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左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伴君左右- 第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居然偷瞄了一眼凤九霄,不过凤九霄早已经将心思收好,脸上再平静不过地笑着说:“真是麻烦你们了。”

    居然傻笑了一下,说:“呵呵,没关系,都是应该的。”心中某个地方,一阵涟漪,居然分不清这是庆幸还是失落。




第四十六章  闲聊

凤九霄刚醒了不到一个时辰,消息已经就传到了皇宫和太子府。只是这个消息,不管对他们而言是好是坏,都有些沉甸甸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便是一切开始的讯息。

    此刻凤屿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动作,只是和往日一样,听着属下的汇报,和府内的幕僚商讨一下下一步的计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凤屿只是轻轻点了下头,便把这个话题跳过了。

    而皇宫中,正在批阅奏章的皇帝凤隆,将手上的笔停住,叹息了一下,对身旁站着伺候的曹德感叹了一句:“终于醒了,曹德,你说如果朕把皇位禅让给凤屿,是不是会比较好?”

    曹德没有说话,只是给凤隆面前的砚台添了一些水,拿起一方上等地徽墨,细细研磨起来。

    “你是不是觉得朕很残忍呢?年轻的时候为了这个位置弑父杀兄,现在连自己的儿子也不放过,为了保住这个江山,朕对不起许多人,对于九霄,朕…哎~~~”凤隆的表情有些沉重,显得有些苍老。

    “陛下是位好皇帝。”曹德不急不缓地说,头都没有抬一下。

    “你!”凤隆有些为难地看着曹德,这个从小就陪伴在自己身边,像影子一样的人,“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问善恶,不分对错?朕说什么你都照办,朕偶尔也想找个人来聊天什么的啊!”

    曹德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抬头看着自己已经老去的主子,隔了一会儿,继续低头研磨,然后缓缓地说:

    “陛下,老奴只是奴才,只要按照主子吩咐做事就行了,分辨善恶不是老奴的本分。而且,陛下你也没有改变主意的打算不是吗?”

    “那你就当我啰嗦好了,我说你记着,”凤隆眼朝着身旁的烛火发呆似地说,“我不在的时候,这场争斗你就不要参与进来了,维持这个国家基本运行的事情就拜托你了。对了,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大皇子,惠泽去帮忙,最近他好像总算是学会了一点变通,多少能帮上一点忙。凤屿肯定是不会取凤九霄的性命,不过一旦凤九霄有需要,司徒澈定会赶来勤王,加上我手上的中路军,兵符你也帮我一并交给九霄,到时候他至少有了足够和凤屿对抗的兵力,政权说到底也是建立在军队实力之上的。还有京城的禁卫军,现在禁卫军中凤屿的旧部已经都被清洗掉了,剩下的都是可以保护你们尖兵,就算为了防止凤屿做绝,你们也好有个退路。再接着,就看九霄的了。万一九霄他,宁愿看着国家落到凤屿手中也不愿意站出来的话,到时候,他手中的兵符麾下大军,由大将军李瀚指挥的中路大军就会有所动作,李瀚我已经私下受命于他,一旦凤屿造反,立刻挥军北上勤王,奉凤九霄为首领。到时候就算是用武力,也要逼迫九霄,九霄是聪明人,他到时就算无奈,也不得不挑起这个担子。而凤屿,就算是朕对不起他,但是为了这东临的百年基业能继续下去,朕虽然无奈,也不得不这么做了。到时候他便是乱臣贼子,便失去了这么个名正言顺的位置,有时候,战场上,尤其是这样的内战,一个名正言顺比什么都要重要。不过,虽然九霄这里安排充分,然而凤屿,哎,不得不承认他是朕最出色的儿子,只可惜不适合做上这个位置。凤屿不是那种会束手就擒的人,到时候,天下还是会用那么一两场至关重要地仗定下来。若是九霄胜了,他便有了足够的能力坐上这个皇位,若是他败了——败了,若是朕也败了,那便是天不佑我了。曹德,朕这辈子从不信任任何人,只有你除外,所以,后面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曹德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发表任何言论,最后也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老奴遵旨。”之后凤隆也不再说话,继续批阅他的奏章去了。

    天色渐晚,凤九霄虽说刚醒来不久,但是还有些疲乏,就准备洗澡睡觉了。居然很自然地就去准备热水和浴桶以及换洗的衣物去了,行动自然,有条不紊,于是凤九霄不由得有些郁闷起来了,尤其是当他站在浴桶前准备宽衣的时候,居然站他旁边看着,他连解开衣带都不会了。

    “怎么小九儿——咝~~~”好久没被踩了,居然都忘记躲了,凤九霄冷静地把脚收回来。“咳,那个,王爷,你怎么都脱半天连衣带都没解开,还是我帮你吧!”说着手就上去了,眼中笑意盈盈地。

    凤九霄条件反射似地躲开,然后不自然地干咳一下,说:“行了,我自己脱,那个,居然,你出去吧!”不管自己这么敏感是不是很奇怪,凤九霄反正无法接受自己在居然眼前宽衣解带。

    “王爷,你用不着害羞的,那个,之前你昏睡的时候,都是我帮你洗的,你全身我都看过了,这里那里的我都擦过了,所以你真的不用害羞的。”居然一本正紧地说着,虽然脸上没笑,不过眼中却尽是促狭的意味。

    于是居然被踢了出去,门也被凤九霄“嘭”得一声关死,闩上了。

    正在收拾床铺的小包回头看看,居然站在门外一脸偷腥猫坏笑的样子,很无语地摇摇头,不想去理会他。

    不一会儿,凤九霄穿着中衣就出来了,居然一直就盯着他看,凤九霄被盯毛了,白了他一眼准备赶人。这时候居然心中正在感慨:“果然还是会动会给我白眼的小九儿比较好啊!”

    “王爷,床铺好了,嗯,王爷早点睡吧,那个,”小包犹豫了一下,加了一句,“明天早点起来。”

    凤九霄有些无语,不过居然倒是深有感触地点头。

    就在这个时候,家丁来报,说豫亲王凤惠泽来了,于是凤九霄又只能穿好衣服,出去了。

    “皇兄,你怎么来了?”

    夜千度忙行礼:“参见瑞亲王。”然后仔细看看,凤九霄确实没有任何事情的样子,放下心来。

    “哼哼,你小子还敢来啊!怎么,不是出去游玩了,倒是真会挑时间来呢!”居然恶狠狠地压低了声音,把夜千度拽到了一边说。

    原来,夜千度早些时候怕居然会因为凤九霄的事情迁怒凤惠泽,便怂恿着凤惠泽出去躲了一些日子。之后还特意在王府里面买通个家丁,随时告诉他关于凤九霄的现状。

    此刻,大概是知道凤九霄没事了,才带着凤惠泽过来的。

    “九霄,你可回来了!你也真是的,现在才回来,你再不回来的话,就要出大事了。”凤惠泽一见到凤九霄,忙上前说到。

    “回来?我从哪里——”凤九霄不解,还没有问清楚,夜千度摆脱了对他虎视眈眈地居然,来到凤九霄面前,打断了凤九霄的问话。

    “参见瑞王爷,瑞王爷外出多时总算是回来了,我家王爷可是等你多时了。”

    凤九霄狐疑地看着夜千度,夜千度站在凤惠泽的正后方,正朝着凤九霄挤眉弄眼地作揖,凤九霄明白为什么凤惠泽这段日子都没有过来探望过自己了,看来是这个夜千度捣鬼了。

    凤惠泽见凤九霄一直看向自己的身后,好奇地转过脸,夜千度一瞬间脸色恢复了正常的谦恭。凤九霄不禁好笑,这个夜千度脸色转换得可真是相当的迅速。凤九霄知道他是为了凤惠泽好,而凤惠泽这人,也确实需要个夜千度这样的家伙在身边照应着。况且凤九霄也懒得麻烦,要是凤惠泽一直对自己歉疚,他自己也难受,所以尽管他并不是非常喜欢夜千度这个人,但是依旧温和地笑着回答:

    “嗯,今天才刚回来的,有什么事情吗?”

    夜千度松了一口气,感激地看着凤九霄,若是凤九霄把他的谎言戳破,他可真没办法跟凤惠泽交代。凤惠泽看似温顺,可是一旦牵扯到原则问题,却比任何人来的都要倔强。说来夜千度也挺郁闷的。凤九霄不过是喝了一坛百果醉,事后凤惠泽特意调制出来的醒酒药剂应该是管用才对,可是凤九霄却一睡睡了这么久,他当然是不会知道,这里的人都不知道,实际上,醒酒剂是有用的,只是,凤九霄被人人为地控制着,无法醒来罢了。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夜千度不知道有多害怕居然再找上门来,只好变着法儿找借口带着凤惠泽出门。时间长了,凤惠泽都以为他有问题了。

    “啊,不要闲聊了,九霄,你不在的时候,朝中出大事了。”凤惠泽一脸严肃,夜千度也变得认真起来。

    凤九霄看看居然和小包,那两个都是一副毫不知情的表情,他们两个人一直陪在他的身边都没有出门过,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

    “九霄,太子和父皇,斗上了!”凤惠泽满脸阴云,想想又补充了一句,“很严重。”

    之后,凤惠泽把现在的情形详细地说了一遍,不过到后来基本上都是夜千度在说了。

    原来,从凤九霄昏睡不醒开始,整个朝廷气氛变得肃杀起来。皇帝与太子之间终于撕破了脸皮,由暗斗转到明争。这一次的斗争大家都动了真格,一时间整个朝廷充满了杀戮的气息,与之相比,前段时间所谓的太子党和霄派的斗争简直就是两个小孩子在吵架般幼稚。




第四十七章  局势动荡

这一个半月时间内,太子麾下不少的大臣,被皇帝安上了各种罪名,杀头,流放,更有甚者株连九族。而皇帝手下不少忠心耿耿地大臣,也都开始离奇死亡,查不到任何头绪。那一段时间,真的是人人自危,就连一些中立派的大臣,也因为一个暧昧不明的态度而被迁怒,皇帝一连罢了十三位大臣的官职。最严重的时候,一日早朝上的大臣,只剩下了一半。

    一度被皇帝从凤屿处剥夺的京城禁卫军忽然之间发生了内斗,在某日深夜。京城的大街上,发生了械斗,虽然事后事件被压制下来,朝廷对外只说是有有一伙土匪流窜到京城,是剿匪。但是,民众并不是傻子,有胆大的人曾经出来偷看过,那夜互相砍杀的人是穿着一样的官兵,刚开始的时候还好像有个派别之分,到后来,一群人像野兽一样杀红了眼睛,不分敌我,不少临近的商铺也遭到了破坏,几户住户甚至被闯入的这群杀红了眼的官兵砍杀。

    据说,这一次的内斗,禁卫军中,死了一个将军,两个正统领,四个副统领,禁卫军的人数也一下子少了三分之一,最后,禁卫军重新整顿之后,依然掌握在皇帝的手中。

    还有一些内部消息,西北边防的马家边防军调动平凡,不少京城派遣的军官被各种理由卸职或者离奇死亡,东临内部的中路军也是一副清洗的模样。然后就是不断地从民间抽兵丁,一副大战将至的样子。

    由此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各地匪祸横生,只靠当地官府的一些护卫兵实在难以缉拿,而各地驻军又都按兵不动,于是老百姓的日子忽然难过起来了。物价也开始上涨,原本两文钱能买一棵大白菜,现在需要五文钱。不过,皇帝并不想为难自己的子民,把赋税压低了不少,倒是一时解了燃眉之急。不过,不久之后,一些较为精明的商户已经看出来动荡的前兆,于是开始囤积货物,使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