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使用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脑使用手册-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爬虫类脑”。

猫狗类脑也叫原始哺乳类脑,它是包围着“原脑”的另外一层脑,与爬虫类脑相比较,猫狗 类脑的得失计算系统中多一个“愉悦”的感觉。也就是说,猫和狗一方面也像爬虫类动物一 样,根据自我需要来决定自己的某种行为,但另一方面也显示着愉快或者不愉快的感觉。也 就是说,所有动物的大脑从爬虫类脑发展到猫狗脑阶段以后,才开始出现了感情的因素,这 也就是人的感情产生的原点。这层脑不仅掌管着思维,而且掌管着所有动物的喜怒哀乐感受 ,有了这 一层脑,所有动物除了自我得失之外,还会有好与恶的考虑因素。

人脑也叫新哺乳类脑,这种大脑除了具备原脑和原哺乳类脑所有的功能之外,还在大脑的上 面有一层更大、更复杂的构造,这个构造,可以分为右半球和左半球,二者由大脑的脑梁连 接,二者各司其职,左脑存有语言、信息和计算功能,右脑存有善于识别图象和声音的功能 。人类的大脑之所以复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我们之所以向大家介绍这些大脑的内部结构知识,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大家知道, 人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动物,其复杂性不仅仅在于人对环境、遭 遇的反应方式,而且也包括人们在成功或失败之后的喜悦和苦恼,特别是由于多方面的感情 需要和对名利的追逐,必将使大脑长期处于不停歇地运转之中,因此,不仅是人类的智慧从 这里开始,而且人生所有的复杂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从上面所讲的“大脑三重构造”中,我们不难发现,人之所以比其他动物聪明,并非是人的 身体结构与其他动物存在着多少本质的区别,而是在人的大脑外缘有一种新皮质。这种新皮 质 ,就是我们在前面说到的:爬虫类脑作为原始脑,始终处于人脑的核心位置,猫狗类脑是包 围在“原始脑”外围的又一层脑,医学界称它是大脑的边缘系,而人脑则是又包围在大脑边 缘系外的又一层新皮质。如果我们把人脑中的这种新皮质剥去,人脑就会变成猫狗类脑,如 果再把猫狗类脑中的那部分大脑边缘系切去,人脑就会退化到和爬虫类一样的低级脑。因此 说,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就是因为大脑中这种新皮质的缘故。

在这种新皮质上,不仅布满了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且还分有感觉区、 运动区和联合区。这些系统与区域,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也可以独立的行动,但它们的所 有行动,又无时无刻不受到“大家”的制约。

确切地说,大脑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无一不与一个人的情绪存在着直接 的关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情绪处于激昂兴奋的状态下,人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 免疫系统,必将会联合产生出对人体最有益的物质(有益荷尔蒙)来推波助澜;而当一个人 的情绪处于颓废低落的状态下,又必然产生出最不利于人体健康的东西(有害荷尔蒙)来落 井下石。

而大脑新皮质中的感觉区、运动区和联合区,虽然是大脑的活动场所和感知区域,但它却具 有一种反作用于人类思维的力量。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以正确的思维来对待身边发生的 一切事物,那么就会在无形中为我们的好情绪产生提供一种良好的物质环境,从而形成对 好情绪产生的有力支持,借以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大脑的三重构造与人脑新皮质(2)

由此可见,大脑虽然是一种无法更变的物质存在,但在它的作用发挥上,却具有极大的可塑 性和引导性,只有我们掌握住了它的运行程序和活动规律,才能开发出它的最大价值!

这也正如C·H·布鲁克、E·库耶在其所著的《自我暗示》中所说:“我们的体内蕴藏着无 可估量的力量,如果无意识地滥用,往往会给身心造成极大的损害。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对 它进行有意识地合理引导,不仅可以有力地支配自我意识,从而避免肉体和精神的疾病,而 且还可以帮助人类免受病痛之苦,甚至可以实现与各自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幸福。”

右脑司感情 左脑司理性(1)

人的大脑分右脑与左脑:右脑又叫“祖先脑”,储存的是人类500万年的遗 传因子信息;左脑又叫“自身脑”,储存的是一个人今生今世的体验信息。所以,所谓的聪 明人与愚笨人,从根本上来说差距并不大。

在人们的习惯用语上,常常把人的大脑分为“大脑”与“小脑”,而在医学界的词汇中,最 习惯的称谓则是“右脑”与“左脑”。

右脑又叫“祖先脑”,据可靠的医学研究发现,在人的右脑中,储存着人类从古到今500 万年的遗传因子信息。这种信息反映在人类生存中,就是本能和直感。譬如,一个婴儿 一生下来后之所以不用人教就会吃奶,这种下意识行动的本能,就属于右脑活动的范畴; 还有的人在遇到某种困惑时,白天绞尽了脑汁也不得其解,而在晚上的梦境中却突然豁然开 朗起来,这种从天而降的智慧,就是右脑的功劳。所以,医学界又常常把右脑视为一个储 存着人类500万年智慧的基础软件。

左脑又叫“自身脑”,它记录的是一个人今生今世的体验信息。也就是说,左脑储存的各种 信息,都是靠后天获得的。虽然人类常常把这种信息称为“知识”与“经验”,但与右脑中 先天积累起来的智慧比起来,却是有天壤之别的。譬如在人与人打交道中,有些学识很高的 人却常常败在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手里,有些经验很老道的人却常常败在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 人手下,百密一疏自然难逃其咎,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目不识丁的初出茅庐者,根 本不是拿自己的理性来和人斗,因为他知道这样是斗不过别人的,所以他只好拿自己的直觉 来和人斗。对于这种直觉,虽然他们讲不出多么高深的学问,但直觉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他 就怎么做,而且往往更容易赢得成功。

美国神经生理学家罗杰·斯培理为了找到这种成功与失败错位的根源,在一位切断脑梁癫痫 病患者的配合下,通过试验,详细观察并记录了他的左脑与右脑的脑波变化,大胆提出:右 脑司直觉、属于感情脑,左脑司理智、属于理性脑,并以严谨的数据创立了“人从理性和感 情中产生心灵”的理论,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由此可见,左脑中获得的信息再多,也不过是一个人有生之年的收获而已,而右脑储存的 却是 人类500万年的遗传基因!因此,人类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右脑功 能,就必须首先要知道左右脑在人体中各自承担着什么样的职责。

确切地说,在左脑与右脑之间,是由脑梁连接着,在这个连接的脑梁上,有2~3亿束神经, 如果把两脑之间的神经结束——脑梁切断,人的大脑就变成了“分离脑”,此时,人的左右 脑就会失去联系,如果此时给人戴上眼罩,让他用右手握住一把勺子,问他“你手中握 的是什么?”他会准确无误地回答“是勺子”。如果此时让他的左手握住一把勺子,问他: “你手中握的是什么?”他却只知道手里有点东西,但不能准确无误地回答是勺子。

摘下眼罩,把勺子、钢笔、杯子等十几样东西放在这个人面前,问他:“你刚才拿的是什么 ? 用左手再拿一遍。”此时这个人就能很准确地拿起勺子;如果让他换成用右手去拿,他却无 法做到。其中的原因就是,人的脑梁虽然被切断,但人的右手与左脑是相通的,而左脑又是 “意识脑”和“语言脑”,因此它不仅可以理解“勺子”这个物体的形状,而且还能够用语 言来作出回答;而人的右脑是“无意识脑”和“祖先脑”,因此当人把它与左脑切断后,它 便无法以日常的感觉来获得触觉信息,所以此时它虽然明白,但却回答不了问题。

这就是左脑与右脑的区别。

还有,大家会遇到的一种事情,那就是人经常做梦,梦见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 生的地方,体验形形色色的遭遇,还有的梦境居然能够给自己准确无误地预言未来。这些 不可思议的现象虽然不是频繁出现,但它却是一种确实存在的现象。当代科学自然不能对这 种现象作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当我们把这种神秘现象视为是数万倍于个人意识的祖先脑传 达的信息时,那么,这些能够给人类提供智慧、警告和预言的梦境就不足为奇了。

右脑司感情 左脑司理性(2)

由此可见,左脑作为一种“意识脑”,它的主要功能,除了应变今生今世的遭遇外,还要把 在各种生活体验中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想方设法传递给右脑,由右脑储存起来并一代又一代 传递下去。

因此说,有些人虽然表面上很聪明,其实在人类遗传基因的差别上,却没有那么天差地远, 所不同的仅仅是每个人的处境与性格差别而已。

开发右脑能量的最佳途径是强化记忆

当人的身体进入睡眠状态以后,人的身体虽然进入了休息状态,而人的大脑 却依然在对话,对话的内容是:左脑把自己在白天的生活体验告诉右脑:“这个东西很重要 ,请你记下来。”而右脑也在向左脑传递着祖先的信息:“这件事应该这样做。”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了右脑对人生成败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开发右脑 ,让它释放其无比的能量呢?

据医学研究发现,“强化记忆”是开发右脑能量的最有效途径。至于“强化记忆”的手段, 医学界提出了很多方法,但最简单易学的有效方法,就是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 命》一书中所倡导的“发出声音”与“制造形象”。

所谓“发出声音”,就是不管一个人是想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还是想强化某方面的记忆,只 要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就一定要大声地把它说出来,有时还要经常对着镜子自言自语 。在局外人看来,这种训练法似乎有点儿像神经质一样的发作,但对大脑来说,却是一种十 分有效的强制性训练。这就像我们学外语一样,只要我们嘴里不停地念叨它,它就会像某 种 物质一样在我们的脑海中不停地复现,使我们的脑部神经不仅能够很快地熟悉它、接纳它, 并且还能够促使大脑形成一种思维惯性,如果假以长时间的反复练习,人的右脑就会在无意 识中把它牢固地记录下来,之后只要我们再想用它时,根本用不着再去思索,张嘴就可以把 它说出来。

所谓“制造形象”,就是不管我们想干什么事情,都需要把这件事情想象出一种可描可画的 物质形象,并仔细想象如何操作这种物质的全过程。譬如学骑自行车,在实践之前,你要仔 细地“想象”骑自行车需要怎样跨上去、怎样坐得稳、怎样握住把、遇到拐弯时需要怎样转 动手中的车把等等。只要你把这个过程都想象到了,那么等你真正骑上自行车之后,不管遇 到什么情况,你都更容易应对自如,因为你已经“实践”过了。有些人之所以学骑自行车时 一学 就会,而有的人学了很长时间仍然不能上路,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它的医学原理就是 ,当一个人进入形象练习时,尽管是模拟体验,但因为这些活动都是属于以右脑为中心的行 为,此时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