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第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实际上,大家既然一起合伙,自己先要把心态放平,给对方最起码的信任。创业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有许许多多的事务需要处理,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项目运作当中去,都未必能把事情办好。假如双方在创业之初就开始了话语权大战,即使当时项目发展还算不错,也会让公司陷入极度危险之中,轻则停滞不前,重则生意倒闭。出现这类情况,其性质和危害就如同太平天国运动中的“天京事变”,有百弊而无一利。

当然,解决此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双方都能保持理性和克制,尽量避免争夺话语权情况的出现,即使对方出现一时冲动,也能够进行包容,而不是针锋相对。或者一方强势,另一方退让,最起码暂时大家还是能够相安无事,不至于给项目带来巨大冲击。后一种情况虽然也能解决问题,但如果这个和气的局面老是以一方的不断退让来维持,心中积累下来的怨恨终究还会在某个时间节点爆发,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冲击。

在项目稳步发展、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倘若过不了这一关,多么远大的理想都缺乏根基。作为大公司而言,自然会有一系列分工和制度安排来解决此类问题,合伙人之间也早已度过了磨合期。作为处于创业初始阶段的中小企业,在很多方面往往比较随意和混乱,很难有明确的制度安排,问题解决更多依赖于股东们彼此之间的良知和宽容。也许有人认为这是很虚的一个概念,其实只要用心还是大有妙处。

铁律95 人生的什么阶段属于创业的黄金期?

打工和创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和人生体验,打工虽然可以为创业积累各种经验和资源,但持续提高的空间有限。如果立志创业,黄金期是在进入社会五到八年的时间。在这个时期内,倘若苦心经营,该积累的基本都已经积累到位。

打工可以为创业积累很多经验和资源,比如专业知识及能力、行业熟悉程度、优质人脉资源等。但打工毕竟存在着诸多局限,在一些方面难以同创业相比。打工可以偷懒,有明确的工作和休息、上班及下班、节假日与非节假日的界限。在很多创业者那里,这些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求。打工者,即使是职业经理人,偶尔发泄一下情绪、偷偷懒,基本是不会影响到自己职业发展的。倘若创业者偷懒,所有的事情还原封不动地在那里摆着,即使今天不做,明天也是你的,根本逃避不掉,哪怕很小一点事情也是这样,要不就是跟自己的事业过不去。

创业阶段,企业在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实力非常有限,更多的事情只能依赖自己,需要通过加倍努力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别人享受下班、周末和假日的时候,创业者不得不为自己的项目继续劳碌奔波,自己不得不更为深入地考虑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寻求更为恰当的解决方式。也正是因为如此,老板才被人称为最为辛苦、压力最大的职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一道理,用在创业方面更显合适。很多时候,如果按照工时计算,老板的收入都赶不上员工。

作为打工者,除非你混到了总经理的位置,你的工作毋庸置疑地集中在某一领域,甚至是某几个专业点上。在打工过程中,你即使再优秀,基本上扮演的也是螺丝钉、零部件,顶多是轴承的角色,所能学到和悟到的东西很容易遭遇天花板。如果遇到嫉贤妒能的领导,基本上不会给你太多历练的机会,把你的专业素养、工作经验和发展层次限制在非常狭窄和低级的水平上。作为创业者,你需要熟悉自己项目的方方面面,不少时候不是你想这样,而是环境迫使你必须这样。也许你最初是在被迫关注更多的东西,然而日积月累,三年下来,自己的水平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专业水准、知识面和全局把握能力方面,大大超越了以前的同事。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非常好的历练机会,只要你精力允许,潜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发展的高度和深度。

人真正的能力是从实践当中锻炼出来的。从理论上讲,自己工作之外的事情,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观察领悟获得。实际上,游泳技术永远是从水中学会的。如果缺乏实战的历练机会,所能学到的东西在精度上会大打折扣。在实战机会方面,打工和创业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这直接影响到了自己各种能力的提高空间。

很多成功者开始创业的年龄,从18、19岁到35岁不等,初次创业有的年龄较小,有的年龄偏大。如果仔细观察,尽管他们创业初期年龄差异相当大,但绝大多数在创业前已经有5~8年的社会阅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人脉。在我们周围也不乏这样的案例,20岁初次创业就取得成功,大学毕业直接创业取得成功,似乎先前并不没有多少历练。假如我们在深入调查,就会发现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20岁创业就获得成功的,很有可能十六七岁就开始在社会上闯荡,而且有着不同程度的商业经历。大学毕业直接创业取得成功的,或者是自己父母就有着比较成功的长期经商经历,从小耳濡目染,有童子功,或者是在上学期间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到自己毕业之时,已经相当于有了五六年的商业历练。

一进入社会就直接创业,鲜有成功案例。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情况,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事情随意性太强,时间观念差,工作缺乏必要的目标、计划和可量化日程,走一步说一步,而自己对这些缺陷还毫无知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项目执行效果。职业习惯和人类其他习惯一样,必须通过外界的某种强制获得,很难自发产生,这种外在的强制,可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训练,也可能是工作过程中,单位和领导对你的规范性要求。别人的强制性要求,往往是自己养成良好习惯,并不断取得进步的原动力。第二,某方面的经验,必须通过一定年限的实践来获得,在打工过程中,总会有人向你提出各种比较明确的要求,甚至是给予指导,但如果你不是很懂就直接创业,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揣摩和领悟,尽管这也不失为一种进步的方法,但其效率往往会大打折扣,同时还会付出巨大的经济和机会成本,吃一堑,长一智,甚至是吃十堑,长一智。第三,我们每个人的能力,都需要不断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切磋,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盲区和不足,找到调整和改进方向,进而得到快速提高。在给别人打工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大大小小的会议,大家能够坐在一起对与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在很长时间段内都缺乏这样的机会。

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经验积累,都与一定的时间联系在一起。如果在某类岗位上待的时间太短,即使你的悟性再高,你的积累也只是蜻蜓点水,不可能有多么深刻和细微的认识;假如待的时间过长,基本上就是循环重复原有的经验,难以有更大的提高空间。一般而言,在某个岗位待三到五年的时间比较合适,在五到八年的时间经历两到三个岗位,如果一直用心积累,常规性的东西基本上可以积累到位。到了这个阶段,倘若想在专业层面,或者事业生涯上获得新的突破,就必须晋升到经理与总监职位,当然更为理想的还是要走出创业第一步。

铁律96 创业中的企业“做事”,成熟的企业“用人”

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对老板以及股东的要求,和大型企业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小企业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做事”之上,即具体的专业素养,而大型企业则主要体现在“用人”上面,即如何利用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达到效益最优。

企业规模越大,老板和管理层越远离具体事务,越看重数字和指标,也就越需要表现出高超的用人水平。这倒不是老板越来越不务实,而是环境变化使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项目面临的工作日益繁杂,并呈几何级数增长,老板个人的精力更加难以应付各种具体事务,甚至充当总监的角色都会显得难以应付。这在客观上就需要培养或者招聘一大批人才充实到合适的岗位上,需要应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巧,来确保所聘人员能在各自位置上最大程度发挥出自己的效力。同时,随着规模扩大,企业也愈加有实力去聘用专业素养非常强的各类人才,老板和高管层的责任,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将这些人用好,而不是亲力亲为。企业越大,老板越要对发展战略专注,管理更偏重于和数据和指标,而更少考虑纷繁复杂的具体情况。如果企业大到足够程度,这些事情也很少需要老板去考虑,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团队去做,自己只要根据备选方案作出正确的选择即可。

处于创业期的老板,很多事情不得不亲力亲为,更多扮演着将军甚至是士兵的角色,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企业处于初创阶段,各方面的工作量都不是很大,老板及几个合伙人勤奋一些,还是能够将问题处理好的,只是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老板和股东们的角色,要逐渐实现从士兵到将军再到元帅的转变。其二,企业实力尚小,所能开出的待遇条件非常有限,难以招到非常专业的人员,在人力资源匮乏的发展阶段,自己必须扮演核心员工的角色,自己亲自去抓生产,自己充当销售代表,自己去做数据分析,自己去做规划和管理,甚至还需要自己去打杂,有些时候还需要同时扮演五六个不同的角色。只是随着公司的发展,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地位越来越高。比如,原来扮演的角色是销售代表,后来变成了销售主管,以后是销售经理,再以后是营销总监。其三,机构设立和人员配置,是要随着细胞持续分裂而细化的,如果组织细胞还没怎么分裂,你就搞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最终很容易造成人浮于事的结局,不但降低组织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甚至还可能使企业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因此,除非企业确实已经发展到了需要充实相应职能员工的时候,否则老板和股东们对待某些事情还是需要亲自上阵。

在这里还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创业者在项目当中的角色,要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而进行转型。任何人做事情,都会存在惯性,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自己也需要能够不断打破这种惯性,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并适时调整角色。在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往往会陷入以往的惯性中不可自拔,其中又有这么几种表现。一、自己已经习惯于做非常具体的事情,如果不这样,总会觉得缺了点什么似的,心中老是不踏实。二、感觉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员工专业,老是认为员工的水平赶不上本人,对员工的能力和工作质量不太放心,还是要对一些细节亲自到现场过问。三、认为很多事情自己应该给员工做示范,身先士卒,才能鼓舞士气,带好队伍。四、感觉自己亲力亲为,可以节约部分人员成本,提高项目利润水平,尤其是比较核心和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那部分工作。

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老板的素质和能力结构,以及在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不同程度的要求。这就如同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再到壮年,其衣服和鞋袜的尺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