禁,是正八品的武官,例同于武举出身,另赐六十名优胜者为左侍禁,是从八品,虽说低了一等,但对于这些没有任何出身背景的士兵来说,却是难得的殊荣。


7、7。诸率府卫队 。。。 
 
 
  诸率府卫队护卫的范围只有庆宁宫。
  说是庆宁宫,其实他们只能在外围巡逻戒备。承启居住的庆宁宫分为殿前阶、中阶、前殿、正殿、后殿五个部分。前阶与中阶都铺设了汉白玉石阶,两侧是由同样洁白的汉白玉雕成的扶栏,上面刻着云气与龙纹图案。这里已是诸率府卫队能够到达的最深处。有好奇的偷偷往里看过,视线总会被前殿门前那两根巨大的金丝楠木柱挡住,无法一窥里面的究竟。
  承启的生活极有规律。
  他每日丑正起身,寅初梳洗完毕,寅时一刻用早点,三刻去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处请安,辰时回庆宁宫,辰正到巳初抚琴或学诗文,这个时间文宗一般刚刚下朝,有时便会在此时过来看一看,父子二人说上一会话。巳正用午膳,会见访客的时间则定在午初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