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季雨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花季雨季- 第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柳眉哭哭啼啼他讲述着这几个月的情况:〃大胡子〃喜新厌旧,又找了一个。要和她离婚,她死活不肯,〃大胡子〃倒也没说什么,把那女人公开带到家里,柳眉急火攻心,流产了。

柳眉越说越伤心,〃哇哇〃大哭了起来。妈妈在一边一个劲儿劝别哭了,可是自己也禁不住哭起来;爸爸在一边生闷气。

〃你不会去告他?〃

〃没用的。〃

〃死衰噎,是个洋陈世美。〃

〃那你以后怎么打算啊?〃

柳眉恍恍惚惚摇摇头。

柳眉做梦都想着出国。记得西蒙说过这么一句话:当她们没有职业和才华时,爱情就是她们唯一的机会。对一个除了美貌一无所长而热衷出国的年轻女子来说。涉外婚姻无疑是一座桥梁。她最喜欢看外国影片,她常一次又一次地幻想:一个高大的蓝眼睛男子一手牵着一匹雪白的骏马,一手紧紧地搂着她的腰;她穿着白裙子,披着黑发,赤着脚;他们漫步在海滩上,充满温馨浪漫。

柳眉跟着嫁给鬼佬的女友第一次来到南海酒店。客房的富丽豪华,宴席的排场阔气,舞会的灯红酒绿,让柳眉大开眼界。她不由感慨:〃我过去的20年算白活了。她让朋友介绍一个鬼佬,于是结识了〃大胡子〃。他们一见钟情,在一个秋高气爽明月当空的夜晚,他借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台词向她求婚:

〃姑娘,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它的眼光涂染着这些果树的梢端。我发誓——〃

柳眉欣喜若狂。她只知道中国的月下老人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美好传说,却不知道朱丽叶的台词是:

〃啊。不要指看月亮起誓,它是变化无常的,每个月都有盈亏圆缺;你要是指着它起誓,也许你的爱情也会像它一样无常。〃

他们闪电般结了婚。柳眉父母起先不同意,说像柳眉这种语言关都过不了的人去了国外没几天就会被人给扔了。当时柳眉十分傲气地回答:〃干吗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呢?怎么不说到了国外,我把他飞了呢!〃父母目瞪口呆,后来同意这宗婚事,并非鉴于柳眉的豪言壮语,而是了解到洋女婿家境显赫。当〃大胡子〃将5000股〃发展〃股票放进岳父母手中时。他们眉开眼笑了。

〃妈,爸,我和小清挤几个晚上。〃

〃两个挤着睡不舒服.还是叫小清睡客厅吧。〃妈妈真偏心。

〃别委屈小清了,挤就挤点吧。〃柳眉说。

妈妈点点头,从壁柜里拿套被褥出来:〃这些都是为你准备的。小清,给你姐铺上。〃

柳清进屋整理床铺。

〃柳眉啊.怎么捱你也不能回国啊!〃

〃妈,我知道,我是没脸回来的。〃柳眉的眼泪又一次在眼眶中打转。

〃柳眉,不是妈不想你在我身边,是……现在所有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你嫁了出去,你若回来,是很没面子的事,妈都是为你好……〃妈妈用手绢拭去自己的泪,再拿面中纸替柳眉擦泪,〃还有你妹,妈指望你了。〃

柳眉眨眨眼.试图把欲流的泪止住,强打笑容:〃妈,你放心,我知怎么做,我以后会把妹接出去的。〃

在房内的柳清听了这后,把头靠在门板上,好复杂的心情。妈妈明知姐姐处境不好,还是让她返澳洲,而且让自己也出去。姐也怪,没脸回来,却还要接自己出去,这一切怎么都往反道上走啊!

晚上,谁也睡不着,父母房间的灯通宵亮着。柳眉。柳清挤在一张床上,床大小,连挪个身的地方都没有。柳眉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柳清以为她睡着了。

〃柳清。〃柳眉歪过头叫她。

〃二姐,没睡着呀?〃

〃睡不着。〃

〃二姐,你也别太伤心了。〃柳清翻了个身,侧着对柳眉说,〃原来不是好好的吗?〃

是呀,这一切犹如一场梦。

初到澳洲,秀丽崎旋的异国风光,鳞次彬比的摩天大厦。金迷纸醉的夜总会……澳大利亚的一切,部令柳眉心花怒放。无比陶醉!

但是不久,她渐渐地产生一种压抑感,一种陌生的、巨大的压抑感。

〃大胡子〃的祖上是英国流放到澳洲的囚犯。但是到他祖父这一代,已进入了澳洲上流社会。〃大胡子〃和他父亲都是商人,生意不算很大,但与社会名流交往密切。尤其是〃大胡子〃结交了不少有地位的朋友。他们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家庭沙龙硝论时事。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各地的风土民情。奇闻详趣也常常是谈笑的内容。面对这些,作为家庭主妇的柳眉却一窍不通,也不感兴趣,加上她那蹩脚的英语,在他们高谈阔论时,她只能呆呆地坐着,手足无措。一开始大家以为她是出于羞涩和礼貌,后来发现她是一无所知,便都不理睬她,并明显地表露出对她的藐视,甚至连家里的佣人也不把她放在眼里。

柳眉的丈大难堪,恼火,他也不爱搭理她了。自柳眉回国探亲后,她明显感到他的冷淡和粗暴,但是她一直忍住。终于有一天,她从阳台上发现丈夫的车上有一个金发碧眼的女郎,柳眉与丈夫大吵大闹,丈夫却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她吓呆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一个人如何活下去。她哭着对他说:〃你忘了你当初对月发誓,你说过你永不变心……〃

〃月亮也有盈亏圆缺,爱情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丈夫说。

现在,犹如恶梦初醒。

终于,柳眉一字一板地回答:〃是虚荣心害了我,现在我是自食其果啊。婚姻不能当作儿戏。〃

月光透过窗口照在柳眉那张满是泪水的脸上。

〃你恨他吗?〃

〃恨?〃柳眉冷笑道,〃不恨。在外国人中,比我更惨的有的是。若是恨,我恨我自己。〃

〃二姐.强哥结婚了。〃

〃噢……是我对不住他呀。〃

〃二姐。〃柳清顿时觉得二姐好可怜。

〃什么都是假的,只有正正经经读几年书是真的。〃柳眉说。这也算是她二十几年生活总结出的一条宝贵经验。

〃你打算以后怎么办,二姐?〃

〃想通了也就不难过。回澳洲就办离婚手续,之后找份工做,洗碗端盘都行。再以后,找个中国留学生,还是中国人可靠。〃

姐妹俩不说话,面对月光,两个人都有各自的感受。

柳清拿着ETS指定的训练教材去〃托福〃强化班上课。

以往,同人视出洋犹如登月,自改革开放以来,出洋留学成了一股风气,出国的人愈来愈多,凡是有人烟的地方几乎就有中国人。形容这股浪潮的〃名词〃也是五花八门.〃世界大串联〃。〃洋插队〃。〃镀金〃……,今日,〃出国潮〃已经从高等学府涌进中学的大门。

出国已不再是个别中学生的梦想了,在一定条件下,多数人都会考虑到。当然,对出国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目的和认识。像一个合奏,有高音有低音,也混杂着噪音。

柳清是合奏中的一个预备音,她将弹奏出哪个音符呢?姐姐的遭遇,让她不安定地在几个音符中来回跳动。

〃托福〃强化班开在一所大学的分校,校门口贴着几张大海报,都是这样那样的短期培训班。补习班。柳清读的这个强化班,光是报名费。学费就花了300多元,学习时间只有20个半天。妈再三交代:〃好好学,这回可是对你下本了。

柳清带着几分怯意问了门卫,照着他的指点寻去,到了教室门口,柳清握紧了一下书,进去了。令她惊讶的是,班上竟有一大半是年纪和她相近的中学生。

近些年,〃托福〃考试逐步低龄化。许多中学生的加入使得〃托福班〃已不再是大学生。在职职工一统天下的局面了。〃托福〃考试满分为677分,这两年中学生考到600分以上已不是什么稀罕事。九中就有好几个。

TestofEnglishasForeignLauguage缩写为TOE…FL,〃托福〃果真能托来福气吗?上课后,柳清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强化班的速度极快,她简直有点像鸭子听雷响,还没听懂,正要思考,老师又讲一个问题了,当然又听不懂,心里很泄气。只是想起妈妈的话,不说别的,也挺对不住那300多元银纸眈便使劲儿听。没用,她开起了小差。

〃假如我真的出去了,我的衣服得自己洗了。〃柳清突然又考虑到一个问题,现在她的衣服还是妈妈洗的,如果去了国外.就什么都得自己干了。

〃哎,你的头别总是摇来摇去的,我都看不见。〃后面有人对她说。

柳清回过头,认出是高三的苏拉。深圳学生别说不同年级的,就是不同学校的也可能互相认识。

〃你是高三的吧?〃

〃嗯。〃

〃我是高一的,就是萧遥那个班的。〃

〃噢,那你也认识欣然了。〃

〃当然,一个班的。柳清回过身子。欣然她们寒假去打工。她也犹豫了一下,一大帮人在一起挺热闹的,挺好玩的;再一想又觉得没意思,为了百把元钱,要消磨掉一个月时间,真不值得。她还担心会遇见老乡。她老家梅县有不少同学来深圳打工,十几岁就出来谋生。损食,柳清觉得她们挺惨的。万一与她们相遇,说什么好?

苏拉怎么会来这儿?他都高三了,他也要洋插队?柳清想着,眼睛在班上搜寻着,突然她像发现新大陆似的:〃陈明?〃

陈明坐在很前排的位置,像在学校里一样,很努力很专注。

陈明也来,他也要出国?

柳清一下子在班上发现同校的这些同学,觉得很意外。

苏拉、陈明,还有自己,这都是怎么了?不懂,真不懂。

傻仔要考清华

从分校出来,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冬天的夜来得旱,五点天就开始暗下来。陈明推着跑车,把教材夹在车座后,拉了拉衣领,上了车。

寒假在陈明眼里,就是意味着要过一个油腻。吵闹的春节以及为自己在班上遥遥领先、永远领先而做大量的幕后工作。小时候,陈明很喜欢并且很重视过年的。现在,他不喜欢了。越是热闹,他越觉得无聊。他从没想到过去逛公园、看花市。玩儿对他似乎没有什么诱惑力。

〃细佬,你看谁来了?〃陈明一进家门.姐姐就说。

陈明向大厅正堂望去:〃阿叔,你回来了!〃

小叔叔是他在家里最喜欢的人,也是最愿意亲近的人。因为小叔叔喝过墨水,也走过许多地方,不像他父母一辈子窝在一个小村里,如果不是建特区,还不是一辈子呆在农村。小叔〃文革〃那几年去了英德县,就在那安顿下了。今年回来过春节。

〃啊,明仔,又高啦,真是越大越醒目!刚才我还和你爸谈到你,说曹操曹操到。〃

〃阿叔,你几时到的?〃

〃刚刚到,你不知这几日车票多难买,我在黑市高价才买到的。对了,你从什么地方回来,放假怎么不在家里?〃

〃我去上托福班。〃

〃托福?是不是搞出国的那种班?〃

〃可以这么说吧。〃

〃你打算出国啊?〃

〃不是,反正放假得闲,在家也是闲着,不如去学点东西。那地方教得挺好的。〃

陈明并不热衷于出国,尤其是盲目的出国热。他觉得那种人即使出了国,同样长不了见识。他分析过现在的局势和出国潮。他有自己的主见。上托福班,只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不喜欢与众相同,要出类拔萃,就得多学东西,在学校犹如吃大锅饭,课后不吃小灶是不行的。何况托福班300多元的收费对他来说,实在是〃湿湿碎〃。

〃阿叔,阿婶他们都好吧!〃

〃好,就是你光仔弟弟不争气,学习差到死,哪有你那么出息,你这次又是第一吧!〃

爸爸过来:〃你们叔侄这么好谈的,你不知,明仔在家同我们一大说不上三句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