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息为重君为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子息为重君为轻-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才怪!”慕烨玄冲郑少荣狐狸一笑。
  “你算计他!”郑少荣突然明白了。刚才呆了那麽一会儿,最後一句话是重点啊。
  “怎麽?心疼了?不愿意啊。”慕烨玄白了一眼郑少荣。
  “也不是。”郑少荣迟疑著说,“就是没想到你打算用这招,还以为你会让我帮你说服他呢。”
  “没想到才怪!”慕烨玄捏著郑少荣的脸,“我一开口恐怕你就想到了,要不你朋友骂我你就只说句‘不要这麽说’?先别说主辱臣死了,回去跟你娘!一状都可以罚你个保护不力!”
  “是是是。”一看慕烨玄早就知道了,也就不用装笨了,握住那只在自己脸上肆意揉捏的手,笑著说“怎麽先学会了这招跟婆婆告状。”
  “别忘了,我有九个媳妇,被告状的事遇到过不少,怎麽也得学个一两手用来对付你。”换另一只手捏鼻子,“告诉你,那是岳母。”
  不理那句“岳母”,按住另一只不老实的手,放在嘴边亲一口,“别跟她们学坏了。”
  用力抽回自己的手,“一边去!”瞪著眼睛看郑少荣,“跟你说,就算你装笨,就算你现在这样,那个彭越迟早的给我干活,别想再给他糊弄过去了。”
  把手重新握住,“知道了,把他引荐给你我就知道了,我只会帮你。但是别太逼他,慢慢来,他爷爷是前朝的大官,对前朝还是有些执著,咱们慢慢来。”
  “我在这儿也就呆五天,五天是最长的期限,到时候我不会再留情面,五天一到我就会告诉他我的身份,哪怕是那身份压他,威胁他,那时候你求情也没用。”
  “是,我知道了。”




☆、22

  早上一起身,慕烨玄和郑少荣带著几名侍卫与黎河治理总督相约便服出了门,前往黎河沿岸的村庄。沿路上可以看见有几艘商船逆河而上,由於水流湍急,沿岸有三十名纤夫拖著长长的纤绳一步一步喊著号子前进。
  “皇上,商船向内陆运送货物在这段是利用黎河河道,若是不发水,商船逆流而上,每日每只船需要至少二十名纤夫,所行距离不过二三十里,若是发水,该段河道就会停运,商船绕道明河而行,抵达内陆河港之日,至少延迟十日。臣之前上报工部,若是在新兆与东皖沿黎河汇入河安定河开修一条运河,与上下游已有运河相连接,不仅运河内水面相对平静,而且可为顺流,无需纤夫拉纤。”
  “开挖运河後,若是黎河发水可会影响到运河?”慕烨玄问。
  “不会,因为所利用的安定河河段距安定河河口尚有一段距离,安定河之所以没有用作漕运,主要是因为它水位较浅,不足以承担大型船只。”
  “嗯。”慕烨玄点点头,朝前走去。
  沿河又看了许久,纤夫挥汗如雨,慕烨玄皱眉,之前派去考察的人上报说开挖安定河可能会劳民伤财,建议开挖临近水位较深的长安河。这任鹏为何执意要开挖安定河?
  
  前方有一茶摊,郑少荣上前询问慕烨玄是否需要休息,慕烨玄同意。
  “任大人,您来了!快坐快坐,我给您端碗茶喝喝。”茶摊主人一见任鹏高兴地招呼著。
  “大人请。”任鹏当然先让慕烨玄。
  慕烨玄点头进入,落座,示意任鹏坐下。
  “老丈,最近生活可好?”慕烨玄问著端茶过来的老丈。
  “比起去年发水的时候,算好了。去年发水啊,要不是任大人开仓救济我们这些灾民,现在老头子我说不定都饿死了。”老丈把茶水放到桌上。
  “那你现在住在哪?温饱可是解决了?”慕烨玄问。
  “我们这些被水冲了房子的,任大人给我们在城西建了个临时住的地方,我们打算趁冬天农活不多的时候,能再建房子就再建间房子,毕竟都想有个家嘛。”老丈搓著手说,“至於吃的嘛,我们老头子吃不了多少,能饱。现在小夥子省著点吃,也能行。咱们现在是吃著救济粮的,等今年把粮赋攒够了,剩下的再让小夥子好好吃。”
  “老丈的儿子现在做什麽呢?”慕烨玄问。
  “老头子我算命好啊,除了没了房子,老婆孩子还都在。我家老大前段时间整理了家里那点地,一直在忙活我家那点地。我家老二和老三就在河边拉纤呢,每天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我家老婆子和俩女娃在家做做家务、织织布。我现在就等冬天让那三小子给建个房子,我们一家人就回去住了。”
  “那那些家人不在的呢?”
  “那就可怜了。原来我家隔壁的王屠夫,前年才生了个大胖小子,一家人把娃宠的不行,谁知道去年一场大水,老婆和娃全没了,现在人整个痴痴呆呆的,一天都不见灵醒。幸好他家老二照顾他和老爹老娘,要不都不知道这一家咋活呦。这还有今年的粮赋,都是他家老二在张罗,他家老二也算能行,不过现在摊上这麽一大家子,原来说好的媳妇现在都还不愿意过门呢。”
  “劳烦老丈了。”慕烨玄冲老丈笑笑。
  “不劳烦,不劳烦,现在虽然说艰难,比起我小的时候,那可是好多了。那阵黎河不发水,当官的这税那税的收,我们成天饥一顿饱一顿的,更别提黎河发水了,当官的管都不管我们的死活,还来抢我们的粮食。要不是上一个皇帝,我们不知道还要苦多少年呢。”老丈说的是前朝末期,口中的上一个皇帝是慕烨玄的父皇。
  “这些年还是让你们受苦了。”慕烨玄说。
  “诶,现在的皇上也很好啊,除了粮赋都不用交其他税了,我们就这几个月省一省,剩下几个月还能吃得很好呢。要不是发水,我们连著几月都不用省。”老丈不赞成慕烨玄的话。
  慕烨玄笑,“皇上知道了你们说他好,一定很高兴。”
  “嘿嘿,我们真的很谢谢皇上。”老丈很淳朴。
  “嗯。”慕烨玄起身,“老丈,我们要走了,多谢你告诉我这些。”
  “不敢当,不敢当。”老丈连连挥手。
  慕烨玄笑了笑,转身离开了茶摊。
  
  时值正午,慕烨玄与众人在黎河边席地而坐,慕烨玄与郑少荣单座,郑少荣为慕烨玄地上吃食。
  看著手中精致的食物,慕烨玄有点难过,“百姓只图温饱,而我却食用如此精致的食物。”
  郑少荣递上水囊,“别难过,咱们想想办法让大家生活的更好。”
  慕烨玄看向郑少荣,“你说咱们回去再缩减一下可好?”
  “你是皇帝,与众不同,你之前出巡已经在整个宫中缩减过一次,若是再缩减下去,就太寒酸了。”
  “可是百姓尚且只求果腹。”
  “烨玄,你是皇帝。”郑少荣看著慕烨玄的眼睛认真的说。
  慕烨玄沈默了。皇帝的脸面,皇家的脸面,也是他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咱们再想别的办法。”郑少荣看著慕烨玄沈默了,轻声说道。
  “嗯。”
  
  简单的用过午膳,慕烨玄又提出要去看看长安河与安定河。经过了许久的舟行,慕烨玄算是看过了两条河流。
  “任大人,之前朕派来的人调查这里,说是长安河更适合改作运河。任大人可否解释一下为什麽你坚持开挖安定河?”回程,慕烨玄问任鹏。
  任鹏不慌不忙的缓缓道来,“皇上刚才也看见了,长安河水位较深,若是开挖以供大型船只通行有利於缩短工期,节约开销。但是微臣曾探查过长安河周边山地,该河途径西禅山,西禅山面向该河之处,曾经出现过流沙现象。臣询问过当地百姓,他们说西禅山曾经出现过滑塌的现象,现在每逢大雨,也会有巨石滑落。臣觉得,若是将运河从此通过,不利之处至少有两点。其一,每逢大雨巨石滚落,万一砸中船只,船毁人亡,会有损失。其二,若是日後再出现滑塌现象,小面积还可疏浚,若是大面积堵塞河道,岂不是现在所作之功全部付之东流?所以臣再三权衡後,上疏请开安定河。”
  慕烨玄点点头,若是这麽一说,开安定河可以做长久之用。当时派人前来只说查勘水域,所以回报之人估计没有查勘这一带的山形。
  “朕会尽快做出决定。”
  “是。”
  慕烨玄看向两岸,河水退去,一些土地露了出来。
  “任大人,这部分土地为何闲置不用?”
  “回皇上的话,黎河发水必会淹没此地,臣这些年治理黎河,想把黎河倒入正轨,然後这块较为富庶的土地便可该做耕地用。”
  “治河还无良策?”
  “皇上恕臣无能,不过臣定当尽力。”任鹏拜倒。
  “起来吧。”慕烨玄挥手让任鹏起身,“你做的已经不错了,这位子没有比你更适合的了,只是你还缺贤才。”
  “臣定当努力求贤。”
  “嗯。”
  
  一回到行宫,慕烨玄便派人调查安定河和长安河沿岸山形,是否如任鹏所说。疲惫的任郑少荣给他退去衣衫,躺在床上。
  “少荣,我想了想,不如发水地区免去两年粮赋吧,两年内国库里的粮食就让户部派人去收购,至少有了钱,百姓可以买点什麽补贴一下。”
  坐在慕烨玄的身边,示意郑少荣把慕烨玄枕在自己腿上,一边帮他按摩穴位,一边回答,“先和众大臣商量一下再决定吧。”
  “我现在就派人去通知,让他们去商议。”慕烨玄说。
  “休息一下,等会儿。这消息送回去再传回来最多三天,别急。”郑少荣按住慕烨玄就要起来的身子,“看你累的眼睛都出血丝了,我心疼。”
  慕烨玄一顿,的确出来之後就没好好休息,时时刻刻都是少荣在照顾自己,唉,可是百姓之事终是放不下心啊。
  “我就下去一会儿,把事情写完就回来躺著好不?”慕烨玄看著满脸担心的郑少荣开口。
  “你啊。”郑少荣无可奈何的说,“我陪你,快点写完,咱们休息。”
  “好。”慕烨玄冲郑少荣微微一笑。




☆、23

  这几日除了视察灾区现状,了解民生民情,慕烨玄接见了主要官员,拜谒了当地雅士,决定了开挖运河,宣布了免去粮赋等。
  “彭越可曾与你联系?”慕烨玄问郑少荣。後天早上就要去下一站了。
  “不曾。只是这几日他几乎也是日日在黎河边上观察情况。”郑少荣回答。
  “你怎麽知道?你在他身边放了谁?”慕烨玄不解。
  “护卫涂行,天天帮他赶车。”
  “嗯。那他什麽反应?”
  “关心治河,在犹豫。”
  “你今晚去一趟,让他下定决心。”
  “是。”
  
  “彭兄。”晚饭之时,郑少荣拎著两壶竹叶青找到了彭越。
  楼上雅间,彭越起身相迎,“郑平,快坐,你说你後天一大早就要走了,怎麽这麽快?”
  郑少荣坐下,给彭越斟酒,“彭兄,实不相瞒,我这次就是跟著烨大人来治水的。之前让你一路赶来,我也是有私心的。郑平在此先给你道歉了。”
  彭越看著郑少荣,端著酒不喝,“你有私心?”
  “是。让彭兄这一路赶来,是想让你看看沿途百姓的生活。”郑少荣看著彭越举著的杯子继续说,“想必彭兄还记得当年前朝仍在时,连年灾荒颗粒无收,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强征兵役妻离子散……而如今,皇帝勤政,心忧百姓,不仅多次采取利民措施,而且以身作则,重农重商,以致天下安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